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生活中的趣事10

  一个鞭打快牛的寓言故事:一位农夫有一头水牛和一头黄牛,农夫拉着两头牛犁田,他先给黄牛套上犁枷,但黄牛任凭他怎么吆喝就是不走,折腾半天没犁了几路田。无奈之下,农夫换上水牛,水牛不用吆喝就主动拉着犁往前走,但农夫还是不断地鞭打水牛。水牛很是不解,就停下来问:“主人,我已经尽心尽力地帮你拉犁了,怎么还老是打我?”农夫说:“黄牛不拉,只有你拉,不打得你跑快些,什么时候才能犁完田?少废话,快走!”说罢又是一鞭。多次挨鞭子的水牛想:自己跑得越快,犁的田越多,被鞭打的机会就越多,而黄牛却在旁边悠哉游哉地吃草,真不公平!最终,它挣脱犁枷跑了。

  说说半月前,单位派我出差的事,类似于鞭打快牛。

  7月下旬,单位多年前售出的大型设备出现故障,派一个人去现场维修,根据往常故障现象经验,换了几个可疑器件,排查几天,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然后再派一个人去现场,排查一个礼拜,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最后判断是发射机问题。由于我主管发射机,很熟悉内部,但当时我工作很忙,去不了现场,于是单位决定把发射机邮寄回来,等我修好后再给对方单位邮寄去。

  发射机在实验室全方面检查并逐一测试,修好后邮寄到对方单位。没想到设备有二个重叠故障,表现出来同一个故障现象,对方单位安装好寄去的发射机后,设备仍然告警。对方单位把事情报告给北京机关总部,机关严厉批评了我们单位。尽管我很忙,没办法,单位派我赶快去现场。由于当时疫情正紧张,登机要求持有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报告,3天前刚做过的核酸检测作废,必须重新再做核酸检测。

  8月10日,又是飞机,又是大巴,又是火车,又是出租车,晚上终于到达对方单位的城市。第二天打的到现场,通过仔细排查,很快排除了故障,单位也不让拷机验证,让我赶快连夜往回走,又得急匆匆原路赶回。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为了顾全大局,我赶快购买后一天的返程机票。

  到沈阳桃仙机场办理登机时,要求必须持有48小时内本地的核酸检测证明,而前面西安做的核酸检测也刚刚超过期限,没办法,工作再急,在疫情面前,一切的一切都得靠后,机票免费改签。

  机场没有做核酸检测的地方,必须返回沈阳市内做。在沈阳待了2天,等核酸检测结果出来,飞回了西安。到西安后,由于西安要开十四届全运会,为确保绝对安全,又去做了一次核酸检测。

  类似这样紧急的事情,对我来说,这次已经是第三次了。幸亏是公事,一切花费,单位报销,不然花老鼻子钱了。

  现实中,很多单位,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都存在鞭打快牛现象。干工作越快的人发现,会有更多的工作安排下来,而那些慢悠悠的人,却一直工作量比较少;能够克服困难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克服困难,不善于克服困难的人,却总是可以得到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总是会迎来更高的业绩目标,而那些业绩目标低很多的人,一样可以靠任务完成率拿到不菲的回报……慢慢的,“快牛”也没了心力和动力,变成了“慢牛”,或者干脆“愤蹄”离去。更有甚者,有的“快牛”在情绪影响下,成为团队的离心力和破坏力,最终结果就产生了当前社会流行的内卷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离不开领导、员工、制度三方面的因素。让“快牛”不要变成“慢牛”,让“慢牛”成长为“快牛”,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基于工作特长分配工作与控制过程,是科学;针对团队成员个性特点分配工作与优化过程,是艺术。让“快牛”不要变成“慢牛”,其核心是其需求的洞察和满足。一切能够满足其需求的行为都是对其有价值的行为,只有设身处地从每个团队成员的角度出发,在工作组织过程中及时洞察其需求及情绪,才能防范于未然,保持团队的战斗力。

  在其位,谋其事,及时让“快牛”休养生息,让“慢牛”快速成长为“快牛”,以备下一次“战斗”。做为个人,身体是第一位的,因此一定要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任务安排要松弛有度,不但要一边努力工作,也要一边观察周围环境,使自己的性价比最佳才是最好的方式。

                              屈新建

                   2021年8月28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生活中的趣事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