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曾是孩子

今天认真听了《教师专业阅读与写作》第一讲,听李镇西老师讲述他和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真谛。就像看苏老师的《给教师的建议》每一条都娓娓道来,平易近人,容易理解。

久仰李镇西老师的大名,也读过很多李老师的书籍。《爱心与教育》《教育的100种可能》等书籍就在告诉我们教育就是“人”学。理解人,尊重人,而后才有教育。就像李老师讲到:我们培养的首先是公民、父母、妻子、丈夫,而后才是工程师。孩子是在成长的,他会长大,他有无数的可能性。我们是爱孩子本身,而不是爱他的成绩,她的表现,他的小红花……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别忘了,我们都曾是孩子。

这句话让我想到自己是孩子的时候,是学生的时候,因为长相或能力或成绩都不出众,是容易被忽略的“中等生”。所以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班会都让我敏感地想很多。做了老师后回忆学生时代,最喜欢的老师是对我好的,看得见我的。最讨厌的是不公平公正,只偏向个别同学的。

做了老师后,我工作的第一条就是一定看见每个孩子,关心关爱每个孩子,在班级管理中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孩子!

我们都曾是孩子,所以孩子可以偶尔完不成作业,因为我们不知道他回家会经历什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孩子可以调皮,可以和同学闹矛盾,哭鼻子。我们不能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小事。朋辈关系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

我记得我在初中的时候和朋友闹别扭,她不理我,我不理她的那几天,其实我心里特别难受,没有人知道,而我也不知道要和谁说。我记得有一次和父母说了,父母告诉我:“你好好学你的习就行了,让你去学习的,又不是让你去交朋友的!”所以心里更难受了。

很欣慰现在班级小女生闹别扭会告诉我,我观察到某些同学情绪不高,或者经常在一起玩的突然不在一起玩了,我会过问一下。有一次佳佳同学找我借手机给家长打电话,我一看情绪不对,忙问她“怎么了?”

不问还好,一问她大哭起来:“老师,某某和我绝交了,她认为……”她大概描述了一件小事情,具体我记不清了,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好在我没有这样说。我说:“你看,你特别在意你们之间的友谊,你都因此伤心得哭了!”

“可是她不这样想!她只会让我伤心!”

“你想过其他办法吗?想过挽回或解释的办法吗?”

她摇摇头。

我叫过她的好朋友,正好也满含泪花。当时我就感动地也哭了,我突然想到自己的朋友,自己当年的感受,或者是被她们的纯真、善良、真诚感动了……

我说:“你看你们多好,你们在彼此的心里都那么重要,那么不可或缺……”

我让她们去学校小花园聊会天,甚至拥抱一下,释放自己的情绪,学会倾听朋友。

半个小时,她们就手牵手地回到教室,我们相视一笑,这件事就过去了。

做班主任,我都想象我就是这个班集体的一员,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班主任,什么样的班集体,如果这样做这样说,我会怎么想。把自己当成孩子,让自己也回到青春年少。可以任性,可以天马行空,可以闹脾气,可以哭鼻子……

我们都曾是孩子。

我们可能没有被一一善待或看见,但希望我们可以善待、看见每个孩子。

就像当年我们被渴望看见、善待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都曾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