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像吃饭一样成为习惯,每月读20本书不是难事

网上有个中国人均读书量的统计报告,显示我国2019年人均阅读量为7.99本,其中纸质书4.67本、电子书3.32本。也就是说人均一个月一本书都不到。

以色列人一年人均读书量为64本,排在世界第一位。犹太人聪明、会做生意全世界都知道,这与他们爱读书的习惯分不开。

为什么我们与以色列人的阅读量差这么多?估计大家都会说,我很想读,但没时间读。

上班、带娃、做家务等等,空闲的档口躺沙发上刷手机,一天天的日程的确是满满当当,脑子一刻没歇息过。

没时间读书,归根到底是没有将读书融入生活,让它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如果读书能像刷牙、洗脸和吃饭这些成为生活规律,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漏掉。

新年伊始,相信大家都做了读书的计划。计划不能每年只躺在纸上,要让它落到实处。


在《快速阅读术》里,作者印南敦史有个每月读20本书的方法教给大家。

其实很简单,就是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

众所周知,养成某种习惯一般都需要21天,且需要每天按部就班地遵循某些步骤。同样,读书习惯也需要三个步骤。

步骤一,框定读书时间。

每天在同一时间阅读。固定时间段阅读,固定阅读多久,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搭配固定的地点、场景、情景,比如阅读前泡一杯茶,放一首轻缓的音乐。

早上是个很好的阅读时间,大脑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此时读书效率更高。

步骤二,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书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不必读的书、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和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不必读的书,是针对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书,也就是自己不需要的书。

无法快速阅读的书,是指内容具有较强故事性的,比如小说、随笔、漫画、绘本等。

可以快速阅读的书,特定是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相对独立的章节较多,无论从哪里开始阅读都能有所收获。

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关键在于多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选书时,9:1是一个很好的比列,即9成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1成选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快速阅读的书与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可以交替进行。

步骤三,今天阅读的书要与昨天的不同。

在阅读过程中,作者主张集中阅读一本书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0天,尽可能的做到一天读完一本书。

与其拖拖拉拉地读10天,不如全神贯注地读60分钟。

以上三个步骤并不难,不用给自己压力,读书就像听音乐,状态要放松。如果实在做不到,可以从每天阅读10分钟开始,循序渐进,相信日积月累的力量。

作家村上春树从33岁那年开始跑步,每天凌晨4点起床,写作4小时,然后跑10公里。写作和跑步这两个习惯他坚持了近40年。

为什么他能坚持那么久,就因为写作和跑步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已经形成了规律,每天到点就去做。

读书这个习惯,如果我们也能长久的坚持,不久的将来,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像吃饭一样成为习惯,每月读20本书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