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向美而行

       2021年3月2日,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热词榜出炉,乡村振兴位居第三位。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在十四五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2021年5月18日,司法部印发了《“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方案》。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该如何一步一步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把家乡建设成美丽乡村呢?我们可以边学习,边思考,边感悟边行动。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首歌《谁不说俺家乡好》,唱出了家乡的美丽,也唱出了对家乡的情谊。自古以来,人们就对家乡有一种特别的依恋之情,现在推行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是顺应民心,服务大众的一项惠民政策。那么,美丽乡村之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美丽乡村美在于环境的干净整洁,记得前些年,每个村的村头边都会堆积着各式垃圾,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田间地头的小河也是黑乎乎的,失去了清水原来的模样。曾经这些场景都被孩子们写进了作文中,这样的环境自然和美丽毫不搭边,也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环境。好在近些年,国家下大力气开始整治,我们的乡村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已经向美丽迈进了一大步,当然还有提升的空间。

       紫金县通过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全民参与乡村环境整治,激起乡村振兴“一池春水”。各级妇联组织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和家庭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的独特作用,以“巾帼共建美丽家园”为抓手,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动,并探索建立了“1+10+100”工作模式,即一名村妇联执委联系督促10户家庭卫生,确保10户家庭卫生100%达到“四美”标准(“居室整洁靓化美、物品堆放整齐美、房屋沟系畅通美、禽畜圈养行为美”)。这样的方式可以借鉴学习。

       还有关于垃圾处理的问题,很多大城市已经实行垃圾分类,可是,农村村庄布局分散、存在着运输成本高、垃圾分类难等问题。经过一些村庄的反复研究和实践,已经探索出垃圾分类的方法,初见成效。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消化的。如把垃圾分为两大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可回收的建筑垃圾,建议村民自行铺路铺院;果皮、菜叶等垃圾就地深埋堆肥,可以形成有机循环,不过,高盐分、高油脂的厨余垃圾不能进入堆肥坑会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瓶瓶罐罐等可回收垃圾,村里直接派人回收并支付一定费用。其余的不可回收垃圾,村上组织定期回收统一处理。有些村庄还利用“互联网+”技术建成了“资源回收环保屋”,承担垃圾分类回收、积分兑换功能,市场化的新农村清扫保洁和清运工作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也让村民得到了实惠。垃圾分类可以“分”出美丽乡村新名片。

       第二、美丽乡村美在民风淳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深感每一个家庭的和睦、幸福、团圆,与国家的繁荣、富强、安稳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古人云“人能尽孝,忠岂远而。”说明“尽孝”与“尽忠”,相辅相成,可以两全其美。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邻里间难免磕磕碰碰,上海市宝山区杨北村依托村民矛盾调解制度的基本功能,设立“解忧小站”,坚持定岗定责与志愿参与双轨并行,班子成员担任“解忧小站”站长,吸纳有威望、有专长的乡贤居中调解,当好老娘舅,与民分忧、为民解忧。同时,村党支部书记揭榜挂帅,设立家门口的“信访小站”,开门迎客,充分理解群众诉求,维护本村和谐稳定的乡风民情,实现“信访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建设“解忧小站”“信访小站”,让村民多个说理地儿,疏导群众堵心事,擦亮民风淳朴的鲜明底色。山东东营广饶县的党支部领头办起了“一元餐厅”,温暖了孤寡老人的心灵。如果村民们都能做到家庭和睦,邻里相助,尊老爱幼,荣辱与共,那么美丽乡村的美丽之名才有实质性的意义。

       美丽乡村美在文化品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思想,“兴文化”就是要使学生及公民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好文化传承。因为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和本质所在。要不断激发公民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怎样提升村民的素质,建立农家书屋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书桌取代牌桌,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通过读书看报和在线学习学到科技知识,让农家书屋成为村民致富的“加油站”,也成为乡风文明的“好风景”。有的地方还把农家书屋变身“定点课堂”,让孩子们在书海中徜徉,为他们的学习与成长助力。

       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可以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在山东东营稻庄镇,群众们对文体生活的热情日益高涨,各村均有文艺队伍,还有自发组成的戏曲票友小团体等,他们利用乡村剧场、文体广场等场地,经常性开展文体活动。稻庄镇一系列文体活动的开展,受到了群众热烈欢迎,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引导群众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倡树文明乡风,进一步加快乡村文化振兴步伐。

       建立村史馆,让老物件记住乡愁乡韵。走进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崔庄镇商平庄村的村史馆,仿佛置身于渐渐走远的乡村岁月。油灯、风箱、织布机、小推车、锄、犁、耙等,一件件传统农业工具、旧时生活用具,向人们展示着农耕文化和乡村发展风貌,承载着珍贵的记忆和老辈人的奋斗历程。村使馆内有村委会搜集和群众捐赠的260余件展品及40多张老照片。围绕村史溯源、艰辛岁月、乡土风情、模范人物等文化脉络,把乡土文化、时代变迁融入了一器一皿、一图一景、一规一训之中。通过老物件、老技艺、老照片、历史资料,展示商平庄村的历史人文美、乡风古韵美、家风家教美。

       他们还利用闲散宅基地、废坑塘、村边街角,建设小公园、小游园、文化广场。“建了新村不能忘记历史,村庄美了传统不能消失。”村民代表提议建村史馆,留住乡愁记忆,传承乡村文化,滋养好村风、好民风、好家风。村民们积极响应,想方设法找出家里早已不用和多年收藏的老物件,捐献给村史馆。村委会归纳整理,保持原有风貌,分门别类陈放在村史馆里,并标注上名称、用途、使用年代。小到梭子、鞋楦、棒槌和小农具,大到加工粮食的扇车、石碾、石磨,还有20世纪70年代全村第一台拖拉机,五花八门。斑斑锈迹下满是祖辈接续奋斗的艰辛与汗水,饱含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望与追求。他们的村史馆已成为孩子们开学第一课、外边的游子归故乡必到之处,大家可以在这里接受传统教育,找寻乡村记忆,重温励志初心。

       第四、美丽乡村美在和谐共生,人类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个人,和谐相处,美美与共。首先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如河南宝丰县各乡镇根据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文化传承等特点,将田园风光、农耕文明与自然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打造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美丽乡村,实现了乡村与城市的互动、田园风光与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现在,“听乡音、尝乡味、看乡景、住乡居、忆乡愁”,全视角的“美丽乡村”产业链初步形成。

       其次,要移风易俗,文明理事;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村红白理事会要积极发挥宣传监督指导作用,按照婚丧事宜一切从简、文明理事的原则,使移风易俗工作逐渐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

       随着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我们在积极提升乡村“颜值”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提升乡村的“气质”和“品质”,坚持党建引领,努力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为抓手,挖掘乡村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做好文化传承,铸就“乡风民风美、文化生活美、人居环境美”的内在美、气质美,把美丽乡村的建设落到实处。(学党史宣讲材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村振兴,向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