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之我见(8)

        一般来说,读书笔记是指我们在阅读书籍和文章时,把值得记录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或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当然也可以通读全文之后写出自己对整体或局部的读后感。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每个人都会对同样的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对待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或许就是阅读的魅力,我们都可以从中收获到自己认可的东西。读书是教师职业的起码底线,是教师最好的备课方式,最生动的教材之一,是教育最靓丽的一道风景。读书笔记则是这个过程中的硕果,也是最有效的提升教师综合能力的方式之一,同时读书笔记,也是在倒逼自己读得更细,读得更深。

        大文学家托尔斯泰一直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正如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有更多记录的方式方法,比如我们的手机,可以录音、笔记或视频,可以轻松的留存自我认为经典的词句。

        读书笔记重在坚持,可以从最简单的摘抄开始,把你认为精典的句子记录下来,抄多了,有些就印在脑海中,会不知不觉的运用在你的写作之中。其次是因为想写一点东西,所以我翻来覆去的读,把这本书读通读透,产生一些“认知、心得、想法、思考”,再用自己的语言陈述出来,把这本书写出来介绍给朋友读。

        读《朝花夕拾》随笔

        《朝花夕拾》一书是那年到成都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展示交流之余所购,在宽窄巷子里的三联书社,看中了三本书,都是近现代大家所作:一是王国维的《人间词活》,其二是胡适的《容忍与自由》,第三就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实前两本先开始读的,但反而落后于这一本,原因不得而知,或许骨子里对鲁迅先生更加尊重吧!

        鲁迅先生的文章,我这一代人主要是从小、初、高语文教材中获得,印象特别的深刻,比如《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故乡》,《一件小事》,《藤野先生》,《狂人日记》,《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等等,我感觉可能有好几十篇,但实际上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比较“害怕”分析其文中心思想,到了高中阶段反而特别喜欢诵读他的文章,很多段落至今都非常熟悉,甚至于脱口而出,那种永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让人不会迷惘且充满振奋之情。翻开此书目录,发现有多篇曾经的课文,不仅只有《朝花夕拾》的十二篇文章,另外还从《野草》、《准风月谈》、《南腔北调》、《呐喊》、《且介亭杂文》等文集中精选了四十八篇经典,更加激发了我阅读的动力,虽然时间有限,但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细细研读,对于“晦涩”之处还需反复二三次,用时二月有余,算是字字过目了。

        之前一直以为鲁迅先生就是以笔代戈奋笔疾书进战斗一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的形象已成定式,通过这一次细读,认识了更加真实全面的鲁迅先生,这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鲁迅先生对人物的描绘十分精彩,“长妈妈”的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但是又因她寻购自己渴望已久的绘图《山海经》而忘却之前怨恨,充满尊敬和感激;“衍太太”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鲜活角色;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的样子,“总是微笑起来……头仰着,摇着,向后面拗过去……”,老私塾先生就在眼前浮现了;藤野先生帮我订正讲义及有意关心我的学业,还有平等待人的态度着实令人肃然起敬;与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及和解帮助、却无法立足于社会,一个妥协又懦弱的形象由然而生;书中还形象刻画了“父亲”、“阿金”、“刘和珍”丶“车夫”、“闰土”等等诸多人物形象,鲁迅先生的文笔非常细腻,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自然流畅,仿佛信手拈来,生动传神令人叹服。

        此外,鲁迅先生在本书中对“物”的描写比较丰富,如《狗•猫•鼠》、《秋夜》中的两株枣树、《腊叶》、《风筝》、《雪》、“胡须”、“古镜”、《兔和猫》、《鸭的喜剧》等,但是写“物”为虚,实则“托物喻人(事)”,而且他特别善长联想,把相关的丰富材料串联,编织成艺术的彩锦。《秋夜》中的枣树虽然显得势单力薄、孤独无助,而且身负内伤和外伤,但是它毫无惧色,始终“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映着许多蛊惑的眼睛”;《腊叶》中的“枫叶”同“死火”具有同样的品格和精神,它乐意在寒霜中同深秋对立,而不愿被人封存保护,以免失去自己的固有本色;在《雪》一文中把“江南的雪”作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个性来塑造,“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深情赞美她的美丽、纯真、无私、高尚的品格。鲁迅先生的散文“章法灵活、笔法随意、联想深远”,的确做到“形”散而“神”聚,使作品的思想和感情得以升华。

        其实,在本书中最让我折服的不是“人”与“物”的描绘与言志,而是鲁迅先生深入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学术调研行为。其一表现在《后记》一文中,针对《二十四孝》图文字,力求出处与真伪,“郭巨埋儿”、“曹娥投江”和“戏彩娱亲”及“无常”画像,“关于搜集的事……北京龙光斋本,又鉴光斋本;天津思过斋本,又石印局本;南京李光明庄本……杭州玛瑙经房本,绍兴许广记本,最近石印本……广州宝经阁本,又翰元楼本。”从字里行间可认看出他对学术要求的认真与严谨,同时顺应时代发展,狠狠批判那股消极封建的观念是如何在童年时期就扼杀人的天性,那帮“御用文人画匠”如何附庸忠孝做出画虎类猫的糗事;此外,另一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研究思路和学术论断也与众不同,以“人”为中心,对普通材料做出新的诠释,表现出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和深入的现实关怀,体现了鲁迅先生深厚的学术修养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第三篇《门外文谈》通过谈天讲故事来论述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比如“巫史造字”的提出更加自然通透且“人民性”,可见他思考的深度,以“史”为鉴却非硬性遵从;还有“字是怎么来的”,“写字就是画画”,”古时候言文一致吗”,“于是文章就成为奇货”等等,论述都非常精彩,充分彰显了鲁迅先生重视研究,倡导创新的文学革命思想,他对民间文学、文艺的产生的见解是充满着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的。

        一本《朝花夕拾》,让我再次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也认识自己知识的匮乏与视角的渺小。“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经典可以使你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这个物质极端丰富、一部手机就可“俘虏”一切的世界,那些经得往时间考验的书籍,一定是最好的朋友!

        我们一起读书吧!

        这一篇读书笔记式的随笔就是“摘抄”+“评论”,对阅读中自己认为精彩或感动的词语、段落记下来,并加上自己的一点感悟,交替进行,其实回顾摘抄和评论有时可以帮助我们达到重读原书的效果。千万不要怕自己的见解不够深而被人笑话,读书本来就是自娱自乐的行为,在笔记中心理上获得了满足与快感,增添了读书的兴趣,你就会觉得书永远不离不弃,是自己永远的知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随笔之我见(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