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古中医参考方

中医心脏内科良方


    心律失常(心悸、怔忡)(一般分为:窦性心动过速、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颤动)?

太子参12  五味子10  麦冬12  酸枣仁15  丹参15  柏子仁12  茯神12 川芎9  黄精15 黄芪18  降香10  红花10 [加减]:⑴ 阴虚火旺者加知母9  黄柏10  生地15

⑵ 腰腿酸软者加杜仲15  桑寄生15

⑶ 夜尿频多者加覆盆子15    金樱子15 

⑷ 盗汗者加龙骨30(先煎)  牡蛎30(先煎)

⑸ 若气虚血少者加炙甘草8  阿胶10(烊化)

⑹ 胃纳差,加高良姜10  砂仁8(后下) 鸡内金10

⑺ 胸痛甚者,加延胡索12  五灵脂10 

⑻ 若痰浊热甚者,加川连12  竹茹12    法夏9

⑼ 邪毒滞留者,加板蓝根18    金银花10  七叶一枝花10

⑽ 高血脂者,加山楂15  石决明20(先煎)  云苓15心力衰竭(心衰)(心悸、怔忡)

红参10(另炖) 黄芪30 丹参20 炙甘草8 川芎6 麦冬12 延胡索12 五味子10 白芍12 桔梗10 牛膝12 枳壳10 生地15

[加减]:

⑴ 血虚加熟地15 阿胶12(烊化)

⑵ 气喘甚加五味子8 山萸肉15

⑶ 血瘀甚加红花9 桃仁9

⑷ 心悸失眠加熟枣仁15 远志10

⑸ 下肢浮肿加泽泻15 益母草15

⑹ 阳虚脱加熟附子12]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肺部或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致使右心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的病变

南沙参30 黄精30 广地龙30 苏子30 桔梗10 全瓜蒌15 桑白皮15 沉香6(研未冲服) 赤芍8 熟地15 补骨脂12 麦冬15 防己9

[加减法]:

⑴ 痰难咳出加礞石15 枳实10

⑵ 高热加青天葵15 柴胡9

⑶ 喘息甚加葶苈子30 射干12

⑷ 烦躁不安加石菖蒲9 胆南星12 莲子芯3

⑸ 脾虚者加党参15 白术12

⑹ 有瘀血加丹参18 桃仁10

⑺ 阳虚加熟附子12 肉桂3

⑻ 全身浮肿加甘遂末0.5克(冲服) 泽泻10

⑼ 出汗不止加浮小麦30 牡蛎30 龙骨20 风湿热(痹证、心痹)风湿热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一种全身结缔组织病

防己15 薏苡仁30 知母12 苍术15 忍冬藤28 丹参20 没药10 威灵仙15 牛膝15 云苓15

[加减法]:

⑴ 热盛加大黄12 山栀9

⑵ 下肢痛甚加桑寄生15 延胡索8

⑶ 下肢出现结节、红斑者加赤芍18 浙贝10

⑷ 气虚者加黄芪18 五味子8

⑸ 痰多者加白芥子10 全瓜蒌12

⑹ 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18 龙骨30(先煎) 牡蛎30(先煎)

⑺ 阴虚者加沙参18 麦冬15

⑻ 手舞足蹈者加羚羊角15(先煎) 水牛角4(先煎) 病毒性心肌炎(心悸、胸痹)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心肌炎症性改变

1.急性期: 金银花15 胆南星15 黄芩12 广藿香12 大青叶10 丹皮12 云苓15 五味子8 川连8 泽泻15

[加减]:

① 痰多加杏仁10 桔梗9

② 胸闷痛加郁金12 延胡索12

③ 腹痛加木香10 白芍12

④ 反胃呕吐加生姜10 丁香6 白豆蔻10

⑤ 阳气衰弱加山萸肉12 熟附子12

2.慢性期:

太子参15 麦冬15 五味子8 生地15 丹参15 当归12 黄精15 桂枝6 元肉10 肉苁蓉12 桃仁15 柴胡12

[加减]:

① 气虚甚加黄芪24

② 失眠者加柏子仁12 远志10

③ 胸闷痛加延胡索12 沉香8(另研服)

④ 浮肿明显加防已15 车前子15

⑤ 喘促甚加葶苈子15 杏仁10

⑥ 胃纳差加白术15 砂仁9

⑦ 有瘀血者加三七5 川芎10 高血压病(眩晕、头痛)(收缩压≥21.3kpa, 或者舒张压≥12.7kpa称为高血压)

葛根15 钩藤12 黄芩12 野菊花12 石斛12 丹皮10 佛手10 牛膝10 山楂12 青木香8 泽泻12 川芎10 柴胡9

[加减]:

① 头痛眩晕甚加刺蒺藜12 夏枯草15

② 火盛者加龙胆草10 板蓝根12

③ 肝肾阴虚甚加黄精15 龟板20(先煎)

④ 思寒肢冷,小便清长者加杜仲15 金樱子15 鹿角胶15(烊化)

⑤ 胃纳差者加白蔻仁8 砂仁9(后下)

⑥ 眩晕较甚,并呕吐频者加代赭石30(先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胸痹、心痛、厥心痛)

黄芪20 丹参25 红花10 川芎12 法夏10 鸡血藤25 桂枝10 五味子8 石菖蒲10 郁金8 麦冬10 姜黄12

[加减]:

⑴ 心痛甚加延胡索9 没药8

⑵ 恶寒、肢冷者加肉桂3(煽服) 补骨脂12

⑶ 痰浊甚加厚朴12 竹茹10

⑷ 有肾虚症状者, 加山萸肉10 枸杞子12

⑸ 头目眩晕者加何首乌9 女贞子10 高血脂症

黄芪30 丹参12 广地龙10 山楂18 川芎12 生地15 川楝子10 云苓15 水蛭3 薏苡仁20 柴胡10 决明子24

<加减>:

⑴ 眩晕明显者加桑寄生20 代赭石30

⑵ 偏于寒湿加广藿香12 桂枝6

⑶ 瘀血甚可加路路通10 桃仁10 三七末3(冲服)

⑷ 视力昏暗者加茺蔚子12 青葙子12

⑸ 肾气虚,加菟丝子15 杜仲10 仙灵脾10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动过缓)

麻黄10 陈皮10 法夏10 桂枝10 炙甘草6 红花6 黄精12 黄芪25 细辛4 五味子6 杜仲15

[加减法]:

⑴ 口干甚加麦冬15 沙参10

⑵ 脘腹痞满者加砂仁6(后下) 川朴8

⑶ 小便清长者加益智仁15 金樱子15

⑷ 五心烦热,潮热者加知母10 川连6

⑸ 气短加党参18

⑹ 心痛甚加乳香6 没药8 五灵脂10

⑺ 便溏者加云苓15 白术10 肉豆蔻10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悸、怔忡)

石膏30 知母12 板蓝根12 黄芩12 丹皮12 沙参15 生地15 金银花15 白芍10 赤芍12 地骨皮12 川芎8

[加减]:

⑴ 失眠者加柏子仁15 夜交藤15

⑵ 盗汗者加浮小麦12 龙骨20

⑶ 头晕头痛者,可加天麻15 钩藤12 石决明20

⑷ 发斑吐血者加重黄芩30 旱莲草15 藕节12

⑸ 语言乏力可加黄芪18 党参24 冠心病方二

全栝楼12克,薤白9克,法半夏9克,厚朴6克,炒枳壳6克,苏梗6克,陈皮8克,生姜6克,麦芽6克 心律失常方

法半夏8克,茯苓8克,化橘红3.5克,炙甘草1克,炒枣仁9克,远志3克,石菖蒲0.8克,党参3.5克,枳实0.8克,松节9克 心肌炎方二

(适用于患病初期)金银花9克,连翘壳9克,生甘草3克,苦桔梗6克,藏青果9克,京玄参9克,大青叶9克,黄菊花9克,粉丹皮9克,大生地9克,杨柳枝80克] 高脂血症方二

葛根20克,川芎12克,菊花15克,生地15克,丹参12克,泽泻15克,草决明2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忍冬藤20克,全瓜楼30克 

高血压病方二软白薇,苦百合各9克,鲜生地24克,茯苓12克,酸枣仁9克,石决明15克,青龙齿9克,炒山栀7.5克,青木香,宣木瓜各9克,甘草3克脑动脉硬化方

西洋参4.5克,制川附子3克,白芍6克,炙龟板(打)15克,云茯苓9克,山萸肉3克,枸杞子6克,怀牛膝6克,杜仲(盐水炒)6克

房室传导阻滞(迟脉证)

红参6 黄芪30 炙甘草9 桂枝6 当归9 白芍12 川芎8 丹参15 五味子10 细辛4 仙灵脾10 云苓10 白术12 无脉症(大动脉炎)

补肾壮阳、活血化瘀通络 乌梢蛇15 川足2条 生地18 威灵仙15 桂枝6 淮山24 制川乌8 炙甘草8 黄精25 鸡血藤30 枸杞子12 赤芍9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医内科古中医参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