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书笔记

【基本介绍】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副标题《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作者李松蔚,中国华侨出版社·磨铁2018年7月出版,8.8万字。

李松蔚,生于1985年,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注册心理师,专栏作者。2020年开设“得到”课程《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

《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是李松蔚的首部作品,其结构更像是一个个咨询话题的集结。全书共分五部分:

1-认知误区:你是否自己主动选择了不幸

2-关系视角: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3-亲密困境:你是否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4-育儿观察:请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人

5-家庭系统:家庭当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谋

作者坦言,无论专业训练,还是个人经验,都让他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存在一个“问题”的话,这个问题是所有人用各自的方式共同维持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的囚徒,也是彼此的狱卒。找到一个人犯错并不难,难的是在这当中发现新的可能一自由的可能,解放的可能。

这本书旨在告诉大家,对于家庭,我们总是可以找到积极的、不指责的、寻求改变的态度。每个人都不自由,每个人也都是自由的。

【边读边记】

1.

话题:“我不应该被如此对待”

一个人在痛哭的时候,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争取一次喘息。

某种意义上,越能展现出不幸的人,就越有力量。一旦呈现出弱势,公众的天平就开始倾斜,甚至掀起舆论风暴。这时候,满把的权利都在这个弱者手里。

某种意义上,真正不幸的人感知不到自己是“不幸”的。如,真正被霸凌的孩子,已经相信被损害是常态。不哭,也不怨,默默地把它作为生命的底色承接下来。这才是更大的麻烦。

2.

话题:“我是抑郁症,你帮不了我”

作者举了一对母子在青春期得了“抑郁症”的例子,两人不知不觉都沉浸在“这个病”的语境里来谈事情——标签固化了他们看问题的视角。

他们用标签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怪圈。在这个怪圈背后,母子真正想表达的是:儿子不愿面对无休止的病痛,强调自己正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而母亲为了让儿子相信一切还有希望,否定了儿子的感受。双方都急于下一个确定的结论,于是形成并强化了“抑郁症”的标签。想要破局,只有拿掉那个标签,让他们把背后的感受说出来。

3.

话题:“那些道理很好,但我只是在吐槽”

对一个求助的人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家自己的打算。推不动人家,不是因为你的力气不够,也可能是因为人家并没有那么愿意向前走,或者说,向着你看准的那个方向。

当咨询对象回答,“这样啊,我回去想一想”,作者说他并不觉得后面那种态度有什么不对,”因为那才是人生的常态,磨蹭的、纠结的、得过且过的。那些做出了很大改变的人,也不只是因为我做对了什么。他们自己做了改变的准备,只是适逢其会,用到了我的方法而已“。他还说,说不定才是改变应该有的样子。不需要催促,不需要较真,不需要非怎么样不可。

4.

话题:“不是你的错,你干吗还不走出来呢!”

作者举了一个实例,”这不是你的错”,并没有安慰到对方,甚至让对方更抓狂。因为对方真正想表达的痛苦是:这个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只能对他的痛苦袖手旁观,他们怜惜地说,你真不幸,遇到了这种人,但这是没办法的。

为此作者做了反思。看到了“这不是你的错”这句话的无力, 更看到了“不是你的错,你干吗还不走出来呢!”这句话的傲慢。

而他想说的是:“我很难过,我居然让这样的事在你身上发生,而且明明不是你的错,还需要你自己学习保护自己。我知道,你本来可以享受更简单更愉快的人生,你是在替每一个人的无能埋单。”

5.

话题:“你不面对它,不等于它不存在”

通过黑色的想象,我们改变的是一个人在现实中的心态。作者举了他的女儿的实例,关于“爸爸死了,爸妈离婚了”这些黑色的想象,对女儿的内在世界形成所谓的安全感和可控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的安全感并不来自“糟糕的事永远不发生”——虽然我们也希望如此。更现实的安全感,是我们相信糟糕的事就算发生,我们也能应对。

带着“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的想法,人们没有办法踏踏实实地活下去,会陷入反反复复的、没有建设性的焦虑:“千万不能这样,千万不能这样……”。而更好的方法是通过想象,把焦虑的“后果”补完:“如果真的这样了,我可以怎么办。”在想象的最坏的可能性之下,把故事继续下去,并且最终相信:不过如此。

6.

话题:“痛苦是无法掌控的”

我们常教育/教训孩子,“你看,谁叫你平时不....,生病了吧。”,但真相是“人就是会生病的,再怎么防也防不住。”

而我们坚持说:“只要做得够好,就可以不生病。”这不过是用虚幻想象的方式,以严厉的苛责为代价,换取短期的掌控感而已。

7.

话题:“分清你和我,不等于不管你死活”

在冲突情境中,要分清你和我,做好课题分离,是谁的课题,由谁去负责解决。课题分离很容易被理解为“不顾别人感受,我行我素”,但实则完全是两种活法。

作者以一位修手机师傅的反应为例子。顾客说,“200块太贵,给我们便宜点”。作者心想师傅可能回答“没法再便宜了,光进价就得*元,我还得搭人工呢”,但师傅却说,“这样吧,等会儿我试一下能不能修,修不好就只能换。”

作者设想的回应态度是“你觉得贵,那是你的课题,你自己解决”;而师傅的态度是“虽然价不能变,但你们觉得贵也是实际问题,我愿意帮助你们,试一下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作者进一步分析,表现上看,他分离了他的课题,但实际上辩解是因为感到了被“指控”的威胁,而事实上顾客并没有对报价者发起指控,这个指控是源于辩解者的内心。而修手机师傅的反应,从课题分离的角度讲,分离得更为彻底。这个价格是既定事实,师傅一点都没把问题往自己身上投射,而是专注地去考虑“顾客希望省钱,好,我们就试一试”。

作者再进一步说明,课题分离的人,也可以很温暖地去关心别人。“他很灵活,同时又很清楚界限,不会把两个人的事混为一谈。他的关心就是关心,而不是过度的干涉,他对别人没有越界的要求,又很清楚自己要如何担负自己的责任。当他需要维护自己边界的时候,他会明确告诉你,而不是推开你。他理解你的不舒服,会陪你一起面对,而不是躲着你、敷衍你。”

8.

话题:“怎么可以有这种人?”

纠结“不可以”的问题,似乎也就不用面对一个最残酷的真相——他们就是这样的啊。这是一条心理上的护城河。我们形成了一个规则:“这件事是不应该的/不合规矩的/人神共愤的”,有这个规则存在,我们的内心就保持着一份安定和可控感。无论外界发生了什么,只要我们心里还坚守这个规则,外界就不会入侵我们的内在现实。

但你有你的期待,而别人有别人的行事逻辑。

9.

话题:“如何正确安慰一个倒苦水的人”

面对别人倒苦水,我们听着,赞同、安慰,但是绝不把它看成是对我们的召唤。

“你打算怎么办”的提问,永远比“我建议你怎么办”更好用。记住:选择的权利在对方身上。

有时候,冷淡的相处自有一种温柔和善意。那意味着:我接受你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哪怕你不断强调你的痛苦,我仍然相信你有为自己做主的能力。

当对方拒绝改变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心里默默地说:“好的,我知道这是你的选择。我尊重你的选择。”

10

话题:“你的好心指点有时会适得其反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认识到,“犯错”是一个结果,而“怎样做才不会犯错”,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其实要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哪怕直接向父母或老师求教,也是一种解决的方式。

创造一个纯粹留给对方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他是自由的,只有真实的反馈需要面对,而没有谁规定他必须“怎么做”。

11

话题:“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

通过不带有评价的交流,我们就做一件事:描述经验本身。

当你评价别人的时候,你其实已经假定了自己比别人更“懂”。但如果只是描述自己的经验,不懂的人也可以做到。

不评价是一种温和的邀请,邀请我们打开自己更多的方面,同时也看到对方更多的方面。

12.

话题:“人自私一点儿,未必对别人没有贡献”

作者举了世人对母爱、父爱的赞美之例,并坦陈像他这种爸爸,实在没法跟“伟大”一类的词沾边。“伟大”的另一面,往往是亏欠感。他不会把自身的青春消逝记在孩子的账上。

13

话题:“凭什么每次让步的人都是我?”

对亲密的依赖和恐惧让我们彼此靠拢、彼此伤害,又彼此珍惜。

14

话题:“回一次家受到一万点伤害?”

每个人都局限于自己的立场当中。

15.

话题:“别人说的,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在哄你

作者举了《奇葩说》中“父母主动提出住养老院,子女该不该支持”的辩论为例,父母的“主动提出”,说的到底是不是真心话?对别人的感知,该不该由你做主?

只要你假设了“他说出来的话不可信,我比他本人更懂他自己想要什么”,你就成为那个人的上帝,剥夺了他为自己负责、为自己发声的权利。

“有话直说”的全称是:我相信你可以诚实地表达你的意愿。我们习惯把“有话直说”的责任加在别人身上,这样我们自己就还是裁判者。但最重要的问题,不是他有没有说真话,而是你是否相信,相信他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16.

话题:“有时候,不靠谱的父母也很重要”

没心没肺地活着,也是一种活法。而且这种活法,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我们“不怕”犯错。相比于那些谨小慎微的人,不怕犯错的人活得更自在。而且神奇的是,人生之路似乎自有一种平坦。

你再怎么小心翼翼,生活也总是避免不了各种各样的失误,而我们拿出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错误,是付之一笑还是事事计较,也许会传递出不同的力量。

敢于付之一笑的人,心里自有一份底气:我们的生活并不完美,并且面对不完美,我们有力量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这份力量,是我们可以传递出去的。

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总在犯错”和“不能犯错”的矛盾综合体。我们每天努力避免犯错,这时候我们强调的是谨慎和理性。同时,我们每天努力应对那些最终没能避免的错误,这时候我们强调的是勇气和乐观。

17.

话题:“放轻松,不过是在孩子面前吵个架而已”

一个人指着孩子怒斥对方:“你怎么能说这种话!你知道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吗?”但这句话其实更伤人,因为:1. 它让孩子坚信自己被“伤害”了;2. 它借用孩子的立场来指责对方,让对方背负了伤害孩子的道德罪名;3. 它并不是在减轻伤害,只是换了花样攻击对方而已。

一旦我们吵架了,破碎的也是我们的自恋感。不过太纠结,它的破坏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生活的首要原则:坏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试图去否认坏事的存在,那是一件更大的坏事。

18.

话题:“孩子的需要,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需要”

如果父母没办法把孩子当作是自己以外的独立个体,一个有想法、有主见、有能力的个体,也就没办法把自己从“父母”的压力中解脱出来。

“有了孩子,我还是我自己,我一直都是我自己”,这是作者的处世态度。

19.

话题:成人的规则与儿童的江湖

作者举了不到五岁的女儿被小朋友拿水彩笔在手上画了画之后的反应为例,说明小朋友的人际关系根本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无序世界。他们在这个世界里摸爬滚打,积累了一套自己的处事经验。而自己在成年人的规则世界里生活得太久了,以为一切边界问题,只要张嘴就可以解决,明明依赖于别人的配合,还一厢情愿地认为它也适用于孩子。

20.

话题:育儿文章说得很对,但你最好不要看

学会对“改变”这件事心怀敬畏,尊重生活中那些“错误”。

希望做到什么和真的有能力做到是两回事。

越是苛刻地要求自己,急于改变,越是会陷入自我怀疑,失去改变的动力。

21.

话题: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是什么?

对孩子真正重要的不是增长知识,而是培养他的心理品质。

我们这一代受“生存驱动,只会靠压力去做事。今天已经不是匮乏的时代了,没有那么多非做不可的事情。但我们在心里还是会有一种莫名的危机感。

而未来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心理品质就是“相处”。跟别人相处,跟技术相处,跟风险相处,跟不确定性相处,但本质上是跟我们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对孩子来说,他需要接受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统一的规则的支配。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是与你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

22.

话题:孩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恰恰是因为你的重视

作者举了孩子尿床后父母的反应为例。直接训斥,或明确下达睡前如厕指令、甚至只是说“爸爸妈妈不怪你”的父母,都把“尿床”这件事太当回事了,反而给了孩子压力,而真正放松的父母说的却是,“咱们家有三床铺盖,可以轮流换,你今天晚上尿床也没关系。”“就是,洗个床单的事儿”。

大部分时候,当我们把问题当成一个“问题”的时候,会有助于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但也有某些时候,情况刚好相反。我们越把问题当问题,问题反而越严重,甚至越无解。

23.

话题:就算看不惯别人家的育儿方式,也可以允许它先存在着

彼此不同,但谁也不比谁更优越。

24.

话题:确定的一代和不确定的一代

作者举了他父母对早睡早起这一规则的要求为例,“有时间不如第二天早点儿花到正经事上,比如早起锻炼。”

在作者看来,他的父母这一代人活得很确定。这和他们成长在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分不开。一个人认为生活很危险的时候,就需要用规则来保护自己。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活下去,活得安全一点儿。在他们的世界里,生活实在是严肃、刻板、乏味得多。睡觉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正事”。

而作者坦陈他不需要抱着“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来应对生活本身。而对于他的下一代孩子来说,出生在一个更加不同的环境里,恐惧更少,自由更大,更不必按照给定的模板或规则来定制自己的人生。

25.

话题:我们真的可以挣脱原生家庭吗?

“代际传递”,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孩子常常感觉不到。孩子对父母的继承,父母自己有时也辨认不出来。

对原生家庭愤愤不平的年轻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反叛有多少来自原生家庭的栽培。反过来,恨铁不成钢的上一代看不惯后辈的独立,却并不自知,真正看不惯的,也许只是孩子身上那些自己不敢面对的愿望。

26.

话题:我们能帮孩子制造“主动性”吗?

大多数对别人的叮嘱、规劝、训诫,只是在做无用功。孩子主动做什么,只能听从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

你要求一个人做你要他做的事,容易。你要求一个人做他自己,也容易。但要求一个人以“做自己”为前提来达到你对他的要求,不可能。逻辑上就不可能。

27.

话题:我压根儿就不信“丧偶式育儿”那一套

假如一个家庭的态度是“别考虑爸爸的存在了”,这种态度,其实就是他们对爸爸视而不见的根源。共同指责爸爸,更是强化了他“不作为”的标签,越发把他推远,让他出局。

如何让家庭重新“发现”父亲的存在?如果只是想抱怨男人,就告诉自己(也告诉他):他不重要,没有也行。但如果真的想让他多参与一点儿,就必须承认:他很重要,没有他不行。

28.

话题:孩子有分离焦虑,大人也有分离焦虑

作者举了送孩子上学、孩子哭、大人也哭的实例,说明大人也有分离焦虑。每一个非常明确的有具体指向的焦虑背后,都隐藏着一种失落。

【写在最后】

在《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这本书中,作者以具体的生活实例为切入点,颠覆了我们处理问题的惯性思维,教我们放弃“控制”、放弃“是非”、放弃“说服”,换个角度去看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不禁想起了森田的那句“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森田提出不把不安或冲突视为“异物”欲予排除,而是要与不安或冲突共存(即顺其自然),同时努力使每天生活得充实(即当所当为)。而李松蔚更进了一步,他始终慎提“应该”二字。他认为,即便是对孩子,都不要耳提面命地灌输一通道理。在给出建议之前等一等,等孩子邀请,再提出进一步建议。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纯粹的留给孩子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是自由的,只有真实的反馈需要面对,而没有谁规定他必须“怎么做”。

看李松蔚的这本书时,端坐的姿态都在不经意中松驰了下来,理想主义的完美情结也被戳得千疮百孔。然而,却不得不信服,这就是现实,作者也不过是实话实说。“原来还有这样的人啊”,“想抱怨就抱怨吧”,“不想改变就不做改变呗”.......看似躺平、不负责任、近乎甩赖的行事作风,居然让我感到几分心灵的疗愈。

你可能感兴趣的:(《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