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知道,所以知“道”!读《道德经》第六十二天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注也,善人之保也,不善人之所葆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驷马,不若坐进此。

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也?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

故为天下贵。

释义

道是万物的主宰,善人的宝贝,不善之人的伪装!美好的言论可以用作社交,尊重的行为可以用来赢得他人,即使不善之人,又有什么理由弃道于一旁呢?所以或位于天子,或身置三公之位,虽然有那些先礼后兵的方法,还不如坚持推进道。古人为什么重视这个“道”?还不是因为循道而行,所求可得,有罪之事可以避免?所以,“道”为天下所贵。

个人感悟

任何道理在我这,如果在逻辑上讲不通,又或者我觉得自己是一知半解,无法讲出个所以然,我是无法认可,更加无法做到不懂装懂的状态。

所以,从原文校正到释义解析,我花了将近四个小时来辩证解读本章,理解完之后,深深舒了一口气,最起码首先能说服自己,同时也非常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磨刀不误砍柴功。

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这里我们需要来看看这一章的另外一种解释:“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表面上看上去,这样的解释也是能读得通的。可是读了《道德经》这么久以来,我们非常清楚老子整篇文章都是在论述“道”重要性,从而劝诫人们要循道而行。

如果按照上面的解释,被善人所珍视的“道”却会去庇护不善之人,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善之人也会被“道”所庇护,那为什么人还要循道而行,向善而为呢?

这就已经出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基础逻辑,假如老子真的是这样的意思,岂不是自己在打自己的脸吗?而且与后面的话也无法顺利过渡关联。

再次,将拱璧驷马这些解释为在设立天子、设置三公时要举行的礼仪,跟后面的坚持和推进道有什么冲突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和“道义”从来都没有违和的冲突,礼仪代表尊贵重视,道义代表是行为准则,完全是可以共同存在的,没有矛盾。

最后,“道”因何而贵的原因在前面有被提到过。“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正是因为道的清静无为,不偏不倚,方成其之贵,它怎么会变成一个庇护不善之人的“道”呢?求道就可以有所得了吗?有罪都可以被宽恕吗?如果是这样坏人干了坏事都去拜拜祖师爷就好了,这天下还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吗?

老子在前面花了那么多的篇幅劝人向善,循道而行,结果在这里却指一条这样的歪门邪道之路给世人,这样合理吗?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这个道不论也罢。

因为这些疑问,我反复的查阅,并努力从逻辑思维上去辩证思考,因为我相信老子想表达的,一定是希望向人们讲述“道”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加上在前面几章中,老子已经开始讲解因“道”而生的“德”是如何在各种状态下被运用的,这一章是否应该也有所关联呢?

道为不善人之所葆也。这个“葆”在《道德经》的通行本中被改为了“保”,以至于我苦想了很久都无法参透,后来对照帛书版的文字,才发现是这个“葆”。

看了这么多的古文,我深深理解,差一个字就真的差太多了。经过翻查这个“葆”字有藏、蔽的意思,表示隐蔽不让人知道,藏而不露。于是瞬间豁然开朗。

现实社会中,有一些人通过偏门手段赚到了大量的财富。可是拥有了财富之后,却不能将自己财富的来路公之于众,而这些人又希望获得相应的社会地位,希望被人尊重,于是会通过一些方法手段来为自己洗白。

搞慈善做公益,学着做一些正行的生意,在公众面前表现出一派善长仁翁的做派,且动不动就是满口仁义道德,有事没事就拜神礼佛放生,想方设法结交一些正面人物,利用社交圈的改变来掩饰自己曾经不光彩的一面。

在不知情的人眼里,这些人的慈善义举,拜神礼佛放生确实是会被赞扬的。他们为了用这些行为来掩饰自己,也会大肆的推崇善行,可是他们的善行与那些没有目的行善的人的善举是完全不同意义的。

本来就善良的人,行善是发自内心的爱和善良。为了洗白而行善的人,行善在他们手中被利用成了为他们改变公众形象的有力工具,也就是一种伪装。

当然,我们不能去打击任何一个真心向善的人,但是毫无疑问“善”在这里确实是被利用了,成了一种最好的伪装。也真的有人借用这样的手法顺利洗白,曾经做下的荒唐事被慢慢淡化,直至不为人知。

这样的故事大家可以上互联网上搜搜,古今中外皆有,甚至在我们身边都有,避免被人误会为针对性的讨论,我就不在此举例说明了。但是这个逻辑确实是可以成立的:循道而行,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无为不私就是被善人所珍视的品行,同时也是不善的之人可以用来伪装自己的工具。

老子在后面所讲到的“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人之不善也,何弃之有”,这就是对前面这句话逻辑的论证。

天下的人都知道好听的话是别人喜欢听,有礼貌的行为也是被人所喜欢的,只要一个人能表现出这样的状态,都是会受到欢迎的。

所谓忠言逆耳,而赞美恭维的话都是无往而不利的。正因为如此,我们会发现越是那些心思歹毒的人,说起阿谀奉承的话越在行。越是那些容易背信弃义的人,越整天将诚信挂在嘴边。

史书上也好,电视剧中也罢,这样的桥段比比皆是,这才有了口蜜腹剑,口是心非的说法。

为什么呢?因为人性是不会改变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认可和关注。

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好人的认可是发自内心的,而坏人却是别有用心的,在你没有辨识能力的情况下,你能分辨的出吗?很难的。

而坏人在知道这样的行为能帮他们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的时候,就会更加善于去利用这样的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怎么可能会被他们放弃呢?

他们甚至会表现得更好,于是这便成了他们最好的伪装。所以当人们在发现被骗子骗了的时候,也不得不去赞叹骗子对人性的拿捏确实是非同一般,所设下的骗局也确实是充满了对人性弱点的挑战和诱惑,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驷马,不若坐进此。”我认为在这里“拱之璧以先驷马”并不是什么献敬的礼仪。

或许是我孤陋寡闻,我翻了很多资料也没查到这个礼仪出自何处,我把它解释为两个动作:拱璧在先为礼,驷马在后为兵。这样一变后觉得跟“先礼后兵”这个成语非常接近,先礼后兵也是一种驭人之术,放在这里与后面的"不若坐进此"便有了可关联的逻辑。

如此一来,这句话对前面的话就做了递进,既然不善之人都能将“道”运用得这么好,来达成他们的目的,那做天子的人也好位列三公的人也好,都是天底下智慧数一数二的人,虽然有那么多的驭人之术,都不及把“道”运用好。

为什么“道”会为先人所推崇呢?因为“道”遵循的是自然的规律,每个遵循道的人,都会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也会与罪恶远离,这难道不是人们所追求的吗?

事实上,真正善良的人,一定会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富足,也一定会远离那些是非罪恶。而那些不善之人,为什么会行善举呢?也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自己本身的行为是与大道相悖逆的,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他们都希望能通过做一些善事来弥补或减轻自己的恶行带来的遗憾和罪孽。

佛家、道家、儒家不管什么门派,导人向善的基本理论都还是一致的。不管是善人亦或不善之人,只要大家都能明白只有种善因方能得善果这样的“道”,这个“道”就能在世间带来积极的指引,这就是“道”的可贵之处。

解析至此,我再次发现读书,不能读死书,更不能尽信书。

必须要带着思考去读书,读了之后需要被自己内化吸收一次,内化吸收了之后再试着去论证书中的道理是否合理,最后才能真正的成为自己思想体系里的东西,也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被运用出来,如果只是人云亦云,这书不读也罢。

看了网上很多对《道德经》的解析之后,我再对比自己看书的方式,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不是追求让人觉得自己有多博学,能看懂这样的一篇哲学古文。而是希望能够读而能懂,学以致用,真正的为自己以后的人生思想做指导,并不单单只是在炫耀个人的认知能力,所以我才如此死磕文中每一层文字之间逻辑思维上的关联。

读罢这一章,我感觉自己不仅对老子论道的思维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加觉得自己在看待事物的角度上有了更多的改变。也许这就是读《道德经》对我来说不知不觉中起到的改变。

因为知道,所以知“道”。因为知道,所以重“道”。因为知道,所以循“道”。“道”之贵,在此道也!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因为知道,所以知“道”!读《道德经》第六十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