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

文 | 目半


图 | 目半


晨起,外面下起了小雨,不算淅淅沥沥,只不过是密密的几滴,似丝线般牵下。不愿眼镜起雾,遂撑起了伞,否则,在这样的雨中行走该是别有一番韵味的。

伞起,雨落,竟突发了听雨的兴致。放缓脚步,走出树荫,闭眼,放大自己的感知器官,我以为我会听到乐曲的跳动,然而进入双耳的,只有汽车的轰鸣声、人群的脚步声、轮胎的摩擦声……

是心不静?还是世界太喧嚣?

佛语有云,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心在动。想我如此凡夫俗子,自然无法深究到底是“身是菩提树”,还是“菩提本无树”,只是听雨这事儿,却常常令我挂念着。

学生时代读到“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尚能理解那一番繁花似锦,也大致能够揣摩出“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苍茫,却始终参不透“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心境,是心如止水,还是惆怅万千,怕只有到了鬓已星星也之时,才能真切的体会到了。

听雨,是一种心态,喧嚣浮世,静心听雨能有几人?

幼时也爱听雨,听得是新奇。看那颗颗精灵缓缓坠落,相遇,散开,迸发出或清越、或低沉的和声,仿佛世界也跟着放缓了上万倍。

幼时的雨是砸在红砖布瓦上的,是砸在新鲜浓黑的泥土中的,是砸在层峦起伏的叠嶂上的,空灵,生动,回响在偌大的天地之间。下雨天,万物静止,惟余雨声。人们停止了劳作,动物收敛了步伐……可这么说却又并不确切,世间是总免不了世俗的回响的,人们的笑语闲谈,孩童的嬉笑跳跃,鸭鸣狗吠,厨房里柴火噼里啪啦燃烧的欢唱……于静中透出别样的烟火气。

年岁较大,曾爱上读诗,听老师读到“留得枯荷听雨声”时,总觉得有一丝的伤感,却又忍不住向往,这该是怎样一种美好的境界啊,便怀下了这样一个心愿——总得静心听回雨打枯荷。

图 | 目半

家乡荷少,总不得这样的机会。等真正能够在雨中听荷时,已经是独自一人在南京求学的日子。

少年听雨,听的一种心态。是那种将悟未悟的那份坦然,是开始面对孤独时的那份淡然,是喧嚣城市中的那份静谧,更是一种将悟未悟的懵懂。

砸向枯荷的雨需得密集,大大的雨滴密密地压下来,枯败的褐色荷叶竟似无一丝波动,只静静地立在那里。砸向枯荷的雨砸出一丝空灵,需得在空旷的地方,泛着丝丝凉意,摒弃内心所有的繁杂,方能看见那舞蹈的精灵。

雨是永远不会停留的,穿透层层云朵,穿过纷繁的世俗,穿过小孩子的棒棒糖,穿过妙龄少女的花衬衫,变成枯荷下潺潺的流水,化作少年肩头氤氲的雾气,慢慢走,慢慢流,慢慢地向你的耳畔轻轻诉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