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读后感

有次去书店,游弋着目光想寻找一本好书来读,就看到了《成为》这本书,翻看原来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写的一部自传,出于对美国第一夫人的好奇便买了回来,由于太忙,四百多页的书断断续续看了两个多月昨天才看完。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成为我,第二部分是成为我们,第三部分是成为更多,也有序和后记,最后还有几页的致谢。读完这本书,让我真实地了解了这位前美国第一夫人和奥巴马的成长之路。也让我也知道了,任何人的成功,和他认真对待生活的态度都是密不可分的。

米歇尔的前半生是幸运的,她从小就生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尽管他们是非洲裔的美国人,生活在芝加哥南城,但是,她不仅有一位明智的母亲和一位乐观的父亲,还有一个呵护她的哥哥,使她从小养成了直率敢言、无所畏惧的性格。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比如米歇尔刚上学的时候,遇到得过且过的老师,课堂纪律一团糟,在米歇尔回家抱怨后她的妈妈就联合其他一些家长跟学校交涉,至少让米歇尔在内的几个孩子离开了那个糟糕的环境。米歇尔回家抱怨老师时,妈妈告诉他你可以不喜欢老师,但老师脑子里的知识是你需要学会的,以及她的爸爸在面对病痛及不见得公平的环境时的积极态度。很多小细节都表明她的父母对孩子们有很多正面积极的影响,这可能是米歇尔和她的哥哥在这个相对贫穷的社区,不那么一流的学校能够逆流而上,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我想比起物质,能让孩子精神富足是更重要的。在这样快乐幸福的家庭中成长的米歇尔,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梦想。她刻苦学习,为梦想努力,她考上了芝加哥著名的高中,考上了哥哥上大学的普林斯顿大学,又上了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供职于芝加哥盛德国际律师事务所。

在事务所里米歇尔遇上奥巴马,两个杰出的人才相遇了,他们志同道合,书中米歇尔描写了他们从相识相爱到结婚的心情,像普通的男女年轻人一样,自然、真诚。婚后的生活,各自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直到奥巴马参加竞选州议员和美国总统开始,米歇尔才停下了自己追求梦想的脚步,转入支持丈夫的竞选。接着孩子的出生,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两年的美国总统竞选拉票的日子,从书中的字里行间中,我感受到了米歇尔和奥巴马的不容易,尤其是米歇尔,一边奋力为丈夫游说拉票,一边尽力保护和照顾着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再忙也要赶回家等待放学回家的女儿,给女儿一个拥抱。她的辛苦、委屈,坚韧和爱,温暖着她的丈夫和女儿。

白宫生活,在世人眼里那是一个荣耀、权力,名利垂手可得的地方,然而,读了此书,我才知道他们的生活已经不是正常人的生活。第一家庭,它代表着国家的声誉和形象,他们没有自由,一切都是要请求才能付之于行动。就是这八年的时光,米歇尔通过第一夫人的作用,使美国的儿童健康饮食和教育发生了改变,奥巴马对美国的贡献里,不能忽视米歇尔的作用。正如奥巴马在离任告别演讲中的致谢里说,“米歇尔,过去二十五年中,你不仅仅是我的妻子孩子的母亲,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担任了一个不是你争取来的职责,但是你的优雅、勇气和幽默都给这个身份烙上了你自己的印记。”这是一个丈夫对妻子价值的肯定,也是他们幸福婚姻的见证。

米歇尔在书中说:“我是一个母亲,但为孩子付出时,我一样从她们身上学习到很多;我是一名妻子,但对于如何爱一个人,与对方携手生活,我仍在适应。”对于孩子,她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她严格履行一个母亲的责任,把孩子放在自己生活的重要位置上,尊重孩子,用行动来赢得孩子对母亲的爱和尊重。对于丈夫在事业和家庭发生冲突时,很好地把握住了两者的利害,在米歇尔的影响下,奥巴马开始把家庭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他们夫妇都以孩子为主,尊重孩子,夫妻互尊互爱,使他们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这一点值得父母们学习。因为奥巴马,米歇尔成为世人瞩目的优秀女人,因为米歇尔,奥巴马的从政路上才能全力以赴。爱,使他们成为家庭的榜样,爱,使离任两年后的奥巴马在米歇尔的生日宴会上动情地说:“昔日我了然于心,今日我笃信不疑——你是独一无二的,生日快乐。”这样的肯定与爱读来使人感动!

抛开国家和政治,此书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的是一个优秀的家庭的形成,一是重视对孩子成长的培养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二是夫妻之间互尊互爱以及处理好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关系。米歇尔和奥巴马的前半生中都做到了。还有在我看来,米歇尔无疑是一位充满智慧、散发魅力的女性,这其中很大程度在于她身为人妻,成功权衡好自己与爱人、自己与孩子的关系;身为第一夫人,她也成功在自己与国家、与人民之间找到平衡,不遗余力地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对于米歇尔来说,“成为”从来不是目标的达成,而是一种前进的状态。读了这本内容丰富,鼓舞人心的好书,我想应该来借鉴米歇尔的人生经历,学习她的自信、坚强和感恩的心,让我们的生活过得精彩、幸福和美好!并且要永远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去做一个有能力为自己制造幸福的女性,永远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