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高级知识点

1、5GSSB介绍

(1)SSB包含PSS、SSS、PBCH三部分共同组成

(2)英文全称

SSB:SynchronizationSignalandPBCHblock;同步信号和PBCH块

PSS:PrimarySynchronizationSignals;主同步信号

SSS:SecondarySynchronizationSignals;辅同步信号

通过PSS和SSS,UE可以获得定时信息、频率同步、帧同步、小区ID等信息

通过PBCH可以获得无线帧号,与空口进行对齐,以及调度SIB1的信息

(3)时频结构

SSB时域上共占用4个OFDM符号,频域上占用240个子载波(20个PRB),编号0~239

PSS位于符号0的中间127个子载波(56~182)

SSS位于符号2的中间127个子载波(56~182),为了保护PSS、SSS,它们的两端分别有不同的子载波SET0(符号0:除PSS剩余的子载波;符号2:子载波48~55,183~191)

PBCH位于符号1/3所有子载波(0-239),以及符号2除了SSS占用和SET0占用的子载波剩余部分子载波。

PBCH-DMRS(解调参考信号:用于PUSCH和PUCCH信道的相关解调)位于PBCH中间,在符号1/3上,每个符号上60个,间隔4个子载波,其中子载波位置偏移为:(其中物理小区总共为1008个)。

其中PSS、SSS、PBCH及DMRS占用不同的符号。

PSS和SSS分别位于SSB的sym0和sym2,频域上均占用127个RE,而对于sym0和sym2上20RB以内的其他空闲RE,则不能调度其他信道信号。PBCH数据和DMRS信号均位于SSB后三个符号,其中在sym2时,SSS的上下两端与PBCH分别间隔9个和8个RE,这样设计是为了在SSS和PBCH信号间留有一定的保护间隔,抑制子载波间干扰

2、处理的案例介绍

EPSFB高重定向(回落方式、回落频点优先级及门限、邻区配置不完善(现场测试定位)、跨厂家不支持切换);XN切换占比低(IP前缀不一致);切换失败(因核心网未下发erabid的原因)。

3、NSA组网锚点优先策略($$$)

4/5G终端互操作策略解耦,通过5GUE接入非锚点小区定向切换功能开启以及4/5G终端独立性互操作配置,保证5G终端优先驻留至锚点小区;锚点小区开启NSA终端独立移动性策略,例如配置较低A2和A5门限控制5G终端很难从锚点切换到非锚点,锚点小区开启定向重选功能,锚点小区开启禁止NSA终端负荷均衡功能,非锚点小区开启定向重选功能。

1、在非锚点和锚点都有覆盖的区域,当NSA终端开机占用非锚点时,可定向切换至锚点小区,非锚点小区需要添加锚点小区为邻区关系,需要再非锚点小区配置NSA定向切换和定向重选功能。

2、NSA终端占用到锚点小区后,执行独立的移动性策略,确保在锚点上的稳定驻留,需要在锚点小区配置NSA终端独立的A1-A5事件,配置空闲态IMMCI重选,且高负荷时禁止将NSA终端负荷均衡到其他频点,需要在锚点小区配置NSA终端过滤功能

3、当锚点小区无覆盖时,基于覆盖切换/重选至非锚点小区,且在非锚点小区执行NSA终端独立的移动性策略,需要在非锚点小区为NSA终端配置独立的A1-A5事件和空闲态IMMCI重选,使NSA终端更容易切换到锚点小区

4、当NSA终端移动到锚点小区的覆盖区域时,定向切换/基于覆盖切换/IMMCI重选到锚点小区。

使具有NSA能力的UE优先占用锚点小区;

连接态:通过为NSA终端设置一套异频切换参数,保证NSAUE可以定向切换到优先级较高的锚点小区(一般采用A4事件)

空闲态实现原理:UE从连接态释放进入空闲态时,在RRCRelease消息中的IMMCI(专用频点优先级)信元中携带NSA锚点优先级下发给UE,UE基于该优先级进行小区重选到高优先级的频点上进行驻留

首先是锚点的选择

(1)锚点选择主要考虑终端支持能力、候选锚点覆盖/容量、基础性能等维度,推荐的锚点频段为FDD1800和F频段,外场验证2个锚点时,NR性能基本相当,但考虑FDD1800在覆盖和上行方面的优势,建议优先选择FDD1800。

(2)配置单锚点或双锚点主要参考FDD1800覆盖:连续覆盖用单锚点,不连续覆盖配置FDD1800和F频段双锚点,无覆盖采用F频段单锚点,4G高负荷和重要场景,建议采用FDD1800和F双锚点配置。

锚点驻留优化

(1)开启定向切换功能实现锚点优先,5G建设区域内4G锚点小区和非锚点小区均应开启定向切换功能,已实现“占得上”和“留得住”两大能力。

(2)占得上:非锚点侧开启该功能,可以实现在初始接入、切换入、RRC释放等场景触发NSA用户快速从非锚点网络迁移至锚点网络。

(3)留得住:锚点侧开启该功能,依托4/5G移动性参数解耦和RRC释放消息携带的专属优先级,可以保证NSA用户稳定驻留锚点网络

(4)对室内场景,未建设5G室分系统或者室内5G覆盖能力差,E频段小区建议不开启锚点优先功能,防止用户频繁切换到室外锚点小区,影响用户感知。

(5)锚点负荷较小时,锚点优先功能将NSA用户迁移至锚点小区,负荷较大时,锚点小区继承现网LTE负荷均衡策略,让非NSA用户负荷均衡至非锚点小区

(6)混合锚点异频组网主要考虑锚点优先级配置,FDD1800和F锚点设置高优先级,其余频段锚点优先级设置为0。非最优锚点易起测并切换到最优锚点,且不能切换至非锚点(主要通过切换事件A5进行控制)。

(7)TF异厂商边界通过设置2个锚点衔接层,利用双锚点不同的锚点优先级来完成FDD1800和F1异频锚点的转换,然后同频切换至单锚点区域,保证5G业务不中断。

4、NSA4/5G协同优化相关参数

非锚点向锚点定向切换功能参数

(1)EN-DC锚定切换功能开关:打开

(2)基于EN-DC锚定切换是否考虑切换入场景:是

(3)基于语音的ENDC锚点切换限制开关:打开(不发起定向切换锚点)

(4)EN-DC主载波频点优先级:100/200,锚点频点配置越大,优先级越高

(5)邻区EN-DC锚点指示:是(邻接小区中配置),表示是否具有锚点小区属性

(6)ED-DC锚定功能切换测量等待定时器:10s

(7)EN-DC锚定功能切换测量索引:542(非锚点到锚点切换的测量配置号)

(8)【测量配置号542】事件判决的RSRP门限(dBm):-43、

【测量配置号542】A5事件判决的RSRP绝对门限2(dBm):-105

非锚点和锚点小区开启NSA终端的IMMCI重选功能参数

(1)EN-DC锚定IMMCI功能开关:开,UE释放后尽量驻留锚点小区

(2)EN-DC锚定IMMCI功能T320定时器时长:30分钟,当UE收到小区重选优先级信息时,则启动该定时器,当该定时器在运行时,则专用信令中的重选优先级信息有效,当该定时器超时后,则信令中的重选优先级无效,该参数是UE idle状态的移动控制参数。

(3)空闲态用户分布功能之间的优先级配置:255;253;252;100;0;0;0;0

锚点小区和非锚点小区开启NSA终端独立的移动性配置

(1)PerQCI测量配置开关:打开,取最容易切换的门限

(2)PerQCI测量配置策略:优先级策略

(3)EN-DC用户专用移动性测量配置开关:打开(独立的切换测量事件)

(4)EN-DC用户EUTRAN频点的PSHO测量指示:100,值越大代表优先级越高

(5)EN-DC用户基于覆盖的异频切换测量配置

(6)创建测量配置号:A5:30005;A4:30004:A3:30003

(7)EN-DC用户PerQCIA1A2测量配置索引组ID:5

(8)新建NSA终端PerQCI的A1A2测量门限

(9)EN-DC用户PerQCI异频测量配置索引组ID:51

(10)新建NSA终端PerQCI的A3A4A5测量门限

开启NSA终端禁止负荷均衡功能

负荷均衡NSA用户过滤开关:打开,负荷均衡不会选中NSA终端

5、SA接入失败的问题如何定位($$$)

SA接入信令流程:

(1)SA随机接入流程(竞争:初始RRC连接建立、RRC连接重建、上行失步数据到达、UE从RRC_Inactive到RRC_Connected、UEPHY检测到波束失步;非竞争:切换、下行失步数据到达、NSA接入、基于RA的SI请求)

(2)RRC连接建立

(3)7-8步,UE专有NG连接建立过程,发送初始UE消息给核心网(AMF),核心网触发下行NAS消息和初始上下文消息,有上下行限制速率)

(4)NAS过程,核心网根据UE的NAS消息内容,通过基站透传进行身份认证、鉴权、NAS安全等过程

(5)8-18步,初始上下文建立过程,包含鉴权、加密、安全激活、RRC重配置过程等,承载建立成功标志与UPF的NG-U通道建立成功。

SA接入失败分析思路

基础动作:告警检查、终端能力和PLMN检查、参数配置检查(CELLBAR/PCI/PRACH等)、干扰排查、无线环境(覆盖、质差),现场分析

原因1-终端不发起RRC接入:检查小区告警、终端是否死机、终端不支持NR频段

原因2-随机接入失败:干扰、覆盖、根序列冲突、超小区半径接入(该配置会影响生成Preamble序列所使用的NCS参数),时隙配比和时隙结构配置:要求全网一致,避免影响接入。

原因3-RRC建立失败:RRC拒绝(资源拥塞(如SRS/PUCCH)导致RRC拒绝);丢弃(超规格接入导致RRC丢弃);UE没有收到MSG4,UE没有发MSG5,基站解调失败(弱覆盖、干扰导致RRC无响应)。

原因4-NG口异常/NAS异常:NG口未发送UE初始信息,AMF/终端异常(基站排查原因、SCTP是否异常、AMF和终端进一步定位)

原因5-上下文建立失败:覆盖、干扰、传输、上下文建立超时、上下文释放过早、TOP终端、RRC重配置消息不合法(空口资源、空口覆盖、干扰、top终端、NG-U链路)

原因6-PDUsession建立失败:覆盖、干扰、传输、TOP终端、RRC重配置消息不合法

6、5G电联和中移的帧结构区别($$$)

中移动使用不同频段时帧结构不同:

2.6GHz,使用8:2配比(DDDDDDDSUU),特殊时隙采用6:4:4,子载波间隔30kHz,周期5ms。采用这种配置可以和LTE的D频段共存,避免交叉干扰;4.9GHz,使用4:1配比(DDDSU),特殊时隙采用10:2:2,子载波间隔30kHz,周期2.5ms;4.9GHz,使用7:3双周期(DDDSUDDSUU),特殊时隙采用10:2:2,子载波间隔30kHz,周期2.5ms。采用这种配置有利于提高上行容量。

电联的帧结构配置;

不同项目可能不同,需结合现网情况3.5GHz频段,使用4:1配比(DDDSU),特殊时隙采用10:2:2,子载波间隔30kHz,周期2.5ms。3.5GHz频段,使用7:3双周期(DDDSUDDSUU),特殊时隙采用10:2:2,子载波间隔30kHz,周期2.5ms。3.5GHz频段,使用3:1单周期(DDSU),特殊时隙采用10:2:2,子载波间隔30kHz,周期2ms。采用这种配置有利于提高上行容量,降低业务时延。

7、EPSfallback的流程和问题定位排查($$$)

EPSFB流程

起呼:主叫起呼到GNDOB下发B1测控/发起重定向

回落:GNDOB下发B1测控/发起重定向到终端发起TAUREQ

QCI1建立:终端发起TAUREQ到主叫QCI1承载建立

振铃:主叫QCI1承载建立到主叫收到180RINGING

1.UE发起语音业务ServiceRequest。

2.UE和gNodeB完成RRC连接建立。具体包括如下消息:

a.通过RRCSetupRequest,RRCSetup建立SRB1连接。

b.通过RRCSetupComplete通知gNodeBRRC连接建立完成,并通过RRCSetupComplete携带ServiceRequest消息。

3.gNodeB通过INITIALUEMESSAGE透传ServiceRequest给5GC。

4.UE和5GC完成鉴权和NAS加密协商流程。具体包括如下消息:

a.5GC至UE:AUTHENTICATIONREQUEST

b.UE至5GC:AUTHENTICATIONRESPONSE

c.5GC至UE:SECURITYMODECOMMAND

d.UE至5GC:SECURITYMODECOMPLETE

5.gNodeB收到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建立UE上下文和IMS信令承载。

6.gNodeB完成空口AS安全算法配置。具体包括如下消息:

a.gNodeB至UE:SecurityModeCommand

b.UE至gNodeB:SecurityModeComplete

7.gNodeB下发UE能力查询,UE上报能力信息。具体包括如下消息:

a.gNodeB至UE:UECapabilityEnquiry

b.UE至gNodeB:UECapabilityInformation

8.gNodeB发送INITIALCONTEXTSETUPRESPONSE指示PDUSession建立完成。

9.UE发起SIPINVITE消息给5GC请求建立语音会话。

10.gNodeB收到PDUSESSIONRESOURCEMODIFYREQUEST消息,指示gNodeB建立5QI=1的语音专用承载。

11.gNodeB下发异系统B1事件测量并收到B1事件测量报告。具体包括如下消息:

a.gNodeB至UE:RRCReconfiguration

b.UE至gNodeB: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

c.UE至gNodeB:MeasurementReport

12.gNodeB向5GC回复拒绝PDUSession修改,并指示IMSVoiceFallback。

13.gNodeB根据开关参数配置和UE能力判断向5GC发送切换请求

14.5GC将UE上下文信息转发给EPC。

15.EPC向eNodeB发起切换请求。

16.EPC收到eNodeB的切换请求响应。

17.EPC向5GC转发eNodeB的切换请求成功响应消息。

18.5GC向gNodeB发起切换命令。

19.gNodeB向UE发送切换命令。

20.UE切换到目标LTE小区。

21.UE和EPC间发起TAU流程。

22.EPC触发QCI=1的语音专用承载的建立

排查思路

分析动作

分析结果(否)

分析动作1:当路测统计发起EPSFB呼叫时,主叫UE发送ESR后,NR侧是否成功建立RRC

确认当前NRRF情况,如果RF正常且RRC建立失败或无响应,则需要参考NR随机接入失败的定位方法

分析动作2:主叫NRgNodeB侧是否发送测量控制

对于未下发B1测控问题,需要查询对应NR站点的配置文件,查询对应小区的移动性开关、EPSFB开关是否开启VoiceStrategySwitch=EPS_FB_SWITCH-1,InterRatServiceMobilitySw=MOBILITY_TO_EUTRAN_SW-1;

排查EPSFB开关打开以后,需要从配置文件中核查下该站点4G邻区是否添加,若4G邻区未添加且NR2LTEANR是否开启,若两者都没有生效,也会导致测量控制未下发

(当前ANR未有终端支持,待终端支持ANR时,ANR可以自动加邻区)

排查配置是否配置4G邻区的异频频点且外部邻区频点的优先级是否为推荐的优先级策略。注20B版本,NR2L优先级,语数进行了分层,语音使用参数“VoltePriority”,进行LTE频点优先级配置。

分析动作3:下发B1的测量控制以后,在一定时间内UEB1测量报告是否上报

在配置文件命令中,查找对应小区确认是否存在B1测量报告上报的判决周期,确认设置的判决周期是否为推荐值。若判决周期设置过短,UE还没有来得及,gNodeB就对UE进行盲重定向了。

在配置文件中,查找当前小区的EPSFB门限配置EpsFbB1RsrpThld和EpsFbB1Hyst。,UE测量的邻区CellRSRP要大于EpsFbB1RsrpThld+EpsFbB1Hyst*0.5,是否此门限配置的合理,若此门限配置的不合理,就会导致周边无符合条件的小区

若B1的测量门限按照推荐值进行的设置,请检测LTE小区是否弱覆盖或者小区故障

分析动作4:UEB1测量报告上报后,NR侧是否触发N2L切换或者重定向

检查此小区是否配置外部邻区

GNBEUTRAEXTERNALCELL:Mcc=460,Mnc=20,EnodebId=XX,CellId=XX,DlEarfcn=XX,PhysicalCellId="&N11&",Tac=1;"

检查此小区是否配置邻区关系

ADDNRCELLEUTRANRELATION:NrCellId="&E10&",Mcc=460,Mnc=20,EnodebId=XX,CellId=XX;"

 LTE的邻区存在PCI冲突

以上都没有问题,要在gNodeB信令跟踪下,是否为5GC核心网导致的切换命令未下发

如果所有的邻区切换准备失败,则根据频点优先级盲重定向至LTE小区

注20B版本,NR2L优先级,语数进行了分层,语音使用参数“VoltePriority”,进行LTE频点优先级配置。

分析动作5:主叫UE是否在LTE发起RRC接入,并且成功建立RRC

UE是否发起RRC连接请求,需要分析此时LTE侧的RF情况,是否无合适小区接入。

UE已经发起RRC接入,但多次发送网络侧无响应(未收到针对该用户的RRCconnectionsetup消息),此时上行存在问题,需要核查是否正常

UE已经发起RRC接入,但被eNodeB拒绝,要确认是否存在拥塞导致准入失败

分析动作6:主叫UE是发起TAU流程,TAU消息完成

UE若收到TAUReject消息,则需要在核心网MME侧进行信令跟踪。判断TAUReject的原因

分析动作7:被叫是否收到Paging消息。

主叫都正常时,如果长时间没有呼叫成功,则问题可能出在被叫侧,通过主叫时间点找到被叫信令相应时间点前后,确认被叫UE是否收到paging消息

并且分析此时被叫UE是否有其他流程,具体请参考5章节的典型场景分析,如果被叫没有其他流程但仍旧未收到paging消息,则需要跟踪核心网AMF和gNodeb侧信令来隔离是核心网问题还是gNodeb问题

分析动作9:主叫UE是否成功收到Update/180ring消息

一般IMS侧的问题都是有相应的错误码判断建立失败原因

487RequestTerminatedIMS在发现异常后用487RequestTerminate终止呼叫

481CALL/TransactionDoesNotExistIMS收到UE发送消息后,发现呼叫已不存在,发此错误码

480TerporarilyUnavailableIMS长期得不到UE响应,相关定时器超时发此错误吗

486BusyHere当成功联系到被叫方的终端系统,但是被叫方当前在这个终端系统上不能接听这个电话(如正在或其他呼叫业务),发此错误码

500ServerInternalError服务器遇到未知的情况,并且不能继续处理请求,一般为IMS内部问题或和其他网元交互异常

503Serviceunavailable服务不可用,一般为IMS内部问题或和其他网元交互异常

603Decline寻呼到被叫后,被叫在摘机前终止此次呼叫,一般发此错误码

(1)从终端测试LOG上RRC建立、鉴权加密,收B1测量/RRCRELEASE(带4G频点)流程是否正常,占用5G小区RSRP和SINR是否正常。

(2)从5G虚用户跟踪上查看RRC建立、鉴权、PDUSESSION5、PDUSESSION6建立、PDUSessionResourceModify(指示建QCI1)流程是否正常

(3)通话流程查看SIP信令流程是否正常,5G网管平台上看话统指标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告警(无线及传输)

(4)是否存在出现在两个或多个小区的频繁切换,导致延迟下发B1测控/RRCRELEASE消息(带目标4G频点),判断为流程冲突,需要无线侧排查是否切换参数设置不合理或小区重叠覆盖导致频繁切换

(5)终端收到的RRCRELEASE消息中带的4G频点不合理,对应小区信号差,或无信号,导致搜网时间长,需要核查5G小区配置中是否漏定义4G频点,频率优先级是否合理(优先级最高频点对应的小区应信号良好且覆盖连续)

(6)优先级最高的频点对应的4G的小区存在上行干扰,应降低该频点优先级,将覆盖连续且无干扰的频点的优先级设置为最高,其次排查空口质量问题。从终端测试软件来看是否存在RSRP信号弱(5G<-95dBm,4G小于-110dBm)和SINR差(小于-3dB),从网管平台上看5G和同覆盖4G小区是否存在严重的上行干扰

(7)4G频点配置是否完善,4G频点的优先级设置是否合理(EPSFB采用盲重定向方式),4G频点设置、4G外部小区配置、5-4邻区配置、GNODEB长度配置是否正确,邻区是否完善(EPSFB采用切换方式),4G和5G小区KPI指标是否良好,是否有相关告警

(8)4G无线问题,覆盖,质量,干扰,告警等

时延分析:

分段1:NR侧RRC Request – NR侧Invite

此段主要为UE在idle 状态下发起业务先进行RRC建链过程。主要核查下此空口覆盖或者干扰原因,导致空口丢包,进而导致时延。

分段2:SIP消息Invite – SIP消息100 trying

此段时延在5GC稳定后,现网发生的概率是比较不大。主要是UE与IMS的 P-CSCF(SBC)之间的SIP信令流程造成的。在P_CSCF收到主叫的invite消息以后,先给UE发送100 trying,然后再与PCF交互。 此段时延比较大时,可在主叫的P_CSCF上抓包后反馈给IMS维护工程师处理。

分段3:SIP消息100 Trying -– B1测量控制下发RRCReconfiguration

主叫侧收到100trying以后,网络侧P_CSCF(SBC)向5GC,gNodeB请求专有承载的建立,gNodeB根据配置拒绝QCI=1的建立并触发EPS FB 的流程。此时gNodeB 向UE发送B1测量控制消息。此段时延较大,主要在P_CSCF(SBC),SMF、AMF以及gNodeB上进行抓包,看那块信令结点上处理时延比较大。重点关注 SMF与AMF处理流程。

分段4:B1测量控制RRCReconfiguration–B1测量上报MeasurementReport,此处影响时延主要是UE收到B1的测量控制以后,UE是否很快的上报了测量报告。

如果此段时延比较大,主要原因为UE内部对外部信号测量机制导致,为终端原因。或无线覆盖弱,异频频点配置不合理等原因。

分段5:B1测量上报MeasurementReport –切换命令MobilityFromNRCommand  该段时延主要涉及到gNodeB 收到B1测量报告以后,选择切换小区,通过AMF、N26接口、MME 、eNodeB预留切换资源。中间异系统的网元较多,可通过单用户抓包分析,在此过程中,那个结点在处理过程中时延较长。

分段6:切换命令MobilityFromNRCommand – 切换完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此段主要是切换执行阶段,如果时延较长,主要考虑空口因素导致的时延增加。例如覆盖抖降等场景      

分段7:切换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 –  TAU Request       此段主要为UE在LTE侧入网过程中接入、UE能力查询阶段,此过程要考虑空口的覆盖、干扰影响的时延外,还需要考虑无线与核心网交互之间是否带来的额外时延。

分段8:TrackingAreaUpdateRequest---–TrackingAreaUpdateComplete

此段时延较大,主要为核心网侧的原因,联系5GC核心网的工程师在AMF、SMF网元跟踪数据包,分析处理结点时延较大的。

分段9:TrackingAreaUpdateComplete – 183 Session Progress

此段时延较大,主要为被叫侧的引入的,从PA数据可以查看被叫侧时处于IDLE状态还是Connect状态。以及被叫P_CSCF与PCF之间的交互时延等。从测试过程分析来看,这部分时延相对比较稳定,未出现时延比较大的情况。

分段10:183 Session Progress –UPDATE

此段时延较大,主要为主被叫媒体面编解码协商的过程,从测试中此阶段时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较小。要关注主被叫UE、以及主被叫P_CSCF(SBC)对编解码处理的时延。

分段11:UPDATE – 180 Ring

此段时延较大,主要为SIP信令面的交互。优先排查主被叫空口是否由于覆盖、干扰、切换等因素导致时延变大。

8、网络切片

将一个物理网络分成多个虚拟的逻辑网络,每一个虚拟网络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这就叫网络切片

我们建上三大类子网络:eMBB,mMTC和uRLLC各一类,这些网络之间是独立不受影响,每张子网络内部的不同业务依旧使用QoS来管理。并且在同一类子网络之下,还可以再次进行资源的划分,形成更低一层的子网络,比如mMTC子网络还可以按需分为:智能停车子网络,自动抄表子网络,智慧农业子网络等等

无线子切片:切片资源划分和隔离,切片感知,切片选择,移动性管理,每个切片的QoS保障。

承载子切片:基于SDN的统一管理,承载也可以被抽象成资源池来进行灵活分配,从而切割成网络切片。

核心网子切片:核心网在5G时代可谓变得妈都不认识了,基于SBA(服务化架构ServiceBasedArchitecture),以前所有的网元都被打散,重构为一个个实现基本功能集合的微服务,再由这些微服务像搭积木一样按需拼装成网络切片。

最后,经过无线,承载和核心网这些纵向子切片的协同工作,为端到端的横向切片:eMBB、mMTC和uRLLC提供支撑,不同的业务得以在不同的切片之上畅行。

基于网络切片,运营商以此可以把业务从传统的语音和数据拓展到万物互联,也将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从传统的通信提供商蜕变为平台提供商,通过网络切片的运营,为垂直行业提供实验、部署和管理的平台,甚至提供端到端的服务。

运营商可以用B2B2C的方式来销售网络切片,并通过引入DevOps(开发和运营同步进行)的理念和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切片运营的效率。

9、主流帧结构对应的峰值速率

5G上行理论峰值速率的粗略计算

上行基本配置,2流,64QAM(一个符号6bit)

1、Type1:2.5ms双周期

由2.5ms双周期帧结构可知,在特殊子帧时隙配比为10:2:2的情况下,5ms内有(3+2*2/14)个上行slot,则每毫秒的上行slot数目约为0.657个/ms。

上行理论峰值速率的粗略计算:

273RB*12子载波*11符号(扣除开销)*0.657/ms*6bit(64QAM)*2流=284Mbps

2、Type2:5ms单周期

由5ms单周期帧结构可知,在特殊子帧时隙配比为6:4:4的情况下,5ms内有(2+4/14)个上行slot,则每毫秒的上行slot数目约为0.457/ms。

上行理论峰值速率的粗略计算:

273RB*12子载波*11符号(扣除开销)*0.457/ms*6bit(64QAM)*2流=198Mbps

5G下行理论峰值速率的粗略计算

下行基本配置,4流,256QAM(一个符号8bit)

1、Type1:2.5ms双周期

由2.5ms双周期帧结构可知,在特殊子帧时隙配比为10:2:2的情况下,5ms内有(5+2*10/14)个下行slot,则每毫秒的下行slot数目约为1.28个/ms。

下行理论峰值速率的粗略计算:

273RB*12子载波*11符号(扣除开销)*1.28/ms*8bit(256QAM)*4流=1.48Gbps

2、Type2:5ms单周期

由5ms单周期帧结构可知,在特殊子帧时隙配比为6:4:4的情况下,5ms内有(7+6/14)个下行slot,则每毫秒的下行slot数目约为1.48个/ms。

下行理论峰值速率的粗略计算:

273RB*12子载波*11符号(扣除开销)*1.48/ms*8bit(256QAM)*4流=1.7Gbps

10、SA跟NSA的优劣势($$$)

1、NSA组网

优势:首先从技术角度来看,NSA5G的技术更加成熟,同样已经取得了3GPP商用标准的确认,而且其他已经使用上5G网络的国家也都是采用的这种模式。其次在网络覆盖方面,NSA5G可以依托现有的非常成熟的4G网络基础进行5G网络的布置,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5G网络覆盖工作。其实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运营成本方面,NSA5G的建设成本比SA5G要低很多

劣势:NSA组网只能应用于eMBB场景,主要是对速率的提升比较大,对5G其它特性不能支持

2、SA组网

优势:1、SA组网方案是网络演进的目标方案,2、SA组网可避免NSA的网络频繁改造和终端复杂的问题,可以降低成本;3、SA组网的业务能力更强。SA支持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5G新特性,为未来实现uRLLC和mMTC应用场景打下基础;4、SA的终端成本将会降低。在NSA组网方案下,3.5Hz频段组合在终端侧存在比较严重的干扰,导致终端成本较高。但SA终端将不涉及双连接等技术,连接相对简单,成本也就更低

劣势:1、SA相关技术的3GPP协议冻结时间较晚,产业链发展较慢;2、5G建设前期,采用SA组网不能做到连续覆盖,用户体验较差;3、需要建设5G核心网,投入成本较高。

11、NSA用的结构3X有什么特点

Option3x控制面在E-UTRA,业务分流在NR侧PDCP层,eNB与MME有S1-MME连接,gNB与eNB都和SGW建立S1-U连接,eNB和gNB间X2接口负责转发信令和少量业务数据。Option3x组网方式对4G现网影响较小,不需要大幅度的升级改造,节省投资

Option3的数据分流是在E-UTRA的PDCP,option3x的数据分流是在NR侧PDCP

12、5G的RRC状态($$$)

RRC建立失败的三种情况:1、资源拥塞(如SRS/PUCCH)导致RRC拒绝; 2、弱覆盖、干扰导致RRC无响应; 3、超规格接入导致RRC丢弃

RRC状态:RRC_CONNECTED(RRC连接)

5GC - NG-RAN 仍然与UE建立承载 (both C/U-planes);NG-RAN和UE保留上下文信息;NG-RAN 知道UE属于哪个小区;对特定UE建立传输;移动性管理由网络侧决定

RRC_IDLE(RRC空闲)

PLMN 选择;监听系统消息;重选;应用协商的DRX配置监听寻呼消息(5GC发起的);位置区由核心网来管理。

RRC_Inactive(RRC不活动)

监听系统消息;重选;应用协商的DRX配置监听寻呼消息(RAN 发起的);跟踪区(RNA) 由NG- RAN管理;5GC - NG-RAN 仍然与UE建立承载 (both C/U-planes);NG-RAN和UE保留上下文信息;NG-RAN 知道UE属于哪个RNA。

13、BWP简单介绍(一部分带宽)带宽自适应变化

BWP是网络侧给UE分配,对应特定载波特定参数集的一组连续的公共资源块。每个UE可以配置上行、下行最多各4个BWP,如果使用SUL(补充上行链路),在SUL可以额外配置最多4个BWP。UE只能在当前激活的BWP内发送或接收信号和数据,同一时刻DL或UL最多只能有一个激活的BWP。通过BWP配置,网络可以支持不连续频段,可以为UE配置不同大小的带宽、不同的参数集。

BWP包括初始BWP(初始接入时使用)、缺省BWP(inactivitytimer超时后使用)、激活BWP(某一时刻只能激活1个专用BWP)、专用BWP(RRC连接使用)。UE初始接入时使用初始BWP,建立RRC连接后网络为其分配专用BWP。当BWP-inactivitytimer超时,UE迁移到缺省BWP(如果没有配置缺省BWP,就迁移到初始BWP),当有大数据业务发生时,可以通过PDCCH命令迁移到大带宽的BWP。

BWP,英文全称为BandwidthPart,即一部分带宽。我们有时也用BandwidthAdaptation指代这个技术,即带宽自适应变化。

在NR中,UE的带宽可以动态的变化。第一个时刻,UE的业务量较大,系统给UE配置一个大带宽(BWP1);第二时刻,UE的业务量较小,系统给UE配置了一个小带宽(BWP2),满足基本的通信需求即可;第三时刻,系统发现BWP1所在带宽内有大范围频率选择性衰落,或者BWP1所在频率范围内资源较为紧缺,于是给UE配置了一个新的带宽(BWP3)。

UE在对应的BWP内只需要采用对应BWP的中心频点和采样率即可。而且,每个BWP不仅仅是频点和带宽不一样,每个BWP可以对应不同的配置。比如,每个BWP的子载波间隔,CP类型,SSB(PSS/SSSPBCHBlock)周期等都可以差异化配置,以适应不同的业务。

BWP的技术优势主要有四个方面:

l  UE无需支持全部带宽,只需要满足最低带宽要求即可,有利于低成本终端的开发,促进产业发展;

l  当UE业务量不大时,UE可以切换到低带宽运行,可以非常明显的降低功耗;

l  5G技术前向兼容,当5G添加新的技术时,可以直接将新技术在新的BWP上运行,保证了系统的前向兼容;

l  适应业务需要,为业务动态配置BWP。

在NRFDD系统中,一个UE最多可以配置4个DLBWP和4个ULBWP。在NRTDD系统中,一个UE最多配置4个BWPPair(一对)。BWPPair是指DLBWPID和ULBWPID相同,并且DLBWP和ULBWP的中心频点一样,但是带宽和子载波间隔可以不一致。

BWP主要分为两类:InitialBWP(初始)和DedicatedBWP(专用)。InitialBWP主要用于UE接收RMSI、OSI发起随机接入等。而DedicatedBWP主要用于数据业务传输,DedicatedBWP的带宽一般比InitialBWP大

14、简单介绍一下SUL

SUL为补充上行频段,是针对5G频段较高、上行覆盖较差而引入的低频资源。通过上下行解耦,当UE在覆盖较弱时,下行仍然使用高频资源,而上行使用SUL资源,在保证下行高速率的同时提升上行覆盖和速率。使用高频资源时,下行基站发送信号时可以使用更大的功率、更多的天线来增强下行覆盖,而上行UE功率有限、天线数量少,使得上行覆盖比下行覆盖小很多,因此需要引入SUL利用上下行解耦技术来增强上行覆盖。

SUL(supplementaryuplink),顾名思义,即补充的上行链路。我们知道,一个小区(Cell)一般都包含上行载波(uplinkcarrier)和下行载波(downlinkcarrier),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在同一个频段(frequencyband)内。但是在5G时代,所用的band频点都比较高,比如毫米波等。频段越高,信号传输损耗越大。由于UE的发射功率是受限的,这就会导致UE的上行覆盖受限制。于是,业界就提出了SUL技术,通过提供一个补充的上行链路(一般处于低频段,如LTE频段)来保证UE的上行覆盖。

UE正常的上行链路称为UL,补充的上行链路称为SUL。SUL的采用1.8G频段,频点较低,信号损耗较小,可以保证UL的覆盖。

需要注意的是,上下行解耦设计与传统载波聚合有着本质的区别,上下行解耦中NRTDD载波与SUL载波属于同一个小区,即两个上行载波对应同一个下行载波,而载波聚合时两个载波分属不同的小区。

UE可以在UL和SUL之间动态选择发送链路,但是在同一个时刻,UE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发送,不能同时在两条上行链路上发送上行。

SUL、CA和DC(双连接)的关系

SUL-NR上行频段(N80-N86)N80:1710-1785;N81:880-915;N82:832-862;N83:703-748;N84:1920-1980;N86:1710-1780。

DC(Dual-connectivity),即双链接,顾名思义就是UE同时跟两个基站保持着连接。DC技术最开始的时候是为了解决小区边缘用户的覆盖问题。

如下图所示,UE处于小区边缘,如果光靠主基站A,UE的信号强度可能不够。运营商可以在小区边缘部署基站B,通过把基站A和基站B配置成DC用于增强覆盖。UE同时跟基站A和基站B保持连接。

DC与CA的区别在于:DC下的两个基站独立调度,这也就意味着UE必须得有两个不同的MAC实体,一个对应基站A,另一个对应基站B;而CA下所有的CC都对应1个MAC实体

15、NSA接入信令流程($$$)

NSA接入流程主要包含几个部分:

(1)UE初始接入:前导码传输、随机接入响应、MSG3(RRCConnectionRequest)、冲突解决-RRC建立完成)、初始信息上报MME、初始上下文建立、UE上报5G能力、加密(一次RRC连接重配置)

(2)5G-NR测量控制及测量报告:

l  LTE基站通过RRC重配置下发NR测量控制,包括B1事件及门限、频点、带宽等信息;

l  UE启动测量,发现满足条件的NR小区后,通过测量上报NR小区的PCI及RSRP等信息

(3)5G辅小区添加:

Ø  触发SgNB添加流程,选择RSRP最强的NR小区,包含E-RAB信息、DRB配置、小区配置、SCG承载的加密算法、UE能力等信息。

Ø  SgNB准入并完成资源分配,向MeNB回复响应消息

Ø  UE收到RRC重配置消息,包含添加辅小区的PCI,频点等信息

Ø  UE进行RRC重配置完成告知MeNB、并通知SgNB重配置完成

Ø  UE执行NR小区PSS、SSS的同步,并在NR发起随机接入流程(非竞争随机接入)

(4)路径更新:

  对于承载类型变更场景,为减少服务中断时间,需要进行MeNB和SgNB间的数据转发

  执行SgNB和EPC之间的用户面路径更新,将E-RAB的S1-U接口接入SgNB。

16、NSA接入问题分析思路($$$)

(1)LTE侧流程

²  UE未能附着MeNB,未建立业务承载,主要原因4G的接入排查

²  下发测量控制中未包含NR-B1测量,主要原因有UE能力、核心网禁止、LTE侧开关频点邻区参数配置问题、X2链路配置错误或者故障等

²  UE未上报5G-B1测量结果,主要原因B1下发的频点PCI错误、5G小区状态异常、5G小区受干扰严重导致用户测量不到5G

(2)接入准备阶段

²  MeNB收到B1测量后未发起辅站添加流程,主要原因为LTE邻区配置异常,漏配或者PCI冲突

²  X2链路配置错误或者故障

(3)NR空口接入阶段

²  UE收到重配置消息不发起随机接入,主要原因5G小区下行弱覆盖、干扰严重、SCG重配置消息中参数在UE校验失败

²  MSG1未收到或者MSG3失败,主要原因上下行弱覆盖、上下行干扰、PCI冲突混淆

17、基站对NSA终端UE能力查询

UECapability即UE能力,基站知道UE能力之后才能对UE做出正确的调度。如果UE支持某个功能,那么基站可以给该UE配置该功能;如果UE不支持某个功能,那么基站便不可以给该UE配置该功能

UECapability请求和UECapability上报。当基站需要UE上报UECapability时,基站会给UE下发UECapabilityEnquiry指令。当UE收到UECapabilityEnquiry指令后,UE根据指令上报UE能力UECapabilityInformation

第一次:EN-DC-R15supported,上报表示支持NSA能力,否则无法添加SCG;supportedBandListEUTRA,存在异常终端,在该字段未包含已接入LTE小区的频段,导致无法添加SCG

第二次:查询内容:携带RequestedFerqBandNR-MRDC字段,LTE&NRMRDC组合能力,如果不上报,则无法添加SCG

第三次:查询内容:NR能力

UE在附着时通过AttachRequest消息携带UE能力信息,发送给MME;MME通过InitialContextSetupRequest消息将UE能力信息发送给eNB。在eNB获得的能力信息不全或需要获取额外的能力信息时,eNB可以通过能力查询过程向UE要求能力上报。

基站针对NSA终端一般会有3次UE能力查询:

第一次:和正常4G终端一样,上报4G,3G,2G;1、EN-DC-r15:supported,上报表示支持NSA能力,否则无法添加SCG;2、SupportBandListEUTRA,存在异常终端,在该字段未包含已接入LTE小区的频段,导致无法添加SCG

第二次:NSA下的MRDC能力;L&NR的MRDC组合能力,如果不上报,则无法添加SCG

第三次:NR相关能力;NR测频段及特性信息,eNB后续会转发给gNB保存

18、NR的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SI)分为最小SI和其他SI,其中最小SI使用不同的消息(MIB和SIB1)在两个不同的下行链路信道上传输,而其他SI在SystemInformation消息(SIB2及以上)中传输。剩余最小SI(RMSI)也用于表示SIB1,最小SI是周期性广播的,并且包括初始接入所需的基本信息和用于定期或按需提供的任何其他SI广播的信息,即调度信息。

MIB:MIB包含接收进一步系统信息所需的小区禁止状态信息和基本物理层信息;

SIB

1、SIB1定义了其他系统信息块的调度,并包含初始接入所需的信息;

2、SIB2包含小区重选信息,主要与服务小区有关;

3、SIB3包含关于与小区重选相关的服务频率和频内相邻小区的信息(包括频率共用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特定的重选参数);

4、SIB4包含关于与小区重选相关的其他NR频率和频率间相邻小区的信息(包括频率共用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特定的重选参数);

5、SIB5包含关于E-UTRA频率和与小区重选相关的E-UTRA相邻小区的信息(包括频率共用的小区重选参数以及小区特定的重选参数);

6、SIB6包含ETWS主要通知;

7、SIB7包含ETWS辅助通知;

8、SIB8包含CMAS警告通知;

9、SIB9包含与GPS时间和协调世界时(UTC)相关的信息。

19、信道映射

虚线不是说明他们之间有直接的信道,而是他们之间有联系。

PSS、SSS、PBCH是绑定在一起,位于下行资源SSB中。

DL-SCH需要PDSCH、DMRS来做物理层调度。

UL-SCH需要PUSCH、DMRS来做物理层调度。

DL-SCH需要PUCCH、DMRS来做HARQ。

NR和LTE在物理层信道的差别:

NR不再使用CRS,即CellSpecificReferenceSignal-小区特定参考信号

NRPDSCH需要DMRS;LTEPDSCH不使用DMRS。这是因为NRPDSCH没有关于CRS的信息,所以它需要使用DMRS。

下图是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之间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映射关系。但是BCCH映射为BCH和DL-SCH。这意味着BCCH消息同时映射到BCH和DL-SCH嘛?不是的,一些BCCH数据映射到BCH,还有一些映射到DL-SCH。在LTE中,又两种BCCH。一种是MIB,另一种是SIB。MIB就是BCCH-BCH,而SIB是BCCH-DLSCH。

20、随机接入过程($$$)

随机接入的目的

在小区搜索过程之后,UE已经与小区取得了下行同步,因此UE能够接收下行数据。但UE只有与小区取得上行同步,才能进行上行传输。UE通过随机接入过程(RandomAccessProcedure)与小区建立连接并取得上行同步。

随机接入的主要目的:(1)获得上行同步;(2)为UE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C-RNTI。

随机接入的原因

1)初始接入:UE从RRC_IDLE态到RRC_CONNETTED态;

2)RRC连接重建:以便UE在无线链路失败后重新建立无线连接(期间重建小区可能是UE无线链路失败的小区,也可能不是);

3)切换:UE处于RRC_CONNETED态,此时UE需要新的小区建立上行同步;

4)RRC_CONNETTED态下,上行或下行数据到达时,此时UE上行处于失步状态;

5)RRC_CONNETTED态下,上行数据到达,此时UE没有用于SR的PUCCH资源时;

6)SR失败:通过随机接入过程重新获得PUCCH资源;

7)RRC在同步重配时的请求;

8)RRC_INACTIVE态下的接入:UE会从RRC_INACTIVE态到RRC_CONNETTED态;

9)在SCell添加时建立时间对齐;

10)请求其他SI:UE处于RRC_IDLE态和RRC_CONNETTED态下时,通过随机接入过程请求其他SI;

11)波束失败恢复:UE检测到失败并发现新的波束时,会选择新的波束。

因此,随机接入过程有2种不同的模式:

1.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应用于上述/2)/3)/4)/5)/6)/8)/10)/11)。

2.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应用于上述3)/4)/7)/9)/10)/11)。

对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UE只能在PCell发起,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UE即可以在PCell发起也可以在SCell发起。

preamble的组成

preamble由循环前缀(CP)和preamble序列(sequence)组成,

preamble支持4种长度为839的长序列前导和9种长度为139的短序列前导,其preamble序列长度由高层参数prach-RootSequenceIndex指示。在FR1下,支持长序列和子载波间隔为15KHz和30KHz的短序列。而在FR2下,仅支持子载波间隔为60KHz和120KHz的短序列

每个小区有64个可用的preamble序列,UE会选择其中一个(或由gNB指定)在PRACH上传输,这些序列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totalNumberOfRA-Preambles指示用于基于竞争和基于非竞争随机接入的前导;另一部分是除了totalNumberOfRA-Preambles之外的前导,这一部分前导用于其他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totalNumberOfRA-Preambles不只是具体的前导数,则64个前导都用于基于竞争和基于非竞争随机接入。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preamble又可分为两组:groupA和groupB,其中groupB不一定存在,其参数的配置由ssb-perRACH-OccasionAndCB-PreamblesPerSSB进行配置。对于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参数的配置,gNB是通过RACH-ConfigCommon(SIB1中BWP-Common携带)来发送这些配置的,而基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参数的配置,gNB通过RACH-ConfigDedicated进行参数的配置

21、RRC重配置消息信令分析

5G接入测量过程

UE成功接入LTE后,eNB会通过RRC连接重配置下发NR的测量控制:包括测量事件B1及相关门限,NR的绝对频点号等。

UE启动测量,当发现满足条件的NR小区后,通过测量报告上报NR小区的PCI及RSRP。

Measobjectlist是测量对象的列表:对于NR来说,一个测量对象指的是一个载波频率,测量对象中包含着对该频率进行测量所需要的的信息。

Reportconfiglist是上报配置列表:每一个上报配置是对一组对于测量的配置信息,包括NR的上报配置,给出了执行了测量,触发上报相关的测量参数。

Measidlist为测量标识列表:一个测量标识就是一个测量对象和一个上报配置的关联

22、NR帧结构

在5g/NR中,支持多种参数集(波形配置,如子帧间距),无线帧结构根据参数集略有不同。但是,不管参数集是多少,一个无线帧的长度和一个子帧的长度是相同的。无线帧的长度始终为10ms,子帧的长度始终为1ms。

那么,在计算不同参数集的物理性质时,应该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要在一个子帧中放置不同数量的时隙,还有另一个不同的数字参数,它是时隙中的符号数。但是,时隙中的符号数量不会随着数字的变化而变化,它只会随着时隙配置类型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时隙配置0,时隙的符号数始终为14;对于时隙配置1,时隙的符号数始终为14。

在这种配置中,一个子帧只有一个时隙,这意味着一个无线帧包含10个时隙。时隙中的OFDM符号数为14

在这种配置中,一个子帧只有2个时隙,这意味着一个无线电帧包含20个时隙。时隙中的OFDM符号数为14

在这种配置中,一个子帧只有4个时隙,这意味着一个无线电帧包含40个时隙。时隙中的OFDM符号数为14

在这种配置中,一个子帧只有8个时隙,这意味着一个无线电帧包含80个时隙。时隙中的OFDM符号数为14

在这种配置中,一个子帧只有16个时隙,这意味着一个无线电帧包含160个时隙。时隙中的OFDM符号数为14

ExtendedCP,Numerology=4

在这种配置中,一个子帧只有8个时隙,这意味着一个无线电帧包含80个时隙。时隙中的OFDM符号数为12

时隙结构

时隙格式指示如何使用单个时隙中的每个符号。它定义哪些符号用于上行链路,哪些符号用于特定时隙内的下行链路。在LTETDD中,如果为配置了子帧(相当于NR中的时隙),则子帧中的所有符号都应用作上行或下行。但是在NR中,时隙内的符号可以通过以下各种方式配置。

每个时隙中的符号不一定都使用。时隙中的符号可以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可以用于上行、下行或灵活时隙

这么多类型的时隙格式是为了使NR调度更加灵活,特别是对于TDD操作。通过应用时隙格式或按顺序组合不同的时隙格式,可以实现以下示例中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调度

NRTDD当前主流的帧结构:

4:1——2.5ms(DDDSU),S时隙10DL:2GP:2UL,GP符号数可配置

7:3——2.5ms+2.5ms(DDDSU+DDSUU),S时隙10DL:2GP:2UL,GP符号数可配置

3:1——2ms(DDSU),S时隙假定配置12DL:2GP,GP符号数可配置

8:2——5ms(DDDDDDDSUU),S时隙6DL:4GP:4UL(保持和LTETDD同步),GP符号数可配置

当前主流配置是4:1和8:2

以eMBB(增强型无线宽带)场景,30KHz子载波间隔为例,这里例举实现中3种各厂家可能的帧结构。

第一种:2.5ms双周期结构

在5ms里面有两个不同类型的周期,第一个2.5ms为DDDSU,第二个2.5ms为DDSUU,合在一起为:DDDSUDDSUU。这种类型有两个连续上行时隙,意味着能够接收更远的随机接入申请,有利于提升上行覆盖。

第二种:2.5ms单周期结构

以2.5ms为周期,重复发射模板DDDSU。这种类型下行时隙多,有利于增大下行吞吐量

第三种:2ms单周期结构

以2ms为周期,重复发射DSDU。这种模式上下行转换较为均衡,有效减少网络时延。但上下行切换频繁,需要在上行时隙中牺牲一部分符号做切换。

第4种:5ms单周期结构

2.6G的NR 时隙结构受限于LTE 同步,不能灵活调整,LTE帧偏置700,NR帧偏置2300。

子载波间隔(SCS,SubCarrierSpacing)对覆盖、时延、移动性、相噪的影响:

覆盖:SCS越小,符号长度/CP越长,覆盖越好;

移动性:SCS越大,多普勒频移影响越小,性能越好;

时延:SCS越大,符号长度越短,时延越小;

相噪:SCS越大,相噪影响越小,性能越好

NR帧结构

NR在帧结构方面沿袭了LTE的上层帧结构。但在灵活性比LTE提升很多。

系统帧(frame)时长为10ms,SFN范围0~1023,基本的数据发送周期。

子帧(Subframe)时长为1ms,子帧号范围0~9,部分控制信息的发送周期。每个帧分2个半帧。第一个半帧包含子帧0~4,第二个半帧包含子帧5~9。每个子帧由若干个时隙组成,具体多少个时隙,由numerologies决定。

时隙(Slot),14个OFDM符号,1个slot内符号数范围0~13,数据调度和同步的最小单位。T_slot=1/2^。扩展CP时是12个符号。

符号(Symbol),由CP+Data组成,即T_symbol=T_data+T_cp。T_data=1/SCS,T_cp=144or160(首符号)/2048*T_data.符号是调制的基本单位。

采样点:物理层的基本时间单位,NR中有2个基本时间单位,Ts和Tc

为什么需要循环前缀CP?

多径时延扩展(最大传输时延和最小传输时延的差值),导致

符号间干扰ISI(Inter-SymbolInterference),严重影响数字信号的传输质量;

信道间干扰ICI(Inter-ChannelInterference),OFDM系统下子载波的正交性被破坏,影响接收侧的解调。

引入CP解决ISI和ICI:

保护间隔减少ISI:在每个OFDM符号之间插入保护间隔,该保护间隔的时间长度Tg一般要大于无线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

保护间隔内填入循环前缀CP减少ICI:将每个OFDM符号的后时间中的样点复制到OFDM符号的前面,保证在FFT周期内,OFDM符号的延时副本内包含的波形的周期个数也是整数

{子载波间隔为何设计为15kHz~240kHz?}

相位噪声和多普勒效应决定了子载波间隔的最小值。循环前缀CP决定了子载波间隔的最大值。

如果子载波间隔太小,相位噪声会产生过高的信号误差,而消除这种相位噪声对本地晶振的要求过高。子载波间隔太小物理层性能也容易受多普勒频偏的干扰。最小值15kHz,在LTE标准制定的时候就做过详尽的研究比较。以后有兴趣可以翻翻看。

如果子载波间隔太大,OFDM符号中的CP持续时间就短。设计CP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时延扩展,从而克服多径干扰的影响。CP的持续时间必须大于信道的时延扩展,否则就起不到克服多径干扰的作用。对sub6GHz和毫米波频段的实际测量发现,不同频段的时延扩展差不多,说明频率高低对时延扩展的影响不大。与NLOS相比LOS场景下的时延扩展小得多。时延扩展的最大均方根值RMS是0.2us,这决定了最大子载波间隔是240kHz,因为根据上述描述,子载波间隔是240kHz时,CP时长是0.29us,刚好大于0.2us

23、SA接入过程

NSA/SA终端能力与小区能力识别

1、UE能力识别

LTE识别终端能力:

若携带sa-NR-r15字段表示支持SA

若携带en-DC-r15字段表示支持NSA

若两个字段都携带则表示NSA+SA双模终端

小区能力识别

5G终端的开机选网驻留过程

24、信道与信号介绍

25、前台有收到测控信息(有B1),但没有上报测量报告(没MR),怎么排查;($$$)

1、B1测量控制中下发的频点错误,核查测量配置

2、5G小区状态异常或者AAU发功异常导致用户无法测量到5G,核查小区功率参数及相关告警

3、5GSSB受干扰严重导致用户测量不到5G,前台观察无线环境RSRP、SINR值如何,是否保持稳定

4、B1门限设置不合理,门限设置过高

26、SN添加成功比较低怎么排查($$$)

全网性SN添加成功率不达标核查

1.是否存在区域性干扰。

2.大部分锚点小区/NR小区版本过旧

3.NR小区基线参数未对齐,需强刷最新基线参数。

4.核查根序列、PrachConfigurationIndex、Ncs配置、PCI等基础参数配置不合理

5.4->5邻区漏配问题突出

6.4->5X2偶联配置异常,偶联故障问题突出

SN添加成功率不达标TOP小区核查

1.检查是否存在SN添加成功率异常的NR小区或LTE锚点TOP小区;

2.检查是否存在4->5SN添加异常的TOP邻区对;

3.检查TOP邻区对中锚点侧小区/NR小区的基础KPI是否正常,掉线率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告警,高NI等;

5.检查异常锚点LTE侧版本和NR基站版本是否为最新

6.检查锚点侧参数配置,4->5外部邻区定义核查,NR邻区PCI混淆;

8.4->5G的X2偶联配置,X2状态核查;

9.覆盖问题排查是否存在过覆盖,5<->5,4->5邻区漏配问题;

10.加腿B1门限设置过低核查;

11.排查完成未发现问题,取相关异常counter有针对性去分析排查;

12.NR侧按要求强刷随版本的基线参数,其他参数问题:核查根序列、PrachConfigurationIndex、Ncs配置,

SN添加失败常见原因(LTE侧)

(1)SgNB添加失败次数,由于SgNB响应超时响应超时,主要指是MN等待SgNBAdditionRequestAcknowledge消息超时引起的SN添加失败,

原因有如下几点:

²  X2偶联配置,X2状态是否正常,是否能ping通;

²  NR小区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故障,是否闭塞;

²  SNAdd消息超过2k,5g没有回复ACK;

²  NR侧基站挂死,重启基站。

(2)SgNB添加失败次数,由于SgNB拒绝,指的是MN收到SN的添加拒绝消息SgNBAdditionRequestReject导致的SN添加失败,失败原因排查:

²  SgNB侧由于小区状态异常;

²  基于用户数的接纳控制,基于承载数的接纳控制导致的接纳失败;

²  servicemap5GXN未配置

²  4G侧NR外部小区PLMN配置错误;

²  基站侧256QAM功能(Qam256->qam256EnableUl、Qam256->qam256EnableDl)会强刷为enable,但是NrcellDU->RrcVersion没有强刷,需要将NrcellDU->RrcVersion修改为V15.4.0

(3)SgNB添加失败次数,由于空口超时添加失败次数

²  指的是MN下发空口重配后,空口重配定时器超时,引起的SN添加失败,失败原因;

²  LTE侧空口质量异常;

SN添加失败常见失败原因解析(NR侧)

(1)SN添加失败次数,F1Context建立失败建立失败,当gNB在SN添加过程中,收到DU回复的UECONTEXTSETUPRESPONSE消息且结果为失败时,计数器加1。NB接纳失败主要原因:

Ø  小区状态异常

Ø  基于用户数的接纳控制

Ø  基于承载数的接纳控制

(2)SN添加失败次数,X2口重配超时口重配超时,当gNB在SN添加过程中,等待X2口的重配完(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超时时,计数器加1。失败原因排查:

Ø  X2偶联配置,X2状态是否正常,是否能ping通

Ø  NR小区状态是否正常

影响SN添加成功率的因素

锚点侧主要因素如下:

  锚点侧LTE掉线率异常故障

  邻区配置问题包括:4->5邻区关系漏配,邻区定义PCI,频点,基站号配置错误等;

  锚点侧未配置了NR频点,频点配置不正确;

  LTE锚点->NRX2链路配置不正确,存在故障;

  SN添加B1门限是否设置过低,

  检查4->5邻区里存在同频同PCI的情况;

  配置SCTP及X2接口,SCTP远端端口号建议配置为36998,远端地址配置为5G业务IP地址,出入流个数必须大于等于3,SCTP链路类型配置为“EN-DCX2[2]”。配置SCTP后,若EN-DCX2AP配置无法自动生成,则需要手动进行添加,而且EN-DCX2AP占用该SCTP的最后一个流ID;

  双链接承载类型配置,数据默认承载一般为QCI9,也可能为QCI8、QCI6,修改双链接承载类型为“SCG模式[1]”,注意不能配置为“MCG模式[0]”,否则会导致B1测量不能下发,SN添加失败;

  【NR频点的SA指示】不能配置为0;

NR侧主要因素如下:

  NR侧存在弱覆盖;

  NR存在上下行干扰;

  NR基线参数配置有误;

  NR基站状态异常,存在故障;

  PCE标识配置不正确;

  5G配置的中心频点与LTE锚点小区配置的不一致;

  锚点与5G的RLC传输模式配置不一致;

  5G与4GPDCPSNbit数不一致;

  高通终端目前不支持UL256QAM;

  5G上行最大层数需为2;

  5GPDSCH的dmrstype需配置为2;

  【邻接小区所在的移动国家码】5G和4G侧参数取值不一致。

27、LTED1和D2怎么干扰后40M带宽

移动2.6G频段与LTE的D频段是同频异系统组网,当在同一区域出现使用同一频段的4/5G小区时,会出现很强的干扰

公式很好理解,当F在0-3000Mhz时,每5khz定义一个频点号,当F在3000-24250,每15khz定义一个频点号,但此时的频点号应从3000Mhz对应的频点号(600000)开始计数。同样的当F在24250-100000M,每60khz定义一个频点号,但此时的频点号应从24250Mhz对应的频点号(2016667)开始计数

举例安排:比如移动使用D频段2515~2615合计100M,中心频率为2565M,根据上表2565落在0-3000M,即表的第一行,因此采用5Khz来定义频点间隔,使用上述公式,那么对应的频点号=0+(2565M-0)/5k=513000。再如现在使用的中心频率是4800Mhz,那么对应的频点NREF=600000+(4800-3000)M/15k=720000

28、5G低速率如何处理

1、终端排查优化

终端需支持5G,且需升级到最新版本。打卡5G开关并配置NSA/SA双模模式

2、无线空口优化

NR覆盖排查优化,主要针对SSB的RSRP/SINR优化,降低邻区干扰,建议优先调整下倾角和方位角

3、干扰排查

关联CQI偏低,MCS低的直接原因,弱覆盖、同频LTE干扰、NR外部干扰等

4、调度资源排查优化

乒乓切换导致调度速率掉低,来水不足(重叠覆盖优化、CIO调整减少乒乓)

开启上行智能预调度

AAU温度过高影响调度能力(降温)

5、基站排查优化

告警排查、传输排查、核心网配套排查(主要是协商、签约、QOS配置、license等)、服务器排查、软件问题、TCP/IP包头SOCHET调整、文件大小、电脑配置等。

29、系统内切换信令流程

切换是连接状态下UE的移动触发,切换的基本目标:

指示UE可与比当前服务小区信道质量更好的小区通信–为UE提供连续的无中断的通信服务,有效防止由于小区的信号质量变差造成的掉话。5G中的切换的流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与LTE基本类似):

1、触发测量:在UE完成接入或切换成功后,gNodeB会立刻通过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向UE下发测量控制信息。此外,若测量配置信息有更新,gNodeB也会通过RRC连接重配置消息下发更新的测量控制信息。测量控制信息中最主要的就是下发测量对象、MR配置、测量事件等。

3GPP为NR定义的以下测量事件(对比LTE新增了A6):

5G测量事件具体判定准则:

其中:

Ms表示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Mn表示邻区的测量结果;

TimeToTrig表示持续满足事件进入条件的时长,即时间迟滞;

Off表示测量结果的偏置,步长0.5db;

Hys表示测量结果的幅度迟滞,步长0.5db;

Ofs表示服务小区的频率偏置;

Ofn表示邻区的频率偏置;

Ocs表示服务小区特定偏置CIO;

Ocn表示系统内邻区的小区特定偏置CIO;

Thresh即对应事件配置的门限值。

测量事件取值:

5GNR中的事件取值范围与LTE有所区别。Range即对应测量报告中上报的数值,而Value则对应其真实的数值。
以RSRP为例,LTE中的Value值范围为-140~-44dBm,而NR为-156~-31dBm,NR允许更高及更低的接收电平。LTE实际值为MR上报值-140,而NR则为MR上报值-156。假设MR中上报的RSRP为50,则实际值为50-140=-90dBm。而NR中RSRP的实际值则为50-156=-106dBm。
2、执行测量:根据测量控制的相关配置,UE监测无线信道,但满足测量报告条件时(A1-A6,B1和B2),通过事件报告gNB。测量报告数量/事件的触发可以是RSRP,RSRQ或SINR。

3、目标判决:gNB以测量为基础资源,按照先上报先处理的方式选择切换小区,并选择相应的切换策略(如切换和重定向)。

4、切换执行:源基站向目标基站进行资源的申请与分配,而后源gNodeB进行切换执行判决,将切换命令下发给UE,UE执行切换和数据转发(切换完成就是RRC重配置)。

30、NSA中的SN添加流程(在SN上创建一个UE上下文。完成双链接建立)

步骤1:主节点4G基站决定将5G基站添加为辅助节点,向5G基站发送SgNB添加请求(SgNBAdditionRequest)消息。该消息携带RRC和无线承载配置、UE能力和安全信息等。

步骤2:5G基站向4G基站发送SgNB添加请求确认(SgNBAdditionRequestAcknowlege)消息,该消息包含了NRRRC重配置消息(NRRRCReconfiguration)消息。

步骤3:4G基站将NR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封装在LTERRC连接重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里发送给手机,为手机分配5GNR无线资源。

步骤4:手机向4G基站回应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该消息携带了用于通知5G基站的NR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步骤5:4G基站通过sgNB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告知5G基站RRC重配置完成。该消息封装了NR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步骤6:手机将基于NRRRCConnectionConfiguration中包含的信息,检测NR同步块,完成下行同步,获取NR物理小区标识和广播信道等,然后再向5G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以连接5G基站。

完成以上步骤后,就意味着手机和5G基站已经准备好了用于数据传输的5G无线资源,如果在NSA3a或3x组网模式下,5G基站还要需要直连到核心网SGW完成用户面数据承载S1-U的建立过程,参见步骤7—12:

步骤7:4G基站向5G基站发送PDCPSN状态信息以便后续数据转发。

步骤8:4G基站向5G基站转发用户面数据。

步骤9:4G基站发送E-RABModificationIndication消息请求核心网MME将数据承载Bearer从4G-LTE切换到5G-NR。

步骤10:MME发送BearerModification消息通知SGW更新承载。

步骤11:SGW将数据传输路径从4G基站切换到5G基站,再通过EndMarker消息告知4G基站可以停止用户面数据的转发,5G基站就可以直接向SGW传输数据了。

步骤12:MME发送E-RABModificationConfirmation消息通知4G基站用户面数据承载切换成功,4G基站可以释放无线承载资源。

31、NSA中的释放(MN/SNinitiated)双连接释放

MNinitiatedSNRelease

SNinitiatedSNRelease

1.MN通过发送SgNB释放请求消息来启动过程。如果请求数据转发,MN将向SN提供数据转发地址。

(1)SN通过发送不包含跨节点消息的SgNB释放请求消息来启动过程。如果请求数据转发,MN将向SgNB释放确认消息中的SN提供数据转发地址。

2.SN通过发送SgNB释放请求确认消息来确认SN释放。一些情况下,SN可能会拒绝SN的释放,例如如果SN改变过程是由SN触发的。

(2)SN可能在收到SgNB释放确认消息后就开始数据转发并停止向UE提供用户数据。

3-4.如果需要,MN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向UE指出,UE应该释放整个SCG配置。如果UE无法遵守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包含的配置(部分),它将执行重配失败流程。

5-6.数据业务从SN迁移到MN。

7.SN向MN发送SecondaryRATDataVolumeReport消息,并包含通过NR空口发送给UE的相关E-RABs的数据。

8.如果适用,则启动路径更新过程。

9.在接收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后,SN可以释放与UE上下文相关的空口和控制面相关的资源。任何正在进行的数据转发都可以继续。

32、NSA中的辅节点变更(MN/SNinitiated)

MNinitiatedSNChange

1-2.MN通过SbNB添加进程请求目标SN为UE分配资源。消息中可能包含目标SN相关的测量结果。如果需要转发,目标SN将向MN提供转发地址。

3.如果目标SN资源分配成功,则MN启动源SN资源的释放,包括一个表明SCG迁移的原因。源SN可能拒绝释放。如果需要数据转发,MN将向源SN提供数据转发地址。接收SgNB释放请求消息将触发源SN停止向UE提供用户数据,并(如果适用)启动数据转发。

4-5.MN通知UE来应用新的配置。MN向UE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的新配置,包括目标SN生成的NRRRC配置消息。UE应用新的配置并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包括对目标SN进行编码的NRRRC响应消息。如果UE无法遵守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包含的配置(部分),它将执行重新配置失败过程。

6.如果RRC连接重配成功,MN通过SgNB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通知目标SN,并使用目标SN的编码NRRRC响应消息。

7.如果配置了需要SCG无线资源承载,UE将随机接入到目标SN。

8-9.如果适用,则从源SN进行数据转发。它可以在源SN从MN接收到SgNB释放请求消息时就被启动。

10.源SN向MN发送SecondaryRATDataVolumeReport消息,并包含通过NR无线发送给UE的相关E-RABs的数据。

11-15.如果其中一个承载在源SN终止,则路径更新由MN触发。

16.在接收到UE上下文发布消息后,源SN可以释放与UE上下文相关的空口和控制面相关的资源。任何正在进行的数据转发都可以继续。

SNinitiatedSNChange

1.源SN通过发送包含目标SNID信息的SgNB变更请求消息来启动SN变更过程,该消息可能包括SCG配置(支持delta配置)和与目标SN相关的测量结果。

2-3.MN要求目标SN通过SgNB添加流程为UE分配资源,包括与源SN接收到的目标SN相关的测量结果。如果需要转发,目标SN将向MN提供转发地址。

4-5.MN通知UE来应用新的配置。MN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中下发新配置,包括目标SN生成的NRRRC配置消息。UE应用新的配置并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包括对目标SN进行编码的NRRRC响应消息。

6.如果目标SN资源的分配成功,则MN可以确认源SN资源的释放。如果需要数据转发,MN将向源SN提供数据转发地址。接收SgNB变更确认消息会触发源SN停止向UE提供用户数据,并(如果适用)启动数据转发。

7.如果RRC连接重配过程成功,MN通过SgNB重配完成消息通知目标SN,并使用目标SN的编码NRRRC响应消息。

8.UE与目标SN同步。(随机接入)

9-10.如果适用,则从源SN进行数据转发。当源SN接收到来自MN的SgNB变更确认消息时,就可以启动它。

11.源SN向MN发送SecondaryRATDataVolumeReport消息,并包含通过NR空口发送给UE的相关E-RABs的数据量。

12-16.如果其中一个承载终止于源SN,则路径更新由MN触发。

17.在接收到UE上下文发布消息后,源SN可以释放与UE上下文相关的空口和控制面相关的资源。任何正在进行的数据转发都可以继续。

33、NSA中的主节点变更

Inter-MasterNodehandoverwith/withoutSecondaryNodechange:主节点改变,需要切换手段

1.源MN通过启动X2切换准备过程(包括MCG和SCG配置)来启动切换过程。源MN包括(源)SNUEX2APID、SNID和移交请求消息(源)SN中的UE上下文。

2.如果目标MN决定保留SN,则目标MN向SN发送添加SN请求,其中包括SNUEX2APID,作为对源MN建立的SN中的UE上下文的引用。如果目标MN决定改变SN,目标MN向目标SN发送SgNB添加请求,包括源MN所建立的源SN中的UE上下文。

3.(目标)SN以添加SN请求应答。

4.目标MN包括在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一个透明的容器被作为RRC消息发送到UE以执行切换(透传),还可以向源MN提供转发地址。目标MN向源MN表明,如果目标MN和SN决定在第2步和第3步中保持在SN中的UE上下文,那么SN中的UE上下文就会被保留。

5.源MN向(源)SN发送SN释放请求,其中包括指示MCG迁移的原因。(源)SN确认释放请求。源MN向(源)SN表示,如果从目标MN接收到指示,则SN中的UE上下文是保留的。如果包含作为SN中保存的UE上下文的指示,则SN保留UE上下文。

6.源MN对UE重配来使UE应用新的配置。

7-8.UE与目标MN同步(随机接入),并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进行回复。

9.如果配置了需要SCG无线资源的承载,UE将同步到(目标)SN(随机接入)。

10.如果RRC连接重配过程成功,目标MN通过SgNB重配完成消息通知(目标)SN。

11a.SN向源MN发送SecondaryRATDataVolumeReport消息,并包含通过NR无线发送给UE的相关E-RABs数据量。

11b.源MN向MME发送SecondaryRATReport消息,以提供关于使用的NR资源的信息。

12-13.来自源MN的数据转发。如果保留SN,SCG承载和SCG分离承载可以省去数据转发。

14-17.目标MN启动S1路径更换过程。

18.目标MN向源MN发出UE上下文释放过程。

19.在接收到UE上下文释放消息后,(源)SN可以向源MN释放与UE上下文相关的控制面资源。任何正在进行的数据转发都可以继续。如果在步骤5的SN发布请求中包含了相关配置,那么SN将不会释放与目标MN相关的UE上下文。

33、SN异常释放率

SN触发的SN释放、MN触发的SN释放。当MN向SN发送UEContextRelease消息时,进行SN异常释放采样统计。

34、SN异常释放率处理思路($$$)

全网性SN异常释放率不达标核查

²  是否存在区域性干扰。

²  NR/锚点小区出现区域性故障,告警。

²  区域性出现4->5偶联告警,故障。

²  4->5邻区中存在5G邻区同频同PCI问题。

²  锚点到非锚点定向策略配置不合理导致锚点与非锚点之间出现大量的乒乓切换,从而引起较多的异常释放。

²  4->5,5<->5邻区漏配问题突出。

²  删腿A2门限设置过低。

SN异常释放率不达标TOP小区核查

  检查是否存在SN异常释放率异常的NR小区或LTE锚点TOP小区;

  检查是否存在4->5SN异常释放次数较多的TOP邻区对;

  检查TOP邻区对中锚点小区问题:LTE侧小区基础KPI是否正常,掉线率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告警,高NI等;锚点到非锚点定向策略配置不合理导致锚点与非锚点之间出现大量的乒乓切换,从而引起较多的异常释放;检查锚点侧参数配置,4->5外部邻区定义核查,NR邻区PCI混淆核查;4->5x2偶联配置,X2状态核查;4—>5邻区关系核查,是否存在漏配锚点,漏配邻区的问题。检查双连接承载模式配置核查:QCI=1/2/3/5配置为MCG模式,QCI=6/7/8/9配置为SCG模式;

  检查TOP邻区对NR小区问题:检查TOP邻区对中邻区对目标侧NR侧基站状态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告警,高NI;5->4的x2偶联配置,X2状态核查;5<->5邻区漏配问题核查;NR侧删腿A2门限核查;

35、由于SCG失败,MeNB发起的SgNB释放次数,(邻区核查、SSB波束问题、无线覆盖、干扰、PRACH参数问题、终端问题)($$$)

常见的SCGfailFailure有四种原因:synchReconfigFailureSCG(与SCG同步失败一般为T304超时),T310-Expiry(无线链路失败),randomaccessproblem(随机接入),rlc-axNumRetx(RLC达到最大重传次数)。

第一种:synchReconfigFailure-SCG

1.无线环境问题:核查NR小区是否存在干扰或者或者如驻波比等影响覆盖的相关告

警;核查5<->5NR小区邻区关系是否缺失。

2.配置问题:请确认NR切换参数gNBCU-CP功能配置->CU小区配置->小区重选

->同频小区重选配置/异频小区重选配置:gNBCU-CP功能配置->CU小区配置->异频

测量->异频测量对象/同频测量对象:deriveSSBIndexFromCell(中文名:该频点下所

有小区的帧边界是否相同)配置是为Enable[enable];

3.配置问题:核查5G小区RACH参数配置是否按规划值配置:gNBCU-CP功能配置->gNBDU功能配置->DU小区配置->BwpUl参数>Rach->rachConfigGeneric:PRACH时域资源配置索引=17,基于逻辑根序列的循环移位参数(Ncs)=6;gNBCU-CP功能配置->gNBDU功能配置->DU小区配置->BwpUl参数>Rach:prachRootSequenceIndex=l839,长PRACH格式的起始逻辑根序列索引(按规划配置,站内每个小区不同),UE接入和切换可用preamble个数=64,前导码个数=63。

RLC-MaxNumRetx

1.无线环境问题:核查NR小区是否存在干扰或者或者如驻波比等影响覆盖的相关告

警;核查5<->5NR小区邻区关系是否缺失。

2.配置问题:高通终端不支持pdschHARQACKCodebook设置为semiStatic方式,

导致SCGFailure,修改NR小区配置:gNBDU功能配置->小区组配置->PDSCH的

HARQ-ACK码本(slot)修改为dynamic[dynamic]。

3.配置问题:海思终端熄屏测试出现频繁SCGFailure,高通终端无此问题,LTE小

区"User-Inactivity使能"开关需要打开。

4.终端问题:修改配置优化:gNBDU功能配置->RLC配置:重发POLL位的时间间

隔EnDCRLC.maxRxtxThreshold)修改为40sm;最大重传门限值(EnDCRLC.pollRetransTimer)修改为32。

5.通过先复位VSW板(或者重启lccm容器),起来后再复位VBP版本的方式解决

T310-Expiry

1.无线环境问题:核查NR小区是否存在干扰或者或者如驻波比等影响覆盖的相关

告警;核查5<->5NR小区邻区关系是否缺失。

2.配置问题:切换不及时,核查测试线路中的4-4、4-5G邻区配置、确认切换链路

中锚点与5G站点已配置ENDCX2AP配置是否异常。

RandomAccessProblem:

1.配置问题:核查gNBCU-CP功能配置->gNBDU功能配置->DU小区配置->BwpDl

参数->PDCCHConfig参数:CCE自适应模式决定了使用哪种聚合度,需要关注gNB

CU-CP功能配置->gNBDU功能配置->DU小区配置->BwpDl参数->PDCCHConfig参

数->SearchSpace:SearchSpace的类型为UE-Specific对应的聚合度候选集个数不

能设置为n0。

(2)MeNB发起的SgNB释放次数,由于eNB触发的UE异常释放

锚点LTE小区上下文异常释放后发起的sn释放,需要重点解决锚点LTE小区上下文

异常释放问题

(1)SCGRLF:辅小区组无线链路失败;(2)SNChangeFailure:辅小区改变失败;(3)SNConfigFailure(OnlyOnSRB3):SRB3为建立在5G上的SRB承载,当5G侧下发的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失败则触发该类SCG失败,但是在SRB1上承载时,则意味着触发RRC重建;(4)RCIntegrityFailure(OnlyOnSRB3):SRB3上RRC完整性保护失败,则触发,同样在4G侧直接触发RRC重建。

36、影响SN变更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5G侧SN变更成功率定义:

SN变更成功率=C600600010/C600600009

SN变更请求次数(C600600009),触发条件:当gNB收到A3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触发SN变更并发送SNCHANGEREQUIRED,计数器加1;

SN变更确认次数(C600600010),触发条件:当gNB发送SNCHANGEREQUIRED并收到SNCHANGECONFIRM后,再收到MN的UECONTEXTRELEASE消息,完成源SN的上下文释放,SN变更成功,计数器加1。

4G侧SN变更成功率定义:

SN变更成功率=SgNB触发SgNBChange成功数/SgNB触发SgNBChange请

求数(C374420048/C374420046)

SN变更准备成功率=SgNB触发SgNBChange准备成功数/SgNB触发SgNB

Change请求数(C374420047/C374420046)

SgNB触发SgNBChange请求数(C374420046),触发条件:当MeNB收到SgNB发送的SgNBChangeRequired消息时,SgNB触发SgNBChange请求次数加1,信令流程中第1条信令。

SgNB触发SgNBChange准备成功数(C374420047),触发点:当MeNB收到源SgNB发送的SgNBChangeRequired消息,触发SgNBChange流程。在SgNBChange流程中,当MeNB向NR终端下发空口重配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时,SgNB触发SgNBChange准备成功次数加1,信令流程中第4条信令。

SgNB触发SgNBChange成功数(C374420048),触发点:当MeNB收到源SgNB发送的SgNBChangeRequired消息,触发SgNBChange流程。在SgNBChange流程中,当MeNB向源SgNB发送UECONTEXTRELEASE消息时,SgNB触发gNBChange成功次数加1,信令流程中第17条信令。

采样点1:当MN收到SN发送的SgNBChangeRequired消息时,进行采样统计

采样点2:当MN向NR终端下发空口重配消息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时,进行采样统计。

采样点3:当MN向源SN发送UEContextRelease消息时,进行采样统计

SN变更节点分析

1.如果5-5未添加邻区,MR上报后不会触发SNCHANGEREQUIRED,所以不会

计入SN变更请求次数(C600600009);

2.Mn1未配置Sn1邻区,在流程SNCHANGEREQUIRED后无法触发Sn添加,

该场景属于异常,会统计为失败;

3.邻区配置正常,但由于Sn1异常(拥塞、告警等)情况下,流程中第3步Sn未

能响应或回复失败,该场景属于异常,会统计为失败;

4.第5步终端重配失败,该场景属于异常,MN不发confirm,会统计为失败;

5.在第6步回复了confirm后,但第8步接入失败,该场景属于异常,会统计为失

败。

SNchange的相关网元关系如下:

按流程分析如下:

1.如果缺失1的邻区关系,否则UE不会去测量目标Sgnb的信号,不会触发SN

change流程。

2.如果缺失图中关系2,即4G-源5G的邻区或偶联,则SN添加流程便会异常,无

法触发后续SNChange

3.如果缺失图中关系3,即4G-目标5G的邻区或偶联,则会出现SNChange准备失

败,或者目标SgNB断链也触发SNChange准备失败

4.如果前面的SNchange准备成功,在步骤1的时候UE无法接入目标sgnb,会出

现SNchange执行失败。

按照SNchange的流程阶段,将影响SNchange成功率因素总结如下:

准备阶段失败:对应上图的步骤3流程

1.MN和目标侧gNB没有配置X2口

2.MN和目标侧gNB的小区没有配置邻区关系(涉及到reserve4开关)

3.MN和目标侧gNB的X2链路断

4.目标gNB掉站,目标gNB功率不会为0

执行阶段失败:对应上图步骤3成功率后,步骤1的流程

1.MN侧配置的gNB的邻区中PCI混淆

2.无线覆盖等其他原因

37、5G主要网元功能

gNodeB:向UE提供NR用户面和控制面协议终端的节点,并且经由NG接口连接到5GC,无线资源管理的功能:无线承载控制,无线接纳控制,连接移动性控制,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向UE的动态资源分配;IP报头压缩,加密和数据完整性保护;用户面数据向UPF的路由;控制面信息向AMF的路由;调度和传输寻呼消息;用于移动性和调度的测量和测量报告配置;支持处于RRC_INACTIVE状态的UE;双连接技术。

AMF(TheAccessandMobilityManagement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模块

上行NAS信令的终结点;NAS层加密与完整性保护;接入鉴权与授权;安全性锚点;注册管理(AMF保存UE的上下文信息,接受或拒绝UE的注册);移动性管理及移动性事件报告;合法监听;提供UE与SMF之间传输SMmessage的通道;支持SMF选择。

SMF(TheSessionManagement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模块:

会话管理,例如会话建立,修改和释放,包括UPF和AN节点之间的通道维护;UE的IP地址分配和管理;配置UPF的流量控制,将流量路由到正确的目的地;支持计费接口和计费数据收集;控制和调整计费策略;NAS消息在SMF部分的终结点;漫游功能;从UPF获取下行数据到达通知。

UPF(TheUserplanefunction):用户面功能模块

用于系统内/系统间移动性的锚点;外部PDU与数据网络互连的会话点;下行数据分组路由和转发;数据包检查;用户平面部分策略规则实(例如重选、流量转发);流量使用报告

用户平面的QoS处理(例如UL/DL速率实施)。

38、NG-RAN和5GC网络拓扑和接口

AMF:AccessandMobilityManagementfunction。功能相当于MME的CM和MM子层。

SMF:SessionManagementfunction。功能相当于PGW+PCRF的一部分,承担IP地址分配,会话承载管理、计费等。(没有网关功能)

UPF:Userplanefunction。相当于SGW+PGW的网关。数据从UPF到外部网络。

PCF:PolicyControlFunction:提供统一的接入策略。访问UDR中签约信息相关的数据用于策略决策。

NEF:NetworkExposureFunction:提供安全方法,将3GPP的网络功能暴露给第三方应用。比如边缘计算等

NRF:NFRepositoryFunction:NF功能仓库。支持NF发现,为何NF实例、类型及支持的服务等。

UDM:UnifiedDataManagement:统一数据管理。产生AKA过程需要的数据。签约数据管理,用户鉴权处理、短消息管理。相当于HSS的一部分功能。访问UDR来获取这些数据。

AUSF:SupportsAuthenticationServerFunction。

N3IWF:Non-3GPPInterWorkingFunction。非3GPP的互操作功能,包括IPSEC隧道建立和维护。UE和AMF间的NAS信令中继,以及用户面数据中继。(3GPP和非3GPP间的中继层)

AF:ApplicationFunction。与3GPP和核心网相互作用,提供一些应用影响路由、策略控制、接入NEF等功能。

UDR:UnifiedDataRepository:统一的数据仓库。存储和获取签约数据、策略数据,以及用来暴露给外部的结构化的数据

UDSF:UnstructuredDataStorageFunction。一般和UDR布在一起。

SMSF:SMSFuncition。短消息校验、监控及截取,以及中转给短消息中心。

NSSF:NetworkSliceSelectionFunction。网络切片选择功能。为UE选择网络切片实例,决定允许的NSSAI以及AMF集合

5G-EIR:5G设备标识注册中心。检查(永久设备标识)PEI状态。

39、5G空口协议栈

4/5G空口用户面协议栈对比:5G用户面新增了一个新的SDAP协议栈

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pocol):QOS flow handling

因为5G网络中无线侧依然沿用来4G网络中的无线承载的的概念,但5G中的核心网为了更加精细化业务实现,其基本的业务通道从4G时代的承载(Bearer)的概念细化到以QoSFlow为基本业务传输单位。那么在无线侧的承载(DRB)就需要与5GC中的QoSFlow进行映射,这便是SDAP协议栈的主要功能

SDAP架构:SDAP子层是通过RRC信令来配置的,SDAP子层负责将QoS流映射到对应的DRB上

4/5G空口控制面协议栈对比:NR控制面协议几乎与LTE协议栈一样

UE所有的协议栈都位于UE内;而在网络侧,NAS层不位于基站gNB上,而是在核心网的AMF(AccessandMobilityManagementFunction)实体上。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控制面协议栈不包含SDAP层

40、5G分流比($$$)

5G驻留比体现5G网络驻留能力,而分流比体现5G网络承载能力的综合类指标,驻留比是分流比的一部分,先驻留才可分流。

5G分流比受5G有效终端规模、5G覆盖匹配和5G网络驻留能力影响,需要市场、网络、终端共同发力;5G时长驻留比与5G网络覆盖能力、机网匹配率、终端策略及客户行为有关,需网络口进行优势区域扩展、市场口完成优势区域5G转开、终端侧调整熄屏节电策略完成时长驻留的提升

41、掉线问题排查流程($$$)

掉线是在UE接入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后处于连接态,之后由于干扰问题、覆盖问题、邻区问题、PCI冲突或其他原因导致的UE上下行失步,触发重建立请求但重建立失败或者重建立被拒绝,或未触发重建立请求直接释放到IDLE态的过程。简单理解可以认为:只要不是终端主动发起的释放都应该算为掉线。

目前前台测试过程中遇到的掉线问题在信令中有如下3种表现:

Ø  连接态下终端发起RRC重建立请求,但重建立无响应;

Ø  连接态下终端发起RRC重建立请求,重建被拒绝;

Ø  连接态下终端收到网络侧非正常释放。

对于掉话问题分析,首先确认掉话问题点涉及的站点是否存在软、硬件告警,若存在告警,则优先解决告警。若无告警,则查看是否存在传输丢包,若存在传输丢包问题,则排查传输问题。在SA网络建设初期,终端与基站兼容性问题较多,因此,在遇到掉话问题时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版本终端或不同品牌终端进行测试,以排除终端异常导致的掉话问题。

42、5G反开 LTE 时,常见的几种场景

1、D1/D2减容,需要反开3D MIMO增加网络容量

2、宏覆盖场景下基站覆盖面积较大,用户数量较多,在新建站址越来越难和移

动数据业务增长越来越快的现状下,亟需通过3D-MIMO大幅提升系统容量

3、微覆盖主要针对室外业务热点区域进行覆盖,比如露天集会、商圈等用户密

度大的区域,微覆盖场景下虽然基站覆盖面积较小,但是用户密度通常很高,

同样需要3D-MIMO来提升系统容量

4、高楼覆盖场景主要指通过位置较低的基站为附近的高层楼宇提供覆盖。在这

种场景下,用户大量分布于不同楼层,这就需要基站具备垂直大角度范围的覆

盖能力。而传统的基站垂直覆盖范围通常很窄,可能需要部署多幅天线才能满

足需求,3D-MIMO能够通过三维波束很好地实现整栋楼宇的覆盖

5、室内覆盖则主要针对室内业务热点区域进行覆盖,如大型赛事、演唱会、商

场和体育馆等。在这种场景下,基站通常部署在天花板或者顶部的各个角落里

,用户相对基站的角度分布范围很大,传统的全向天线虽然覆盖不成问题,但

是无法将能量集中。而3D-

MIMO既能覆盖所有用户,又能利用三维波束成形有效提升信号质量

42、CU-DU小区

CU小区:小区建立的流程管理,并管理DU小区,建立CU与核心网的管理,

DU小区:管理小区的物理资源,包括基带板资源,扇区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