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为难为哪般---视角训练之58

印象中看过的第一本心理学书籍,就是阿德勒的那本心理与生活书,具体书名记不得,只记得是从新开张的市图书馆借阅的。后来又买了《理解生活》这本书,内容大概差不多,可叹懒散的我,没有翻完,放在书橱“珍藏”了。

记得看过阿德勒这本心理生活书后,大受震动,清晰记得里面有句话,“只有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科学才称得上科学”。他对于人的心理问题从幼小时自卑情景讨论,得出结论成年后心理问题其实一直在重复固定的“生活模式”。他在书中还归纳了人的三种基本需要,年轻时候主要是原生家庭、朋友和学习,成年后变形为婚姻、工作和友谊,当出现问题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则是社会化。走近社会链接中,发展个人和社会的联系,才会解决心理问题。

可以说,阿德勒讨论心理问题涉及的范围特别广泛,我看到不少书籍作者承认阿德勒对于后来的认知疗法、人本疗法等很多都是开创性的。当然,现在最为人熟知的则是阿德勒提出的“自卑情结”,这也是解释心理问题的方式之一,也正因如此最终导致他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现在基本认可阿德勒的“情结”这一说法,比如解释一个自恋的人,苛求完美,具有“完美情结”,我们会这样理解:之所以苛求完美,在于小时候安全感的缺乏,出现自卑心理,为了活下来需要给予补偿,结果没有去努力行动而是虚幻假想,就成了追求完美无缺。

这个自卑情结理论的提出,据信来自阿德勒个人的不幸经历,他小时候因为疾病得了小儿麻痹症,这对阿德勒后来的生活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困惑和自卑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小孩子都是相对弱小无助的,安全感的缺乏体验并不稀奇,为什么成年后相差巨大呢。给个解释很简单,心理学教材已经说了,“心理发展取决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而先天遗传决定了发展的上限,后天环境则决定了发展的可能”,换句话说,人人遭遇挫折痛苦打击,可是社会支持系统导致人的心理承受与应对程度不同,预后也就不同。

为了更准确勾勒不同类型心理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这样假设描述:

安全感的缺乏导致自卑,自卑的人是非常痛苦的,哀莫大于心死,为了精神上活下来人发明了代偿机制,目的是把自卑变作自信,从而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可是这个代偿机制因人而异,大概分作三类型:

一种是适应现实型,比如相貌丑的孩子通过成绩优异改善自卑情绪;

一种是虚幻想象型,比如相貌丑的孩子想象自己是个灰姑娘,陷入其间想入非非不能自拔,严重者就成为神经症乃至精神病患者;

还有一种是知道要努力改变,也经历过改变的努力,可是尝试后被打脸碰壁,就退回到假想中,用安慰代替现实,成为“优越情结”的人。

李老师文章里的“大男孩”出现选择困难症,类似上面第三种情况,自卑产生代偿,但是这个代偿是优越情结,导致爱不够恨不能,左右为难,可以解释为小时候的安全感缺乏。当然更经典的解释是李老师所言,“无意识的“不敢”,会被当事人有意识地说成“不愿”,并最终以行为层面的“不能”来呈现。”

纵观李老师文章,其中提问可以视为经典的心理咨询案例,至于以“无知”提问达到“控制”目的,这是基于对人性的洞察,人人好为人师,能发现人的这个弱点加以使用,就是“大智如愚”。

原文中一气呵成的提问整理如下:

我忙问:“什么是选择困难症?”

我笑着说:“我当然知道选择困难症,但没有两个有选择困难症的人表现是一样的,因此我想知道您的选择困难症是什么样子。”

我看着他的眼睛并用极其肯定的语气说:“如果我是您的女友,一定不会让您抓阄做选择,而是直接跟您说别到北京了,因为您根本就不想见面!”

我肯定地说:“您再想想,其实就是这样的!”

我没有让他有任何喘息的机会,继续跟进:“其实,当您在向我描述自己做不出是坐飞机还是坐高铁的决定时,我就已经感受到在这种选择困难的背后您所隐含着的动机了。”

在有了以上铺垫后,我说“不能做出选择的实质是不选择,不能做出决定的实质是逃避”。

我说:“您不是不能选择,而是不想选择或者不敢选择!”

问他:“您知道您为什么不敢吗?”

“是什么让母亲由不敢变得勇敢了呢?”我问。

“我能帮您什么?”都15分钟过去了,我还没有跟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呢!

相信看到李老师范例,对照我们生活遇到的人和事,如何进行“启发引导,支持鼓励”,不需再多说一个字!

作业:(1)谈谈您对选择困难(症)的理解;(2)您是如何理解「这种提问是以无知的方式示弱,目的是实现对求助者的控制」这句话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左右为难为哪般---视角训练之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