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笔记(二)—计算机组成

前言

不必害怕未知,无需恐惧犯错,做一个Creator!

目录

  • 前言
    • 一、中央处理器(CPU)
    • 二、主存储器
    • 三、输入/输出子系统
    • 四、子系统互连
    • 五、程序执行
    • 六、计算机体系结构

组成构成:中央处理器+主存储器+输入/输出子系统

一、中央处理器(CPU)

算术逻辑单元(ALU)+控制单元+寄存器组

算术逻辑单元(ALU): 对数据进行逻辑、移位、算术运算
寄存器: 存放临时数据的高速独立的存储单元
数据寄存器: 用来存储输入数据和运算结果
更多的复杂运算由硬件设备实现,所以CPU中使用大量寄存器来提高运算速度。
指令寄存器: 用来存储在内存中相对应的程序
程序计数器: 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指向下一条指令的内存地址
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子系统的操作

二、主存储器

存储单元的集合,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地址作为唯一标识符

地址空间: 所有在存储器中标识的独立的地址单元的总数
千字节:210(1024)字节 兆字节:220(1048576)字节

存储器类型:RAM+ROM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
用户可以进行读写,系统断电后数据将丢失。
SRAM(静态RAM):传统触发器门电路保存数据,通电保存,速度快价格贵
DRAM(动态RAM):使用电容器,需要周期性刷新,速度慢便宜
ROM(只读存储器):
存储关机后也不能丢失的程序或数据
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电子脉冲实现编程和擦除

三、输入/输出子系统

非存储设备: 键盘、鼠标、打印机
存储设备: 磁盘磁带、光盘、CD、DVD

四、子系统互连

CPU与存储器
总线相连=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每根线每次传1位数据,计算机的字32位,需要32根线的数据总线
地址总线:允许CPU访问存储器的某个字,如果存储器的容量是2n个字,地址总线需要传输n位的地址数据,需要n根线
控制总线:负责在中央处理器和内存之间传送信息,如果计算机有2m条控制指令,控制总线需要m根线

IO设备和CPU
IO设备不能直接与CPU相连,操作速度的差异导致中间需要有输入/输出控制器连接。
控制器(接口)
串行设备一根数据线到设备,并行控制器数个数据线到设备
USB通用串行总线
多个设备可以被连接到一个USB控制器,这个控制器也称为根集线器。
USB四根线缆: VCC + GND + D+(正电压数据线) + D-(负电压数据线)

输入/输出设备的寻址
IO独立寻址
IO存储器映射寻址:CPU将输入输出控制器中的每个寄存器都看作内存中的某个存储字,对内存的操作指令都适用于输入/输出设备

五、程序执行

机器周期:取指令+译码+执行

取指令:待执行的指令复制到CPU指令寄存器
译码:产生系统可以执行的二进制代码
执行
CPU操作与输入输出设备同步:程序控制输入输出、中断控制输入输出、直接存储存取(DMA)
DMA:DMA控制器中有寄存器,可以在内存传输前后保存数据块。DMA传输将数据从一个地址空间复制到另一个地址空间,提供在外设和存储器之间或者存储器和存储器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

六、计算机体系结构

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 指令复杂量大,设计简单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 指令少,设计复杂
并行处理: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SIMD、MISD、MIMD


提示:仅供参考。若有错误不足,欢迎批评指正。该系列文章仅供参考,欢迎互相学习交流。

感谢你的阅读,期待你的关注收藏点赞!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