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写作,如果天地是个大舞台,人生是一场舞蹈,我们该怎么跳?

语文满分答题法——考场写作方法

考场写作方法和日常写作并无二致,都需要审题、构思、提纲、行文(提纲为列提纲的简称)。只是考场上规定多一些,竞技属性更强。有人说这是戴着镣铐跳舞。如果拿掉镣铐,是否就会跳舞更好呢?不一定。越宽阔的舞台,舞也越难跳。如果天地是个大舞台,人生是一场舞蹈,我们该怎么跳?人生是否算作一场带着大镣铐跳舞的竞技表演呢?


真正的问题,是很多人不会跳舞。既不懂跳舞的技艺,更缺少舞者的修养。他们始终在回避的事实:我的水平有问题,别人水平比我高。舞台不好、舞台太大、舞台太小、主题不靠谱,都是遮羞布。

可见,生命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能写好作文的孩子,已经懂得了自强不息享受生命的乐趣。

考场写作方法并非一种神秘独特的存在,而是一种大众化的、普遍的、基本的写作步骤。刻意强调细节要求的不同,就会忽视最根本的写作原理,进入舍本逐末的迷途。骑着自行车,穿过大街穿过小巷,有人说,大街和小巷的骑法是不一样的,于是引导你集中精力研究大街小巷的差别。想不想揍他?

明确标准好定策略。下面,从满分作文同时也是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讲起,推导出放诸四海皆准的写作方法。


1、满分作文标准


官方表述是这样的: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表达得体。如果是记叙性文本,再加上一句:描写充分、细节典型。

发展等级的表述是这样的: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独到、有个性色彩。

所有这些有个大前提:立意健康,积极向上。违背这个,哪怕做到上面全部,也不过是精彩的零分。本着对读者生命负责的态度,必须如此要求。因为积极的人传递光明,消极的人传染绝望,花里胡哨的绝望也是绝望。

这些标准有没有问题?没问题,精确且全面。不光作文,文学作品都该符合这些标准。文学作品应该不合题意、中心散漫、内容空洞、感情虚假、结构混乱、语言粗糙吗?显然不是。

这些标准有没有印到同学们的脑海里?没有。如果有,至少不会对自己作文的好坏失去判断力,对点评文学作品不知所措。

为什么会忽视如此清晰具体的评分标准?因为要求多难度大,大部分人的志气不足以接受这样的挑战。志气足够高、目光足够远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作文满分不可能,熄灭了希望,浇灭了志气。

满分作文并非完美作文,而是符合满分标准的作文。完美不是一种客观上的存在,而是一种主观上的认为。在初始练习阶段,无论怎么写,老师总能指出不足,让你觉得自己的作文不完美。对习惯了数理化可以得满分的同学而言,这难以接受:居然有我全力付出还得不到完美评价的事情。仅以分数而论,象征完美的满分是可以获得的,但征程的难度不低于星辰和大海。习惯了短期突击取得成果的人,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赢得挑战往往不行。比如写作,比如人生。

写作这个任务,在初始阶段就没有给满分的可能。面对一座远方的高山,有没有征服的决心和勇气?一开始都是没有的,都被吓到了。定定神之后发现,为了感受生命美好,再远再难,也要无惧艰险。要求多没关系,一个一个来。努力一段发现效果不明显,没关系,调整方法或状态,继续登攀。人就是在这样的心路历程中成熟起来的。这个过程中培育出了宏大的气度和坚强的意志,以后面对更多要求、面对其他学科、面对未来人生,才会游刃有余。

所以,我们要勇于接纳自己的弱小,允许自己通过努力,从一个都做不到逐步到全部都做到。在人间,没有谁天生强大。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每天有进步就要高兴,不必为不完美而焦躁。总有一天,会迎来蓦然回首的喜悦。

这个标准精确全面,其内涵仍需要同学们具体感知。对其梳理归类,可以推出后面的写作方法。前面阅读题中提到鉴赏文本的四个角度是内容、中心、结构、艺术性,对应到写作评价的角度是选材、立意、结构、语言。根据成文顺序和评分重要性,我们按照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的顺序讲解。



1)立意:鲜明、深刻、新颖。


千古文章意为高。文章立意决定文章层次(一二三四),其他内容决定层次中的浮动(一类上中下)。事实上,立意高明的人,其他方面往往不弱。在所有写作要求里,最难的是立意,这需要思想境界作支撑。

鲜明,指文章有紧密围绕且突出的中心。强调的是整体思路和内在气韵上的主旨突出,而非开头或结尾点明中心、行文不知所云、最终“鲜明”地跑题。小说、部分古诗词和散文,没有直接点题仍主旨鲜明,是因为其内在逻辑紧扣中心,手法含蓄而主旨鲜明。手法含蓄主旨鲜明,是文学高手的惯用技法,初学者可以借鉴尝试,但不要考场上弄巧成拙,还怪读者看不懂你的含蓄。

现实生活中一些没有立场随风摇摆的同学,写作文旗帜鲜明地支持或者反对什么,从思想和思维方式上都有一定困难。同学们要努力提升自我,力求深刻。深刻之后才能坚定立场,力排众议,鹤立鸡群。

深刻,这个内涵官方解释很清楚: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以同学们写作经常提到的成功失败的关系为例。

最常见的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深刻吗?不少同学觉得不深刻,因为很常见。常见和深刻是两个概念。这个观点是深刻的,但不一定每个同学都能写出其深刻性。有种写法是:因为失败多了,所以取得成功。然后举几个失败多而后成功的例子,爱迪生发明电灯、贝多芬弹钢琴、肯德基卖鸡肉。他们历经多次失败然后成功了,所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种写法和没写一样,毫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思。如果道理真是这样的,作文写失败了这么多次怎么还没写好?考试考失败了很多次就会考好么?显然不是。论点站不住脚,就经不起反问。这是不入门的写法。

常见合理写法:失败会带来经验的积累、心智的成熟、思想的蜕变,故失败是成功之母。而后举例证明哪个故事体现经验积累,哪个体现心智成熟,哪个体现思想蜕变,或者一个例子同时证明两三个方面,最后推出结论。这样,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内在因果得到揭示,读者也有所启发。这是最初级的入门写法。

一个观点深刻,如果不能理解它的内涵,写出来也是肤浅的。很多同学立意很高写出来很水,原因在此。立意是要高,但得立得住。

新颖,指的创新中的见解新颖、推理想象独到。找到了与众不同的观察视角或者比众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因见解独到而新颖。

还是拿成功失败的关系举例。尝过成功之后又失败了的同学,会感受到成功也是失败之母。成功会带来骄傲、自大、懈怠等,不像之前那么努力,自然会迎来失败。这个观点成立,写的同学又少,就会显得新颖。想到这个观点的同学约10%。

有的同学继续深入思考,就会得出,人生本来就是成败兼有,潮起潮落,起起伏伏,我们只要尽心尽力的奋斗,结果的浮沉是一种自然规律。人不可能一下子达到失败不气馁、成功不骄傲的境地,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即便长大了成熟了外部环境的干扰也会带来成败的波动。作为生命个体,于潮起潮落中保持心境的淡然从容、享受生命过程,才是要追求的。这种认识就比成功是失败之母目光更长远,认识更深刻,见解更独到。想到这个观点的同学约1%。百里挑一的人,通过作文可以看出来。

这样的见解,不是老师鼓励你创新就能创出来的,需要一定的底蕴、境界和视野。有的同学不甘心,坚持要创新,坚持要和“失败是成功之母”不一样,就写出来“失败是成功之父”、“失败是成功他丈母娘”这样的新颖观点。读者见之莞尔,这不过是熊孩子胡闹。这种改法换汤不换药,内在逻辑的认识并没有更深刻。有些不懂事的孩子把胡闹当作创新,还自得其乐,美其名曰“你们这群庸俗的人类不懂我的独特。”令人无语。

新颖是要追求的,但新颖是优秀杰出的自然结果,不是刻意与众不同的胡闹抽风。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类是精英,还有一类是精神病。

立意的三个要求讲完了。在做不到新颖的时候,要力求深刻,真正理解深邃哲理的内涵。在选材、结构和语言上创新,对写作刚入门的同学而言,难度更低,更实际。

审美上看,立意体现境界、风骨与格调。


2)选材:典型、真实、丰富、新颖。


典型,不典型的素材不能生动表达要突出的内容。议论文举例、引用、喻证也好,散文选取生活见闻也好,记叙文小说选取人物故事也好,都要选材典型。无巧不成书,越有代表性的内容越能从中看出深邃的哲理,激起情感的涟漪。

典型一是指素材本身的典型性。大人物的大小事情是典型的,小人物的大事情也典型。毛爷爷四渡赤水体现他用兵如神,证明了《孙子兵法》的魅力;同桌小王打红警出神入化体现他玩游戏好,荒废不少青春。毛爷爷读书喜欢批注,邻居老李读书也喜欢批注。两组例子中前者给人启发,后者就缺少感染力。但如果小王顿悟游戏害己玩物丧志,转而发愤图强,取得一定成就,故事就很有典型性。邻居老李读书越来越多,后来感染了周围许多孩子热爱读书,故事也有一定的典型性。大人物因其自身的伟岸而有说服力,小人物因其做了相对较大的事情体现出某种品格或精神,也具备说服力。品格或精神,是影响力和说服力的根源。

典型二是指选材与主旨的匹配度。证明爱国的主题,可以用伟人的爱国故事,也可以用普通人的爱国故事;证明亲情的可贵,可以举古往今来的例子,也可以举我们与亲人的点点滴滴;证明读书的主题,可以举通过读书成才的伟人故事,不适合举读书懂得了爱国的故事;证明勤奋的主题,可以举伟人普通人勤奋取得成就的故事,不适合举妈妈勤奋地爱我的故事。典型的关键在选材和主旨的匹配。脱离主题单独讨论某个素材能不能用,缺少判断依据。

以上以人和事举例。人事物景情理,六种写作内容,选材典型一要注意材料自身的典型性,二要注意和主旨的匹配性。

真实,议论文中指论据真实不虚假,散文记叙文中指选材真实虚构合理,小说指虚构合理。选材的真实、虚构的合理、情感的真实,是真实的全部内涵。官方表述中指情感真挚,若能做到情感真挚,以上各点皆可做到。真实的最终体现为读者阅读时感受真实而非瞎编乱造。

好的童话故事、武侠小说、科幻小说,让人信以为真。部分同学的文章,选材真实,却读来狗血。原因一在情节虚构不合理,动不动就获得心灵飞跃、感动得痛哭流涕;二在虚情假意装模作样,全文洋溢着矫情造作的气息,结尾突然强烈抒情跟打了鸡血抽风似的。

选材真实在议论文中有时比较尴尬,记起一个故事忘了主人公是谁,记起一句名言忘了什么人说的。故事需要回去认真翻看和记忆,名言有的同学就开始想歪点子。张冠李戴套到某个名人身上或者编人名,一旦被老师发现,印象会大打折扣。这个时候老实一点稳妥一点的处理方法是“有个名人说过”,或记得职业身份,“有个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说过”。

虚构合理需要对真实的精确把握。如果不是对真实情况有深入了解,虚构就缺少合理的基础。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设计合乎人情事理,读起来才会津津有味。桌子对椅子说:“小明总爱在我身上乱刻乱画,疼死我了。”椅子对桌子说:“他老坐在我身上扭来扭去,扭得我腿都快断了。”桌椅不可能说话,但这段对话合乎情理,打动人心,能够激起读者爱护公物、爱护桌椅的思考。把假的写真了是真本事,把真的写假了是真没本事。

情感真实最难。原因在于真实想法有时比较龌龊,隐藏尚且不及,如何真实表露?立意健康、积极向上,才能情感真实,才敢情感真实。把内心深处真实的东西比如我就是梦想破灭、我就是人生无聊、我就是活着没劲、我就是唯利是图、我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我就是懒惰贪婪懦弱不上进写出来,一是一般人不敢写,二是即便写了又怎样?哦,让读者们知道原来不是我一个人矬,大家矬才是真的矬?好的作者散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指明人生方向,让读者充满希望和力量。垃圾作者拉着别人一起苟且不是对人好,是为了让自己甘于黑暗。

垃圾作者对人们的心灵污染非常严重,让人们读书之后不是充满力量而是充满绝望。这群作者抱怨世界吐槽人生滔滔不绝,让他们指出光明的道路就泛泛而谈支支吾吾,靠写作才华对心智低幼者进行智力诈骗。学生写作文越来越虚情假意,重文采不重情感,与这群垃圾作者带坏风气有很大关系。不敢真情实感,就只能在文采上下功夫。文章精气神没了,感染力也就没了。有的孩子咬牙写出了华丽垃圾场的感觉,有的干脆就是赤裸裸的垃圾场。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散文的材料丰富、议论文的论据充实、小说记叙文的形象丰满、所有文体的意境深远。

选材丰富的前提是积累丰富。材料丰富需要丰富的生活见闻和读书思考,论据充实需要在思想体系的搭建和深入思辨中积攒起素材,形象丰满需要对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典型人物和事件的捕捉与思考,意境深远需要自身高屋建瓴,志存高远,识见非凡。


最初级的对丰富的理解是选材多,于是连续排出三个运动员姚明刘翔马布里,或者三个政治家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或者三个古人李白杜甫马光祖,或者三个企业家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这种排出素材法本身并无谬误,关键在是否构成内在逻辑的层层深入和对文章中心的有力支撑。为了素材而素材,必定难以深入。老师们批评这叫“古人开会体”、“运动员开会体”,根源并非表面上的选材单一,而是选材不能和主旨及思路紧密契合。不明批评重点的同学误以为真的是职业单一,就写出马布里马化腾马光祖的杂牌军开会体,号称古今中外无所不包。

升级的选材丰富指导强调议论文中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和比喻论证要综合运用,不可认为写作文就是单纯的摆观点讲故事。

最高级的选材丰富指导强调不同文体特点不同,要根据特点选材丰富。议论文注重不同类型的论据和论证方法自由运用;散文注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灵活运用,选材天然有丰富性;记叙文小说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结局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情节的跌宕、细节的丰富是重点。选材丰富不只靠精心设计,更靠积累丰富后根据行文需要自然而然。

新颖,就是材料新鲜。一是指使用的材料是读者们不常见的,二是指读者熟悉的材料我们用法不同。

对长期教语文的老师而言,同学们要用出老师没见过的材料简单还是困难?心气低落的孩子会说难,心思活络的孩子会说简单。难是指老师们对大众化的素材早已烂熟,看到名字就知道同学们要干嘛。但老师熟悉的都是大众化写法的孩子常用的内容。书海浩瀚,老师的读书量仅仅是浩瀚书海的一角,找出老师没读过的书易如反掌,不信你去图书馆看看。同学们使用老师没读过的书或读过但没注意的细节作为素材,都会产生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园冶》、《长物志》、《新语》、《洗冤集录》、《明夷待访录》,读完之后随便用点啥都是新颖的。司马迁是个用烂了的素材,人们熟悉的,是他遭受宫刑和为李陵辩护的故事。但如果用司马迁来写家庭环境对他成长的影响、读万卷书之后的长期游历对他写出《史记》的帮助,也是新颖。

不少同学素材匮乏,只能用课文人物和数理化课本里的科学家小故事。这些不是不能用,是只有这些太单薄。同学们问:“老师,我积累少没得写,怎么能写好作文?”老师就问:“没米下锅,怎么做饭?”这时候奇葩就来了:“老师,我认为不是米的问题,是做饭方法的问题。我认为,巧妙的做饭方法能够做出一锅没米的饭来。”您高,老师甘拜下风。记得出锅了让老师欣赏一下。

审美上看,选材体现生活内容和生命品位。人们只能拿自己最熟悉的内容来打比方或举例子。通俗易懂的选材人人所喜,粗俗庸俗的选材烂人所爱,阳春白雪的选材雅人所求。


3)结构:逻辑严谨、层次清晰、有创意。


严谨的本质在逻辑,逻辑严谨的关键在对写作主题的深度思考。

层次清晰需要在行文思路清晰的前提下,设计恰当形式,或是结构层次标志,或是明暗线索,或是巧妙过渡,使文章层次井然。

有创意是指构思新巧。写作视角的巧妙选取(人称变化、寓言故事等)、主题题材的巧妙搭配(对电影、小说、寓言等进行剪裁使之扣题)、行文思路的巧妙调整(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故事情节的巧妙安排(伏笔铺垫、插叙倒叙等)、文章层次的巧妙标示(线索、小标题、标志句等),都是构思新巧的呈现。

审美上看,结构体现格局、深度。


4)语言:通顺流畅、表达得体、有文采。

通顺流畅是基本要求,指能够准确流畅的表达自己了解的内容。

表达得体指语言符合身份和场景。体现作者对人情世故的把握以及个人修养的高低,折射出对场景、环境、角色、身份的感知与把握。

有文采的内涵是: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文句有表现力。前三条是方法,最后一条是感受。用词贴切指的是炼字炼词,初级选手炼的是动词形容词,中级选手炼的是名词副词,高级选手炼的是助词连词。

句式灵活指长短句并用、整散句并用。长句是比较长的句子,短句是比较短的句子。整句指句式雷同比较整齐的句子,散句指长短不一不整齐的句子。长句体现深度,增加深邃感;短句调节节奏,增强明快感和犀利感。整句有整齐美,增加气势或丰富韵味;散句有自然美错落美,灵动自然。从本段开头“句式灵活”到这里的这段文字,就句式灵活。再比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个句子只有一个主语,是个大长句,由好几个短句组成。有整齐的部分,也有不整齐的部分。读来厚重深邃,节奏鲜明,富有气势。

善用修辞是文采增加的关键。文章是艺术品,使用修辞可以让文章表意鲜明、富于美感。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的关键在抓住特点、生动传神,对偶、排比的关键在内容合理、句式整齐,设问、反问的关键在提问得当、引发思考。除了这八个考纲规定的修辞,引用和化用是文采增加的重点。词句是有气息的,同一气息的词句有机组合在一起,会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引用化用的词句可直接提升文章的文化气息、深邃感、优美感。


以上三点做到,文句自然有表现力,文章自然文采斐然。

审美上看,语言体现力量、神韵。

至此,我们从四个角度分析了满分作文标准,小结一下。

立意:鲜明、深刻、新颖。

选材:典型、真实、丰富、新颖。

结构:逻辑严谨、层次清晰、有创意。

语言:通顺流畅、表达得体、有文采。

如果再加一个角度,就是卷面工整清晰。

每个角度里,前面是基本要求,最后一个是发展等级。发展等级不必全做到,做到其中一项或几项亦可。成绩会在基础等级的基础上根据发展等级的表现向上浮动,加到满分为止。

讲到这里,老师说:“同学们,标准清楚了,你们去做吧!”大部分宝宝要崩溃。看清标准,是为了找方法。要求很多,分步骤做到。


2、写作四步


操作前提:心如止水。

心乱了,大脑会一片空白。写作之前,先调心态。

第一步:审题。审题主要抓住要讨论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关键词,比如慎独、纽带、预测、读书等。也可以是某个观点,比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等。材料类作文有时不给出要讨论的主题,需要换位思考理解材料本意。

审题确保行文扣题,不出现跑题的悲剧。

第二步:构思。构思的主体过程是自由联想与思考。联想到的是素材,思考深入的是观点。这个过程充满随机性,需要在草稿纸上记录奔逸的思想火花,而后取舍整理、斟酌立意,进行思路设计。初期写作的同学觉得构思这关过不了,原因一是心不平静,二是缺少必要积淀。

构思确保立意深刻、选材丰富、构思新巧。

第三步:提纲。对构思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筛选、取舍、排序和设计,确定行文的先后顺序和详略,整体的写作思路和创意。是为胸有成竹,蓝图在心。

提纲确保了思路清晰、详略得当。

以上三步解决立意、选材、结构的问题。

第四步:行文。行文主要达成语言方面的要求。从标题开始,注重每一个字词句的拿捏,力求精妙传神。标题、开头、层次设计、主体细节、升华总结、结尾,一路下来,将心中蓝图完美呈现。语言的要求也满足了。

至此,一篇优秀的文章完成。

流畅完成写作四步,需要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立意)、丰富的阅读积累(选材)、谋篇布局的本领(结构)、成熟稳健的文笔(语言)。怎么做到可参考《语文到底学什么》和《语文到底怎么学》。



3、关于构思的四点讨论


习惯了不构思的人讳疾忌医,不愿承认构思的必要性。审题-构思-提纲-行文,突出重点的描述是:扣准题-开脑洞-定主体-重修饰。对于绝大多数构思有困难的同学而言,打开脑洞发现大脑一片空白,只能跳过构思,继而否定构思和提纲的必要性。没有构思能力和不需要构思是俩概念。这类同学考场作文是审题-行文两步,导致除了没跑题和够字数,别无优点。跳过构思和提纲,毛病就来了:立意肤浅、逻辑混乱、选材不当、牵强附会、详略不当。心虚之下,语言啰嗦,病句错字频出。

某些高手说他写作从来不构思也不列提纲。不可能。人没有生下来就会写作的,他只是练到后期积淀深厚才思敏捷。完成得快和没有是俩概念。要是信了他们的装酷就被坑了,曹雪芹写《红楼梦》还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高手写作都反复斟酌、反复修改,水平低还不练,妄图一遍成文,没戏。

考场上想这么多来得及么?每次我都写不完。给你五个小时能写出满分吗?还记得跟老猎人学打猎的故事么?时间问题的本质都是水平问题,水平上来了时间都是够用的。一篇大作文800字,15分钟构思,30分钟行文,格子纸里面空格和标点都占字数,一分钟30字完全写得出来,30分钟在900字上下。由于事先构思完成了,写起来比较快。大部分同学写作文慢是构思不力边想边写,还绞尽脑汁试图弄出点花来,这大众化的凑字数写法,又慢又没前途。

不会构思的同学如何从无到有?这个问得好,老师上课的意义在这里。就某个主题和同学们讨论清楚,同学们回去再写,写的时候可以在已有基础上继续思考。写的过程就是沉淀思想的过程。这样的课上多了,这样的文写多了,思想体系就慢慢起来了。



4、写作五阶段


成长有过程。理论完善只是前提,努力奋斗才会梦想成真。

拿盖楼打比方。写作像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按规定主题和具体要求盖楼。需要自己带着各式各样的建材、丰富的设计经验、高超的建造技能前来应对。

所有人都从零开始,初始阶段仓促应战。粗糙地砌三堵墙,盖上三合板,敷衍了事,无暇顾及质量问题。不是不想质量好,是真的做不到。这种一层的建筑垃圾,实际生活中很少见。如果有谁建了这么个东西,最大的功能可能是拿来做茅厕。考场上讲故事凑字数写出来的作文带有强烈的茅厕气息,写完之后再不想看,读完开头再不想读。此等作文可称为“茅房体”。

没有谁愿意写“茅房体”,写的时候都很纠结,是写作初期的不得不为。意识到这个情况,就要探索如何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茅房只能矮。砖墙因为人工操作的误差和缺少钢筋的支撑,垒到一定高度必然倒塌。有了钢筋混凝土,才能支撑起更多楼层,盖出可供居住的楼房。钢筋混凝土的作用相当于文章的逻辑,我们把逻辑清晰的文章称为“楼房体”。茅房体无逻辑堆砌,楼房体紧扣中心、条分缕析。

楼房盖久了,觉得每个楼都一样,缺少个性和特色,就会琢磨创新。小区的楼房一个样,但地标式建筑因其独特的造型与风格,个个风华绝代,比如天安门、鸟巢、水立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章,我们称为“地标体”。地标体超过楼房体的,是创意。同学们学到楼房体容易,地标体的话,可观赏不可模仿,只能借鉴原理,写出自己的风采。

是否明确了这三个阶段就可以从茅房体跳到楼房体又到地标体呢?不可能。抛弃了茅房体,又写不好楼房体,中间有个讲道理讲不清楚的过渡阶段,钢筋混凝土乱用一堆,逻辑混乱不堪,叫做“危楼体”。在楼房体的基础上加创意,不是随便加就能合适的,中间会有多次狗血创意,加了不如不加。这个创意失败的过渡阶段叫做“狗血体”。

写作从小白出发,过程如下:茅房体-危楼体-楼房体-狗血体-地标体。鉴于阅卷规定不轻易给不及格,茅房体不跑题够字数就是及格分。危楼体因为逻辑混乱读来烧脑,还不如茅房体阅读体验好,故而分数比茅房体更低。到了楼房体,分数基本稳定在二类上一类下。狗血体一旦出现,就会一夜回到解放前,到及格线上徘徊。修炼成功到了地标体,就是一类中上。得分分布是:危楼体<茅房体=狗血体<楼房体<地标体。

有些同学抱怨说,自从跟张老师学写作文,我的分数更低了。恭喜你,正在往高处进发!离开了熟悉的茅房体,还没练成楼房体,会有一个阶段分比较低。但如果遵循考场得分最高原则,楼房体练成之前,考场上坚决用高端建材写五星级茅房体,成绩也会有所提升。



4、写作五阶段

文体茅房体危楼体楼房体狗血体地标体

特点敷衍凑字数逻辑混乱逻辑清晰创新失败创新成功


写作五阶段,对应到现实世界,是人成长发展的五个阶段。茅房体是勉强度日,危楼体是发愤图强,楼房体是生活小康,狗血体是二次创业,地标体是卓越人生。对应到精神世界,是五种精神成长状态。茅房体是苟且偷安,危楼体是执着探索,楼房体是思想完善,狗血体是知行在合一,地标体是气象万千从容自如。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国王。建材代表资源条件,图纸设计代表了战略设计能力,具体建设代表了战术落实能力。在一定客观条件下,既能领导自己做出正确决策,又能管理自己确保落地执行,生命美好就有了保障。



5、写作训练的时间问题

有种观点是,写作练习必须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因为考场上连一个小时都不到。

高考数学压轴题从一开始就只给二十分钟你能做出来吗?第一次做出来花了多长时间?几个小时还是几天?为此提前储备了多少知识做了多少基础题练习?第一次做出某道难题,花再多时间也值得。因为这个钻研的过程,是实力增长的过程。此后再遇见雷同的题,做得就快了。

写作如登山。每个作文题本质上都是一座山。第一次爬上去会费很多劲,而且不是在赛场上规定时间内爬上去的。是私底下花大量时间奋力爬,不计代价爬到顶。在一股强烈的喜悦包裹下,俯瞰山下,路径宛然。下次再碰见爬这座山的比赛,别人停留在半山腰就气喘吁吁,但你蹭蹭蹭健步如飞到山顶。停在山腰的人会以为你是神一般的存在,但他们不知道你私底下付出了多少汗水。爬的山多了,经验丰富了,即便是一座新的山,也能根据经验研究之后短时间内抵达山顶。雄厚的积淀已足以遨游天下。

基本功训练、模拟考场训练、考场实战,是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需要的时间完全不一样。读者要对此有清醒认识。

所以,当一个孩子在认真研究一篇作文该怎么写的时候,给他足够的时间。我们着急他的状态不对时,不要责怪他们,想办法帮助他调整状态。如果帮不上忙,就别帮倒忙。实在急躁了,去找能帮忙的人帮他调整。


六、结语

《满分答题法》讲完了,做到需要多久?

《孙子兵法》读完了,成为军事家需要多久?

到这里,老师只是完成了指路,后面是大量指导实践。

语文的大门彻底敞开了。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提示三点:

一、立即下手学语文。这么复杂的系统化工程,不早点投入精力,后来只能做些违心且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比如后面要写的这种东西:《高考作文十大提分绝招》。

二、满分答题法的细节疑问可留言互动。

三、或问:老师,为什么我学了之后反复练习还是进步不明显?

答曰:事在人为。如果方法和勤奋都没问题,就要看人的差别。且看下篇《孩童、成人、巨婴和汉奸》。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场写作,如果天地是个大舞台,人生是一场舞蹈,我们该怎么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