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摒弃老板式管理方法,建立小领导思维——带好小团队

图片来自网络

你还在用老板式管理方法带团队吗?

在我们传统印象里,“强势”是一个优秀领导的代名词。

一个“强势”的领导者就是好领导。

下属不服管或者工作任务完不成时,先是来一顿“大棒”,然后在各种场合批评指责。

这种老板式管理方法,在你的观念里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习惯。

你会不假思索的使用,按照你自己的直觉行事,不管它是否有效。

我们为什么会习惯于用老板式管理方法呢?

因为它简单有效。

不需要花费领导者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只需要在事情发生时使用强权,大吼一嗓子,最多是两嗓子,员工就会服从权威照着做。

这一点已经被著名的米尔格拉姆实验所证实。

绝大多数人都会默认服从权威,不会做出反抗。

更何况大家都知道,这时候和领导对着干是没有什么好处的,通常情况下都是。

另外,考虑到自己与领导之间的位置关系,总有人不想丢掉饭碗,不管是暂时的妥协,还是准备在这里混日子。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你发现:
1.越是发号施令,员工的工作质量就越低下。即使能够完成,小问题也特别多。
2.员工不会提出任何对工作的改进意见。遇到问题要么选择消极应对,要么选择逃避。
3.干多干少一个样。员工认为干的活越少越好,活干得越少,挨得骂就越少。
4.团队气势低迷,缺乏团队协助精神。
5.人心惶惶,大家闲聊的话题,永远离不开离职。

种种迹象表明,老板式管理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有能力的人,不但需要得到物质上的回报和精神上的自主权,还需要得到尊重和认可。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他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大部分组织和机构,都在把重心转向知识工作者。

而对知识工作者我们无法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监督,我们只能协助他们。

”最重要的是,让他们自觉地完成工作任务,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创新时代,小团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随着知识大爆炸、通信技术革命以及全球经济崛起,当今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化。

为了应对市场快速变化,各种小型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创办了京瓷和KDDI两家制造公司。

这两家公司的销售额在2009年就已经超过了4.6万亿日元。

他独创了“阿米巴经营”模式,把组织拆分成一个个小团队,使每一位员工得到充分参与。

再通过独立核算制度加以运作,让这两家公司一举成为世界500强企业。

许多大型互联网公司,在组织结构上趋向于扁平化,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小团队。

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都在内部同时孵化很多创新项目,每个团队在组建时人说都屈指可数。

例如,腾讯在开发微信产品时,张小龙带领的创新团队,只有不到10个人。腾讯内部也有其他团队在同时竞争,最后由张小龙带领的团队胜出。

同样,国外的苹果、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大型企业,也都推崇小团队作战。

2014年,Facebook花天价19亿美金收购的Whatapps公司,在当时只有32人。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时代,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小团队更具优势。

小团队比大团队更灵活、更专注。

首先,三五个人就可以组建一个团队,所需要的资源少。

灵活的组织架构可以迅速应对新产品项目,在无需大量准备的情况下成立新团队,也可以在项目失败后迅速解散团队。

其次,管理层级扁平化,人员关系结构简单,沟通更顺畅。

在大公司,一个决策从制定到执行,往往需要很多层级讨论和确认,最终团队要开大会。

会后仍然需要跟进执行,大家是否对决策有不同的理解。

最后,由于人们更容易获取知识、传递信息。

过去,在某一个领域一个人从入门到精通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参考的资料通常很少,只有少量的专家写的参考书。

这些专家要么是专注于理论,没有实践作为基础。

要么就是经验非常丰富,没有时间写书,分享经验。

而信息时代,借助于手机和互联网这两样工作,一个人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工作者,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工作经验和总结,发布到互联网上。

小团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小团队比大团队更有动力,越聪明的人越能更高质量地工作。

建立小领导思维——带好小团队

俗语说:“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再小的领导也是领导,虽然管理的团队规模小,但是所需要的管理技能一样都不少。

并且由于时代的特性,除了需要具有管理技能外,还需要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从前面两节我们看到,如今小团队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并且小团队直接面对商业化竞争。

这就需要小领导不但需要懂战术,也要懂得战略。

既要学会线性思考,也要学会系统思考,从专注于个别事件到洞悉系统的潜在结构。

传统的领导式思维,只关注于大局,高高在上统领一切,所有的战略仅仅从公司层面考虑,战略制定的很高很远有格局。

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实际无法落地执行,不接“地气”只是空谈。

新时代下,带领小团队需要有小领导思维。

建立小领导思维,包含以下三个内容:

首先,训练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很多领导者懒于思考,遇到问题,要不直接推给下属,要不就用应激反应解决问题。

比如,你们团队本来打算发布一款新产品。

下属得到消息,说竞争对手会提前上线,你听到这个消息后。

马上要求大家加班加点,一定要抢在对手前上线。

可是你从未质疑消息的准确性,也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决策会不会,对团队有影响。

批判性思考需要质疑大脑中的第一反应,剔除第一个想法,然后再进行思考。

第一感觉常常是利用历史经验去解决问题。

虽然历史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不能据此而立即做出决策,因为环境在变化,现在的问题也许只是现象相同,本质不同。

当挑战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时,原先可以取得成功的经验就无法发挥作用了,所以你会以失败告终。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就像刻舟求剑一样,背景环境已经改变,仍然用原来的方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其次,训练系统思考能力。

我们在做决策时,依据每个人的历史经验、知识、技能、背景等不同,每个人都自带一个“过滤器”,习惯于从自身视角去制定决策和解决问题。

小团队领导者直接面对市场竞争,每个决策的失误,都会给团队带来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决策,比如产品发布时间、客户合作关系等,一个错误的决策,可能直接会使团队解散,公司倒闭。

训练系统思考能力的第一步,至少要从反面思考决策的意义。

这里我们借鉴一下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辩证就是不从一个方面或角度,而是从正反两方面,或者多个角度看问题,以加强对问题的全面认识。

第二,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只是关注一个个孤立的事件。

举个例子,团队里一位设计师离职(事件1),公司高薪招聘一位应急。然而,过了不到半个月,又有两位较为资深的设计师(事件2),于是公司以“高薪招聘”的方式救急。出乎意料的是,团队里其他职位的人也陆续提出离职(事件3),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而是系统事件。

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整个团队出了问题。

最后,训练底限思考能力。

在处理团队人员关系问题时,许多领导者没有一个基本的原则。

有时候过度使用同理心,员工工作出现问题,领导者不及时指出问题,帮助改正。

而是一味的忍让,过于考虑对方的感受和生活状况,最终影响团队的发展。

另外一种情况是过度使用权威。

员工做一件事情的动机不足,领导者又必须把这件事分配给这位员工,导致员工只是因为不得不服从外部权威的压力,去做这件事。

在关键事件发生时,偶尔使用一次权威,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

但是,如果每次都借助于权威,员工迟早会选择反抗。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不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他们只愿意把事情做合格。

抱着只要不出问题就好的心理。无法达到与竞争对手抗衡的标准。

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 以底线思考为工具,以共赢为准则,打造利益共同体。

这里的利益包括三个部分:领导者个人利益、团队利益、员工利益。

为什么会把领导者个人利益放到第一位?

因为只有个人利益得到保障,领导者才会把所有精力放到团队管理上来。

如果个人利益得不到保障,领导者不能全力以赴的工作,对整个团队都会有致命的影响。

无论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如果领导者个人利益无法保障,带好团队就无从谈起。

比如,有一个员工工作懈怠,混日子。

领导者要和这位员工谈,做出决策。

运用底线思考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考虑最坏的情况下,自己做出的对策。

比如这位员工是核心员工,辞退他会怎样?

其次,在最坏的情况下,做出的决策是否符合共赢的准则,这个准则是符合个人、团队、员工利益顺序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序言|摒弃老板式管理方法,建立小领导思维——带好小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