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特斯拉宣布它的低价车Model 3,在中国开始接受预定了。在此之前,国内买到的特斯拉都是美国进口车,这将是第一次我们能买到国产特斯拉,产地就是他们在上海的超级工厂。
我们都知道,特斯拉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它的量产能力。中国制造是它最大希望。因为中国做了这么多年的世界工厂,有全世界最成熟、最发达的供应链体系。
关于中国制造,很多人都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往产业链的上游走,在高科技产品的制造上站稳脚跟。不过,随之而来也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制造业的下游,未来还会一直在中国吗?
毕竟,人力成本和原材料的价格都在上涨。有一些中国公司,已经主动把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去了。
那么什么样的国家或者地区,会成为下游的生产国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最近在《金融时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叫《非洲将会成为新的中国》。作者是埃及的一个工业大亨。他在这篇文章里做了一个大胆的预测,说在未来的50年之内,“非洲制造”就会像今天的“中国制造”一样无所不在,甚至很有可能替代很多中国公司的产品。
这个观点,乍一听感觉有点天方夜谭。因为一说到非洲,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贫穷和落后。非洲的产品,在市场上不是没有,但有的,也都是一些很小众的东西,比如肯尼亚的咖啡,南非的红酒,塞拉利昂的钻石,等等。
不过,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如果你环顾四周,你会发现非洲制造的产品,已经开始渗入我们的生活了。
Zara这个品牌,你肯定知道。如果你留心,会发现有些吊牌上写的是“埃塞俄比亚制造”。埃塞俄比亚,现在已经成为了快时尚的生产中心。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服装品牌,像是Gap,CK,都在埃塞俄比亚建厂投产。
服装只是一个行业。你可能想不到,就连航空和汽车制造,也在非洲扎根了。
摩洛哥就是这两个产业的热门生产地。在整个摩洛哥有200多家跟航天相关的生产厂家,其中就包括波音和庞巴迪。汽车生产就更普遍了,像是法国的雷诺,日本的尼桑,印度的塔塔都在摩洛哥有工厂。
为什么这么多厂家,都要在非洲生产呢?
一般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原因,就是人力成本便宜。这当然没错,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便宜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劳动力多,人力的市场供给充足。非洲在这方面的优势,是非常突出的。
我就说一个数据:在2035年这一年,在非洲就会新增加的1亿符合工作年龄的劳动力人口。这个数字,要比全球其他所有国家增加的劳动力,全部加起来还要多。
所以你看,非洲年轻的劳动力,正是一个巨大的优势。这跟亚洲国家在发生的趋势,是正好相反的。很多亚洲国家,都在进入人口倒金字塔时代,也就是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非洲恰好是反过来的。
不过我们也知道,光是人口红利这一项优势,还不足以让一个国家成为世界工厂。
我给你介绍过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的观点。周教授还写过另一篇文章,说中国当时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工厂,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政策组织变革。
什么意思呢?这说的是,当时中国政府制定了新的政策,让生产要素之间能更高效地组织起来。比如说,对外开放,就是让中国的生产力,和世界的市场需求对接起来了。如果没有这个条件,那中国制造也崛起不了。
这个观点,对我们观察现在在非洲发生的事很有启发。在《金融时报》这篇文章里,作者提醒我们注意一个事,就是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在2018年成立了,这件事,是现在整个非洲最值得关注的事。
这个自贸区,是WTO成立以来参与的国家数量最多的一个自贸区,总共囊括了44个非洲国家。自贸区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在成员国家之间把90%的关税取消掉,用这种方式,来刺激非洲大陆的区域内贸易。
你看,这件事,不就是一个巨大的政策组织变革么?这个变革用专业的语言描述,叫区域一体化。它把整个非洲大陆一下打通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这个市场的规模,从人口来看,12亿,相当于一个中国。从消费市场来看,也不小,2.5万亿美金。这么大的需求,一定会带来一系列的后续动作,比如刺激当地的政府简化通关的手续,建设基础设施等等,这些措施都会进一步加快非洲的工业化。
而且还不止如此。这个自贸区,它的背后还有更大的一件事,那就是《2063年议程》。这是非洲大陆的50年发展规划,是50多个非洲国家一起制定的。
给你说几个这个计划列出来的目标,你听听:有建设一体化的高铁网络,有颁发非洲统一护照、有建设非洲电子大学,有统一非洲空中运输市场,等等。如果这些事情都干起来,那么整个非洲市场,就更进一步被打通了。
不过说到这,你可能会想了:需求是有了,非洲的产能能不能跟得上,这才是主要问题吧?
我们不是经常在媒体上看到,那些在非洲开工厂的,发现非洲人的劳动质量成了大问题,因为他们没有有纪律性的工作习惯。
前一段时间有个特别火的新闻,说中国人孔涛,在尼日利亚被封上酋长。他在媒体上发文章的时候还说到一个细节,说尼日利亚人的时间观念,让他们这些做企业的很头疼。尼日利亚人要说,我20分钟之后到,2个小时也到不了。而且,尼日利亚人每周只能工作5天,一点也不愿意加班。
这样的工作习惯,怎么能做世界工厂呢?你再看中国人,又勤奋又能吃苦,要不是这样,也做不起来世界工厂。
那我想说的是,其实我们别忘了中国人走到今天的这个阶段,也是经历了一个陡峭的学习曲线的。这些严格的工作习惯、产品标准,也是我们通过学习和培训之后才逐渐形成的。
非洲人难道就不学习、不愿意培训吗?那肯定不是的。
《快公司》杂志上最近有一篇文章,里面提到现在在非洲,也有类似蓝翔技校这样的专业技能培训学校。
有一家,叫做非洲领导力大学。这个学校设立的专业非常实用,都是非洲面临最大挑战的领域,比如卫生保健,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等。学习的方法,用的是我们现在最流行的项目制学习法,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任务,来采访专家、建模型、做实验。
这个学校的创始人,是一个斯坦福商学院毕业的加纳人,他的目标是要开25个这样的学校,培训1万名学员。
甚至,现在还有一些美国企业,在非洲开始提供编程教育,让非洲的程序员接美国公司编程的活。这样的公司,最大的已经在非洲雇了1300个程序员。这些程序员服务的客户,小到Headspace这样的冥想APP,大到万事达卡这样的大公司。能给这种公司服务,你说员工的工作习惯会很差么?
所以你看,有了好的职业教育,劳动技能、劳动素质这样的问题,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