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工作十年的设计师,目前有七年总监经验,国内外获得一些奖项,然后平面、广告、UI、品牌,书籍、活动都设计过以后,现在专注LOGO、VI品牌设计。这是我阐述这个主题的个人背景,然后在我所有的付费问答中,大部分都会涉及职业规划,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方向也不一样,但也会有一些共同点,所以希望我的理解能给设计师提供一个参考。
既然说职业规划,那肯定就是达到职业的终极目标,所以这次不讲怎么学好一个软件或者怎样完成一个设计项目,甚至也不是定制一个学习计划,这次只讲设计师有几条路可以走,并且怎样达到目标。
设计师做到三年、五年、十年后大概会有三个大方向:技术型,管理型和经营型。
技术型
技术型包括:1,资深设计师。2,中大型企业的设计专家。3,独立设计师。
显而易见,技术型就是不断钻研技术,集中精力做项目,最终作品和经历都有比较好的状态,且能游刃有余的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至于上面三种工作的区别,一是取决于努力程度,二是机遇,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天赋和性格,有的人就是注定能吃一碗饭。
整体来说,成为资深设计师的难度不算太大,只需要不断好好做项目就可以,但是也要更长远的考虑更长远的规划了,公司都不太愿意接受大龄职工,尤其设计这种创造性职位。所以要考虑自己的竞争力,能否有不可替代的强项,除了平面之外的手绘,三维,动效,提案能力等等。所以想成为无忧无虑的资深设计师最好是全能手或者有不可替代的一技之长。
设计专家要做的工作其实和设计总监差不多,甚至很多也会叫做美术指导,我认为工作性质是差不多的,不需要负责太多的管理工作,更强调提升团队整体技术和影响力,设计专家这个职位其实也是近几年才有,主要是因为一些巨头公司想让自己的设计部门有更好的技能提升状态,也在设计行业产生影响力。设计专家绝对是设计行业中的佼佼者,设计方面已经具备了几乎顶尖的能力。
独立设计师的断层也很严重,虽然都是靠设计能力吃饭,但是设计表现力有从淘宝设计师到国际著名设计师到区别。这个方向我最想提醒的是,一定要努力成为收费更高的设计师,高价设计师还可以有降价空间,但是低价设计师又累又没有成就感,最终恶性循环。设计师想提高收入,要么提高劳动单价,要么在劳动时间内产出更多,相比而言优秀且收费较高的独立设计师更有发展空间。所以称为独立设计师并非只依赖设计能力,更依赖的还是设计业务。
技术型的工作主要还是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审美为主,让美术产生最大的效益,同时也有两个方向,一是综合技术型,也就是什么都会,能综合解决客户的问题。坏处就是很难让别人有明显的记忆点,而且在推广的时候很难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如:做餐饮的肯定愿意找一个专门做餐饮的设计师,而不是什么都会的。第二就是专项技能特别强,很容易让人记住,好的作品也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放眼全球著名的设计师和设计公司,都会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优势。如果给建议,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做一个专项技能特别强的,会其他方向是加分。
管理型
管理型包括4,设计总监(甲方或者乙方)5,设计合伙人。6,独立工作室。
设计总监是大部分设计师向往的方向,毕竟这个职位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努力就能做到,也能代表一定的设计能力和设计地位。之前有人问我设计总监最主要的能力是什么。我觉得其实设计总监并不一定比团队每个人的能力都强,但是他能负责掌舵整个团队,最厉害的能力一定是做决策的能力,说简单点,他可以说这个设计行还是不行,并且敢拿到甲方(老板)面前去,不仅是胆识,还是经验,眼光和审美,很多设计师也只是完成设计,并不会完整的构想整个方案的状态和客户真实需求。至于想晋升到设计总监的位置,我觉得敢去做最重要,有信心才敢去做,信心源自你每次都对整个方案进行深度思考。第二就是要一步一步来,一般跳槽很难直接成为设计总监,所以不妨先在目前的公司成为小的管理者,一步一步管理的更多,就是总监。
设计合伙人和设计总监工作类似,只是也会参与公司运营,如果你有合适的合伙人来运营一家公司,成为设计合伙人是我觉得最好的状态,因为大家可以各司其职,在自己擅长的方式上努力将会事半功倍,但是人性还是有一些弱点,遇到利益纷争的时候,再好的朋友也会产生问题,所以这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处理利益了。团队每上升一个高度,就会产生新的问题。想成为设计合伙人,除了自己有过硬的设计能力,寻找合作伙伴是至关重要的了。成为设计合伙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这个偶然就是你能遇到合适的伙伴。
独立工作室大多数是因为设计做的足够好,先成为了独立设计师,再因业务需求变多再组建工作室, 很大一部分设计师最想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布置的漂漂亮亮,作品满墙,奖状满墙。想做成独立工作室,设计和客户资源都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的工作室主理人也不需要完全把自己放在管理者的角度,还应该是在坚持高品质输出的创作当中。所以成为优秀的独立工作室有几个关键的点:1,超高的设计能力。2,有说服力的名誉:名校,出版物,奖项等等。3,不算太差的沟通和展示能力。
经营型
经营型包括7,设计大师8,设计公司老板9,设计讲师
首先,只有拥有最好的经营方式,才能成为设计大师。设计大师的真才实学毋庸置疑,情商智商也不是普通设计师能企及,但是设计大师的经营方式才真正值得学习。他们肯定有更高的格局去看待设计需求,并且能更深层次的经营自己,前期肯定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无用”的项目上。所以我理性罗列成为设计大师几个关键点:1,超高格局,坚信自己的目标,并且愿意为目标付出所有。2,认清设计行业趋势,想尽办法让作品产生影响力。3,营销自己的能力。4,或者也有天赋极高的人遇到合适的机遇。
设计公司老板的背景都不同,大多数优秀的设计公司老板也是优秀的设计师,而且商业思维同样优秀,利用商业运营的方式把设计公司做大。设计公司最大缺点就是作品的不可复制和不可量产,所以寻找自己独特的特点,拿到设计业务是设计公司超强的能力,在此举个例子作为参考:x邦,老板有各种头衔,前期通过近乎疯狂的设计方式拿到各种国家级项目,让自己品牌形成影响力,同时降低设计师的成本,做成几乎国内最大设计公司。x道,老板同样名头加持,通过各种方式拿到国家级项目,合理的运营关系和投递广告,也成为非常优秀的设计公司。所以优秀的设计公司可以几个关键词诠释:1,作品和作品的影响力。2,领头羊的影响力。3,公司规划运营模式。这几个关键词不展开聊了,每家设计公司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合理规划自己。同时对于二三线城市以下的公司我觉得老板的格局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做纯运营型的设计公司,老板不懂设计也没关系,只要把业务做好,招到合适的人,同样也是很棒的一件事。
设计讲师,国内来说都是先入为主的概念,也就是你可能不需要具有超强的设计能力,实践证明很多设计讲师设计能力也不强,但是他们占据先锋和风口,领先在某个频道火起来了,随后开班设课,抱团成长,所以也做成很好的运营模式,也很赚钱。这个我不多说,也不擅长,目前看,对于设计讲师来说,机遇和运营更重要一些。持续深耕一个垂直领域也可以让你慢慢从指导别人变成讲师。
好了,以上是我从业这么多年的一个思考,分类的方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辅助参考,你最终想做什么方向?确定了方向,我们围绕这个方向,做点什么。
最后,不管哪个方向,设计师、设计公司都要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作品上,因为设计师的产品就是作品。有了好的作品,让好作品产生影响力就是设计行业最好的运营模式。等到团队一定规模后在保持作品质量的同时,循序渐进,再去考虑团队运作,公司模式。加油!
专注品牌LOGO、VI设计,我是设计师陈锐,感觉有用可以分享或者给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