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论:《人民的民义》中的祁同伟与《红与黑》中于连的人物解析

  作者:何冠萱

(原创作品,版权所有)

于连与祁同伟,作为两个不同时代的青年人追求理想的人生。 于连处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为了实现他那巨大的野心,他不仅要处处显示知识和能力上的优势,还要采取种种不大光彩的手段,例如虚伪、作假和违心之举。正当他自以为踏上了飞黄腾达的坦途和得到了超越阶级的爱情之时,社会却无情地把他送上了断头台。


祁同伟处于改革开放的年代,他处于人生与事业上升期,他用违心的爱情奠定了事业的升迁快车道,又在改革的今天得到的最后引弹自尽的结局。用作者的眼光看就是悲剧,不过文学作品的悲剧和电视剧的定义是不同的,电视剧里为了戏剧冲突,虚构了人物的情节,利用大量祁同伟工作中的故事,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特别是为了能逃避真相,对同门师弟动杀机,一死一个差点死。在人情淡薄的今天社会里,这是符合生活真实的为剧情设置的人物行为,所以,观众没觉得他多可恨,而是觉得他有个性,我一直关注关于观众对他的影评,人们都对这样的人表示理解,没有太多的憎恨,最后如果没有反腐倡廉,他的人生真的梦想成真,如愿以偿,尽管做的坏事令人发指,可是,他设计的人生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有可能很多的相似的地方。

而 于连的“成功”“发迹”“飞黄腾达”,时时处处羡慕有钱人的生活。他正是在这种盲目中走上了歧途,迷失了自我。他为了所谓的“幸福”,不止一次地放弃了真正的幸福。对于连来说,有一个信念成为他活着的全部意义,那么其他的一切都值得去牺牲,甚至于爱情。总之,于连是要“死上一千次也要飞黄腾达”。这是他对自己生命的全部价值取向。

剧中祁同伟也有相同的价值观。

何止祁同伟,这个时代的哪个年轻人不曾有相同的心声。

所以,祁同伟做了那么多坏事,观众并没有觉得他多么的可恨,甚至会有人同情。

剧中祁同伟对于梁璐的表现,始终是厌烦的,而对于高小琴的爱情则是不符合法律与道德的,两个人因相同的命运与这个时代背景下的发家致富手段相适应的两个不同层面却心里需求相同的遇到一起,也产生了爱情,文章的作者认为这样的爱情是没有社会基础的,没有道德支持的,所以,都有了最终的结局。一个自杀,一个坐牢。

司汤达曾说过:“一个人的幸福不取决于智慧者眼中事物的表象,而取决于他自己眼中事物的表象。”或许为了使作品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于连的入狱直到死亡便成了一个不可改变的定局。狱中的于连终于从社会角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了自由。他在短短一生中为自己规定了许多角色,为能演好这些角色,他不能不虚伪,装假,直至作出违心之举。而死亡的临近却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卸去一切伪面具,露出一个真实的美好的自己。往日的野心、幻想、奋斗以及为此而设计的种种伪装统统失去了迷人的光彩。于连终于在死亡面前知道了自己追求的是什么。他对德·雷纳尔夫人说的那番话是真诚的:“你要知道,我一直爱着你,我只爱你一个人。”当一个人知道他能为什么去死的时候,他便也知道自己应为什么去活。 因此,说于连是一个个人主义野心家固然不错,但不如说他是一个追求个人理想而不幸走上“歧途”的年轻人更准确。或许于连的悲剧乃是一切出类拔萃之辈的永恒悲剧,无论在专制社会,还是在共和社会和民主社会。这种悲剧或许称之为成长,或许称之为堕落,这个我们暂且不去理会,但它确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体现着,进而升华为一种社会规则。 这也就不能不引起了我们对现实更多的思索。


我们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对前途和命运充满渴望与希冀,也有飞黄腾达、出人头地的欲望。也许早就忘却了小时候第一篇关于理想的习作了。为了顺应时间的潮流,为了遵循利益的法则,不停地改变着,追随着更体面更充裕的物质生活,哪怕在纷繁的人流中难以呼吸,遍体鳞伤,仍要强忍着华丽外表下内心的焦虑和煎熬。 人流中一双双几近木讷的眼睛,也曾经闪闪发光,也曾经怀抱着自己最本真,最单纯的理想踏上自己人生的旅途,但在希望成为科学家、军人、老师的种种过程中渐渐变质,变得更能趋合别人的需要,变得只为肉体而存在,而代价却常常是诚实、无私与开朗。当我们一边成长,一边想方设法用种种面具遮蔽起我们纯真的本质时,我们便在重重复复地上演着于连的悲剧,而这时,谁又会想到自己孩提时,其实向往的是永远快乐。 剧中的祁同伟选择在最初的梦想开始的地方结束生命,听着最童真的声音“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他交到警察叔叔手机边,……”。剧情的潜台词他想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他不会选择到剧情最终这样的人生,可是,人生是现场直播,不是剧。他的人生被他错误的价值取向推向绝路。


一般论者都把于连说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因为于连的野心膨胀过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线索,但人们常常忽略了站在故事背后的司汤达所进行的精神活动。

编剧周梅森的精神活动不是批判祁同伟,是为了剧好看设置的情节,电视剧的精神活动有局限性。


这个时代精神通过这部热播的电视剧有了正义之道与邪恶之道的取向。

司汤达的《红与黑》成为一个时代于连式人物的镜子,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学作品。

《人民的名义》播出后,留给观众印象最深的不是侯亮平,不是高育良,不是其它人,而是祁同伟,这或许就是悲剧的魅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视评论:《人民的民义》中的祁同伟与《红与黑》中于连的人物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