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笑的历史》
二月份看书的速度明显慢了很多,但书的厚度的确增加了不少,其中还有一部分特别难啃的专业书籍。有时候为了避免枯燥,也会三四本书同时阅读,所以一部分书在二月的下半旬才陆陆续续读完,并开始记录。
今天又结束了一本书的阅读。早晨七点起床,读了30页《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教学指导与其他版本教科书比对研究》,这是工作室本月要求的必读书籍。之后,又拿出读了一半的《笑的历史》,用了整整一个上午把它读完了,午饭后坐在书桌前进行简单的记录。
每读一本书,我都会先了解书的作者。本书作者让.诺安出生在一个充满欢笑和幽默的家庭,这样的生长环境,也造就了他自身的幽默和对笑的敏感,以及本书中对笑充满哲理的研究。
《笑的历史》一共分为三章:笑得研究、大众的笑和世界各地的笑。笑原本是我们生活中正常存在的一部分,像空气一样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但在读这本书之前似乎并未真正留意过,甚至认真思考过人为什么会笑?在什么情况下会笑?人类有多少种笑?每种笑有着什么样的内涵?
在我们的感觉中,笑大多来自于喜悦,是美好的代名词。但读完这本书之后,才知道笑已经被人类赋予了如此宽泛的内涵。从笑得词汇来看,笑似乎无处不在,且意义丰富,耐人寻味。例如,有人说了一件大家无法接受的事,我们便会脱口而出:“您开玩笑吧?”还有我们常说的:这真好笑……简直开玩笑……这没什么好笑的……我跟您开玩笑……还笑……别笑了!由此看来,笑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究竟人为什么笑?人笑些什么?它是生理作用还是心理作用?中外无数学者针对这个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研究。
罗克尔医生认为笑首先是一种生理反应,它与喷嚏相似,是一种呼吸现象。当人打哈欠、感到恐惧时,就会用力吸气;而人叫喊、叹气时则会用力呼气。笑也是一种呼气式感情,人不可能一边吸气一边笑。笑既是呼气也是解压,是一种生理心理上的“喜形于色”。对于笑的这种生理研究,我是第一次读到,于是忍不住把闺女叫过来跟我一起尝试感受一番,果然如此。虽然是刻意尝试,但几组下来,依然觉得心情舒畅了很多,难怪希腊人使用“照耀”这个绝妙的词来形容笑。笑照亮了人类的面容,带来了光明与色彩。
为了更深入地解读“笑”,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众多知名学者对笑得研究,其中叔本华对笑的阐述最富有哲理。他说:“笑不过是因为人们突然发现,在他所联想到的实际事物与某一概念之间缺乏一致性而导致的现象,笑恰恰是这种鲜明对比的表现。”仔细想想生活中引我们发笑的事情确实如此。我想哲学家们之所以常常令人叹服,是因为他们用最富有哲理的语言描述了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现象。除此之外,作者还介绍了世界各地不同的笑。从东方人神秘含蓄的笑到西方人充满豪迈的笑,通过不同的笑声来分析不同民族的特点,确实也十分的有趣。
在读这本书时,我曾不止一次地被书中引述的那些古今中外经典笑话逗得笑出声来,惹得闺女也总是忍不住探过头来看,最后干脆和我一起看了起来。
我很喜欢这样的阅读,也喜欢这样的书籍,它贴近生活,又充满了哲理,且引人发笑、引人思考,我觉得这就是一本好书。
2《万历十五年》
在我初步定下了自己2021年必读的20本书之后,朋友针对书单给出了建议,建议阅读的面再广一些,可加入一些哲学类和历史类书籍,其中就给我推荐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
我是个历史盲,读历史类的书籍总是硬着头皮才能读下去。但这本书不同,我读得很认真,很投入,连我自己都有些诧异。这本书不是在枯燥地讲历史,而是把一个个人物放在历史这个大背景下,讲他们的故事,让人听之或怜悯、或感慨、或深思。
对于本书的作者黄仁宇我也是初次了解,读完之后更是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作者在他的自序中提到了本书的创作和他与明史的联系。为了写书、做论文,用两年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之后继续阅读大量的历史资料,这些在书中都作了详细的注释,牵涉到的书目广而多,令人叹服,本书完成,用了七年的时间。由此可见作者严谨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是万历皇帝执政的第十五年,那时他也才23岁,而这看似平淡的一年,却成为了历史的重点。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无论是万历皇帝、元辅张居正,还是首辅申时行、清官海瑞等等,凡是书中写到的人物,几乎都没有好的结果,不禁让人感慨,这也正应了作者的一句话,这是“大失败的总记录”。
导致这样的结果,自然有个人的原因,如首辅张居正励精图治辅佐万历皇帝,想开创“万历盛世”,他所实行的政策,表面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所实施的改革制度和现行的文官制度格格不入,最终以惨败收场,在死后被清算,情形正如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后来的首辅申时行因为有了前车之鉴,也看出了其中的玄机,便做起了和事佬,并且为此不惜牺牲原则。书中多次提到本该精力充沛的申时行常常力不从心,那是因为他身居要位,但如履薄冰,甚至早已预见了自己的结局,却无力改变。如此看来,在历史的洪流下,一个人是多么的渺小,而以一己之力,改变整个时代,是多么的渺茫和无力。
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把自己代入到每个角色当中,甚至脑子里会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样”。我首先把自己想象成万历皇帝,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但他幸福吗?八岁登基,开始做着重复机械而自己又不懂的事情,那个时候他更像一个机器,一个完全没有自由的机器。他热爱书法,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但张居正怕他练习书法耽误朝政,强迫他停止练习;申时行不让他练兵,所有人不让他立三皇子为太子,连他最喜欢的妃子死后都不能与他埋在一起,哪里有什么趣味?又何来幸福呢?而这似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原本聪明上进,热爱读书的他,最后消极厌世,不理朝政。
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万历皇帝的臣僚老师,最大的失败在于他们没有把万历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扼杀了万历应有的个性和思想,而怠政似乎也成了他对朝野上文官集团的一种报复,对皇权和礼教无奈的抗争吧。黄仁宇先生说:“他(即万历皇帝)身上的巨大变化发生在什么时候,没有人能够做出确切的答复。可是追溯皇位继承问题的发生,以及一连串使皇帝感到大为不快的问题的出现,那么1587年丁亥,即万历十五年,能够作为一条界线。”
历史类书籍我看的较少,这只是从历史小我中得到的一些思考,我想本书要告诉我们的还有很多,如从朝代的兴衰中找到制度根源、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事物发展的机理等等。纵观本书上下,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不成为了制度的牺牲品。作者黄仁宇说:中国两千年来,以德替法制度,到明代为极限,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3.《纳兰词》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最近刚刚读完《纳兰词》。对于这位情感细腻的满族第一词人之前有过一些了解,一来是在五年级上册刚刚带领孩子们学习了一首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做过一些功课;二来是和读《红楼梦》有关。
纳兰被后人视为可与曹雪芹并列之人,两个人都有过人的才分和非一般的文化基础。曹雪芹的多才多艺和知识渊博,自然不必细说,这在他的封建社会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中均已呈现,每次读都不由地惊叹佩服。而纳兰性德的博学更为世人皆知,纳兰编著的书中涉及到的历史、地理、天文、佛学、音乐等等皆可与各类专著一并参照阅读、欣赏。世人喜欢把他们相提并论大概还源于他们之间还有许多相似的家世经历,有学者认为《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原形为纳兰容若。和珅将《红楼梦》呈给乾隆,乾隆读后认定曹雪芹所写是明珠家之事,也将贾宝玉与纳兰相联。
如果说宝玉是玉的化身,那纳兰便是雪的化身。
纳兰出生在一个漫天飞雪的冬季,所以他对雪情有独钟。纳兰如雪般降临于人世,纯净素雅,虽冰冷却并不渴望温暖。
雪像极了纳兰的一生。如果纳兰是雪的化身,那他定是冰冷的,如同他的词一般,“天寿山头冷月横”、“香销被冷残灯灭”、“冷香萦遍红桥梦”、“乞巧楼空,影娥池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真是“一片幽情冷处浓”。
纳兰词中最冰冷的一首词当属《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这冰冷透骨的一首词,恰是纳兰的至情之语,写尽了他一生的落寞。
读纳兰的词如痴如醉,或许是纳兰的词太美,让我无法自拔;又或许是他的爱情在不经意之间触动了我的心弦,勾起了我生命中一些潜伏的记忆。其实,能入心的往往也只是平凡生活中一些耳鬓厮磨的情话和难舍难分的牵挂,他在以本色的语言描述着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情真意切。难怪王国维曾赞容若道:“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一生中最美好而柔软的爱情便是与表妹的相遇。初恋是那般美好,即使是从一开始就知道没有结果,但相爱使他们忘记了一切。青春懵懂的年纪,谁又不曾经历过那一刹那间的怦然心动,恰如春日午后容若遇表妹那一眼的相遇,从此便深深地烙在心底。
相逢像是一场梦,那份欢喜不断地在纳兰心里动荡,那是一份甜蜜的惆怅,纳兰将那份欢喜刻在了词里。
如梦令.正是轱辘金井
正是轱辘金井,满地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一片幽情冷处浓,再次读到这个“冷”字,便可感受纳兰的孤寂。生在富贵人家,享受万千荣宠,却依然觉得“冷”清。“蓦地”相逢佳人,这便是忧郁的纳兰生命中的一道阳光,从此他便有了心事,他的词里便多了一份对佳人的牵挂,多了一份无法言说的思念。
这是纳兰从未经历过的情愫,美好而甜蜜,读着读着,我的心也跟着柔软起来。那时的爱情真是美好,即便是不能经常见面,即便承受着相思之苦,即便原本就是一场错误地相遇,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爱着,那份勇敢稚嫩而决绝。从此纳兰的词里便多了一个可爱的身影,那“吹花嚼蕊弄冰弦”的调皮,萦绕在纳兰的心头,使他每晚都在孤独和甜蜜中辗转。相爱的人不能常相见,有时相见也只能远远地瞥上一眼,但那又怎样,相爱的人只凭那深情地凝眸,便足以完成一次恋人间的倾诉,恰似那“相看好处却无言”。
相爱的人总是奢望永远。对于纳兰和表妹来说,永远就是奢望。他们在享受着短暂的爱情,哪怕最终把自己烧为灰烬。从此月下长廊有他们相依的身影,读书的夜晚,更有表妹为他拨动灯芯的温柔。
然而,分离来得如此突然,表妹被宫中选为了秀女,成为了皇上的妃子,对于沉浸在爱情中的两个人来说,这是何等的残忍。“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样的结局让原本就忧郁孤寂的纳兰如何能承受,纳兰只能在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写下这无尽的相思。而自此纳兰的词更添忧愁,笔端流淌出的是无尽的哀伤。
“休折长条惹轻絮,春风何处不回肠?”不要轻易将柳枝折断,平白惹出柳絮般的心事,一切就这样放下吧,百转千回的相思之情,究竟何时才是尽头。纳兰的痛苦与无奈,落寞与惆怅尽在词中,而经历了漫长的煎熬之后,除了遗忘又能怎样呢?
“人生若只如初见”,再读这句似乎有了更多的感触。世间一切若能停留在最初相见的那一秒,没有开始亦没有结束,那该多好。
4《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一天未出门,翻完了朋友推荐的让——雅克.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对于作者卢梭我了解并不多,在此之前只听说过他的两部作品《爱弥儿》和《忏悔录》。翻看此书扉页,知道了这是卢梭晚年最后的作品。这十篇漫步者的遐想录,是卢梭“为自己而作”,是作者心灵的漫步,作者借此与自己的心灵亲切交谈,并最终获得慰藉。
阅读本书的第一章,让我感受到了这是一个一生颠沛流离、饱受苦难、孤独无依的老者。于是心生疑惑——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于是上网搜索了卢梭的一些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卢梭被迫害的原因竟是他自认为最好的一部作品《爱弥儿》。这本书曾被外界视为异端邪说,还被法国法庭列为禁书。自此他遭受了无尽的唾弃和陷害,在经历了漫长的痛苦之后,他远离人群和纷扰,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漫步中遐想的孤独者。
初读此书不禁会感慨卢梭的遭遇,感受到了他遭到了众人背弃后的绝望和无奈。对于人们的背弃和诬陷,卢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进行了猛烈的抗争,但却只是徒劳。最终他选择了远离,选择顺从命运和天意的安排,从此他获得了内心的宁静。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苦难,我们无法逃避,更无法改变,无谓的抗争毫无价值,它只是徒劳地在加深我们的痛苦,消耗我们的生命。而当我们将所受的磨难视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过程时,自己就得到面对逆境,卢梭说:“我有过相对短暂的顺境,但它们并没有给我留下任何美好的回忆。相反,一生中处在穷困潦倒的逆境阶段时,我的内心倒是充满着美好的情感。”
也许以前我无法理解这样的话语,但在经历过自己人生中的一些磨难后,便有了更多的感同身受。我们不得不承认,磨难是一种财富,经历才是最重要的。人的一生中,遇上逆境是难免的,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处事态度,顺势而为,安然处之,就可以使逆境转化为顺境。而作者所说的逆境中感受到的美好情感大概是,逆境能让我们真切地触碰到自己的心灵,获得情感上的快感。
由此看来,卢梭不仅是一个饱受苦难的老者,他更是一个孤独而伟大的老者,因为他从极大的苦难中汲取出了应对磨难的智慧,这是怎样非凡的毅力和豁达的胸襟啊!
5.《遇见未知的自己》
二月份,我读到的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是一本难得的帮助我们心灵成长的心理辅导书,我在书中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女主的处境和遭遇或许我们很多人经历过,她的迷茫和痛苦我也能感同身受。所以与其说是在看书,倒不如说是跟随女主的脚步在经历一次自我的心灵之旅。其实每一个人都在寻求快乐,也都希望能跟情绪和解,但如果我们采取的是一味的对抗,那只是会让自己更痛苦。我们摆脱情绪的唯一方式就是顺从、接纳,只有接纳了才能打开心门,光才会进来,赶走痛苦,照亮灵魂。
不过,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来的,因此,我们也不可能看了一本书就破除了一个行之有年的模式。那么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从能做到的一个小的好习惯开始,同时每天检视自己,然后向内探索原因,最终走向更好的自己。
6.《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王荣生教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本书终于在除夕夜二次读完,这本书的阅读前后经历了近三个月。
去年在读王崧舟老师的书时,发现王崧舟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王荣生教授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这本书,于是认定这是一本好书,便毫不犹豫地买来读。
原本没想到这本书这么难买,第一次下单后两周多都没有发货,于是,便退掉了。之后还是不甘心,又重新下单,这次又是同样的情况。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便也不着急,耐心等待。书到时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难买,便更加珍惜,读得愈发认真。
王荣生教授在前言中解释了书难买的原因,便有些庆幸自己坚持买到了。在上个月读李海林老师的《语文教师如何做研究》一书时,发现李海林老师在书中列举的好多例子也都是来自《语文课课程论基础》这本书,所以又两本书结合,同步阅读,对语文课程和研究有了更系统、深入地理解。
王荣生教授认为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知道教什么,也就是“教学内容不明确”。一个语文教师只有清晰明了了语文教学内容,才能去研究“语文教学内容怎么教”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用什么教?用教材教。
王荣生教授在书中明确提出“用教材教”和“教教材”又是有本质区别的两码事。作为语文老师,我不禁会困惑: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教材去教什么?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入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于是,我先翻阅语文课标,找到对应的内容“语文课还是要用语文来教,用语文的语言教,用语文的形式教,用语文的味道教,用语文的涵养教。”
那么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我们该如何扣准课文的侧重点,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这就必须从语文的“头”,语文的“根”研究起,也就是明晰教材。
王荣生教授通过中外教材的比较和研究,把语文教材选文分为了四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定篇就是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中选定的篇目,重在整篇作品的学习;例文是为了达到某个训练点而选用的文章,可以是整篇,也可以是很短的片段,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使用同一篇例文,也可以用几篇或十几篇例文来支撑和拓展一项或几项训练点。样本的侧重点是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学习语文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语文学习的技能。用件具有易替换性,不是“非谁不可”,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途径、一种方式。
这是我第一次对语文教材进行如此明晰的分类学习,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这四类选文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还要根据教学需要来确定。比如以《太阳》一文为例,如果讲说明方法,那就是作例文用,如果借助文本训练说明方法,那就是作样本用……,由此可见,文本的类型不是单一不变的,它可依教学需要来转换身份或拥有多重身份。
那语文教材怎么教?
依王荣生教授所言:“定篇”教学的成功取决于教师对作品的体悟和理解的深度;“例文”成功与否,主要看教师的知识状况,以及能否帮助学生去体验知识的教学能力;“样本”的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诊断能力;”用件“成功的要素,可能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明晰了教材类型和作用也并不是解决了所有问题,它的正确运用和价值体现也对老师的文化底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解决语文的根本问题,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给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走在前面。
7.《人间最美是柳词》
我一直很喜欢词,大概是它那绵柔婉约的文字里多了几缕烟火气。每每在夜深人静之时,手执书卷,慢慢品来,心灵安静,岁月静好。
昨天新入手了一本《人间最美是柳词》。最近一直在读纳兰词,了解作者纳兰容若的同时,自然也关注到了词人柳永。柳永比纳兰容若早出生了600年,婉约词的江山一半是柳永占着的,由此可见柳永在词史上的贡献。而600年后,词坛上才又出现了一位被称作柳永式的才子——纳兰容若。
柳永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父亲为他取名为柳三变。这个名字出自《论语》中子夏的一句话:“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因他在家族中排行老七,也称柳七。
据史料记载,因严苛的封建礼教,柳永的词最初是不被认可的,甚至被正统斥责为“淫词滥调”,不登大雅之堂。但他自顾自的演绎者属于自己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直到时间冲淡了流言蜚语,直到柳永的名字在词坛上煜煜生辉。
柳永最经典的词当属《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以《蝶恋花》为词牌名的一般以抒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情感居多。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后主李煜、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经久不衰的绝唱。
我一直觉得写词的人定是敏感、且感性的。当词人怀着满腹的忧愁登上高楼,望着这怒放着生命的春色,却有更多的惆怅和孤苦涌上心头。他与这样一个春日似乎格格不入,于是,想借酒浇愁,一醉方休。但即便如此,他也无怨无悔,为了心中的她情愿一生憔悴。
柳永的这首蝶恋花,着实美的令人心疼。尤其是词的最后两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用衣带渐宽来形容人消瘦,真是委婉含蓄,绝妙至极。为你衣带渐宽我不后悔,你就是那个值得我憔悴的人,经历过爱情的人谁又没有这样傻过呢,如此至真至情的表白任谁又能不为之动容。
8.《城堡》
上初中时读到了第一本外国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那是姐姐大学放暑假时从学校图书馆借回来的一本书,我一下子就迷上了,整个暑假反反复复看了三四遍,也不觉得厌烦。后来又陆陆续续读到了《简爱》《飘》《呼啸山庄》等等。
之后,读到的外国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也很喜欢外国人幽默而又简洁的语言表述风格。不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我最怕的就是书中人物较多,复杂的人名常常看得我眼花缭乱,那些又长又极其相似的名字犹如电视剧里外国人的长相,在我看来全都是一个模样。有时需要努力找一些关键字才能刻意记住名字,理清人物关系。
我喜欢读《城堡》的第一个原因就是,书中人物名称非常简单。主人公的名字直接用k代替,其他人物角色也大都用“客栈老板”“庄稼汉”“长着棕色胡子的人”等来代替,人物关系一目了然,读起来毫不费力。
故事一开始就充满了神秘感,一个自称是被城堡伯爵召唤来的土地测量员k深夜在城堡外的村庄投宿,因为客栈已满,k只能在火炉旁袭地而睡。结果半夜被城守叫醒,并命令他马上离开。K只好报出自己的身份,城守给城堡打电话确认,却得知并未聘请过土地测量员,于是k被认为是一个招摇撞骗的流浪汉,要被驱逐出去,而正在这时电话又打来,被告知确实有聘请过土地测量员。身份确认后,城守向k道歉,客栈老板也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让k住,这些人人对k的态度似乎一下子转变了。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头,整个故事情节并不算太复杂,但直至读完都感觉一直被一团迷雾笼罩着,好像永远都无法看清它的真实面目。
进入城堡,见到城堡的最高领导者成为了k接下来一直在努力的事情。城堡近在咫尺,可就是这样一件再简单的事情,却变得异常艰难。K从进入城堡的第二天就准备进入城堡,可始终未能如愿。村子里的其他人似乎并不欢迎k的到来,他就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村庄里孤军奋战。接下来也发生了一系列奇怪的事:城堡给他派来两个滑稽可笑的助手,监视他的举动;他还没有做任何工作,却受到城堡主任的表扬信等等,但无论怎样他都无法进入城堡。
卡夫卡的作品我读得不多,所以无法通过一部作品去探寻他真正的内心世界,但我相信对于一部作品,每位读着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在卡夫卡的小说中城堡似乎就是一个象征、一个隐喻。小说一开头是这样描述“城堡”的:“K到村子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村子深深地陷在雪地里。城堡所在的那个山冈笼罩在雾霭和夜色里看不见了,连一星儿显示出有一座城堡屹立在那儿的亮光也看不见。K站在一座从大路通向村子的木桥上,对着他头上那一片空洞虚无的幻境,凝视了好一会儿。”城堡以这样一个真实而虚幻的形象出现了。
在K进入村子的第二天,他便沿着大路向城堡走去,但是无论怎样走,总给人一种“虽然并没有离开城堡,可是也一步也没有靠近它” 的感觉。他向附近的村民打听,但大家似乎并不愿多说关于城堡的一切,这就让城堡变得更加神秘、虚幻。
城堡是否真的存在,我在看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怀疑,而新的故事情节却又让我相信,这就是真的。城堡自始至终若有若无,但与城堡有关的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这样虚幻与真实并存,大概就是作者创作的高明所在。
城堡是k一生都在寻找和渴望到达的地方。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座城堡,那里美好而令人向往,我们渴望达到,渴望被它所接纳认可,以此来找到自我的价值。“城堡”是我们穷极一生都在追寻的东西。
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还是主角k的人生,他从头至尾仿佛是被一纸空文骗过来,然后在孤独、痛苦、纠结中顽强地度过了自己近乎荒唐的一生。在这里,他没有身份,没有立足之地,人们对他并不友好,总是以异样的眼光看他,他努力想融入这里,想进入城堡,想寻找一条出路,但最终也没有找到答案。整个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他的孤単、绝望和无助,也看到了哪怕有一点点希望,他便拼尽全力在努力。他像一个不向命运屈服的悲剧英雄,但最终被巨大的外在力量一点一点把梦碾碎,梦的陨落便是生命的终结。
他是书中的主角,但他似乎又是那么渺小,甚至是一个多余的人。正如这大千世界,在这世界的每个角落里,我们每个人都在认真的活着,也许我们会被世界遗忘,但终究我们活过,这样的生命就不遗憾。
《城堡》是卡夫卡的遗作,小说没有完成,这使结局更成为了一个无解的谜,让世人猜想。也许故事没有结局,便是最完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