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甩锅是一种常规操作。
电影票房不佳甩锅给流量明星,租房平台暴雷了甩锅给业主和租客,游戏输了甩锅给队友,项目出问题了甩锅给同事……
职场,更是甩锅的重灾区。
已经陪你浪费了好几天时间,明明问题出在你那里,刚遇到点小事就急忙甩锅。
不仅甩锅到自己部门同事,还能神奇地把锅甩给别的部门。
最厉害的,是用让人讨厌的语气说话,一直甩锅直到让你觉得是自己的疏忽造成的失误。
或许,人类的本质就是甩锅大师。
人类甩锅是天性
人类习惯性甩锅,这其实有一定的心理依据:相比承认犯错,人们更容易选择“甩锅”。
我们对错误的态度,不是取决于错事本身,而是取决于犯错的人是谁。
当他人犯错,人们会埋怨、嘲笑、呵斥、唏嘘,并且常常会幸灾乐祸,把这些错误当成茶余饭后的八卦。
而一轮到自己犯错,就会佯装未发现、不予理睬、矢口否认,即便承认“错误确实发生了”,也会怪罪到别人身上,或干脆扔到一边视而不见。
作家凯瑟琳·舒尔茨曾谈道:“作为文明人类的我们,甚至连‘我错了’三个字都不会说。”
最接近的替代语莫过于“我错了,但是……”,于是“我们会给出一堆天花乱坠的借口,来解释为什么错误并非出在自己身上”。
而且,我们越自以为是,自尊心就越强,就越容易为自己搞砸的事情辩护。
最近上映的电影《一秒钟》中有一幕,放映员范电影的傻儿子赶车,弄毁了影片前《新闻简报》的胶片,是一场群众宣传的重大事故。
接下来他气定神闲的一场精彩表演,巧妙地转移了矛盾。
首先,他小题大做威胁群众,电影放映必须取消,以兹事态严重。但随后,马上义正严辞补一句:
“今天电影放不成,责任不在我们。”
于是,老范一个人的倒霉,变成了所有人的倒霉,然后话锋一转:“当然了,我们也可以死马当活马医,抢救一下。”
在他的指挥下,群众小心翼翼把胶片抬进剧院,清洗、擦拭,最后终于可以放映了,成功解救电影。
瞬间,英雄的身份成立了。
在那个特殊年代下,甩锅是他的本能,更是他保住饭碗的技能。
甩锅大师
A管理着公司的兼职人员,在薪酬计算时遇到了一个EXCEL难题,想要把不同的薪资条发给不同的人,偏偏这个操作不会。
A于是向身为”EXCEL高手”的B求助,而且是在下班的时候找的B。
B平时就很热心,看着A可怜巴巴的样子,心一软,手把手教了。
当然是模拟的数据(B并没有看实际的薪酬数据),折腾了一个多小时,A终于学会了。可是第二天却出了问题!
原来A在发薪资条的时候由于操作不熟练并没有逐条分别发送成功,而是把一个小组的薪资条群发了出去!
那可是薪资条啊!
时A竟然对领导说:我用的就是B教给我的方法啊,当时他就是这么教我的,我们试了没问题的。
领导虽然没有糊涂到追究B的责任,但是A却实实在在给B上了一堂“如何甩锅”的课。
很多人和A一样,平时一脸祥和,一发生问题翻脸比翻书都要快,只想尽快摆脱责任,丝毫不念及当初帮她时的那份真诚和辛苦。
不提倡同事遇到困难时视而不见,但一定要分清楚是什么样的事情。类似和薪酬挂钩的这类事情,如果你不是相关的责任人,请不要过度参与,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
背黑锅是命运
有人甩锅,就得有人背锅。
但“甩锅侠”们也是看人下菜的高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敢甩。
如果你是以下几类人,恐怕“背黑锅”几率比较大:
1.初入职场的小白
没有话语权明知道有些事不是自己的责任,但是看到老油条们半温柔半威胁的眼神,还是默默把委屈咽了下去,并催眠自己,多学点东西!
2.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只要别人求就必定答应的“好人人设”,就像前文中的B,对一些不能插手的事情,尽量不要插手。
3.做事莽撞的“愣头青”
说话做事直肠子,无形中得罪了人,一旦有锅出现第一个甩的就是你
4.“能者多劳”者
平时给你戴一个高帽,出现问题就一把甩给你。
如何远离“背锅”?
1/开始任务之前界定清楚权利义务
尤其是多人协作的任务,领导或者负责人下达任务时,如果其想法和分工已经很明确,需反复确认对任务的描述、目的,各个角色的分工及权利义务归属。
有任何不明白,都要及时和责任人沟通,获得明确的回复,以界定清楚各个角色的责任。
如果有需要可以通过邮件等方式形成书面界定。
2\对一些和自己不相关的事情学会说不
最后“背黑锅”的人,往往在开始就给自己埋下了雷。要么不懂拒绝,要么过度纠缠在别人的事情里。
职场中利益、效率、结果至上。不要去挑战人性,对于和自己不相关的事情、自己绝对不能碰的事情比如薪酬等,千万不要插手。
每个人进入职场时,都是信心满满想做一名合格的“打工人”,但无奈职场“刀光剑影”杀人于无形,一不小心就背了锅。
我们不主动伤害别人,但也不能遇到伤害束手无策,无缘无故替人“背黑锅”,做冤大头。
学好职场防背锅术,不甩锅但也不做“背锅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