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兮 图/网络
1
老同学忽然联系我,没有寒暄直奔主题:“能不能推荐一些流食做法?”
我列举了一两样常规做法,他又发过来一句话:“我爸做了个大手术,以后都只能吃流食。如果还有,再多告诉我几个食谱。”
“哪里不舒服呀?”我打出六个字,内心忽然飘过一丝不详预感。余生只能吃流食?感觉不太妙。
果然,我得到了一个震惊的答案。
“胰腺癌,十二指肠切除了。”
说实话,我不了解这是个什么病。但一个“癌”字,已让人谈虎色变,本能地生出恐慌来。病人和家属的痛苦,也多少猜出一些了。
对话框里的句子简明扼要,情绪和修饰都被抹得一干二净。隔着屏幕,我没办法看到他的表情,也听不出他的语气。
但这一切,并不难想象。
三十岁上下的年纪,结婚还不太久,工作刚刚稳下来,房贷车贷都在还,说不定还有小儿嗷嗷待哺……
生活进入一个高速紧绷的状态,它把人逼成旋转的陀螺,一分也不敢松懈。而此时,父母也正在一天天衰老。
他们也许会在某个时刻猝不及防地倒下,需要你去跟医护人员沟通、颤抖着双手签字、强打起精神守夜照料;
可能还得四处筹钱,找各路同学人脉,求联络医院、介绍名医,天南地北四处奔波。
一夜之间,你就长成了顶梁柱。
2
顶梁柱是什么?
去年8月,我感受过一回。
那段时间,股骨头坏死的公公住到了我们家,每天都要去一家医馆做理疗。
压力不算特别大,也就是交交费用做做饭,得空便带他出去溜溜弯,两个人倒也应付得过来。
但月底的一天,我爸忽然肾结石绞痛、弟弟也阑尾炎发作,父子俩同时进了医院。我妈急得像哭天抹泪,担子全部压到了我和高先生头上。
记得那天,我们兵分两路,他带着弟弟去办理入院手续做术前准备,我和妈妈在急诊守着爸爸打点滴。
爸爸痛得直冒冷汗,整个人都蜷缩成一团,还不时发出呻吟声,憔悴极了、也可怜极了。这一番折磨下来,他的苍老也隐约露出了痕迹。
我看着他,一颗心揪得生疼。
爸爸在我心中,一直是顶天立地的存在。
他似乎无所不能,能稳稳地为我撑着一片天。可是一转眼,他就双鬓斑白,需要我来照顾他了。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是心痛中带着惶恐,惶恐里还透着些哀伤。
因为庇护了你二十多年的人不能再庇护你了,光阴夺走了他的力量。而你不得不接过担子,以最快的速度长成山峦。
从此后,你就是他们的依靠了。
那段日子,我和高先生过得兵荒马乱。
一大早起床做早餐,匆忙吃完后,他带公公去做理疗,我赶去医院送饭。然后各自忙碌,兢兢业业地赚钱,路过菜市场,还得顺手把菜给买好。
不赚钱是不行的,不奋斗是不可能的。
因为医药费、房贷、生活费一齐压下来,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一去不复返。
3
张爱玲有句话,讲得一针见血。
“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但会产生这种孤独感的,又岂止是中年男人?只要肩头有担子身上有责任,谁不是那个孤独的中年人?
我曾接到过一个读者倾诉,是凌晨2点发过来的。她说:
“婉兮,我实在睡不着,也不知道可以找谁倾诉,不如在你这里说说,就当找个树洞。
几个小时前,我和老公闹了个矛盾。
因为他下班回来,家里冰锅冷灶,厨房客厅都一团糟。可我也不忍心责怪他,他面容憔悴,眼睛里还有血丝,已经熬夜加班好几天了,想吃口热饭也没什么错。
可这些天,我爸犯高血压住院了,我下了班才去医院换我妈,又忙着接送女儿上下晚自习……
谁都不容易,谁都没有错,可生活就是这样的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前些年老人身体好能帮衬一二时,日子倒还过得去。最近他们接二连三病倒,我真觉得苦不堪言,可再苦也得撑着啊!
不敢辞职,因为需要用钱;不敢休息,因为事情一大堆;不敢流泪,怕父母担忧;不敢发火,怕影响孩子……
你说,这是不是所谓的中年危机?”
我把那几行字看了又看,眼前恍惚出现一个灯下独坐的女人。
她在长夜中辗转难眠,孤独得无所适从,却不忍叫醒熟睡的丈夫,也不好打扰身边的朋友,只能对着一个微信对话框,把心事说给素未谋面的我听。
中年人的疲乏与悲哀,不外如是。
当然,也有一层光鲜的外表包裹着。
可父母一病,许多东西似乎就被戳破了,然后你发现,生活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4
最近,杨紫的“爸爸”高亚麟,讲了一句颇具哲学意味的话: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父母在,你看不见死神,父母一没,你直面死亡。”
意思是说,父母在世时,我们不会思考太多关于生死的问题,对人生与生活,都多少抱着些肆意而为的任性。
高亚麟讲这些话,是为了解答焦俊艳的疑惑:父母为什么总是催婚催生。
但这一席话背后的深意,却不仅仅是“为什么要结婚”。
那一堵墙在的时候,你仿佛与死亡隔着千山万水,能够肆意挥霍无所顾忌。可当父母远去,你就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自己也在变老的道路上远行,离死亡越来越近。
而父母生病住院,便意味着那堵墙开始裂缝、晃动,在风中摇摇欲坠。
我们再也没有任性的资本。
就像某个扎心段子说的那样: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有娃的那些”。
能让人变怂的,其实就是切切实实的责任与压力。
二十岁时,压力是抽象而宏观的,它被写在QQ空间和人人网,用华丽的长句修饰着、感慨着,端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三十多岁的压力却很现实很具体,它是柴米油盐鸡零狗碎、是房贷车贷医疗教育。我们负重前行,却只愿轻飘飘地道一句“天凉好个秋”。
5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篇文章,叫作《散步》。
讲的是一对中年夫妻,带着年迈的母亲和幼小的儿子去散步。途中经过路难走的地方,丈夫便蹲下身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把儿子背在身上。
文章的最后一句说: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记得当时,我的语文老师说:“你们才十几岁,还不懂这种感觉。到了我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就能品出味道来了。”
转眼间,17年倏忽而逝。当我再看到这篇文章,不由泪眼婆娑,只觉得初读不识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
我还不到30岁,也尚未成为母亲,可人近中年的压力已经接踵而来。
最明显的一点是:父母仿佛变小了、变弱了,再也不是那个顶天立地的存在。
他们开始胆怯,很多事情都要先征求子女意见;不会使用医院的机器自助挂号缴费;开始把吃药列为每天的日常任务……
惟愿接过重担的我们,能够当好那棵顶梁柱,稳稳地为老小撑起一片晴天来。
第一、努力工作,为的不是大富大贵,而是疾病到来时,有底气和能力与之抗衡;
第二、关爱父母,趁着父母身体尚好,多带他们出门旅行,把未尽心愿一一实现;
第三、购买保险,防患于未然;
第四、看淡生死,不求极乐长生,但求落幕无悔。
加油,为终将到来的中年,更为我们日渐老去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