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01

“什么是好?什么又是不好,我们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吗?”

开篇这一句话,怎样?

什么是好,什么又是不好,我们从小就开始被告知,父母、老师、学校、周围的人、我们不认识的人……

小时候常常矛盾于得到的两种不同甚至相反的答案。而我自己呢?没有什么判断的标准,人云亦云,又因为人云而矛盾重重。

这本书,作者是罗伯特·M.波西格。作者带着儿子,还有一对朋友夫妻,骑着摩托车旅行,并在旅行中写下自己的思考。

作者思考信念、科学、理性、艺术、逻辑、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等,并且经常拿摩托车的维修来说明一些理性科学的问题。作者称这样的旅途为肖陶扩(Chautauqua,又译肖托夸,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早期美国流行的成人教育运动,起自于纽约的肖陶扩一地,以集会为教育形式,包括娱乐、演戏、音乐、讨论、报告等。——译注)。


02

要读这本书还是一位名人推荐,这位名人分享这本书时只提到“良质”,这个词语在本书1/3处出现,颇有几分终于发现宝藏线索的欢喜。

作者自己承认,他无法定义良质,一旦定义,就不是良质了。不过最终,作者这样“定义”:“良质是一种思想和陈述的特质,我们不能经由思考的方式了解它,因为下定义是一种严格而规范的思考过程,所以良质无法被定义。”接着,他又写道:“但是即使良质无法定义,你仍然知道它是什么。

对,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良质是什么——你总归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地的,可对于怎么样才算是好的,每个人都说的不太清楚——尤其面对文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写出很多条规则,然而,有些文字只要其中一条打动我们,就足以被我们称为好的,无论其他的标准是否达到。

说到这里,真的是与开篇第一句话相呼应:“什么是好?什么又是不好,我们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吗?”

作者原本是很信奉理性,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定义。而面对“良质”,作者反而避免去下定义,他觉得良质无法被定义——一旦定义了,就不是良质了,并且作者试图在不定义的情况下用理性证明良质的存在。作者找到了一个方法,试图去分析,如果没有良质,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从而论证了良质的存在。

最后,作者得出结论,这个世界是由三种事物所组成的,就是心、物和良质。因为没有客观就无所谓主观。因为客观会让主观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所以良质就是同时意识到主客观两者时所发生的事件。——理解这些文字,很难。


03

作者不仅探讨了良质,还有古典和浪漫主义,思考为什么社会如此自然地反对你做自己所喜好的事,夹杂着旅行的见闻,读起来有深度,有兴趣。当然,完全弄清楚作者的思想,还是用一种难度的。

书中说了一个把研究探索和登山相对比。登一座山时,上面有前人的路,顺着前人的路,再辛苦也能走到前人的高度。如果是自己另辟蹊径,自己去走,有可能运气不好,等不到山顶,也有可能撞了大运,另外开辟一条道路——自己独有的道路。

作者就是独自开创了一条道路,涉及客观,涉及主观,涉及不是主观也不是客观的良质,涉及禅,涉及古典和浪漫主义。

这本厚厚的书,作者思考的跌宕起伏,真真是雄伟壮阔,读起来让人苦恼,也让人兴奋,读完更是酣畅淋漓。


04

“你必须对工作的品质有某种感受,你必须能判断什么才是好的,这一点才能带你前进。”

工作中,工作到什么程度才是好的,有这个判断才能对照自己,才能朝着好的方向不断前进、进步。

“佛教的禅宗提倡打坐,就是要使人物我两忘。而在我所提到的摩托车维修问题上,你只要专注地修理车子,就不会出现物我对立的情况。当一个人没有与所做的工作疏离的感觉,就可以说是在关心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关心的真正意义——对自己手中的工作产生认同感。当一个人产生这种认同感的时候,他就会看到关心的另外一面——良质。”

良质,更像是把主观和客观结合了起来,而结合这一切的,是人与他做的事情,达到了合一、不分彼此、忘我的状态。

写到这里,本书逐渐从理论转为应用,如何才能更好地接触良质等等。

再到书本后面,跟着作者的思想,剧烈颠簸,太惊心动魄了,一直到最后,反对神话,反对二元论,好似浏览到一片壮美辽阔的空间,一直紧紧挨着我们的世界,却从未有人质疑。

这本书,我想要再读一遍英文原版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