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凤舞为美的原始起点

再读李泽厚之《美的历程》

有网友发起重读《美的历程》的活动,决定找出来 重新读一下。

在书架上上翻了半天才找到。后来网友共享电子 版,电脑上看书还是电子版做笔记方便,所以还是看了PDF版。

因此,截了一些图片。并在印象笔记里用图片批注功能,做了些画线。



缘起——

做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艺术的了解真的是只牙片爪。博物馆的话,去过几家美术馆,可惜一般是看不懂,也没有耐心看下去。

但是98年读李泽厚《美的历程》那种开脑洞的感觉,还是至今犹记的。

没想到的是,今天读易中天《盘点李泽厚》一文,知道即使是他那样的优秀学子,在80年代,也是狂热追随李泽厚的。如此来说,自己还是很幸运,后来90年代末,没有错过李泽厚。虽然他那时候已经在美国,写了《告别革命》,被人讥为犬儒了。

第一章 龙飞凤舞,李泽厚用三个小主题进行了叙述:远古图腾,原始歌舞,和“有意味的形式”。

远古图腾,他选择了一系列的远古年代的考研物件,简洁而有穿透力地指出两个要点,一个是从器物及装饰图案中,看到远古图腾的表现。第二一个是这些具体的图案后来演化为抽象的形式。按李泽厚的话说,叫内容积淀为形式。

图腾是具体的,比如,龙蛇。中国古代的图腾人物,如女娲伏羲,在《山海经》等文献中,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因此,后来从蛇形和鸟形演变的饰图(比如陶盆上的图案等)就构成了早期 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到后来人虽不知道图腾,但图案依旧给人以审美感受,这是从形式激发新的审美的过程。这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早期的从内容到形式,不仅有器物饰纹的演化,也是器物本身的规整特点,器物上的舞蹈图案和现实中的舞蹈传承有关的佐证。这一思路的梳理,至今不过时。且后来有国外其它美学家用更有力的考古印证了这一观点。

而法国哲学家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观点,将从形式中看出意味,给予意味以形式载体,是非常有通透力的观点。但可惜他在有意味的形式何以产生,何以继续 施效上,陷入了一种循环解释。李泽厚通过远古人类活动的“内容积淀为形式”这一突破,帮助他打开了这个死循环。这是非常有深刻洞察力的思考。

美学虽是思辨,但离不开现实生活。所以美学一定程度上要借用考研等科学的材料 为己所用,来获得思辨上的突破。李泽厚在这一点上,做到了。

一个链接原始歌舞


原始歌舞

你可能感兴趣的:(龙飞凤舞为美的原始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