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哲理来解读人类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是一句犹太人的格言,意思是说人类看不清自己的渺小与无知,以为自己思考就能掌握真理,实际上却离真理越来越远,在上帝的眼中,确实是件好笑的事情。昆德拉和尼采都引用过这名言,其实西方的哲学与中国的孔孟之道有相似的作用,就是从思想的角度去解读一些人和事,以客观的眼光阐明一些道理。上学的时候政治课里有一些哲学的内容,比如唯物唯心主义,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还有我们最熟悉的马克思主义。其实我们在有些时候,是需要看一看这些富含哲理的书。我想推荐一本《论人类》,这是英国哲学家托马斯所著,受当时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反对君权神授,提倡人权。全书分四个章节:导言、论人类、论国家、论黑暗王国。

    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论人类这一章节,我认为有些观点同样适用于现在。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源于对每种感觉器官进行压迫的外在物体,或者客体。它们有的是直接的,比如味觉和触觉;有的是间接的,比如视觉、听觉和嗅觉。在这些感觉中,压力通过神经和其他经脉持续向内传导给大脑和心脏,进而引起一种阻力,或反压力,心脏努力传达自身状态。这种努力由于是外向的,所以看上去似乎是外在的存在,造成的这种假象,就是人们常说的感觉。对于眼睛,这种假象或幻觉是光线,是具有形状的颜色;对于耳朵来说,是声音;对舌头来说,是味道。对身体其他部分来说,是冷、是热、软硬和其他我们通过感觉分辨出来的性质。因此,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感觉仅仅是源头上的幻觉。客观的去理解感觉,就能在控制不住负面情绪的时候,在你感到伤心、愤怒、焦虑、沮丧时告诉自己,这些只是外在压力带给器官的幻觉,让它来,让它走。平静的接受,不要上升到精神层面,理性的看待。

    二、论人类幸福与痛苦的自然状态

      在人类的本性中,有三个争吵的主要原因:竞争、猜疑、荣誉。第一种原因是人们为了利益,第二种原因是人们为了安全,第三种是为了声誉。第一种使用暴力控制其他人、妻子儿女和牲畜。第二种保护他们。第三种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个不同的观点或是其他任何低估他们的迹象。这一切说明,人们在没有共同权利震慑所有人的时期,就会处于战争状态,在战争期间人人为敌,带来的结果就是人们的生活没有保障,他们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和发明维持生活。由于人们对他人缺乏信任,任何人都没有合理的方式来保证自身安全,不仅如此,在没有权利能够震慑所有人的地方,人们在相处时就没有快乐。

    我们常把幸福一词与所处的阶段联系起来,或者是可以理解为内心的一种状态。这种感觉是虚无缥缈的,内心不够坚定的人,经常会因为患得患失来给自己贴上幸福或不幸福的标签。客观的解释,就是一个人在获得自己渴望的东西上不断成功,处于持续繁荣的状态。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内心不可能有永恒的宁静,因为生命本身就是运动,因此不可能没有欲望,没有恐惧,也不可能没有感觉。获得幸福的状态其实挺容易,知足常乐,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欲望,过好当下。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似乎又与远大的理想目标相冲突,其实不然。理想与目标应该是正向的欲望,切实际的欲望,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实现的欲望,是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平衡好二者的关系,是我们能够活的既轻松又充实的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哲理来解读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