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继续奔跑的人。”

这是《朗读者》中很触动我的一句话,成年人的世界怎么可能容易,但成长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克服”,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将自己能改变的做到最好才是当下年轻人需要的方法论。

我不想证明自己多优秀,也不觉得自己需要特别好看或有趣,我就只想坦坦荡荡开开心心。很讨厌人们用俗世的标准来凹出一个所谓的优秀,这个标准本来就因人而异。我唯一有想要用力去凹姿态的过程,就是想在自己的世界里里,快乐,勇敢,善良。

就这样,我不在乎那些优秀不优秀。 ​​​

与其祈祷丛林里没有猛兽,不如给自己找把猎枪。

再不济躲起来也行。 ​​​

人,不经过长夜的痛哭,是不能了解人生的,

我们将这些苦痛当作一种功课和学习,

直到有一日真正的感觉成长了时,

甚而会感谢这种苦痛给我们的教导。

—— 三毛 ​​​​

泰山的宏伟彰显了人的渺小,当你克服种种不利的心理因素攀至顶峰时,内心犹如倾泻的洪水一般畅快。不畏挫折,披荆斩棘,这不也正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精神写

遗憾这种东西 要不就努力生活 在未来把它拾起 要不就在失望的时候 悄悄地将它丢掉

《菜根谭》:“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

“向前的道路错综复杂无数条,回去的道路却无迹可寻,时间真快啊,我们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地长大,却在中途迷了路。

想起一句「谁的青春不迷茫」来形容目前的状态倒也贴切,不清楚自己的热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迷茫/不安/纠结,一个不落的停留在自己身上。这个世界大部分人都一样,浮浮沉沉,踉踉跄跄前进,只因为,时间不给我们背叛的机会,逼迫着我们在前进。”

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看不惯的东西、人和事越多,这个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将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列夫·托尔斯泰说:“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与乐。”

不要凭借着蛛丝马迹、只言片语就去评价别人的人生。真正见过世面的人,不会去评价别人没见过世面。

因为当一个人看过的人间冷暖越多,他对这个世界的偏见就会越小。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标签效应”。

我们很容易以自己固有的知识经验,给别人贴上标签、做出判断。然而,太多人都是从自己的偏见出发,选取自己想看的真相。

随时准备接受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

让思想不再贫瘠,让精神更加充盈。

魔力之一 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尤为喜欢那一类拥有独立人格的人 懂得照顾自己 在事情处理妥帖后能尽情享受生活 他们不常倾诉 因自己的苦难自己有能力消释 他们很少表现出攻击性 因内心强大而生出一种体恤式的温柔 他们不被廉价的言论和情感煽动 坚持自己的判断不后悔 喜欢这些人 也因他们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喜欢他们”

托尔斯泰说,灵感是忽然出现了你能够做到的事情。当内里的沉淀足够饱满,灵感和创造自会发生。  ​​​

吸引力法则

拿破仑·希尔曾说过:“你相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做什么样的事。”想成为天才就这么简单

避免使用消极、否定的词语。要想保持自信,就要养成使用积极语言的习惯,拒绝自我抱怨和否定,将你的话语中所有的否定句和疑问句都改成肯定句,这将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的消极心理,一点一点地赋予你积极思考的习惯。

许多人一生庸碌,与天才和成功擦肩而过,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自己的特长职业,没有经营自己的长处。很多时候,长处与兴趣无关,千万不要把这两种事物搞混淆了,你感兴趣的也许恰恰是你的短处,经营自己的短处只会让你的人生贬值。 选择你的长处,就是选择天才的你自己。换言之,你的天才不是来自你的智商,而是你的天赋礼物,只要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并将它在正确的地方发挥到极致,你就可以骄傲地说:“看啊,我是天才!”

② 学会快步走,这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不信你可以留意一下周围的人,那些充满活力、满怀信心的人走路通常都较快。

一个人若是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以及达成这项目标的计划,不管他如何努力工作,都像是一艘失去方向的轮船。在这个年代,辛勤的工作和一颗善良的心,尚不足以使一个人获得成功,因为,如果一个人并未在他心中确定他所希望的明确目标,那么,他又怎能知道他已经获得了成功呢?

你是否曾经一开始去想某件不愉快的事情之后,就似乎越想越不愉快?那是因为,当你持续一种想法,吸引力法则会立刻带来更多同类的思想给你。才几分钟,你就引来了这么多同类的不愉快思想,于是整个状况就显得越来越糟糕。越想,你就越烦。”这种想法、这种效应被称为“吸引力法则

幸福了吗

总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是电视台工作的另一种写照。

擦得清眼镜,却未必看得清要观察与记录的世界。

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这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这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其中,是怎样的一种相信或怎样的一种抚慰?又或者,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如果说信,可能还不到;但我承认对佛教有亲近感,可能我们很多中国人都如此。”季老答。

看似平淡的回答,隐藏着一种智慧、勇气和相信。当然,“早一天”的说法也很留余地。

梁老认为,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 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是啊,从小求学到三十而立,不就是在解决让自己有立身之本的人与物之间的

问题吗?没有学历、知识、工作、钱、房子、车这些物的东西,怎敢三十而立呢?而之后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你又怎能不认真并辛苦地面对?

但是随着人生脚步的前行,走着走着,便依稀看见生命终点的那一条线,什么都可以改变,生命是条单行道的局面无法改变。于是,不安、焦虑、怀疑、悲观……接踵而来。人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还是那一个老问题——我从何而来,又因何而去?去哪儿呢?

没有办法,缺乏信仰的人,在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里,便无所畏惧,便不会约束自己,就会忘记千百年来先人的古训,就会为了利益,让自己成为他人的地狱。

如果是简单的坏,或是极端的好,也就罢了,可惜,这是一个人性最复杂的时代。 医生一边拿着红包,一边接连做多台手术,最后累倒在手术台上;教师一边体罚着学生,坚持应试教育,另一边多年顾不上家顾不上自己的孩子,一心扑在工作上;官员们,也许有的一边在腐败贪污着,另一边却连周末都没有,正事也干得不错,难怪有时候百姓说:“我不怕你贪,就怕你不干事!” 其实,说到我们自己,怕也是如此吧。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一边是坠落一边在升腾,谁,不在挣扎?

其实,千百年来,中国人也并没有直接把宗教当做自己的信仰,在这方面,我们相当多人是怀着一种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有求时,点了香带着钱去许愿;成了,去还愿,仅此而已。

但中国人一直又不缺乏信仰。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我们的信仰一直藏在杂糅后的中国文化里,藏在爷爷奶奶讲给我们的故事里,藏在唐诗和宋词之中,也藏在人们日常的行为礼仪之中。于是,中国人曾经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尊重教育,懂得适可而止。所以,在中国,谈到信仰,与宗教有关,更与宗教无关。那是中国人才会明白的一种执著,但可能,我们这代人终于不再明白。

从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所有这一切被摧毁得荡然无存,我们也终于成了一群再没有信仰的孩子。这个时候,改革拉开了大幕,欲望如期而至,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没有信仰的心灵空地放肆地奔腾。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不容易,但现今时代的青春却拥有肉眼可见的艰难。时代让正青春的人们必须成功,而成功等同于房子、车子与职场上的游刃有余。可这样的成功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难,像新的三座大山,压得青春年华喘不过气来,甚至连爱情都成了难题。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

至于蚁族们,在高涨的房价和越来越难实现的理想面前,或许都在重听老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逃离北上广,回到还算安静的老家才是出路?

如果一个时代里,青春正万分艰难地被压抑着,这时代,怎样才可以朝气蓬勃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

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

身在央视,我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危机感,我想,央视自身,也该有。因为真正的危机感,不仅是一种动力,还是一种新生。

然而,电话却迟迟不响。新闻事件进一步发展,一分钟的错过,便意味着新闻快速地死亡,正步入历史的阵营。

他是一名到达战场的记者,如同战士,不管怎样的理由,离开,意味着放弃,像一个逃兵。

。我知道这电话和托付的重量,来不及细问这一路该是怎样的艰难和危险,我马上和水均益的同事张郇去找新闻中心主任李挺。

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了。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充满自由空气的年会,越来越像是巨大压力下的内部心理医师,抚慰着焦虑,释放着压抑,沟通着情感,塑造着平等,然后,让每一个人都从第二天起再度轻松地回到竞争的战场。

辉煌到了顶峰,离下落就已经不远

然而我并不真的沮丧,因为那样欢快自由的日子,我们曾经拥有过。就像我安慰年轻的同事,没什么可沮丧的,并不是现在不正常,而是现在正常了,过去才不正常,我们恰巧并幸运地赶上了那段不正常的日子罢了。

直播是天

尊重新闻规律,屏幕后面的改革必须跟上,求上进有理想的人要有正面回报,承担着再大的宣传任务也要让观众看得进去听得有味道。该干的坚决干好,别人不干的自己也要干;不该干的坚决别干,干了对自己有利也不能干。创新精神必须鼓励,不能原地踏步固步自封……

在CCTV工作时间长了,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一种评价与现状:你干的事情再好再漂亮,也别指望人家太多的喝彩,因为这是正常的,因为你在央视;而你哪一点干得不好出了漏洞,就必须接受人们的冷嘲热讽,因为你在央视,还因为别人认为你在某些领域的垄断。虽然,这种垄断并不一定给央视带来的都是好处,甚至很多是限制,但毕竟有某种垄断的存在,就很难改变别人对此产生的不满意。

。做事的时候做事,做人的时候做人,两面都没耽误,争吵的同事,反而拥有着至今难忘的真挚情意。

真理越辨越明

电视主持人是一个必须以出头露面为工作方式的职业,出名是这个职业的副产品,甚至是一个衡量你工作是否成功的标准。想想看,如果一名电视主持人,出头露面十多年,人们依然记不住他的名字,估计真是个大问题。

作家刘恒大哥开我玩笑,“小白,如日中天,小心太阳落山啊!” 我答道:“放心,大哥,换个地平线再升起一回呗!”

然而,这的确是一段“放下”的日子,如同《道德经》里的话,“杯满则溢”,杯子满了,就再也装不下什么,怎么办,倒掉它。如同计算器,不管你曾经完成过怎样的大运算,想要重新开始,必须得复零。

人生不断做减法

狂傲版:不当官,与任何人平起平坐;当了官,永远是人家的下级。

为您服务版:我一离开,挪出很多个位子,兄弟们顺势都可以往上坐一坐,自由了自己,成长了别人,何乐而不为?

人在做,天在看,大家要有底线。

在大学讲课,有一位站在最后一排的同学问我:“白老师,我在最后一排,您在第一排,我什么时候能和您一样?”我的回答是:“在我的眼中,现在的你才是在第一排。你有无数条道路可以走到我这儿,但我再也找不到一条可以到达你那儿的路,该难过的是我。”

在一次主持人的论坛上,我对台下的同行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这个行当,是一个名利场,从某种角度说,它也是一个绞肉机,如果不是打算以长跑的姿态进入,而仅仅因为诱惑而入,终究,是一个牺牲品。”

名,是第一个挑战。你用嘴来活,也活在别人的嘴里。人群面前,有的人被众星捧月,有的人被视而不见。你是否做得到众星捧月时还知道自己是谁?被视而不见时还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各种奖励也是如此。有人说,如何面对失败决定人们是否可以成功,依我看不一定,如何面对表扬、奖励和成功才是真正的考验。在这个名利场里,随时会得到泡沫化的表扬,其实它更可怕。有的人,经常接受夸张的表扬,但对批评却难以承受,更别说夸张的批评。然而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你可以接受夸张的表扬,却不可以接受夸张的批评?比如我自己,曾经今天被人称为“民族脊梁”、明天就被叫做“汉奸”,对此,我必须适应,因为,这是这个行当的伴生物。

有了名,有时就开始有了身价,谁都喜欢钱,但适可而止守住底线取财有道就难。让人奇怪的是,我常常见到有的人永远在付出时间挣钱,却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那么,挣钱为什么?还有,如果你自信于一生都有挣钱的能力,为什么那么急于一时?人,是自己欲望的主人还是奴隶?

有一次,等待录制节目时,濮存昕大哥与我私下里聊天,恰恰聊到了这个话题。他的准则总结成几句话让我深有感触:该挣的钱坚决要挣,不该挣的钱坚决不挣;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一定不花。

我以为,有道理,但什么该什么不该,就看每个人内心的标准,它注定因人而异。更何况,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轻易说不,谁也无法百分之百地清洁。我也同样如此。走的时间长了,就常常发现生活中有些人在计算得到的时候,往往忘记因这得到而会失去什么。如果每次去得到时都计算一下,看值不值,就不会那么拼命去得。但在“得”的诱惑面前,又有多少人在乎因此而来的“失”呢?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那些外在的东西,与幸福并不真正挂钩。时间长了,也就释然。这个时候,我妈说过的一句话就起作用了。她说:人的一生,不管贫富贵贱,最后加减乘除,一算分,都一样。    别羡慕别人

所谓混得好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与要付出的代价;所谓混得不好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平静。就看你怎么看待它,怎么善待拥有的好。

这的确是一个并不轻松的拷问。其实,回头看历史,总是这样的轨迹。革命者,充满热情与干劲,带着建设新世界的理想,革了落后者与落后时代的命,然后坐享其成,时间一长,再被新的革命者革命。

周而复始,历史在重复中前行。

我们呢?有时,既得利益者还有另外的毛病,成功过,意味着也许优秀过,于是,自以为是。殊不知,时代已发生了快速的变化,世界已不是原来那个世界,可这个时候的既得利益者,依然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慢慢地,成为正确理念前行的阻拦者,而自己还并不觉察,让旁观者感慨并为之发出一声叹息!

如果理想,只是一瞬的绽放,之后,只在凭吊中使用,那么,理想有什么意义? “如果激情,只是青春时的一种荷尔蒙,只在多年后痛哭时才知自己有过,那么,激情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哀痛中,我们不再出发,陈虻的离去,又有什么意义?”

或许所有的既得利益者,都该再次重复陈虻曾经说过的这句话:“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

我发现,几乎每一代人都有一次与青春荷尔蒙有关的爱国主义激情爆发,像成人礼,也像与这个国家建立休戚与共关系的仪式。

三十余年改革,让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接近百分之十的速度快速前行,虽然很多数据用除法,人均与世界很多国家相比依然落后,但经济总量一路攀升。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同时存在,就是一个有趣的印证。

以中国的体制、人口、贫富差距及众多社会问题,中国必崩溃!

想想也正常。大家习惯的还是一个问题丛生、弱不禁风或闭关锁国内乱不断的中国,而一个强大起来,拥有泥沙俱下的活力,年轻人一般的中国,出现在世界面前,也就是近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的事情。 于是,中国在世界的面前,被妖魔化与被夸大美化都显得正常。

我们都要心平气和地去面对这注定来到的复杂局面,别被夸得找不到北,也别被批评得乱了方寸。如何面对世界,其实正是当下中国的一个全新课题。甚至从某种层面说,如何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去面对世界,正是中国走向大国的一个考验。

以前,在报纸、电视上看到示威的人群,总觉得,这是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专利,他们国家的领导人一出访,目的地国家从机场到住地,准有示威者如影相随,或许因为人权,或许因为环境,要不就是失业者,总之,都有理由,总能制造出相当效果。

不过如此!过去认为很敏感,避之不及的事情,一旦用自信作支撑,脱了敏,它也就再无力量。我在想,恐怕不仅我个人,对于媒体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应该都是如此。这就是成长,这就是成熟。好孩子也许是夸出来的,而真正的成年人,却是能面对表扬不心浮气躁,面对批评也心平气和,甚至能一笑面对杂音。

几个月之后,温家宝总理出访英国,在大学演讲时被现场一位年轻人扔了鞋子,没想到,温总理坦然面对,事后还替扔鞋者求情,认为不必重罚。更值得一说的是,这件事,中国媒体都给予报道,还上了《新闻联播》。之后的评论众多,不过,都是对这种自信、开放、放松的一种肯定。

国内民众对火炬传递的关注已经开始升级,不安、自尊、爱国、愤怒与期待,诸种情绪混杂在一起,就在这时,火炬到达巴黎,不幸的是,这几乎是接近失控的一站,于是,中国人的愤怒情绪爆发了。

你一生气,人家就真的达到目的;而如果你不生气,并继续执著地做好自己该干的事,继续在奥运火炬传递中点燃激情传递梦想,那么捣乱者就会被人们以小丑的形象来留在记忆深处。用我们的平静与大气,给他们一个这样进入历史的机会吧!

我太理解这样骂声背后的爱国主义,因为几乎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我发现,几乎每一代人都有一次与青春荷尔蒙有关的爱国主义激情爆发,像成人礼,也像与这个国家建立休戚与共关系的仪式。

民主的一个核心,是我不同意你说话的内容也要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然而在人们关注的新闻面前,在中央台已经开始新闻改革之后,在百姓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环境下,不冒任何风险是媒体最大的风险

不是躲避而是面对,是快速与透明。与此同时,境外的记者也几乎无障碍地赶往乌鲁木齐,真相随之传遍世界,误解与偏见,也因此而减少。

民族团结就像空气,拥有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没有,你试试!”

同时,自信,是最好的药,治自己的伤,治别人的偏见。对于那些过去有些敏感,有些忌讳的东西,很多都不必再用藏起来盖起来的方式来处理,面对它,正视它,与公众一起。没什么大不了。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强大起来的不仅是经济,还包括每一颗中国人的心脏。知道了,最快时间了解了,复杂的事情就会变得简单,

越是忧患,越该是媒体成长的时候,而如果在忧患的时候,媒体也沉默,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

记者是社会这艘大船上的望员,前方海面上有任何好与不好的信息,都要拿着望远镜看到,然后告诉船长和乘客,以便决定这艘大船怎样航行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头两期节目,我们关注病情、事态的发展、相关的恐慌与防范,以及相关人员的采访与提醒,

身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事已经迫在眉睫。更加可怕的是,在伊拉克的战争中,有固定的敌人,肉眼可见,而在中国,正在悄悄滋长和蔓延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敌人无法看到又好像无处不在,可能让每一个人在不知情中被“卷入”战争,甚至牺牲生命。

开弓没有回头箭,4月20日这一天,开始彻底改变媒体与突发事件之间的关系,瞒而不报,将慢慢成为历史。

越是忧患,越该是媒体成长的时候,而如果在忧患的时候,媒体也沉默,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所以,生于忧患是一种无奈,却也正是媒体的天职。  伊拉克战争 非典 公开透明 稳定民心

SARS时刻,一段突如其来噩梦一般的日子,即将走到尾声。而让人奇怪的是,这SARS病毒,如同鬼魅一样,悄无声息地来,制造了一场大乱,而之后在人们的严格防控中,又悄无声息地走,甚至直到走的时候,人们还没太搞清它的底细。或许,这是一种宿命般地对我们的提醒与警告?

SARS之战中,每个人的生活都被一瞬间改变了。

人与人之间多了关切与温暖,每天手机上,都有很多短信传递问候与鼓励。SARS时期,医患关系没问题了,医生都是白衣天使;媒体负责任地报道,不再“娱乐至死”;网上不吵架了,无处不在互相祝福;甚至低密度的住房和郊区的住房,都迎来了价格的上涨,因为人们在SARS面前,意识到返璞归真亲近自然的重要性。 但是,随着SARS战役的结束,人们的脚步又慢慢加速,快速生活当中特有的问题又一一回归,病毒肆虐中立下的“珍惜健康”“珍爱家人”等信念也如同平日里的很多海誓山盟一样转瞬即逝了。没办法,人们都是健忘的,哪怕当初的恐慌是那么的真实。

“总理刚才谈到做一个领导要清醒,但怎样才能清醒?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我个人不太同意,我更接受普利策的说法:记者是社会这艘大船上的瞭望员,前方海面上有任何好与不好的信息,都要拿着望远镜看到,然后告诉船长和乘客,以便决定这艘大船怎样航行,如果记者只报告前方海面的好消息,而不告诉不好的消息,这艘大船会不会成为泰坦尼克,而领导又怎能做到清醒呢?”

任何事情,在历史中发生过,都很难真正消失得无影无踪,都会留下或长或短的影子。对于后人来说,如何去面对这影子,总是考验。

而这件事也在提醒我们,突发事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行动效率很高出手很快,但是事情结束并不意味着要立即划上休止符,还有很多后续问题需要我们去帮助去继续救援。我们应当为此提出“后救援”的概念,这样,才不会出现人一走茶就凉这样的状况。

在我们电视台,一直流传着一句话:“计划没有变化快,变化没有电话快。”用以形容传媒人习惯面临的改变和总是突发的新选题,然而这一次,突如其来的,不是电话,而是大自然的变脸。

类似这样的事情多了,更加重了参与报道的记者与主持人们的心理压力,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与口误,都可能立即被定性为没有同情心或者不是有爱之人。面对这种压力,你无法抱怨观众,或许观众也是通过这种放大敏感度扩大苛刻度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灾区的深度关切。虽然,这苛刻有些过分,但必须理解,必须面对。

我是这样对别人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怕出错才会不出错少出错,越怕出错反而越出错,这已经是直播中的金科玉律。大地震的直播,同样如此。

作为一个记者,当然希望能快速到达灾区参与报道,并不是在演播室里直播不重要,恰恰相反,演播室里的主持很重要,对方向的判断,对细节的把握,对价值观的认定,对灾区百姓与观众内心的理解与抚慰,都需要认真落实。然而,在北京,在每天的忙碌与压力及情感的煎熬之中,总似乎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负疚感,好像感觉只有快速到达现场,才算是身体力行地做了一些什么,内心那一直沉甸甸的东西才可能稍稍移开。

人们还打算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手画脚地逼捐吗?还会嫌这个捐得少那个捐得少吗?会不会在逼捐的压力下,其他的人或企业开始把救灾变成做秀?

一个城市最美的风景并不是高楼大厦,名胜古迹,而是时刻有人在有活力地运动。我不希望,北京人或是中国人,都是电视机前的体育迷,而不是运动的参与者。

我在想,这种放松并真诚的笑容背后,一定也有着更多自信的因素在里头,并不想给谁证明什么,于是,可以从容地自得其乐。

第一,老外有耐性脾气好,一瓶啤酒能喝两个小时,而且是小瓶的;第二,老外酒量不高,一两瓶啤酒之后已经基本飘飘欲仙;第三,老外男女平等,大家都又抽烟又喝酒,而且女性好像抽烟更凶;第四,老外不一定都讲修养,光膀子的一片,当然是男性。而且一样随地扔东西

平时,街头到处是表演的,也来自世界各地。看多了,得出一结论,这表演,不一定是给看客的,反而是自得其乐的多,周围人多人少,对他们似乎影响不大,于是,看着都舒服。

当然,仅有放松的状态,是远远不够的。你对体育比赛以及胜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否也可以放松一些,决定着你的关注点、语言及判断。

开始前,我想过这个问题,以我自己作为体育迷的角度来看,体育不只是竞技,更是人,是情感。很多专业的术语和数据,冰冰冷冷,其实不一定让人感兴趣,奥运赛场,之所以让人牵肠挂肚,是因这里有人,有情感,是人与人的较量,是运动员情感的世界,更是体育迷在观看比赛时的情感变迁。所以,抓住人,释放情感,与观众共鸣共振,错不了。

想赢不怕输

虽然都笑着,当时的压力可不小。2008年奥运由哪一座城市来办,是由国际奥委会委员一票一票投出来的,这些委员来自世界各大洲的不同国家,他们不仅有本大洲的利益要考虑,还有国家利益要考虑,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更何况,还有各申办城市几年间攻心的巧妙技巧,到最后,这一切聚在一起,会在投票时产生怎样的影响?还真是一个谜。

我喜欢这个约定,这里蕴藏着一种心态的改变。奥运不能只是一个追求功利目标的名利场,而是大节日,我们为什么不能抛弃胜负去爽一回,没准儿结果还不错

者。理性的建立不容易,它需要时间,也应当给它时间。只不过,从郎平到刘翔,媒体和越来越多的公众站到了理性的一面,这是一种进步,媒体的理性,让民众的情绪在释放之后也被另一种声音平衡着,并给理性以生长的空间。

是的,媒体不能再咬着金牌不放,而对银牌和铜牌却忽略不计,更不要说那些没有走上领奖台的运动员

。奥运会不是麻药,也不是致幻剂,它带不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问题所有的烦恼,也带不走前进中的中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接下来,中国经济如何在通胀和增速中找到平衡?声音更加多元,我们又如何更加理性?这个世界,并不都是善意的面孔和理解的笑容,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有的时候,前进一步后退半步,甚至处于后退半步的进程中,也不必沮丧,因为总体趋势是向前的;当然,如果时代的进程是前进半步后退一步,即使处于前进的半步中,也不值得庆幸,因为总体趋势是倒退的。对于中国的进程,我们必须相信是前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