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潜意识:看透你未知的心》读书笔记

简介

这本书的书名不是很能体现内容,而且过于大众化,容易被人忽略。书中讲了60个类似禅宗的小故事,当故事书来看自然是不错,但如果要想从中获得真正有用的东西,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故事虽然简短,每个人的解读却不同,如果正好符合自己的处境,也未必不能解决大问题。

本文选取了其中少量有趣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墓碑上的闪光时刻:你确定自己在活吗?

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一位年近30岁的公司职员,学的专业是计算机,现在在一家IT公司工作。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觉得每一天都充满压力,包括工作上的,还有理想与显示的差距。他很喜欢外出旅游,而且会带上自己最喜欢的相机。不用说,这样的人非常多。

这个故事是比较荒诞的,一个年轻人去某个地方旅游,发现很多墓碑。奇怪的是墓碑上的寿命非常小,2岁、3岁、1岁3个月,甚至还有不到一年的。他非常困惑,终于在附近村庄里一个老者口中得到真相。原来这里的人记载寿命的方式与众不同,不是看他真正活了多久,而是看他一生中闪光时刻加在一起有多长。闪光时刻是什么呢?比如肆无忌惮地放生大笑,体会到生命是那样的幸福美好,突然有了智慧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等等。而这里的人把闪光时刻当成真正的寿命。

这个故事的用意非常明显,就是针对那些日复一日做着相似的事情,毫无激情混日子,或者是余生不多的重症患者。强调生命的宽度,而不是生命的长度。那些想着等自己有了什么什么就可以怎样了(比如等自己有钱了就可以怎样了,等自己退休了就可以怎样了)之类的想法的人,可以仔细考虑下了。

但这个故事也是有致命的问题的。人活着的一生真的就为了那些闪光时刻吗?故事中也提到这些闪光时刻必定是少数,5年已经是长到不可想象了。那难道其余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做陪衬的吗?这个显然需要读者自己思考了。

断指决策

这个故事比较震撼。内容是如果你有三个选择(每个选择都是放弃一个非常舍不得的东西,其他选择也可以类比),长时间犹豫不决不知道如何取舍,可以这样假想。伸出三个手指,每个手指代表一个选择(会被砍掉)。然后需要迅速决定需要怎么选择,如果不能马上决定,后果就是三个手指会被同时砍掉。你会如何选择?

这个故事的用意是把本来比较抽象的选择和肉体直接关联起来,这样会触及内心最深处的价值观。我们难以做决定往往是因为我们只用头脑,让情绪、评判、患得患失阻止内心深处真正的选择,而和自己的肢体建立联系后,会让自己内心直觉迅速、高效地做出决定。

但是这个方法真的管用吗?我想对于某些人是的,另一些人则未必。而且得到的结果真的是最优的吗,也未必。但遇到如此纠结的选择而走投无路的情况倒也不妨试试,至少长痛不如短痛。

失恋的年轻人:接受的本质是允许

这个故事比较大众化。说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恋爱8年的女朋友和一个所谓成功而且是有家室的男人走了,他很沮丧。但他说不是不能接受,只是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找一个年纪比她大那么多并且有家室的男人。而实际上看似已经接受的他并没有真正接受,只是把痛苦压到内心的更深处,这样反而更加糟糕。他不肯接受事实,不惜自己欺骗自己。而真正接受之前肯定是要首先正视事实的,把压在内心深处的痛苦释放出来。不接受吗?不接受就对了,换成其他任何人也不会那么轻易接受。但一旦接受了“自己不接受”,实际离真正接受就很近了。允许自己痛苦,才有远离痛苦。

这个故事没有前两个那么好理解,因为这涉及到一个悖论。而类似的悖论在人生中是处处可见的,而且不经历痛苦是很难体会到的。所以说这个故事的字面意思并不大,唯有一个人真正经历类似的事情,才会领悟。

核桃、大米和水:生命是一只空碗

这个故事是一个老掉牙故事的改进版,倒是有些许新意。

原始的故事是老禅师把核桃放满到一个碗里,问小徒弟碗是否满了,得到肯定答案后有以此放了大米、水和盐进去。而改进的是后半部分,如果一个碗已经被水和盐填满了,还可以放进去更大(更重要)的核桃吗?

这个故事用意很明显,如果内心深处已经被诸如水和盐的小事填满了,就没有地方容纳更大的核桃了。

四个小天鹅:一念四转

这个故事实质也是做选择的一个方法,即做一个犹豫不决的决策时,分别考虑这四种情况:

  1. 假设你不作改变,会发生什么?
  2. 假设你作了改变,会发生什么?
  3. 假设你不作改变,不会发生什么?
  4. 假设你作了改变,不会发生什么?

其实就是所有可能的情况,这样分别考虑会比全放在一起纠缠不清好些。

墙上的黑点:别让你的念头骗了

这个故事是某种古老故事的改版。一个人找作者说最近经常冒出一些自杀的念头,感觉非常害怕,不知道如何解决。作者开了个玩笑,说对面的木纹墙壁上有一个非常大的黑点,而实际上黑点非常小,而且非常多,只有靠得很近才可以看清楚。而自杀的念头就像这无数黑点中的一个一样,完全不需要过多在意。

这个故事比较平淡,是否有用,也看读者的处境了。

穿越时空的提问:拓展10年的视角

又是一个作选择的方法,其实是10-10-10方法的简化版。简而言之,面对自己一时犹豫不决的选择,想象已经过去10年了,然后回想自己10年前做了一个怎样的决定,直到今天还没有后悔。

该方法的目的是把看问题的视角从现在直接转移到10年后,以摆脱现在种种影响选择的细枝末节。

相信一头牛:你是否完全信任过?

这个故事比较有意思。一个家庭富裕的农夫,去向智者请教,因为平时非常焦虑,心里憋着很多话找不到人沟通,如何获得幸福。智者的方法是让他找一个完全信任的东西,结果是一头牛。农夫回去照做了,全心全意对待那头牛,每天和它沟通半个时辰,果然收获了幸福。然后作者又续了个结尾,有一天智者遇到了农夫,了解了情况后把牛杀了,说我让你无处信仰,你的信仰就不能独立存在了吗?

故事前半段说的是信仰的力量,后半段说的是信仰可以不依托于他物,说实话衔接得不是那么好。而且这个故事是很可疑的,也就是说如果真的让一个人这么做,很可能不是按照故事的流程进行下去的。信仰的力量虽大,但建立一个强大的信仰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远远不是一头牛就可以轻易解决的。而且这样的信仰一旦建立起来,去毁灭信仰之物可是致命的,哪能如此儿戏?

信仰在解决一些问题上固然有强大的优势,但并非没有代价,往往只建议其他方式已经解决不了问题的人使用信仰这个终极方法,并且必然承受其苦果。

小公主要月亮:答案在提问者那里

这个故事很新颖。一个国王有一个可爱小公主,有一天突然病倒了说想要月亮。国王愁坏了,问了很多人如何解决,直到有个小丑说公主要的月亮也许和我们想象的不同,需要问她月亮是什么样子的。果然公主说我伸出一个手指就可以把月亮挡住,所以比她的手指还小,而且看颜色是金子做的。

就像题目说的,答案在提问者那里,如果去外部寻找,找到的只是别人的答案,而无法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

总结

故事虽好,但还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 每个故事只在特定的上下文有效,比如只有一个人刚好处于那样的处境,这个故事才可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而其他情况也只是一个毫无价值的故事而已。
  2. 故事不是万能的,它的作用非常有限。如果真的相信一个小故事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一生,那真是大错特错了。宁可相信故事没用,也不要相信故事有用,不然会过得很惨。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人某天在路边捡到一个硬币(听到一个故事),发现非常不错,于是以后每天都低头走路以发现更多硬币(关注更多故事),当然这本身也是个故事,不必在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开启潜意识:看透你未知的心》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