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 清晨五、六点,家乡小县城梅城宽敞整洁的解放大街一片寂静。
可在大街尽头,通往台山公园的梅城大桥头旁边,一道又高又长的防洪堤背后的早市“梅城菜市场”却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
每天,天刚蒙蒙亮,这里的菜市场就开始营业了。
一把把整洁干净的空心菜、苋菜、葱蒜、玉米等蔬菜,整齐地排列一旁。
家乡人种的903号西红柿,红艳喜庆,品质佳、口感好、沙瓤水足、甜中带酸,跟水果番茄一样,既当菜又当果,口碑很好,深受福州城里人的喜爱。
粗看,这外表长得跟玉米一般无二,一问才知道叫玉米笋,长得个小如辣椒,粒细似芝麻大点。
以前从没见过它,不懂得到底啥东东。听主人说不但好吃,还富有营养,也想尝个鲜,就犹疑不决地买了半斤。
此货还真不赖。从颗粒到内芯通吃。口感似茭白、黄甜笋,切薄片炒肉丝加葱花,柔嫩细腻,微甜。五块钱可以炒满满的两大盘。
它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消除浮肿、减脂、降血压、强身、健脑、增强食欲等功效。
家乡的白粿是纯粳米蒸熟加工而成,白白嫩嫩,有嚼劲,特好吃。
制作很考究,每块粿都经过木制的“白粿印”印制而成。周边有波浪式花边,中间刻有一朵花,就像一件漂亮的艺术品,一看就惹人喜欢。
白粿切片炒肉丝,添加猪油、大白菜(或花菜、艾菜、菠菜)、香菇丁、黄花菜、胡萝卜丝、海蛎干、鱿鱼须、葱姜蒜、红酒、白糖,盐巴、味精。
一片片白粿绵柔软糯,色香味俱佳,是我们家乡的一道名菜。
我还喜欢把白粿切成小布丁煮水吃。蘸点蜂蜜,白净,清爽,甜津,连汤带水喝得一干二净。
以前把蒸熟的米饭放在石臼里用手工捶,要两三个人帮忙,又累又麻烦。现在用机械绞,会轻松一点。
这是家乡三宝(橄榄、粉干、糟菜)中的一宝——糟菜,它是芥菜晒成半干后与红糟腌制而成。风味独特,味道甘酸香醇,有去腥腻、增食欲、开胃清津之功效。用其炖排骨,煮泥鳅粉干,口感尤其好。
家乡的糟菜跟别地方的带点泔水味的酸不拉几的酸菜比,与众不同,技高一筹,用盐巴和香喷喷的红酒糟抹上,然后反复地揉搓至绵软,几天后装在干净的坛子里,坛口用一块塑料膜密封住,倒扣在一堆草木灰里,进行腌制。
过一两个月就能吃了。随吃随掏,再封紧。如果保存的好,吃一两年都不会坏。
外乡人路过这里,吃了“糟菜炖排骨”这碗汤,心旷神怡,都啧啧赞叹不已。
草根也是我们家乡的宝贝土特产。以“臭枳茶”、“牛奶仔”、“老鼠藤”、“多能头”、“婆连连”、“过路蜈蚣”、“鱼腥草”居多。
有的熬水喝,有的与骨头猪蹄为伍,不但风味特别,还富含营养,增强免疫力,解毒祛湿,利尿消炎,治疗疾病,是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臭枳茶根深蒂固,根须善于繁衍蔓延,生生不息,一年四季都可挖掘。看图片那草根又粗又长,足见它的穿透力有多强,要挖好几尺深下去才见底。
为方便顾客,主人会随身携带柴刀砧板,细心周到地帮客人切片包装,做到一条龙服务。
臭枳茶煲猪脚、猪肚、目鱼、香菇,是一款祛疲劳的特效良药,香飘四野,也是我们家乡地地道道的一道金牌名菜。
逢年过节,亲朋戚友来做客,必用此道菜来款待,以示热情。
乡下个体户杀的土猪肉,不注水,不松垮,不肥腻流油,结实精瘦,肉香味浓,价格也公道。
活蹦乱跳的淡水鲫鱼,随买随杀。
从闽江、水库捞来的鲢鱼、草鱼、鲤鱼、鳊鱼……五花八门。两三个女人蹲在地上,手起刀落,咔嚓咔嚓,刮鳞去鰭,开膛剖腹,披肝沥胆,忙得不可开交,一蹲就是一两个小时。
这几十只脸红脖子粗,膘肥体壮的全番鸭,吃饱喝足,不吵也不闹,乖乖地呆在车厢里朝着人看。
我很感奇怪,一次拉这么多鸭子怎么卖得完?一位站在车旁衣服有点脏兮的年轻人告诉我说,待会儿他就运到别处去,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打游击销售。
现在的老百姓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这里没人要,不等于别处没人买。看他自信满满,胸有成竹的样子,应该是兜兜转转,到最后总会处理得八九不离十。
不然,他一次性拉那么多去干什么?吃力不讨好显然不是生意人的本意。货源虽然充足,但也得有人消费才能打得开销售市场啊。
这一箱箱的青菜和那一扎扎白白胖胖的白萝卜,一看就是从外地运来的。感谢城乡结合部,振兴乡村经济,互通有无,市场愈加的繁荣富强。
买了一根白萝卜一块多钱,回家洗净连皮也不削,切长条装在盆里,倒点陈醋、生抽放几枚话梅,再反复搅拌腌制。静置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可以吃了。
味道酸甜可口,清凉开胃,还润肠减肥,降血脂。
我经常随买随做,贪嘴时拈来就吃,如同吃水果,很方便。不烧不煮,举手之劳,价廉物美,乐此不疲。
听我这么一说,你是否流口水了呢?不妨也试试。
看着这些湿漉漉的一堆堆笋壳,就知道山民们是冒雨上山采挖的。竹笋节节攀高,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要是过些日子还没有人光顾,那它就蹿着个长成了竹子。
荒山野岭,荆棘丛生,雨天路滑泥泞不堪不好走,可照样有人穿着雨衣雨靴,扛着锄头挑着箩筐上山去挖竹笋。
要不,我们这些生活在平原的人又怎能及时品尝得到新鲜的山珍野味呢?
有的人怕竹笋雨淋后会烂掉不新鲜,回家就剥壳蒸煮,常常忙到深夜或凌晨。第二天天还没亮又得去赶市。一斤四、五块钱,其实也不贵。
有的山民挖的竹笋多,一时半会卖不完又吃不了,也想卖个更好的价钱,就把它们制作成笋干。
首先把竹笋去壳整理干净后切成薄片,煮熟沥干水分摊开在簸箕上晒太阳。据说要4、5斤鲜竹笋才能晒一斤的笋干。一分钱一分货,现在一斤笋干要25至30元。
竹笋可是好东西,用它炒肉丝,炒豆芽做包子馅饺子馅,那是一等一的好吃。
它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具有开胃健脾,润肠通便,排毒养颜等功效,是一种低热量纤维食物,特别适合减肥的人群食用。
笋干耐放,如果保存的好,可放置两三年都不坏。
时间如白驹过隙,跑得真快。
正如宋 范成大在《喜晴》中所写:
窗间梅熟落蒂,
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
窗户间熟透的梅子已经掉落满地,墙下的竹笋已成林。
雨下个不停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
刚刚还是纷纷扬扬的三月桃花朵朵开,一眨眼两个多月时间就溜走,青涩的桃子也成熟了。一个个白里透着胭脂红,赏心悦目。一斤两块多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酸酸甜甜的杨梅和甜滋滋的荔枝也上市了……
清晨,七点时间一到,工商管理人员就来督促收摊走人。清洁工人迅速麻利地把垃圾清理干净,使得临时菜市场成为正常的一条马路,供行人车辆通过。
为了赶得上大清早短暂的一个多小时的早市销售,也为了蔬菜新鲜好脱手,这些菜农们通常凌晨两三点就得起床,手提走马灯,肩挑箩筐,脚踩露水,在朦朦胧胧的曙光中摸摸索索地采蔬摘果;
遇上下雨天,戴斗笠穿雨衣套长靴,脚踏泥泞,照常干活。要不,地里的菜被雨淋了容易烂根长斑生黄叶。卖不出去,一季的辛劳就泡汤了。
采完菜又得想方设法送到菜市来。有的开车,有的骑车。有的没车,或年老体衰不会骑车,只好拖着板车,或丁零当啷地挑着担,挎着篮,驮着筐,气喘吁吁徒步走来。
这些菜农当中不乏中老年人,妇女居多。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补贴家用,他们像上战场打仗的士兵,风尘仆仆,争分夺秒,从四面八方,马不停蹄地赶赴这里。
虽然辛苦,可他们个个脸上都充满着幸福和满足感。因为他们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田边地角还可种瓜种豆,除了供给自己吃外,还可拿到市场这里卖,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起来……
(自拍图自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