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今日分享的书《模型思维》。

模型思维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方式,它把思考正规化,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解决问题,理解世界。

《模型思维》原是斯科特·佩奇教授在大学讲授的课程。后来搬到了网上,成了网红课,超过一百万人在线学习。

之前,模型主要供科研机构、大学教授研究商业、政策和社会科学所用,包括金融分析、天气预报和情报分析等。现在,大数据时代来临,普通人也非常容易获得大量的信息与数据,套用一些模型,就可以让自己拨云见日,见解更深刻,洞见更准确。

常见的思维误区

每天打开手机,各种信息应接不暇,如过江之鲫,但我们很难洞见各种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与背后的真实原因,模型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

书中这样一段话:无论数据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如何深刻,它都不是灵丹妙药。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数据了解到已经发生了什么和正在发生什么,但是,由于现代世界是高度复杂的,我们可能很难能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更何况,经验事实本身也可能是误导性的。

这段话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知其然很难知其所以然。现代世界高度复杂,信息多而杂乱,我们只知道发生了什么或者正在发生什么,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发生。今天股指涨了;全世界新冠病毒感染者是多少人;国家推出了减税计划等等。这些信息背后往往需要有模型来解读。比如,你掌握了传染病模型,你看到每天新冠感染者人数时,就可以进行预测。通过易感者、感染者和痊愈者组成的模型和传染病的发生概率,就可以推导出一个传染阈值,也就是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传染病会传播。为此,还可以推演,为了阻止传染病传播,需要接种疫苗人数的比例。

第二层含义是,人本身存在着认知偏见,一些经验事实本身就具误导性,我们看不穿也识不破。

比如计件工资制统计数据显示,每个工人生产一件产品获得的报酬高,反而生产的产品少。这跟我们直觉相反,按理说报酬高,工人积极性更高,产品量会更多。但薪酬工作条件模型告诉我们:报酬高,产品少是跟工作条件相关。工作条件差,产品生产难,导致计件报酬高。工作条件好,产品产量高,计件报酬反而低些。

通过简单的模型分析,我们容易克服各种认知偏差的影响,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接近问题的本质,就能澄清相关假设,更有逻辑地思考,校准、检验因果关系与相关性。其中最关键的是:如果让模型与人面对面直接“竞争”,模型将会胜出。

为什么模型会比人直观的思考更靠谱?

因为模型是对真实世界的抽象,是数学公式和图表的形式化结构。我们知道,只有抽象的东西,才是属于逻辑的范畴。有了模型,我们就能用逻辑做推演,做预测。只要逻辑是对的,结果也就是正确的。

模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于逻辑的抽象认识世界的视角。在模型中,模型是简洁的,剥离了不必要的细节,各实体间有一定的关联,而且模型给出了精确的定义,可以进行推演。

虽然模型是真实世界的简化版,但这并不影响模型解释、预测、研究解决问题。乔治娅·吉弗说:没有什么比现实主义更不真实了……细节令人困惑。只有通过选择、通过消除、通过强调,我们才能获得事物的真正意义。

书中举例了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提供1820亿金融救助款,出手拯救了跨国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而没有救助雷曼兄弟。为什么?

通过“金融机构的网络模型”我们可以知道AIG金融机构占据了中心位置,它向其他公司出售保险。如果AIG破产,会引发相关公司跟着破产,像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美林、花旗银行等,牵一发而动全身,产生连锁反应,动摇整个美国的金融界。

反观雷曼兄弟,并没有占据网络的中心地位,与其关联的只有AIG和贝尔斯登,其倒闭影响甚微。事实上,美国政府最终也没有伸手拯救雷曼兄弟,让其倒闭。雷曼兄弟破产也没有导致金融体系崩溃。

通过这个模型,也就清晰了解了美国政府决策的原因,救AIG,不救雷曼兄弟。


有时一个简单模型胜过千言万语,清晰明了的洞悉问题的本质。

不过,模型并不等同于真实的复杂世界,有时单个模型面对复杂世界会显得身单力薄,解读乏力。这时,就需要用多个模型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同一事件。让不同模型进行碰撞,补充,从而得出正确的推演与解读。

美国政治学家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采取多模型思维方法解释了古巴导弹危机。

1961年4月17日,美国中情局训练了一支部队在古巴海岸登陆,企图推翻菲德尔·卡斯特罗政权,加剧了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作为回应,苏联将短程导弹运到了古巴,而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则以封锁古巴作为回应。最终,苏联做出让步,危机结束。

艾利森用了三个模型解释这件事。

首先,他运用理性行为者模型得出,美国选择封锁古巴是最优策略。

其次,他运用组织过程模型得出,美国不具备在一次打击中摧毁所有苏联导弹的能力,选择封锁为上策。

最后,他运用政府过程模型得出,赫鲁晓夫在古巴部署导弹更多地是一种力量的宣示,而不是准备真正的发动核战争。

通过三个不同的模型,从三个不同的视角评估这个事件,也就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虽然,单个模型的解读不一定全面,多个模型的同时运用就容易修正偏差,得出满意的结果。

如果通过三个模型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甚至彼此相悖,那该怎么办?这就需要看一个人的智慧。


一个人的智慧层次结构分为四个层次:

最底部是数据。数据代表原始的各种事件和现象。出生、死亡、市场交易、投票、降水、足球比赛,以及各种各样的(物种)发生事件等。看到数据你只能了解发生了什么,并不能让你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数据是缺乏意义、组织或结构的。

第二层是信息。信息是结构化的数据。信息把各种数据命名归入相应的类别。比如:落在你头上的雨是数据,北京7月份总降水量则是信息;超市买的白菜、萝卜是数据,超市每个月白菜或萝卜的销售量是信息。信息不再是原始的数据,他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析和解读事件或现象。

第三层是知识。知识是把信息组织起来,告诉我们各种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用各种逻辑关系解释事件或现象是怎么发生的。下雨了是数据,知道地面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变成小水滴,小水滴组成了云,在云里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空气托不住时,便从云中落下来,这就是知识。知识呈现为模型的形式,能够进行解释和预测。

第四层是智慧。智慧就是指识别和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对于下雨有多种解释,是龙王发怒、还是雷公打雷,还是水蒸气凝结导致,智慧就是在你了解的众多知识或模型中找出最优解。以上三种下雨的解释,你选哪一种,这是你的智慧。

从数据到智慧,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认知升级。

如果一个人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只体验而不总结,那他得到的就只有数据。有人看看新闻,读读报纸,知道现在社会上发生了的事情是什么意思,那他得到的就是信息。有的人能从看到的信息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从经验中获得一些判断,从书本上学到一些说法,他获得是知识。但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是懂选择该用哪个知识,哪个模型作出决策,而且有勇气去执行,去落地,这才是真本事。

智慧层次结构给了我们一个成为智者的清晰路径。先要有大量真实的数据,再把这些数据分门别类形成信息,再从众多信息中找出各种逻辑关系变成知识,最后综合各种知识,面对一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模型,选择一个还是几个模型,当不同模型推演的结果存在相悖的情况时,你怎么选择,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则是智慧。

构建自己的多模型思维,删繁就简,洞悉事物本质。把复杂的问题看简单,从而做出选择,你将会成为一个更具智慧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