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呓语】认知跨界:开启“认知工具”意识,获得全景信息

    回顾过去的大学时光,我一直在努力用【实践思维】探索世界,信奉“经历是最好的财富”、想要了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就要迅速收集尽可能完备的信息、调集一切资源reach out,身体力行地去尝试。遵循这个思路,我选了四个专业的课,尝试了国企、咨询公司、NGO、投资公司、创业公司等等。很长一段时间,对于这些并未明确聚焦于某个职业领域的经历,我只能标榜自己是个好奇星人、lifelong-learner & explorer,难以明言意义为何,但近期,有如震颤的原粒子在持续微妙撞击中为能量爆发蓄势,终于有一些清晰的脉络开始浮现。我在这些看似随机扰动的实践轨迹中锻炼了一个核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渐聚焦了一个未来人生会持续热忱的“大问题”。

    这第一篇文章,首先聚焦这一个核心能力:从【实践方法论】角度,对朦胧感兴趣的方向领域迅速形成清晰结构化认知、并极速寻找到相对最优路径的能力(仅指找到路径而非达成,所谓“最优”也是时间微积分下的动态最优)。人不可能踩遍所有的坑,任由各类经历高度离散无法形成积淀和裂变。经历过几个迥异领域的实践,我越发觉得这样的能力应当是可抽象化迭代、应形成方法论的。但大多数时候,这种“迅速认知、制定最优策略达成”的能力具象地散落于各个前辈/学长学姐/导师/不知姓名的神秘高人的隐性知识中、散落在一些所谓专业化机构的产品当中,最终成为相当私人化的存在。对渴求认知的小白来说,这些道听途说的认识依然是碎片化的,很少有人能调动多方资源、从多个信源中获取对即将付出生命成本的实践的相对完整认知。尽管人都是依照不完备信息做判断,但针对一个陌生领域(无论是一份工作实习选择、备选的留学项目、一个待科研探索的学术话题),获得尽可能多的优质信息,并快速结构化梳理、结合自身特性寻找到最佳需求点后做选择,是当今时代十分必要又相当稀缺的能力。这也正是一切培训咨询机构、职业发展导师赖以生存的本领。很遗憾当今“前职业时代”的在校学生并没有这样的能力,大多数时候,我们要么在建议、信息湍流中抓救命稻草般做出管窥之下的决定,要么老老实实做各类求职平台的韭菜,购买他人结构化梳理的经验外包服务--并不是这样不好,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这似乎是一个省心省力的保险选择--“别人都探过路了,为什么不直接用”;但与此同时,你也丧失了克服“照着学”的惰性的机会、丧失了主动进行自我剖析和调动能量检验真正能动性学习力的机会。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纯理工科的学生想要进入金融行业,获得第一份实习该怎么做(这也是被问到的特别多的情况)。在这里不会去讲具体应该怎样结合背景修改简历、networking以及面试技巧,只想设想一下面对这个问题,不同学生会有的几种典型做法:

①加入大量实习群、关注各类公号、下载APP、小程序,刷各类金融机构相关实习信息

②找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学长学姐/导师/亲戚朋友,从TA所从事的那份职业中获得金融行业的一个切片性认知,据此作出自己适合/不适合从事该职业,迅速抛弃选择or努力让该熟人内推

③通过多方对比找一家“一站式职业辅导”机构,1~5万不等签约保offer/内推,之后上技能培训课、全部托管给培训机构导师,在导师建议下选择推到面前的实习

④基础知识扫盲,形成模糊认知:搜索百度、知乎、应届生等等论坛,查看相关过来人经验;对金融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在整个金融市场中的位置、各个细分领域的典型日常、所需技能、晋升/跳槽路线、圈子生活状态、全领域公司图谱进行梳理;结合自身过往经验和兴趣点,明确自己想做金融的原因(确定行为动机),并暂时确定2-3个细分职业方向;为自己准备好一套具有相对竞争力的面试计划;之后通过人脉找到可能对自己有同理心的、所确定目标方向头部公司的在职人士约聊顺便寻找内推机会;重点关注与细分领域高度相关的实习信息群/公号/论坛帖,针对性投简历,根据面试结果反复迭代面试能力。(注:家里有矿、二代三代等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几种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坏,但当你不打算纯靠命、而是策略性地去做这件事时,很显然第四种是更接近比较满意地解决问题的方式。相信我,自发地做到第四点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哪怕海内外名校生也是一样,见过太多类似“想从事咨询去MBB,但MBB公众号没有关注过”、“**公司这么好人人都想去才对,怎么会有人不去”这种案例了。出现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还是【管窥】作用作怪——高质信息太少、无结构化认知和全景图

我们来再次体系化地,从信息数量质量和认知工具的角度理解几种方式:

①信息数量大(海量实习信息)、质量低(irrelevant) + 无认知工具 = 低效内耗,极少机会

②信息数量少(依赖个体信源)、质量相对高(一手信息,但需去除非理性/利益相关因素进行判断)+ 无认知工具 = 局限性认知,孤岛式机会

③信息数量较大、质量较高 + 他人提供认知工具 = 较靠谱机会,但面临认知域高度受控风险

④信息数量较大、质量较高 + 自我探索认知工具 = 较靠谱机会,需要付出一定时间成本(长期可转换为认知资产)

那么什么地方更可能获得高质足量的信息?——信息枢纽站。这个枢纽站可能是一个人均贡献力强、相对活跃的微信群、或是一个日更且维护得当、信息分类清晰的公号等等。总之,要具备专业聚焦、流动性和透明度好的特点,诸君自行明辨,后续择机写文章专门探讨有效信息收集和整理问题。

进一步回答我们开篇提出的问题:如何获得“对感兴趣的方向领域迅速形成认知、并寻找到最可能达成的路径”的能力?总结而言一路径为:枢纽处获取高质足量信息 + 结构化认知工具。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搞错了,我们极度渴求的,往往不是更多信息,而是更清晰的认知。如果清晰认知是战利品,认知工具就是我们的武器。什么是认知工具?面对一个具体的问题,刻意地避免惯性式碎片化地采集信息;至少要从一个狩猎时代采集者,变为工业化采摘:先进行问题拆解,分解为若干个多层面、角度不相互重叠的问题(所谓MECE)进行信息收集;之后必不可少的是采摘后的加工,加工的深度取决于你的需求和时间成本,但共性都包括在之前已有的首层结构(前文提到的多层面问题,这是第一层次结构)中开始进行重要性排序,建立链接。

上文只是通过一个简单例子说明“高质足量全景信息”及“结构认知”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们似入无选择之囹圄,很关键的原因就是管窥认知将自己锚死;殊不知视景拉远,便可尽享网状全景一览无余的快感。

下一篇文章将开始阐释,心中涌动的那一个未来人生会持续热忱探索的“大问题”,与认知结构升级息息相关。

图片来源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呓语】认知跨界:开启“认知工具”意识,获得全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