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实践范式与教学展望

      舍了早上的“胡辣汤”,弃了中午的“烩面”,忽略了晚上的“烙馍卷豇豆”……惟以教育之初心,携手一份执着,内修一份笃定,奔向心中的诗与远方。不知道我要到的远方,会有着怎样的一日三餐?

      初次接触到你,你宛如安静的少女端坐在那里,从你的静谧之美中,我参透了“以生为本”的真正含义。如果“以生为本”单独是指“学生”,那么教育的智慧不免太过于狭隘了。正确的理解应是“一切有鲜活生命的个体都是我们尊重、探索、研究、问道布施的对象”。

      何为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即为自然之道,教育之道。

      正所谓:德同而相聚,志同而道合。愿在你们的星光照耀下,经纬交错中,聚一己萤火,耀一方“道”田。

        ……

      或许是自身年轻,各项综合业务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或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理出来一条恰当的主线;或许是自己走的太快,也致使身体各种机能提前步入老龄化。关键的问题不是自己想走的太快,而是身处管理岗位,不得不倒逼去努力成长。欲想引领他(她)人前行,首先自己得是一个不断前行、潜心耕耘、持续创新的教育行者。

      无论行政重组还是教学改革,只要革新的声音微微传出,不安分的多巴胺因素便会在涌动的人流中,掀起一股“逆改”浪潮。这股浪潮夹杂着无数的声音,有质疑,有批判,有阿谀奉承,有冷嘲热讽,更甚是肆意谩骂。其实,有这些心理的人,无非是习惯了现在的工作与生活状态,不管从哪一方面做出调整,都会打破她们原有的平静?在薪资待遇零调整下,与其重塑工作屏障,倒不如安然于一隅得过且过。

      不变的教育环境,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形态吗?这值得每一个主抓教学的领导深思深研?

      这几天,关于六年级教学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为下阶段招生工作奠基创优路径?成了我和几位校长探讨的主题。就以‘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实践范式与教学展望’ 我的微思考,与大家进行一下探讨。

      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在优质团队进驻后,通过对企业各版块儿深入调研,结合市场形势,进行多方位精准研判,拟定战略方针,改组体质,重建制度,找准发力点,瞄准方向,一鼓作气,势必会迎来劫后重生的喜悦。

      一所为未来而教的学校,不仅需要高瞻远瞩、和谐共振的领导团队,还需要打破传统壁垒、敢于创新实践的教研团队,更需要课程设计者看得到未来30年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趋向。眼下,我们要做的是结合最新教育政策法规,明确教育改革方向及实施路线,在5%狭小的生存空间里,如何蜕变逆袭?屹立一方。

      教育要变天。至此,我们不能再抱有任何幻想,以不变应万变之意识等、靠、要,我们要做的是重新洗牌,读懂政策,精准发力。民办学校的生存根本是“以质立根,以誉树魂”,若不能从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中汲取前进的力量;若不能从对当下教育的深度批判中幡然醒悟;若不能打破固有的铜墙铁壁,融入技术创新;若不能发挥“以人为本”的主观效能,发挥对未来学校的浪漫想象,相信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的样子终将是泡影。

      教育路上,总要有一个人来做改革的先驱者,也总要有一个人敢为人先,守正创新。未来的教育领域,胜任力的关键在于创造力,创造力的关键在于想象力,在于思维能力。学校的育人目标不在于培育优秀的“记忆者”,而在于培育出色的“思考者与探究者”。起风时,谁能把握住教育的主风向,谁能顺应时代大趋势,获得精准、精确、精细的教育之道,谁就能在大浪淘沙的教育路上占据主动。既然要创新思变,不如巧抓一点,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经纬交错,织牢教育底色。

    《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路径》是我在本学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终止年级,从课程内容布局架构上看,也是对1—5年级学习的知识进行的系统复习。在不违背教育规律,不违背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能否颠覆固定生成的教学计划,跳出固守的教学路径,以单元布局的延展性为基线,以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为主干,以“质量立校”为主攻方向,将语文教材(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与六年级下册,共计8+6,14个单元)上下两册课本进行单元重组。重组后的教材要求教师的综合执教能力要超出一般任课教师,不仅仅体现在的课堂能力的驾驭上,家校沟通和突发性问题的处理上,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熟练程度与把握力度,体现在试题整合的达标过关率及三比占有率,体现在对班级学情的精准分析和考纲研判方向。重组教材的目的:不仅缩短了教学时长,延伸了同类型文章由浅入深的练习长度,还拓宽了同类型举一反三的检测宽度,递增填补了知识的广度。多出的时间不但可以用于语文大阅读,也可以适时查漏补缺,“优拓劣提”进行分层施教、专项专练,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不打疲劳战,延长学生学习时长的结果上落在实处。

      或许有人会说,原教材的设计意图应该是循序渐进式教学,上下期内容会有所侧重。如果合并,可能会与教材编写的意图不一致,一些知识的巩固拓展练评等也就会受到影响。

      以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是以小说文体来组织的单元,这些小说都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所闪现的人性光辉;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通过学生前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人物描写的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与本单元的阅读要素有一定的练习,从小说文本阅读,到自己创编故事,让学生从阅读感知到自我表达的过程,即加深学生对小说基本特点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同样是以小说文体来组元的“外国文学名著”,与上册内容不相同的是行文内容的前面植入了“梗概”,后面嵌入了“节选”。借助“梗概”了解的四名著的主要内容;“节选”则聚焦于具体的情节和人物。无论是梗概,还是节选,其目的都旨在帮助了解正式文本,并在短时间内提炼文本的重点内容。既对六上小说单元阅读方法的回顾总结再拓展,也对学生的多元化、多角度思考提出了新要求。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作品梗概”,通过梗概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篇幅较长的文本概括归纳能力。

      将六上第四单元与六下第二单元重组后,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会更加具体。第一,学生不仅仅要通过描写人物的各种表现手法来理解人物形象,还要学会对文本中的人物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时进行客观评价。第二,引导学生从多元角度出发,感知文学经典中的人物塑造写作手法,这种写作手法是伟大作家丰富的内心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其笔下的人物往往是多面的,不能够单一的从某个角度或者某一方面来概括。从单元习作要求上来讲,后者的梗概如同行文布局的提纲,而真实文章的构成则是通过具体人物、选定的人物品质特点,借助特定的事例及环境、描写人物的各种手法,将所要描写的对象写得更加的生动、具体。第三,在小说学习的过程中,主线是抓住关键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其感情变化为基线,采取多元化阅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从而准确的把握人物形象。同样在阅读练习时,可以选取同类型的文章节选作为基础练习;选取小升初考试的同类型文章节选作为拓展练习;选取初一入学后的分班试题作为拔高和精准练习。如果将其练题内容再细化,可以选取不同的人物形象作为练习的对象,以此来拓宽学生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特点的人物视野面及认知度。单元重组后,学生对于小说文体的认识、理解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从节选阅读到整本书阅读,便可从结余出来的时间里强化夯实。

      教材是人编写的,局限于条条框框,只会禁锢师生的灵性思维。三流教师教教材,教材是她们的“化妆包”;二流教师使用教材,基于教材又在超越教材,旨在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掌握的更好;一流教师活化教材,在充分了解教材熟悉教材、从而了解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归纳总结后整合,并以大单元教学体系进行重组建构,辅以相对应的阶段式学习、项目式学习评价体系,从而让我们教学的高效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高效。

      围绕学生学会学习的道路有多条,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任何创新都需要被实践验证,检验才是唯一的硬道理。(具体方法与路径,稍后奉上,敬请指正!)


                                                                                                完笔于 2021年8月18日凌晨一点半

3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实践范式与教学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