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如何可能?|读柏拉图《申辩篇》

2017.7.13

        他,长相平平,体态臃肿,可智慧的光华却常在他心中显现。他,衣衫褴褛,打着赤脚,却总能口吐莲花,妙语连珠。无论白昼还是黑夜,你总能在雅典城的街道上看到他的身影。他饱含着生命的激情,充满着对真理的热爱,他喜欢与人辩论,在反诘式的对话中让那些自持甚高的骄傲之徒得以看清自身的无知。他,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古希腊最有智慧的哲学家。

        可是,如此伟大的一位哲学家,却在他年近七旬的时候,被人控告,并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带入了法庭。在那个偌大的雅典法庭上,坐着五百多名议会议员。此刻的苏格拉底,生命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但是,他却依然保持着一个训练有素的哲学家所应当具备的冷静与淡然。

        在审判的过程中,苏格拉底进行了自我辩护。这辩护的内容被当时在场的柏拉图记录了下来,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能读到的《申辩篇》。苏格拉底的申辩,与其说是在为自己的罪行开脱,更不如说是在为真理本身辩护。他并没有在法官面前痛哭流涕,苦苦哀求,借此来博取他人的同情,而是继续以他哲学式的口吻,说出他所知道的一切真相。

        苏格拉底的内心是清醒的,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或许并不能免去死亡的厄运。他说:“我非常清楚我的坦率言论是你们厌恶我的原因,但这样一来反而更加证明我说的是实话,我已经准确地揭示了那些诬蔑我的流言蜚语的性质,指出了它们的根源。”苏格拉底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自我辩护,其原因在于他有属于自己的立场,他坚信自己是站在智慧女神一方的。在我读《申辩篇》的过程中,有一段话彻底震撼了我的灵魂。苏格拉底说:“如果某个人一旦有了他的立场,无论他认为这种立场是最好的还是由于职责所在,那么我相信他必须面对危险,宁死勿辱,根本不会去考虑死亡或其他事情。”看来,每个人都应当坚定自己的立场,这种坚定从表面上看是基于勇敢,但实际上却是出于责任。失去了立场,便会成为乱德之人。如此,我也终于明白了孔子说的那句话:“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篇》)

自知自己无知

        我敬佩苏格拉底,敬佩他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依然可以坚定自己的立场,同时也敬佩他对死亡有着极为深刻的思考。他说:“怕死只是不聪明而以为自己聪明、不知道而以为自己知道的另一种形式。”在苏格拉底看来,对死亡感到恐惧是无知的表现。而真正的无知不是没有知识,而是“不知道却又以为自己知道”、“不聪明却以为自己聪明”。同样地,真正的智慧,不是知晓一切,掌握天地间一切的知识,而是首先要意识到一点,那就是“自知自己无知”。正如他自己所言:“我不认为自己知道那些我不知道的事情。”这让我再次想到了孔子,想起了他老人家说过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关于“自知自己无知”这个命题,我必须讲一个《申辩篇》中的故事来加以说明。苏格拉底有一个朋友,名叫凯勒丰。有一天,他去了德尔菲神庙。神庙的女祭司告诉凯勒丰,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苏格拉底听说后,感到极为疑惑。他不明白神为什么要这么说,但是他又觉得神应该不会说谎,于是,苏格拉底便试图去验证这句话。

        他首先找到的是一位政治家,结果一谈话就发现此人确实没有什么智慧,尽管很多人认为他有智慧,而他自己也自以为自己很有智慧。苏格拉底说:“我肯定比这个人更聪明。我们两人都无任何知识值得自吹自擂,但他却认为他知道某些他不知道的事情,而我对自己的无知相当清楚。”

        然后,苏格拉底又去拜访一些诗人,他用这些诗人的著作去和他们本人探讨,结果发现,没有一位诗人能真正说出一些道理。他开始明白,诗人写诗根本不是凭借智慧,而只是靠着灵感。更严重的是,他们因为诗写得很好,就以为自己在别的方面也拥有智慧,可事实上却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失望无比的苏格拉底又去拜访了工匠,因为他觉得工匠显然在技艺方面是有所知的。当苏格拉底和这些工匠聊完之后,他确实发现这些工匠知道很多他所不知道的知识,但是,这群能工巧匠却和那些诗人一样有个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凭着自己的手艺便认为自己在别的事情上也具有很多智慧,但事实上也是一无所知。

        这便是德尔菲神庙中这个神谕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人是有限的生命个体,我们读再多的书,经历再多的事,也不可能达到全知。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够清楚自己知与不知的界限在哪里,那便是一个拥有智慧的人。智慧,并不是指我们拥有多少知识,而是指能清楚地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有限和不足。这样的态度,其实就是一种谦卑。谦卑和谦虚是有差别的。谦虚是我们面对他人时的一种主观态度,它所带给我们的常常是一种品格。而谦卑则是我们面对天地宇宙,面对造物主时的一种客观事实,它所带给我们却是一种智慧。

最后的判决

      《申辩篇》一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他的第一次自我辩护。第二部分,是在五百人议会以281票对220票判决苏格拉底有罪以后的再一次发言。第三部分,是法庭听取了他的发言,宣布维持原判后的最终陈述。

        三个部分层层推进,每一次的推进,都预示着他将离死神的怀抱更近一步。但是,苏格拉底的表现却极为乐观和镇定。他说:“在法庭上,就像在战场上一样,我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应当把他的智慧用在设法逃避死亡上。”他还说:“逃避死亡并不难,真正难的是逃避罪恶。”我读完这句话的时候,简直拍案叫绝,立刻把它记录在了我的笔记本上。

        苏格拉底有自己的使命,他把雅典比喻成一匹硕大的骏马,而把自己比喻成一只牛虻。骏马由于体型硕大所以行动迟缓,他总是要叮一叮这匹骏马,让它可以受到一定的刺激,然后精神焕发,继续前行。他说:“神把我指派给这座城市,就是让我起一只虻子的作用,我整天飞来飞去,到处叮人,唤醒、劝导、指责你们中的每一个人。”我发现,苏格拉底想要劝导世人的内容,也同样适合今天这个社会。那就是“财富不会带来美德,但是美德会带来财富和其他各种幸福,既有个人的幸福,又有国家的幸福。”

        物质不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相反,它还有可能激起我们心中过度的欲望。欲望如同海洋,它的汹涌足以吞噬一切,灵魂若是不懂得节制,不能清醒地加以自我保存,便有可能汩没其中,迷失、沉沦,最终走向堕落。

        苏格拉底所生活的年代与空间,都和我们相去甚远。但是,他用自己的死亡所换来的真理与智慧,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体味。

        苏格拉底走了,他带着一颗宁静与澄澈的灵魂走了。他在《申辩篇》的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去死,你们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才知道。”是啊,苏格拉底死了,我们却还活着。但是,活着真的就一定幸福吗?若是我们的一生都只是苟且地活着,只是困于名缰利锁的束缚而营营役役地活着,那么,这样的生活又怎么能称得上是幸福呢?

        活着,便有创造幸福的可能。但活着的同时,必须保持住灵魂的清醒,那样才能真正创造出幸福的人生。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福生活如何可能?|读柏拉图《申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