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是一部电影的名字。我因为太喜欢这个名字了,所以走进了影院。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由贾樟柯执导的一部纪录片,该片于2020年2月21日在柏林电影节首映,2021年5月28日在北美部分影院上映,2021年9月1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其实我也不太明白它为什么要先去国外绕一圈,然后才在国内上映。

影片共分18个章节,通过几个不同时代的作家的讲述,来展现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进而探讨了政治、时代、故乡、家庭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第一个讲述

第一代讲述作家是马烽,马烽出生于1922年,2004年去世,所以影片采访了与马烽一起工作过的贾家庄村民,三位受访者都已90多岁,他们以缓慢的语调回顾了马烽带领贾家庄年轻人在五十年代治理盐碱地、发动组织互助组的工作。因为讲述者都是用的方言讲述,所以我听到的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件事。马烽的女儿则介绍了父亲的身世,特别是三四十年代参军、学习、成为作家,然后五十年代又带领家人从北京返回自己的山西农村的经历。

第二个讲述

第二代作家是出生于1952年的贾平凹,他最开始讲述父亲受到“文革”的打压,文革运动改变了他的家庭的事情,然后他的女儿贾浅浅也出镜了,我不认识她女儿,我是从他们的谈话内容判断出的,他们和另外几个人一起谈写作诗歌这件事,我记得片子里贾平凹说:“写诗可以,但首先要先学做人,……首先要先做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再去写诗,不要把诗歌和生活混淆,不要把生活诗歌化……”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后来我就昏昏欲睡了,不知道贾平凹又说了些什么。

第三个讲述

第三代作家是出生于1960年浙江海盐县的余华,他先回顾了自己小时候的睡太平间的经历,然后又讲了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先做牙医又勤奋写作走向写作道路的传奇经历。余华的讲述是整个影片最大的亮点,生动幽默的讲述,一下子把我从贾平凹讲述时的昏昏欲睡里拉了出来而且瞬时清醒了。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遭遇反复退稿的那段经历,然后他每次收到退稿也就沮丧一会儿,然后立刻再转投再低一级的杂志刊物,如是反复,从《收获》到《北京文学》甚至到他们的地方刊物。最后,被《北京文学》编委周雁如老师慧眼识珠,从而改变了命运。

第四个讲述

第四代作家梁鸿则讲述了七八十年代母亲的病与父亲的名声,讲述了家庭纷争给自己和姐姐带来的巨大压力,也讲述了2000年后自己回到故乡写作的选择。梁鸿的讲述几度哽咽,以至无法继续,而且很多地方她都语焉不详,只是用“种种艰难”字样带过,所以我也只是感觉到了她的难过,而无法感同身受。

讲述的背后

影片讲述者的时间历程跨越70年,经历着改革进程中农村与城镇的变化,这些作家从农村小镇的生活中汲取养料并扎根农村描写农村,他们是历史的观察者,见证者与记录者,我们从这些作家的讲述中,可以感受到在中国大地上最淳朴最善良最执着的一群人,他们是怎样坚守着他们的本真。

正是因为这样的坚守,所以他们从农村走向城镇,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又回到他们的根来汲取养分,影片梁鸿儿子在用普通话介绍了自己后,又在妈妈一字一句的教引下,用河南话重新介绍了一下自己,大概就是要表现这种寻根意识。

艺术手法

整个影片的形式很独特,111分钟时长,一共有18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用两个字做题目,所以很碎片化,大概贾樟柯就是用这种形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其实就是这样的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吧。

影片的镜头基本都是固定在讲述者身上,用这种独白方式口述,大概是要给人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但是缺少了故事情节,单纯讲述,如果言语缺少魅力,肯定会让听者昏昏欲睡的,感谢余华,让我在影院清醒过来。

另外贾樟柯还在片中插入了秦腔和豫剧,这个使影片又多了一个亮点,不至于太过沉闷。

每一个讲述结束的时候又都有一个人出来朗诵一段该作家的经典作品的一句名句,不得不说,朗诵者选的很好,背景都是最普通的街道,甚至田野,而且所有的朗诵者都是类似农民一样的人,从一张张饱经沧桑与忧患的脸上我们甚至看不到一丝丝情绪的变化,这或者可以象征文学已经走入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影片最后结束于余华走在家乡海边说的一句话:小时候我和小伙伴经常来海边游泳,我们看到的海水都是黄色的,可是课本里告诉我们,大海是蓝色的,于是我们就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这句话打动了贾樟柯导演,把它作为了影片的名字,并且是余华话音刚落,大屏幕上出现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就是说影片的名字是影片结束的时候出现的。

我想这句话,也打动了所有的观影者。大概影片的主题就是通过这么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让我们发现,其实生活就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尽管它未如我们所愿,但只要不失望,把自己能做的、该做的坚持下去,终有一天海水会变蓝。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