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说》日课 (161~170)卷三 周公篇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28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70课/总第878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刘炫见子,谈《六经》。唱其端,终日不竭。

子曰:“何其多也。”

炫曰:“先儒异同,不可不述也。”

子曰:“一以贯之可矣。尔以尼父为多学而识之耶?”

炫退,子谓门人曰:“荣华其言,小成其道,难矣哉!”


译文:

刘炫拜见文中子,谈论《六经》,言其端绪,说了一整天都没说完。

文中子说,怎么这么多?

刘炫说,先儒的异同,不能不说。

文中子说,一以贯之即可,你以为孔子学识广博记忆超群吗?

刘炫离去,文中子对门人说:“言辞华丽,境界不高,难入仲父之门!”


感受:

刘炫,字光伯,开皇中,奉敕修史及天文律历。

学通南北经学,精博今文,古文经典,对先儒章句,多有非议。

凡十三家皆能讲授,子史文集皆诵于心。


道一法二技三

终日唱其端,述先儒异同,口耳之小技,

体上不明者,难入圣道之门。


二一附曰:

荣华其言,小成其道。

是口耳弄精魂

离却体上日损会无为

离大道日远!!!

吾道一以贯之

忠恕离道不远

坦坦荡荡如兹是!!!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27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69课/总第877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薛收游于馆陶,适与魏徵归。

告子曰:“徵,颜、冉之器也。”

徵宿子之家,言《六经》,逾月不出。

及去,谓薛收曰:“明王不出而夫子生,是三才九畴属布衣也。”

译文:

薛收游历于馆陶,碰巧遇到魏徵。

回来告诉文中子说:“魏徵是颜回,冉有一般的人才。”


魏徵住在文中子家,谈论《六经》之学,一个多月足不出户。

等到离开时,对薛收说:“明王圣主没有出现而先生出现了,天地之道和治国之法尽归于先生这样一个平民百姓了。”


感受:

佳徒与明师

惺惺复惜惜


二一附曰:

此处文间字里

记录得一段佳话如兹

其行堪比颜冉

其言见得真切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26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68课/总第876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谓贾琼、王孝逸、凌敬曰:“诸生何乐?”

贾琼曰:“乐闲居。”

子曰:“静以思道可矣。”

王孝逸曰:“乐闻过。”

子曰:“过而屡闻,益矣。”

凌敬曰:“乐逢善人。”

子曰:“多贤不亦乐乎?”


译文:

文中子对贾琼,王孝逸,凌敬说:“各位以何为乐?”

贾琼说:“以闲居为乐。”

文中子说:“静心以思考大道,很好。”

王孝逸说:“以听取批评为乐。”

文中子说:“有过错能多多听取批评,大有好处。”

凌敬说:“以遇到善人为乐。”

文中子说:“喜好贤者,这难道不令人快乐吗?”


感受:

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闲居而乐,

无事时省察,静中定。

(勿忘,大中至正天地凝)

闻过而喜,闻善而乐,

有事时存养,动中定。

(勿助,中正仁义天地凝)


二一附曰:

乐闲居。

静以思道。

乐闻过。

过而屡闻。

乐逢善人。

多贤乐乎!

君子行于道上

养心养身养行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25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67课/总第875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王孝逸谓子曰:“天下皆争利弃义,吾独若之何?”

子曰:“舍其所争,取其所弃,不亦君子乎?”


译文:

王孝逸对文中子说:“天下人都争夺利益背弃仁义,我一个人又能怎样呢?”

文中子说:“舍弃他们争夺的利益,选择他们背弃的仁义,这难道不是君子吗?”


感受: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二一附曰:

舍其所争,取其所弃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生生大道,以仁以义。

私欲见前,争名争利。

君子看心,观照明觉。

大中至正,中正仁义。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24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66课/总第874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辽东之役。

子闻之曰:“祸自此始矣。天子不见伯益赞禹之词,公卿不用魏相讽宣帝之事。”


译文:

隋炀帝征伐辽东。

文中子听闻后说,

天下祸败自此而始。

天子得不到当年伯益辅佐大禹时的良言,

公卿们也不会像魏相劝谏汉宣帝那样进谏忠言。


感受:


隋文帝的年号叫“开皇”,取自道教的《灵宝经》,意思是:依天运而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隋炀帝的年号叫“大业”,来自易经: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杨广从父亲手上接下“盛世隋朝”后,将年号取为大业,是希望建立不朽功业,继承父亲隋文帝的遗志,带领大隋帝国走向顶峰盛世!

所以他迁都、开运河、征战四方,好大喜功,炫耀武力且战术指挥失误,最后在高句丽碰壁,导致亡国。


炀帝大业八年征辽,二百万众并陷;

九年又征之,山东始乱;

十年又征,天下遂丧。


从东晋以来,作战人数超过或者接近百万的,只有两次,杨广第一次远征高句丽,以及苻坚东征南朝。

韩信曾经在回答刘邦时,这样评价他和刘邦的军事能力差距: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

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上曰:“于公何如?”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

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所以,兵不是越多越好,带个一百人出去旅游,也能把你累死,何况是出门打仗,需要考虑吃饭、住宿、作战方式、地形、行军速度、天气、防御阵型、追击阵型等等,总之人数在达到一定程度后,管理的难度将成指数式增长。

于是,苻坚失败亡国,隋炀帝在大业七年、九年、十年连续三次远征,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之后,也导致亡国。


二一附曰:

开皇大业,笑谈兴亡间

天时地到人和

不得而强行之

是不知命

其败之

怜之

叹之

慨之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23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65课/总第873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之家庙,座必东南向,自穆公始也。曰:“未志先人之国。”


译文:

文中子的家庙,从晋阳穆公开始,就一定要面向东南方,说,

没有忘记祖先的国家。


晋阳穆公,王通四世祖王虬(428年-500年),太原王氏,刘宋江州刺史王焕子。

南齐萧道成代宋之后,因袁桀之死,耻食齐粮,于建元年间(479-482年),由江左投奔北魏。

在北魏时期,得到孝文帝的信任,在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征为著作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官至并州刺史,封晋阳公。宣武帝元年卒,谥号穆。


感受:

《孝经・开宗明义章》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二一附曰:

圣人心学

圣道坦坦

皆是祖宗遗爱遗德

重光重见

吾中华

有吾祖筚路蓝缕

有吾辈恭敬孝承

承上启下三代传

生生不息万代昌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22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64课/总第872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读三祖上事。

曰:“勤哉,而不补也!无谓魏、周无人,吾家适不用尔。”


译文:

文中子读家中三代以上先人事迹,说:

多么勤勉啊,然而于事无补!

不要说魏周二朝没有人才,我家先人恰巧没被重用罢了。”


感受:

“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二一附曰:

时运不至处

圣人隐

以为薪火传道

遂有天下度劫处

剩闲(圣贤)遗言在!!!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21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63课/总第871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太原府君曰:“温子昇何人也?”

子曰:“险人也。智小谋大。永安之事,同州府君常切齿焉,则有由也。”


译文:

太原府君王凝问:

“温子昇是个怎样的人?”

文中子说:

“是个阴险的人。智谋很少却谋划大事。同州府君提起永安之乱,常有咬牙切齿之愤,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感受:

温子昇(495-547),字鹏举,是晋朝将军温峤的后世子孙。父亲温晖,曾任兖州左将军长史,行济阴郡事。

北魏孝明帝初,在全国选拔辞人补充御史之职时,他在8000名应考人中名列榜首,一举成名,补为御史,时年22岁。

他的诗文与当时的文学家邢勋齐名,时称温、邢、魏(魏收)为“北地三才”。当时济阴王王元晖赞扬温子昇的诗文超过宋朝的谢灵运、梁朝沈约的作品,南朝梁武帝也大加称赞说:“曹植、陆机复生于北土。”

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东平王元匡试选御史,800余人应试,温子昇中选,由此文名大著.后历任诸王僚属,执掌文翰。孝武帝永熙二年(533年),任侍读兼舍人,迁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后领齐州大中正。

东魏武定五年(547年),元瑾作乱,高澄疑子昇同谋,囚入晋阳狱。是年饿死狱中,


历史知识了解太少,百度“永安之乱”,还是不太了解为何温子昇是险人。


二一附曰:

险人也。智小谋大。


小人行险以缴幸!!!

政治斗争中

不得善终

温子昇如是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20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62课/总第870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曰:

“符秦之有臣,其王猛之所为乎?

元魏之有主,其孝文之所为乎?

中国之道不坠,孝文之力也。”


译文:

文中子说,

前秦有能臣,是因为王猛的成就吧?

北魏有明主,是因为孝文帝的成就吧?

中原王道不失,这是孝文帝的功劳。


感受: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一附曰:

仁人志士

素位而行

以传得吾中华

道脉心传



研道-《中说》日课

2021年05月19日:

天性做人做真人,

五伦行事致良知。

四为四句妙智慧,

一心三诀成圣贤。

李咏红-第161课/总第869课

(中说日课/传习+菜根+中说=总课)

正文:

子曰:“齐桓尊王室而诸侯服,惟管仲知之;符秦举大号而中原静,惟王猛知之。”

或曰符秦逆。

子曰:“晋制命者之罪也,符秦何逆?昔周制至公之命,故齐桓、管仲不得而背也;晋制至私之命,故符秦、王猛不得而事也。其应天顺命、安国济民乎?是以武王不敢逆天命、背人而事纣,齐桓不敢逆天命、背人而黜周。故曰:晋之罪也,符秦何逆?三十余年,中国士民,东西南北,自远而至,猛之力也。”


译文:

文中子说,

齐桓公尊奉王室而使诸侯臣服,只有管仲知道他的理想,符坚推行王道而中原安定,只有王猛知道他的理想。

有人说符坚是贼逆。

文中子说,这是晋朝统治者的罪过,他怎么是逆贼呢?

从前周朝统治公正无私,因此齐桓公,管仲无法违背。

晋朝统治自私自利,因此符坚,王猛无法臣服。

难道不应该顺应天命,安定国家而救助百姓吗?

因此周武王不敢违背天命,背弃人心而奉侍商纣王,

齐桓公不敢违背天命,背弃人心而废黜周天子。

所以说,是晋朝之罪,符坚怎是逆贼?

三十多年,中原士民,无论东西南北都从远方前来归附,这是王猛之功。


感受: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何逆之有?


二一附曰:

红尘里

生生不息看万物万事万象

处处是有源活水

天地间

生死迢递看千万载人类史

一体之仁当何似

几个帝王将相

本是为人民服务的天公地仆

此处拎不清

徒为万事所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说》日课 (161~170)卷三 周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