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什么是“无我”?

“本书将佛学中的哲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现代脑科学等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相互印证,帮助我们认清基因载体、进化心理和人类自我意识之间的因果关系,将我们从自然选择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百度百科),让我们突破大脑基因错觉,用佛学“无我”来洞见事物真相,来体验世界本原之美。

全书也贯穿了佛学正念冥想而要达到的一种“无我”意念……

本书作者罗伯特·赖特,普林斯顿大学进化心理学教授。

对全书的解读,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驱动我们行动的根源是什么?

一、基因驱动

人说到底是一种进化的动物,本质是为基因的复制传播、生存发展服务的,所以觅食求偶、关系地位是我们潜意识所关注的。

基因的设定就是不满足,充满了佛学之“苦”。“不满足”才更宜让物种有生存、延续的动力。如果性爱一次可以保持一辈子的快感,那人类岂不是要灭绝?

这种基因的本质就形成了人类的“贪嗔痴”。“贪”,希望把好的东西占为己有;“嗔”,希望远离不好的东西;因为“贪”和“嗔”,我们无法客观看待世间万物,这就形成了“痴”。

二、人性驱动。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我们就不完全是动物了。人性在觉醒,而动物性在消退。我们发现,为了基因去做事总是伴随着“烦恼”和“苦”。基因给予的快乐是短暂的,让人永远都不满足。我们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烦恼多而快乐少的境地。快乐和烦恼,都是一种“感觉”。 我们很容易将所有的想法和情感都认作“我们的”,然而感觉这个东西是私密的,不外显的。每个人的感觉也都不尽相同,纵使对同一件事,同一件物,有时你也会被感觉所欺骗。我们是否会为了将要来到的演讲而焦虑,觉得会失败?是否会为了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而与爱人大发雷霆?这到底是我们的感觉?还是一种幻觉?我感觉到的到底是不是我的感觉?我们到底能不能逃脱这幻想的操控,理解佛陀所说的非我。

三、感性驱动。

无论是基因驱动还是人性驱动,它们都是通过人的感觉来起作用的。从大脑结构上讲,书中把它们归为模块驱动。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大脑,大脑是一个多元政体,由至少七个情绪模块组成,包括求偶模块、安全模块等等,它们在大脑中组成了一个委员会。这就是佛学说的“无我”,也就是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各个模块都有自己的声音,一个人做什么由他大脑中各个模块的竞争结果决定。所以我们有时情绪化纯属正常。

因为受感觉驱动,我们看世界就都是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我们主观地赋予万事万物各种内涵(本质)——这个东西对我的生存有利吗?对我求偶有利吗?据此给它们打上好或坏的标签。而这些标签并非那些东西的本性,只是我们的主观看法而已。(所谓“色即是空”,一切“物质”都是虚空的。佛教中的“色”指有形质的能感触到的东西(精神领域的东西称为“心”)。)

四、冥想驱动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思考对行动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以为有了自我,但是思考的起点和终点一直都是感觉。

比如我们想想靠理性来自控的经历。你是否面临过减肥失败的痛苦?你是否总是倒在你的年初计划前?原因就是单纯的理性根本不可能抑制住符合基因的激情。理性的作用应该是强化我们的某一种感觉来抑制住另一种感觉,我们始终是受感觉驱动的。譬如你拿起汉堡包的时候,你只能强化你想要一个健康身体的愿景,而不能单纯的来抑制你想吃汉堡包的欲望。

有什么方法解决感觉给我们带来的这种幻觉?就是冥想。冥想的直接作用是训练跟各种感觉的剥离,也就是正念(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关注、觉察当下的一切,而对当下的一切又都不作任何判断、任何分析、任何反应,只是单纯地觉察它、注意它)。我们在冥想中要观察随时产生的各种感觉,而不被感觉所劫持,不做感觉的奴隶,最终达到一种“无我”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什么是“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