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坏不都是来父母

                                                                                                                                                                                               (来自微信公众号:余先生的先声)
我们都信奉一句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们也相信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子女。

我们在问题孩子身上会挖掘出父母诸多问题,我们能找到自己不完美的诸多父母身上的根源。

这种观点被人津津乐道。所以“父母”这个角色成为了很多恶行的生养土壤。

但是我要告诉你,它是错的,父母是无意之中被躺枪。

这个观点之所以能大行其道而没人深究,有这样几点原因:

一是这个观点够简单,不需要你有任何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好像一看就懂;二是这个观点让让人迅速产生代入感找到共鸣(哪个人没有儿童或者青少年时期被父母的阴影笼罩过);三是这个观点符合了大众的期望。(这似乎也是很多热门话题制造者所擅长的。)

解释了这个观点会流行的几个原因,其实你应该就已经有所警觉,一个非常识性的观点能够变成共识而且不和你讲道理的时候,那就意味着它已经在耍流氓了。

就像曾经的段子:当大家都知道把钱投入到股市能赚钱纷纷举债投资,所有人都知道房价要跌赶快买的时候,你的加入就可能让你成为了股市崩盘和房市猛涨的接盘侠之一。

这个观点错在哪里?错在它放大了了父母对子女的影响程度。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来源于两个方面:基因、教养方式。

基因是科学,有大量的数据表明,基因对人后天的行为习惯影响有不超过40%的作用。甚至是随着人的慢慢成人化,这种比例还有可能下降。

那么对人的后天影响的60%是不是就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呢?

也不是。

为了证明基因对人的影响力,心理学家专门分别对同卵孪生儿和异卵孪生的孤儿进行过跟踪,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双生儿依然表现出了相同的性格特点,这一点说明了基因力量的强大,但好像又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力。

心理学家同样对这两种孪生儿在同一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进行了长时间的跟踪,结果发现,很大比例出现两个孩子在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方面不一样的情况。

根据大量实验,心理学家们最终得出了结论:人的性格特征=40%基因+60%环境影响(包括共享环境和独特环境)。

心理学家把人的成长环境分两个部分,一是共享环境——共有父母,共有衣食(很多父母喜欢给双胞胎买相同的衣服,梳相同的发型。),上同一所学校等;一是独特环境——住不同的房间,读不同的班级,交不同的朋友。

换句话说,你的很多性格特点很难说是你父母某一次的伤害,同学的某一次的误解,还是恋爱过程中的某一次挫折造成的。可能是某个,更有可能是综合因素。

以上文字如果用学术报告的形式开展来,篇幅会很长,你也不愿看,但你要知道:以上观点是有科学依据的,是心理学发展过程大量事实验证了的。

所以你看,其实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除了先天基因外,后期影响力不怎么大。

 现实是:我们看到青少年在走上歧途的时候,回首往事,总是痛恨自己的父母没有给自己一个良好的教育方式:如果他们能给我多一点爱,也许我就不会怎么样。他们忽略了,他们的父母也许只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从来不懂什么叫巧取豪夺、坑蒙拐骗。

我们看到青少年犯罪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把所有的罪业归咎于父母的粗暴管理,对子女的冷漠。也许我们忽略了,他的犯罪技能不是来自于家庭,也可能是影视作品或者其他途径。

有没有人对父母原罪论做研究呢?

有,但是大多是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比如说佛洛依德就认为成人的人格缺陷来自于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德国的心理学家霍妮归纳了父母的几大“基本罪恶”。

 但是这些观点的得出大部分都是由心理上存在困惑的或者痛苦的案例得来,这种案例的分析导致了他们对家庭作用的趋向负面理解。

就像是在实验室中拿几株败了的花草,判断出种子的错误一样:不管花草生活的环境,不管在同一块田地种有盛开的鲜花。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如此小,是不是我们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飞。

当然不是。家庭也很重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只有很好的满足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后,他们才能成长为有爱、好奇、有竞争力的人。而满足这一条件就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父母关系。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孩子需要与父母双双有所链接,这样才能满足他的归属感需求。

     如果父母一方否定另一方,孩子因为需要与被否定一方产生连接,而且这种需求会更强烈,导致他会完全模范被否定一方的行为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更快的与父母产生连接。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父母的互相欣赏能让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更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主张:每一个儿童都有游戏的权利,成人必须为他们提供游戏的机会。

     为什么强调游戏的作用,因为儿童正是通过游戏来模仿承认世界的角色。斯宾塞也曾提出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认为儿童就像成人工作一样,需要游戏来消耗掉他们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之后的其他剩余精力。 而杜威则认为游戏是儿童建构意义的重要方式。

     这里所说的“游戏”其实是创建一个儿童与他所在的环境中的人或物产生交互作用的活动。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给与一定的满足孩子动手操作,参与活动的机会,孩子才能有机会更好的形成对世界的认识逻辑。

具体来说,父母可以为孩子的后天发展做一下几点:

1、不要对孩子有任何创伤性的伤害行为。何谓创伤性伤害,比如说性虐待、比如说用藤条往死里打、比如说抠门的父母不给儿童饭吃等等。

这些伤害都会对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子女的人格发展。美国精神病学会编辑的《精神疾病与诊断手册》中这样说:和家庭有关的被威胁或实际的躯体攻击(如前一段时间的童模受虐)和性暴力(这样的案例也有)会给孩子带来创伤性经历。

2、不要忽视儿童成长时期的正向情绪引导。在罗马尼亚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温暖的养育关系至关重要,如果缺乏爱的关照,儿童和成人的交流有限,提供的玩具和参与的活动较少,在这样的养育环境之下,儿童的各项发展都会明显滞后(注意,这里所说不仅仅是父母的方式,也包括提供的环境。),而一个充满爱的养育会形成良好的父母和子女链接关系循环,比如婴儿会用自己的微笑、凝视来吸引照料者,而照料者的温暖、亲密和持续的养育又会促使孩子更为健康的成长。

《垫底辣妹》这部电影中,工藤沙耶是一个厌学的孩子,有一个重男轻女的父亲,因为厌学转了一次学,因为和老师对抗又转了一次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的妈妈认为“你已经很努力了,如果太累放弃了也没有关系”,最后工藤沙耶考上了大学。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认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并给于正面的回应和引导。

3、为孩子营造一个比较积极的环境。研究表明,如果儿童长时间处于高压环境中,他们的注意、记忆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比较差。

在教育者艾米丽娅的严重,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位老师”。美国作家普雷斯科特说:提供必要的健康、安全和幸福感,对孩子来说,能让他这个世界的一个地方就是最棒的地方。这里所说环境就是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独立空间(前面已经说过了,共享环境的影响力不如独特影响力大),比如说可以为孩子在更优质的学校上学,在更好的社区生活,正如孟母三迁所展示出来的那样。

4、关注孩子在家庭之外的发展变化,并进行实时的干预。我们经常会听说对某个孩子的评价:你在家里和在学校里,简直是完全不一样的人。按照我们之前所说的,家庭共享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小,而独特环境影响力大就可以明白:一个在家的乖乖女,在外面可能是一个“胆大包天”的“酷女孩”,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可能是同学聚会KTV里面的麦霸。

作为父母,我们关注成长中的孩子,除了了解在家门内的他/她之外,还要了解他们更大的世界中的变化,并作出适时的调整,就像上一条所说的那样,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也是父母可以也必须要做的。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父母还可以做很多,尽管我们一再强调,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多的是基因方面,家庭教育方式起到的影响很小,但是当我们背上“父母”这一名号之后,我们尽管不做接盘侠,但是你必须要做背锅侠。

而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尽管我们不能决定风朝哪个方向吹来,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风帆如何朝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坏不都是来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