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岩下,半月沉江

原创作者‖海蓝之昕

01

走在留存着宋朝气息的土地上,陪同我们的还有一场初秋的雨,纷纷的,雨打湿了伞,一同打湿的还有半月沉江这个名字。

远望半月沉江,可视为公婆岩山体的一支余脉,伸入永康华溪,回城查阅了大量资料,关于半月沉江的记载少得可怜,一段源于南宋状元陈亮(1143-1194)《永康县地景赋》的记述:观夫柳墅风和,梅墩日暖,宜其春也;深河浴鹭,莲塘浮鸥,宜其夏也;桂溪横渡,半月沉江,宜其秋也;大衣楚楚,上裘翩翩。宜其冬也。陈亮状元好一句:半月沉江,宜其秋也!像一幅静物素描让人遐想:一江秋水静谧如蓝,月如钩直挂柳梢头,沃土、丰收、静美、旖旎、阑珊……

02

现在的半月沉江自然村并不大,隶属于芝英镇柿后村,七八幢新旧民居,村民都属应姓,祖上从大田(现芝英)析居,缘何析居此地,且听慢慢道来。

话说在北宋时期,中国有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范仲淹,他曾出将入相,功满天下,其英名传之千古。他晚年撰《岳阳楼记》,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弘誓愿,更是传诵了千百年,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敬仰。然而,范仲淹是大慈善家,人们却知之甚少。他当官时,俸禄较高,但其平生却“未曾享有一日七大夫之奉者”,保持一贯的俭朴生活。他不像许多儒士追求“颜如玉”“黄金屋”和“千钟粟”的个人享受,而是办义庄、兴义学、置义田,解人之难,使之安居乐业,或受良好教育。芝英作为南宗应姓的名门望族,自当以范仲淹为典范,现如今我们可以在千年古镇芝英一村找到答案,在一座墙面已经剥落的古建筑上,“大宗义会”四个字清晰可见。它可能是全省有记载的最早的慈善机构,每月对应氏后代鳏寡孤独及残疾不能谋生的人发给一定的口粮,同时对难以谋生的人给予救济,且对读书困难户给予补助,延续至今。距它不远的希范公祠也是一个慈善组织,主要对死后无力安葬的应氏后人给予棺材及安葬费用。这些资金均由各宗祠资助,希范意义是希望子孙后代都能像范仲淹一样人人做好事。

在范仲淹思想的引领下,官田(芝英旧称)族人合力在公婆岩下、华溪江畔买下了百来亩义田,挑拣20来个身强力壮,爱好习武的练把子,在这里建粮仓并安营扎寨,兼具生产劳动和安防哨所之功能。听半月沉江的后辈讲,当年半月山上有一个小小的议事厅,议事厅内摆满了刀、棍、剑、戟等,这些人晨练武功,日事田间劳作,晚在古道边巡防,防备响马洗劫芝英。为了生活生产的便利,从此,这群人有家人的携家带口,未成家的娶妻生子,在这里安家繁衍生息,后代子孙亦皆习武成性,形成强悍的民风。

这样算来,半月沉江至少该有千百年的光景了。

03

据说当年这里并不叫半月沉江,简称为粮仓,因为粮仓建在一座形似半月弯的山上,山前有一口大水塘,春末夏初季节,房屋田地经常受洪涝灾害,会淹没半块半月山,一泡就达半月之久,芝英的族人不乏文人雅士,见此光景后来就谑称叫为半月沉江了。在鼎盛时期,村落民居建满了半月山。

早前的半月沉江,土壤肥沃,村庄前溪后溪环绕,秋收时节一派丰收景色。东阳至永康的官道打从村东过,上抵义乌、东阳、磐安、千祥、南马,下抵永康、武义,周边方岩、芝英、古山等纷纷以货物通商,方岩香客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农耕社会的日杂、布草、生资等等,一应俱有,皆从官道通行,村民种粮、打鱼,在官道上做点小买卖,村民过着富足的小生活。

到了咸丰年间,太平军(老百姓口中的长毛)李仁寿部占领永康,各乡民团拼命顽守,太平军时进时退。太平军数万人在天安萧大富率领下,占领县城,派出魏天福打馆芝英,永康除方岩山及绝尘山均在太平军占领之下,百姓在战乱中民不聊生,在太平军打馆芝英期间,探知太平军有粮草打从半月沉江经过,半月沉江作为芝英大族的应姓子民,谋划了一场劫太平军粮草的义举,是夜月黑风高,村里把练把子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全村的成年男丁倾巢而出,并成功劫得粮草,太平军岂肯善罢甘休?当夜就调遣兵力准备围剿半月沉江,巧在领头的太平军听错了地名,把半月沉江误听为:西山石江,听到风声的半月沉江村民连夜携粮和细软避风头,等太平军赶到半月沉江时,村民皆已人去楼空,只剩下几只狂吠的狗,见此光景,太平军一把大火把半月沉江烧了一个干净。

半月沉江从此凋零,大部分应姓族人在无奈之下选择回归芝英生活。同治二年,驻永太平军撤离永康,有二、三户胆大的重回了半月沉江,选择在半月山的西边安家落户。到如今,通过几次土地变革和邻近自然村的分分合合,也不过就17户,45人,耕地面积20亩的光景了。

04

曾经想象着能在晚秋来看半月沉江,看陈亮状元笔下的“宜其秋”,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再悲观一点的说,也是盛极至衰的节点,这样说起,是否也意味着半月沉江的某些凋零呢?也许能唤起记忆的是半月山上的瓦砾,古道上的那座古桥、古凉亭,还有那一排沧桑的水柳。

      现如今半月山已经失了弯,山前的水塘也枯了眼,古道亦无踪!一切都在荒芜,都在整合,包括时间,包括半月沉江。

【作者心语】:

   有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官方数据:近15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一个自然村落的形成,往往因祖辈或战乱逃避、或给大户人家看山、种田或守祖坟,抑或是自然灾害造成迁徙……,在挖根寻祖的当下,这些村落最缺乏的往往是文字的留存,但同样寄托着很多人的无限乡愁,现实是,这些并不遥远的乡村生活正在慢慢远离我们。作为笔者,今天敲打着这些文字,虽然无力留存什么,就当是为了心中的那份诉说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婆岩下,半月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