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得岁月静好

看《我们仨》那天,阳光正好。院中一张方桌,两把竹椅。茶叶在壶中摇啊摇,终是沉入壶底,只是倔强地澄明了一壶碧水。我恣意地倚在竹椅上,抿一口清茶,开启了一段心灵之旅。

之前听说过杨绛先生,也闻其命运多舛,所以我曾默默恐惧着杨绛先生的书,害怕它会是一份心灵的兵荒马乱。可是读完《我一个人想念我们仨》这一部,我心中的抗拒早已烟消云散。

先生并没有过多地提起,甚至是没有提起生活的不堪。

翻开《我一个人想念我们仨》,第七至第八页静静地躺着三张照片,并配一段话:

“我们三个各自工作,各不相扰。钟书正在填补他的大字典。”

认真的人是最美的,而最难得的是大家各不相扰,互相认真着。不禁回忆起了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德国家庭,一家六口围坐在壁炉旁,一人手执一书,一坐便是一个静谧的夜晚,和谐得不可方物。

书中,这样的恬静美好不胜枚举。心悸之余,我的病态心理再次作祟,发了狠要找出杨绛先生的苦难来。

书页缓缓地翻过,“终于”有几行的文字十分“扎眼”。

“我们沦陷上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我们夫妇把日常的感受,当做美酒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

“饱经忧患”,我细细地品味着,不过是轻轻说一句“饱经忧患”吗?

我突地感到了自身的渺小,不由感叹两人生活的哲理性:将忧患一笔带过,将其中智慧无限留存,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何杨绛先生能活得这样云淡风轻,飘然若仙。

先生不会难受吗?理应不是,但她只是把苦难当作智慧,把生活做成一道减法题,只留下其中美好,存一份油盐酱醋的温馨于回忆中。

《我们仨》中还有一人,那便是圆圆。

书中有他与钱钟书先生的一段对话:

“这是我妈妈,你妈妈在那边。”

钟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

“自然是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便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

那时的圆圆虽小,但语言已别有意趣,或许这还有限,毕竟那时圆圆还只是孩子,而孩子长大后都会飞向远方,或者至少是不再童真。但是圆圆,却一直充当着女儿的角色,至始至终都被钱钟书和杨绛当成孩童来爱着。长大后的她也没有丢失本真,依旧会在母亲突然造访时,调侃自己的房间太乱。赞叹中我又再次疑心着原因:

为何这样简单干净的关系能一直留存下来?为何杨绛先生的书中少有忧伤的色彩?

冥冥之中又有一股力量牵引我回到了“忧患孕育智慧”这句话,顿时茅塞大开:什么才是减法,就是减去芜杂,回归本真。留下最美好的,让岁月慢慢品尝。

一九九七年早春,圆圆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钱钟书去世。杨绛先生也从此闭门不出,静心学问。她或许是孤单的。但我相信,有这样澄澈的心态的人,再多的苦也只剩下甜。她能用一把绣剪,剪下执念,坐悟美好。

合上书,复倚在竹椅上。我仿佛看见一个风采依旧的百岁老人坐在对面,轻抿一口茶,向我点头微笑。

你可能感兴趣的:(觅得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