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2 黄帝内经(2)四气调神大论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少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太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

春发、夏长、秋敛、冬藏:

        春季三个月,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此时应当夜卧早起,庭院散步,舒缓身体,使神志随着生发之气而舒畅。神志活动与春生之气相应,是养生的方法。违背了这个方法,会伤肝。

        夏季三个月,草木繁茂秀美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交通,各种草木开花结果。此时应夜卧早起,保持心情舒畅,使阳气疏泄于外。这就是与夏长之气相应,是养长的办法。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就会患疟疾。

       秋季三个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明。此时应当早卧早起,保持意志安定,从而舒缓秋天劲急之气对身体的影响。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这就是与秋收之气相应,是养收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方法,会损伤肺气。

       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寒冷的天气,使河水结冰,大地冻裂。这时不能扰动阳气。此时应早睡晚起,一定等到太阳出来时再起床。使意志如伏似藏,心里很感觉充实、满足。还要避开寒凉,保持温暖。不要让皮肤开张出汗,耗伤阳气。这就是与冬藏之气相应,是养藏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会损伤肾气。

       天气潜藏着清净光明的生生之德,永远无尽,所以万物能长久生存而不会消亡。如果天德不藏,显露他的光明,日月就没有了光辉,如同外邪乘虚侵入孔窍,酿成灾害一样。只有顺应自然变化,注意养生,身体才能没有重病。

       如果违背了春天之气,那么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会使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如果违背了夏天之气,那么太阳之气就不能生长,会使心气内虚。如果违背了秋天之气,那么少阴之气就不能收敛,会使肺热叶焦而胀满。如果违背了冬天之气,那么太阴之气就不能潜藏,会使肾气衰弱。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

       只有顺应这个规律,在春夏保养心肝,在秋冬保养肺肾,方谓养生的根本。假如违背了这一原则,便会摧残本元,损坏身体。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由来,死生的本源。违背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会得重病。这样才可以说掌握了养生规律。

       这个养生规律,只有圣人能够奉行,愚昧的人却会违背。如果顺从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生存,违背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死亡;顺从这个规律就会安定,违背了,就要发生祸乱。如果不顺从阴阳四时的变化而违逆,就会生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古人倡导未病先防,预防为主。以免口渴时才去挖井,发生战事才去铸造兵器,为时已晚。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2-02 黄帝内经(2)四气调神大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