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 | 我们都是异乡人

借来加缪的《异乡人》已经很久了,距今少说已有半年。这段时间内断断续续地看过一些,直至昨晚才一口气把最后几章读完。

主人公默尔索收到了养老院的电报得知妈妈去世了,于是请假坐车去守灵,参加葬礼。默尔索爱他的妈妈,但是并不为她的离去而悲伤。没有悲恸地回忆往事,他像完成一份普通的工作一样参加完葬礼回到城里。在葬礼后,他照常生活,那个周末,他在游泳时遇到了前同事玛莉,两人一起看完电影就在一起了。到了下一个周末,默尔索仍旧约会玛莉。然后又是一个周末,默尔索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海滩度假,在那里发生了命案。之后默尔索在监狱里等待了一年多的时间,迎来了最后的审判,被判以斩首示众。

加缪以第一人称的视角,从默尔索的角度记录了他在这段时间里的见闻和想法。年轻的默尔索,情感像历经沧桑的老人一样有一股漠然、疏离以及勘破世事的超脱。由于无法负担请私人看护照顾妈妈,他把她送到养老院,在养老院,妈妈可以交到同样年龄段的朋友,不必每天沉默地看着他度过。妈妈去世后,到达养老院的默尔索想马上去看她,却被带过去先见了院长。等到见到妈妈的棺木,却并不想见她了。默尔索与妈妈对彼此,甚至对其他任何人,均无所欲求,并且习惯各自的新生活。而今逝者已矣,这一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什么好难过的,这大概就是他的感受吧。对于女朋友玛莉,好朋友雷蒙,默尔索的感情也是很淡然的。对于玛莉,虽然有过和她结婚的想法,却并不是爱。对于雷蒙,他的受伤并没有让他有所触动,枪杀那个打伤雷蒙的阿拉伯人也只是意外和巧合罢了,并不是一怒之下为朋友两肋插刀。默尔索的感情,可以说有一种佛性,随缘随喜,内心永远很平淡。

这本小说属于法律文学。第一部着重描写默尔索在命案之前的生活和情感,第二部着笔于默尔索入狱以后的生活和审判过程。在狱中,默尔索戒掉了烟瘾,失眠和玛莉,正如他所说,这是妈妈的看法,人到最后什么事都会习以为常。审判的过程,对默尔索来说,自己反而像一个旁观者、局外人(《局外人》正是这本书的另一个译名)。审判的全程,法官和检察官聚焦于各种相关因素,尤其是默尔索对妈妈去世的淡然(在旁观者看来,是冷漠),以及他对宗教的漠视。反而与杀人这桩罪行最为相关的受害者及其家属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场,唯一可以认为有些相关性的是检察官对于默尔索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忏悔道歉的指控。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是对于法庭漠视阿拉伯人生命的讽刺,也是对于宗教与道德高于法律的讽刺。对默尔索的审判,基于他在沙滩杀死了一个阿拉伯人,有罪伦却归咎于他在精神上杀死了母亲。默尔索对此毫无反抗之力,他无法辩解自己其实是爱妈妈的,送她是养老院也是对她最好的事,在葬礼上不同常人的反应也不过是个人性格导致,哪里谈得上是罪行。然而有了这一层精神上的欲加之罪,默尔索便不可能辩解自己并非蓄意杀人了。这样的审判与其说是法律审判,不如说是道德审判。

比道德审判更加摧残人的,是宗教审判。庭审期间,众人对默尔索没有宗教信仰所表现出来的偏见,还有判刑以后监狱牧师被拒绝的多番探视要求以致不请自来,都不遗余力地表现了宗教给人的巨大影响。从一开始,加缪就巧妙地埋下了伏笔。尽管生前对宗教从没产生任何兴趣,妈妈的“遗愿”却变成了用宗教仪式下葬。在人们看来,不信仰上帝似乎成了一种原罪。在社会群体中,人总是倾向于尽力同化他人。小至日常生活中向他人输出自己的爱好和想法,大至宗教这样的思想观输出。在人人信仰上帝的社会,默尔索的不信仰让人排斥,甚至有些恐慌,似乎没有信仰的这个人是天生的恶魔。若是服从牧师,投靠上帝,默尔索兴许可以上诉获得不一样的结果,而作者笔下的这个人,本身就如此淡然地面对人事,怎会轻易为此屈服。不仅如此,在整个小说中,一直冷漠淡然的默尔索最终在牧师面前爆发了。默尔索注定将会被送上刑场。小说的最后,作者虽然在默尔索的思索中戛然而止,最终的结局却已不言而喻。

《异乡人》是加缪创作于二战时期的作品。小说中荒诞的人事和审判正是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社会写实。主人公默尔索体现出来的那种冷漠和疏离,何尝不是处于战争时期的群众心理。而默尔索的另一个特点,是他永远都忠于自己的内心的行为。我想这是作者理想化构造出来的人物特点。现实中,这样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已经被社会条条框框锁住。于是,在不想说话的时候也不得不说些什么,面对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做法与其说是忠于自己的内心,不如说更多还是顾及他人的眼光和道德评判。从一方面来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是默尔索;从另一方面来说,鲜少有人能真正地做默尔索,打倒面前那个虚伪的神父。

你可能感兴趣的:(异乡人 | 我们都是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