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以史为鉴

【分享者】琴子

【书名】《两京十五日》

【题材】历史题材小说(史料+虚构)

【作者】马伯庸,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

代表作《古董局中局》入选第四届“中国图书势力榜”年度好书文学类十大好书。代表作:《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七侯笔录》《龙与地下铁》《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三国配角演义》。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年7月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

1、从朱哥的微信读书里荡来的;

2、看得停不下来;

3、也看的荡气回肠。

【关于书】

《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

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史书中的寥寥几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匆匆数句记载,谁才是真正的书写者?

千里长河,星夜奔驰,四面楚歌,命悬一线。太子这一场沿着大运河的极速奔跑,跑出了皇权与民意的博弈,跑出了宫闱与官场的心机搏杀,跑出了纠葛数十年的复杂恩怨,也跑出了从崇高到卑贱的幽微人心。

这是一个小捕快、一个女医生、一个芝麻官和一个当朝太子的心灵之旅,一幅描绘明代大运河沿岸风情的鲜活画卷。

爱奇艺自创剧,说是

【为我所用】

悬疑性很强,剧情精彩的历史小说“公路片”。

亲王以前讲过一个大仲马的比喻,“历史是用来挂小说的钉子”,虽然他整本书都是基于史书上一句话,但是故事里面出现了大量符合那个年代历史感的器物、称谓、礼仪等等,都让人非常信服。比如说提到朱棣的时候都是叫“太宗”而不是“成祖”,因为这个庙号是后来嘉靖时才改的。

跟题材类似的《长安十二时辰》相比,《两京十五日》有一个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用了大量笔墨去描写民间疾苦。《长安》虽然也写到了底层,但主题和内核仍然是英雄传奇,但《两京》的视角明显下移了,特别是大运河沿岸漕运工人们的苦难生活,写得十分生动,有强烈的悲悯之心。

顺理成章的,小说中穷人组成的白莲教,也跟以往历史记载中那些一门心思鼓动造反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不是组织严密的“邪教”,而是一群吃不上饭的苦命人互帮互助的组织而已。

记得海外研究中国史的田海教授说过,“白莲教是被想象出来的一种共同体”,艰难求生的老百姓结社自保,一旦遇到水旱瘟疫发生社会动荡,官员们就会把黑锅扣给白莲教的蛊惑,从而择掉自己的责任。所以小说里的白莲圣母唐赛尔,只不过是个苦命的农村老太太而已。

更进一步讲,小说最后结尾处的大反转,也是作者悲天悯人情怀的体现,苏大夫为“手帕交”王姑娘复仇的故事虽然也很动人,但还是远远比不上向“人殉”制度复仇那么震撼。就像作者自己在后记中说的,任何人都不能对那些无辜死去的鲜活生命无动于衷。

说回小说本身,无论是朱瞻基、苏荆溪还是吴定缘,甚至包括“半成品”于谦,都不是张小敬那样的盖世英雄,而是各有各的苦楚痛处,但又都有自己的坚持和成长。特别是朱瞻基这位历代传奇小说中戏份甚至还不如他们家蛐蛐多的“明君”,从一开始的迷茫无能懦弱,到最终成长为坚毅果断的君王,却又愿意为了救朋友不顾所谓“大局”,写绝了,恐怕以后再有人写朱瞻基,都逃不开这个路子。

总体来说,不知道是不是我错觉,无论是《长安十二时辰》还是《两京十五日》都有一点学金庸的意思,用丰富的历史细节做背景框架,装点自己构思的传奇故事——当然,他的文风和金庸还是完全不一样。

很期待爱奇艺的自创剧,据说2021年10月1日开播。一定会看。

【精彩原文】

“其实酒不能解决问题,但至少能让人对问题变得迟钝麻木一点,这是吴定缘的经验之谈。

朱瞻基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些看似堂皇的深邃宫殿,他更愿意陪祖父去北方那开阔的草原,更想游历观看世间的变化无穷

战场有着极其独特的气场。当你置身其中时,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什么都忘掉了,你会变成大浪中的一滴水,大风中的一粒沙子,一具被战鼓旗号操控的傀儡,只知木然搏杀,直到气绝或力竭。

这是祖父永乐皇帝教他的窍门:如果一个人面临纷乱局势,一时难以措手,不妨先从做完一桩小事开始。一个个麻烦由小及大,逐一解开,你不知不觉便进入状态了。古人临事钓鱼,临战弈棋,都是这个道理。

天下之事,从来不是靠虚无缥缈的忠义,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利益来聚拢人心!各怀鬼胎怕什么,貌合神离怕什么,只要利益一致,就不怕事情推不下去。

我现在明白那条堤坝的意义了。这一座城市,不只是墙垣,不只是天子,不只是百官,更是生活在其中的黎民。即使墙垣坍塌,天子不在,即使百官无所作为,只要百姓人心未失,它便能自我拯救。孟子那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原来是这个道理。

他拥抱住她的一瞬,心中最先涌现出来的不是幸福,而是安定。仿佛有一把铁锚直直抛入水底,将那条在乱流中不知所措的小舟牢牢定住。在这颗定盘之锚星的牵系之下,不只压抑已久的情愫得以宣泄,就连蓄积于胸的彷徨与迷乱都被这股热情驱开。他生平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是谁,该要去做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以史为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