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叔本华谈人生得失》之解读

亚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他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他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网图  侵删

叔本华在少年时代,跟随父亲游历过欧洲很多国家。1850年,他父亲去世,因发疯而投水身亡。他认为由于母亲的轻浮生活方式 害死了他父亲;因此他与母亲的关系变得日渐疏远。随后叔本华继承了父亲的大部分财产,使他一生过着富足的生活。

他早年在英国和法国接受教育,能够精通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父亲去世后,于1809年他进入哥廷根大学攻读医学,但把兴趣转移到了哲学,他以《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而获得了博士学位。

就在1860年9月叔本华因肺炎恶化而去世,享年72岁,将所有的财产都捐给了慈善事业。

01、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1819年叔本华发表了重要著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为四册,其中囊括了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和伦理学,这部书标志着叔本华思想发展的巅峰。以此同时,他的哲学思想广泛地影响了哲学、心理学、音乐和文学等领域。

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世界的本质,而意志的本质就是努力,故无所谓目的或目标。努力是由于要满足欲望所产生的,但眼前的欲望获得满足之后,新的欲望又接踵而来,欲望无穷,满足有限,人就这样在欲望的驱使下无休止地拼搏谋生下去。

世界是一种意志的表现形式,但它在形成“现象”之前,却必须通过时空及因果律的关系,在某种独立特定的形体上呈现。表象之世界,是我们的经验世界与认识世界及一切科学的生成世界,在这里,事物化成各种不同的形象而呈现,故被称为现象世界。


网图  侵删

02、人生所存在的困惑

叔本华说:人生实如钟摆,一直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这二者就是人生的必要要素。

所谓人生,就是欲望和它的成就之间的不断流转。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这是意志内在本质的命运。我们所称的苦恼,就是意志和一时性的目标之间有了差距,是意志无法称心如意的缘故。因为所有的努力皆是从困苦对本身状态的不满所产生,只要有不满之心就会有痛苦。

原本我们的痛苦和幸福的分量是整体性的,任何时候都由主观所决定。但“妄想”一般人缺乏洞察力而无法察觉,它悄悄地、源源不断地制造着使人苦恼忧虑的新愿望,想要获得永久性的满足,但又一个接一个破灭,真是欲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

人生犹如充满暗礁和漩涡的大海。虽然人类曾如履薄冰地加以回避,然而即使用尽手段和努力,也未必能够顺利航行,尽管如此,他们的舵仍然朝着终点驶来。那是人生航程的最后目标,即无可避免,也无法挽救的整体性破灭——死亡;对任何人而言,面对突如其来的不确定性的打击,使当局者觉得四面楚歌,束手无策,充满困惑。

然而,苦恼并非从外界注入,它就像流不尽的苦汁,而它的泉眼正在我们的心底。

03、抉择人生正确的方向

要了解一切活动的根源——意志。其内在运行规律是:由意志产生欲望,有欲望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每个人只要深入观察就会知道,自己的存在原是永无休止地受着意志的支配与奴役。

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在无时无刻地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自己原是与空无同在。

如果反省一下人生,就觉得人既然存在,他就不得不存在,既然活着,他就不得不活,就是这样,人生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

关于苦恼与争斗的解脱,叔本华指出了两条有效途径:

第一是:艺术的解脱,艺术具有超越自我和物质利害的力量,而达到无欲的境界。但艺术的解脱,只是暂时性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是:寻求永恒的解脱,唯有从根本上否定意志,佛教的苦修生活,既是一种否定意志的状态。苦修的三大要件是粗食、禁欲、清贫,如此修行便可了悟万法如一之理,而归于完全无为之涅槃境地。

他在“世界的空虚”一章中说:要彻底解决人生的不平和痛苦,克制自己的贪欲,以及修习佛教的禅定功夫,从而使自己进入涅槃境界,这才是人生最正确的方向,最应该走的方向。


网图  侵删

在下表明几点自己的看法:

01、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无花的蔷薇》中说:无刺的蔷薇是没有的,然而没有蔷薇的却刺很多。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主要以“本体意志论”为主,他的哲学思想被称为是悲观主义。

我觉得了解和认知别人的哲学思想,应该持辩证的态度,从整体上去全面的分析、思维、推理和认知。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不能一得自矜,妄自尊大。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形而上学和美学影响了哲学、艺术、和心理学诸多方面。被认为受到他影响的著名人物有:哲学家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家托尔斯泰、莫泊桑、托马斯曼等;艺术家萧伯纳、瓦格纳、马勒;诗人狄兰、托马斯、博尔赫斯;科学家爱因斯坦、薛定谔、达尔文等。可见,以上这些世界上独具前瞻性思想的大师级人物们,难道也在崇尚他的悲观主义!

再说,通过拜读叔本华的文本,使人从迷茫的人生途中豁然开朗得于觉醒,能够洞见表象世界背后的本质,迷途知返,抉择并定向正确的人生信仰,从烦恼痛苦的纠缠中得到彻底的超脱,趋向光明自在的智慧,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本人觉得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并非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悲观,而且具有同理心,是积极乐观的。

02、对于一位处于西方的哲学家而言,在18世纪用自己的睿智,从世界的各大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婆罗门教、伊斯兰教、佛教)中,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筛选之后 ,以佛教为主,抉择为自己的人生方向,的确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而且,在那时佛法的传播方式是比较保守的,尚未开启广泛的弘扬模式。显然,他可以大胆尝试和借鉴东方哲学的独特魅力,作为自己未来的信仰目标,叔本华具有一种运筹帷幄的预见之明。

03、叔本华对佛学的认知程度存有一定的局限性。从理论的角度而言,他所谓的意志就是佛学认为的阿赖耶识,也就是众生的本性。如果尚未超越阿赖耶识,达到断证功德圆满的本初地(即无明完全消失的状态),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解脱。事实上,心的最表象是五根识和第六意识;其次是第七末那识(执实),第八阿赖耶识(贮存),阿赖耶识断除之后,最后才是清净光明的如来藏佛性。

0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悦读哲学大师《叔本华谈人生得失》一书,对读者正确洞察现象世界的本质,确立人生的信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人的信仰对自己而言,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为,证悟自我的事实真相,才是我们尊重的唯一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叔本华谈人生得失》之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