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降级=儿童硬件?从「生态链」视角说起

在互联网用户量增长已经见顶的时期,儿童作为「尚未充分入网」的人群成为新的增量,互联网和硬件公司都在争抢这一人群。自然儿童市场也会出现更多具备联网属性的硬件产品,本文有如下观点:

  • 「大众消费电子降级化」是儿童硬件产品的主流趋势
  • 儿童硬件迭代具备「家庭桌面场景」、「嫁接个人可穿戴」、「内容增值」、「距离能力提升近」、「语音」这几个优先属性
  • 儿童的主要联网入口,会出现一部分和成年人消费电子完全不同的品类

儿童的消费电子发展是大众消费电子的降级

这段话是某玩具公司产品前辈告诉我的,细分有三个要素:

  • 配置在大众消费电子基础上降级
  • 体验对儿童友好
  • 更加安全

「大众消费电子降级」的典型例子就是儿童相机品类:当成年人已经进化出了运动相机、手持稳定器这些品类时,儿童市场开始出现千万级像素,类似数码卡片机体验的产品(如图:咔漫儿童相机)。

「儿童友好和安全」两个属性,典型体现就是「硬件搭载区别于成年,针对儿童的专有性内容」和「家长能够控制孩子的投入时间」这两种产品设计要素。

比如亚马逊和和天猫精灵的儿童版本,使用了这些要素来达成:

  • 针对儿童开发了特定语音问答引擎和内容过滤机制
  • 使用按钮代替了语音唤醒词(隐私安全问题)
  • 「家长中心」模块软件设计(如图),能够看到孩子使用时长、设置要求

在小米生态链商业策略中,有「距离手机近的先打下来」这一说 法,同理,儿童硬件领域也有一些取向性的规律。

优先做家庭儿童桌面场景的硬件

书桌是非常理想的用户需求交付场景,因为孩子一天之内一定是有整块时间呆在书桌前的。从教育平板的「智慧眼」扩展;到带屏幕版本的智能音响开始接入网课能力。如图:教育平板的「智慧眼」扩展,通过摄像头配件实现「手指单词自动识别」的视觉应用。

「积木桌」也是最近很多店铺的流量爆款,精确瞄准桌面需求。

家庭中还有一个典型场景是浴室,不过「带水」的属性天然和消费电子冲突而且时间段不如书桌,暂时不会成为优先选择。

「浴室防水」先作为产品特性来做有一定价值:比如凯叔的故事机就是突出浴室防水可以听;各个儿童产品的评论区也有不少「上一个被孩子泡水损坏所以再买」的评价

优先做能够嫁接可穿戴设备的硬件

智能手表已经是儿童最核心的联网入口了,但前几天同事告诉我「孩子现在大了,给她用家里的旧手机了」,一个尚未被解决好的问题:手表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被替换,下一台设备是什么?难道是家长用淘汰的旧手机?

小米的小爱老师已经展现了一个有潜力的产品形态:手机形态的终端、定制安卓系统、以语音+英语翻译和学习 作为切入点。和手机已经有明显差异了,对消费者的利益点也非常明确:不让孩子使用可以安各种App 的手机,不沉迷。

现有市场上的「儿童手机」概念还不普及,如果某家大厂愿意直接针对儿童产品需求,做一个 高性价比+真正对儿童友好的软硬件 产品系列,这倒是值得期待。

优先做具备内容增值属性的产品

儿童硬件产品依靠内容、尤其是教育内容来提升产品价值是常见的做法,带货也是行之有效的。

对于产品团队来说,难点在于「提炼内容的卖点从而对准人群」:现阶段音视频教学内容做到覆盖全国所有科目和版本的已经不是问题了,各大头部教育机构也都非常愿意免费接入这部分硬件用户。但基于「海量」的竞争没有意义,数量级一旦超过消费者的认知极限,用户都是麻木的,不如对准特定人群和场景。比如华为最新的MatePad 对准网课人群;亚马逊儿童平板强调西班牙语内容(如下图),对准美国的少数族裔。

优先做有能力提升属性的产品

「孩子的能力提升」有两个起点:

  • 孩子学到知识、技能后转化为能力
  • 孩子养成某种良好的习惯

硬件产品从「养成习惯」切入算是比较常见的手法,比如教育平板的坐姿提示功能、如图的 Gululu 智能水杯通过「电子宠物+游戏化」的形式引导孩子养成喝水习惯。

优先做能嫁接语音交互的硬件

智能语音交互的产业链上下游已经比较完善,语音相对来说也对孩子的交互习惯更加友好,所以语音交互是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律了,上面提到的 Gululu 智能水杯,也直接调用了天猫精灵的能力。

儿童硬件趋势上是消费电子的降级,也有机会出现全新的品类

比如刚才上面提到的智能水杯,考虑孩子一般都随身携带,算是半个「联网中心」了;同样的产品还有科大讯飞团队出品的一款智能台灯(如图),也精准覆盖了孩子在书桌前的时间。

这些产品显然不可能类似手表、手机一样成为随身携带、具备高频属性的产品,但沿着「儿童友好」和「特定场景」的思路,很期待看到更多有趣有用的硬件设备。

你可能感兴趣的:(消费电子降级=儿童硬件?从「生态链」视角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