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一篇文章,让国人误解千年

要说范仲淹的文章,最出名的莫过于中学课本里的那篇《岳阳楼记》。

今天,每每有人登上岳阳楼,就会想起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并且似乎总要歌颂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对得起岳阳楼的壮观。

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范仲淹压根儿没去过岳阳楼?

上过中学的同学没有人会不熟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我们心里默认着当时范仲淹在岳阳楼上,看着眼前壮丽景色,胸中生发无限感慨,于是有了此作。

很少有人知道,范仲淹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眼前并非洞庭湖上的波光,而是一幅图卷。

当时,范仲淹因为得罪了当朝宰相,被贬逐到河南邓州。

也就在此时,滕子京也被贬谪到岳州巴陵。

在巴陵,滕子京重新修葺了岳阳楼。

完工后,他请画师把岳阳楼的景致画成图卷,送给范仲淹,并请范仲淹写一篇文章记述此事,这幅图叫《洞庭晚秋图》。

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同年的进士,为官时互相支持。

范仲淹徐徐展开图卷,思绪万千,联想到自己和老友的政治抱负以及被贬经历,他的心潮久久不能平息。

于是,他舒展宣纸,把毛笔蘸饱墨汁,一行行舒畅流利的行书跃然纸上,旷世之作《岳阳楼记》就此诞生。

可能有人会说,如此说来,那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是凭空乱写了?

其实不然,范仲淹能写出如此千古名篇源于生活体验也源于想象。

生活体验主要来自于范仲淹在澧(lǐ)县、安乡的几年生活经历。

少年范仲淹曾在澧县读书。

历史记载,范仲淹的父亲曾在澧县东邻的安乡县做官。

安之乡和岳阳同为湘北门户,一东一西,隔洞庭湖相望。

在澧县、安乡生活过几年的范仲淹自然对洞庭湖十分熟悉,所以后来写《岳阳楼记》时,能把洞庭湖之景写得如此大气磅礴,如此生动。

但艺术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写作亦是如此。

范仲淹凭借着自己几年生活体验,以及扬长避短的想象,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壮丽的岳阳楼景色。

这就像苏东坡游错了赤壁,照样写《赤壁赋》;

没到过漓江的韩愈,照样写出了“江作青罗带,水如碧玉簪”;

张大千没登过庐山,照样画《庐山图》一样。

因为没见过岳阳楼,所以就多用自己的想象,对岳阳楼周围的景色进行描写。

他把八百里洞庭风光描绘得惟妙惟肖,绘声绘色,把洞庭湖的风光与岳阳楼周围的景色进行融合,借景抒情。

由此可见,这位政治家的文学功底之深厚,想象之丰富。

虽然它写成于一千多年前,而千古之下的读者读之仍觉楼前风景历历在目,油然而生身临其境之感。

今天,当我们站在岳阳楼上,面对眼前的洞庭湖,有的人看到的是“悲”,有的人感受到的是“喜”。

但作为并没有去过岳阳楼的范仲淹,看着眼前的《洞庭晚秋图》,

发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叹,喊出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呼声。

抒发着自己的宏大抱负,也规劝着老友。

也用这些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的句子启发着后世阅读此千古名篇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范仲淹一篇文章,让国人误解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