《老成都》(连载)
【文章:张 弟;配图:冯水木、完 璧】
长312米,宽8米,烟袋巷确实是一条小街。20世纪60年代初,当我从重庆来到成都,落脚当时位于烟袋巷的成都市卫生防疫站时,真感觉是到了“乡坝头”:街上跑着摇铃的脚踏三轮车和自行车,看不到汽车的影子。人们轻声细语地说着成都软语,不急不慢地走着。临街清一色低矮的小青瓦平房,涂着深浅斑驳的砖红色长条形木板门面。房子的墙壁是用竹笆子编好,然后糊上夹有草节的稀泥而成。这些都使这条街的色彩黯淡而陈旧,述说着历史沉重的音符。可是它离市中心盐市口只一步之遥,唯一的亮点是一栋三层的红砖高楼,它是成立于1953年的成都市卫生防疫站,在1956年新修的呈角钢形的办公实验楼。它有两个门牌号,办公实验楼为58号,而家属生活区则为66号,是典型的成都平原四合院。据说原来是陈公馆,主人做百货生意赚钱后修的,解放后去了香港。公馆的后院内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树下有一口深井。
小街虽然毫无亮色,可让我惊奇的是巷子的南口西侧街边凹进去了一小块地方,居然还有一口水井,井不深但井水很清亮,夏天水位高,似乎弯下腰就伸手可及水面。井边有一只绑有一块石头的木桶,还有一根长竿斜斜地靠在竹篱笆编的墙上。居民们就在马路边汲水、洗衣、淘菜,或是提水回家烧菜做饭,多么恬静祥和的市井生活图呀!这在重庆市区是看不到的。可惜后来地下水位下降,活生生的一口生命之泉变成了枯井。
离杂货铺不远的严华巷口一根自来水桩,也在我的记忆里述说着生命的欢乐。守水桩的人已记不起了,但一天三次放水时,水桩前的鲜活场面,令我这旁观者几十年后仍觉回味悠长。特别是下午6时左右这次放水,早就有着急的人把水桶挑子前前后后地排在水桩前的马路上,大大小小各形各样的桶、锅、盆,花花麻麻、错错落落一大片。放水时,银白色的跳动水柱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冲向桶里或锅里,溅起细小的水花。人们吆喝着、嬉笑着、互相招呼着,按一分钱一挑的价付费,并向守水桩的人讨价还价说着什么。水是生命之源,水带来了生命的欢乐。而今,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送水到户,方便倒是方便,可再也见不到买水挑水时交流的快意,人们被隔膜起来了。
这条街是如此的平和清静,临街没有大商铺,茶铺也没有一间,只是在防疫站生活区的出口处有一个杂货铺,供应这条小街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防疫站伙食团的范师傅就在这里采购各种干杂货物。糖果柜台上,常常有一位年近50岁的陈淑修阿姨在上班,她高挑的个子,面如美玉,端庄大方,整洁干练,对人态度十分和蔼。因巷内无其它商店,我便经常光顾她的柜台,一来二去便成熟人。后来,阿姨成了我初中同学的老丈妈。她今年已98岁高龄了(编者注:如健在如今也已112岁了),耳不聪,但目明,头脑仍很清晰,还能与保姆在晴好天气时去人民公园鹤鸣茶社吃茶,享受晚年的幸福生活。
我眼中另一位小街“名流”,是一位烧水卖开水的姓高的师傅,他妻子身体不好,膝下有五个儿女,其中有一个儿子不知是缺钙还是什么原因背微驼,个子也不高。由于房子小,人口多,孩子们经常在街边活动。虽值壮年但高师傅身体并不好,背已被开水担子和家庭重担压驼了。他的家在烟袋巷北口与粪草湖交接处开有一座“老虎灶”,烧的是散煤,邻居们都到他的“老虎灶”去买开水,顺便泡一杯“三花”茶(编者注:即等级差两个级次的茉莉花茶,一般市民特喜欢喝,便宜,又不失清香)。防疫站修锅炉时,高师傅一大早便担着盛有开水的有盖木桶挑子,十分费力地把开水送到防疫站的保温桶内。现在,我时不时还会在市区的某个地方见到他的孩子中的某一个,从衣着和交通工具上看,他们比父辈过得好。
木板板门是单调和冷清的,可木板门里的人是热情的、善良的、勤快的。单位上许多女同胞家里无人照看小孩,早晨上班把孩子背在背上或用自行车搭起,到烟袋巷后就放在某一户“婆婆”或“姆姆”的家中,托她们照看着便去上班。下午下班后又背回家,或者全日托养。在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中,孩子长大了。我的儿子从半岁到2岁就是托养在临街的易婆婆家里,直到进幼儿园。后来扩街,易婆婆搬到双桥子的拆迁区去了!烟袋巷木板门里的“姆姆们”用再简单、再朴素不过的办法,帮我们抚养大了“60后”、“70后”(编者注:即20世纪60~70年代)出生的孩子们。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给烟袋巷带来繁荣和兴旺。临街的门面打开了,本地和外来的人们在此开起建材、餐馆、理发铺、药铺等小商铺,或卖自己制作的“三江布鞋”。往日清静的小街也车多人多,热闹非常。而完全改变面貌是20世纪90年代,锦兴路与新光华街连通,将烟袋巷拦腰断成两截,北端则叫大业路,从成都市卫生防疫站到南口不足百米的东侧路段仍叫烟袋巷,而西侧街面已汇同状元街划归新加坡的某房地产公司修高楼了。成都人和外来务工者知道的烟袋巷的成都市卫生防疫站,已改制成“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大部分迁往外双楠龙祥路新址,此地只余一座11层的高楼,如同烟袋巷只剩下的一个街道路标一样,把往事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编者注:作者作此文的时间为2009 年 1 月)。
(下篇:《浪花淘尽状元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