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花小生。
今天是大年初三,花小生在这里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诸事顺利!心想事成!
说起大年初三,你知道吗,原来这天是“晚起日”。
以前的祖先给我们暗暗定了一个“古训”,叫做“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因为初一初二走亲戚太累了,到了初三,就让大家歇一会儿。
很多人应该听过这个说法,但其实,大年初三还有另一个说法,叫做“赤口日”。
“赤口”的意思就是很容易会发生口舌之争,所以,为了避免和人家发生言语冲撞,古代人都会老实地待在家里。
你可能认为,古代人也太迷信了吧?虽然大过年的,大家都想和和气气,但如果每个人都怕吵架而待在家里,那得多无趣啊。
说实话,我也不太信这些东西,因为我也去走亲戚了。但是,不说你不信,我就遇上了在亲戚家吵得面红耳赤的情形。
上午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拜访一个远到而来的亲戚。因为那个亲戚多年没回来,这次回来,很多熟人都去探望他。
在亲戚家楼下停车的时候,对面站着一对母子,那个妈妈大声对着儿子怒吼:“你有没有搞错!我临走前明明让你把年货放在车尾,说了很重要,你竟然忘了这个事儿,我真是被你气死了!”
儿子被喷得一脸气,没好气对他妈说,“你的东西自己又不拿,现在急了反过来骂我,我本来也不想去那个谁的家,你爱去自己去!”
然后,儿子扬长而去,母亲在原地气得脸都红了。
那个母亲我们也认识,都是一起去拜年的,我们停好车就上去了解一下情况,顺便安慰了她几句。
当我们一路上楼的时候,那个母亲还一直说他的儿子:本来就起得晚,再三叮嘱他要拿东西,就是没记性,整天只会拿着个iPAD玩……
说到这里,你也知道那个母亲一天都没好心情了。但是,你有没有注意到她的说话,其实是一种暴力的沟通方式。
母亲感到生气,然后去责骂儿子,把自己的不愉快全部归结到儿子身上,这是很多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采取的解决方式。
说话者的目的很简单,第一是宣泄自己的情绪,维持内心的平衡;第二是通过强硬的态度,逼迫对方承认错误。
可是,这样把话说出来之后,情绪是发泄了,但对方通常不会轻易就范,而是奋起反击,因为谁都不会立马承认是自己的错误。
然后双方就在暴力的循环中互相攻击,结果呢,往往是不堪设想。
那有没有一种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呢?还真有。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非暴力沟通》。
书中介绍了一个远离暴力沟通的公式,这个公式有四个因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感受。
因为感受的对立面是批评,我们如果想精准传达出自己的想法,让对方接纳我们的意见,就必须要通过输出感受来实现。
还是用刚才的例子,不过现在我用非暴力沟通的公式再讲一遍,你感受一下。
妈妈:我刚刚打开了车尾箱,发现里面没有年货(观察到的事实)
我心里突然惊了一下,怎么会没有呢?我临出门前再三叮嘱你要拿,但你却忘了,我感到很失望。(感受)
你要知道,我们今天去拜年,那个亲戚又是难得回来一趟,我们现在没有年货,怎么好意思上去呢?(深入阐述感受背后的原因)
其实不只是拿年货这件事,做很多事情,只要是别人交代你做的,你都要尽力去完成,这是责任心的表现。现在没有年货还可以到附近买,如果是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呢?(提出自己的要求)
所以,我希望以后再让你帮忙做事情的时候,你能表现得更好。可以做到吗?(提出请求)
你对比一下两种说话方式,是不是第二种更能让人接受和承认自己的错误?
我们平时之所以习惯于批评别人,不是别人真的错得不可原谅,而是自己的需求感太强。
就像那个母亲,她这么生气,都是因为自己太重视这次拜年,如果她能在当时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我相信,儿子最后也不会自个儿走了。
在工作生活中,很多沟通上的障碍,都源于自己的需求没有精准表达出来,让对方精准接收。
尤其是现在大家基本都用微信聊天,很多情感上的需求都宁愿在朋友圈上写出来,也很少跟别人诉说一下,所以在现实沟通中,遇到冲突和矛盾时,就更容易引发暴力行为。
暴力的事情你我都不想发生,在下一次有可能引发暴力沟通的情况下,想一下那个公式,用四个因素好好琢磨一下,相信你会有所启发。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期,我会跟你分享另一个说话的小技巧,“如何在压力下好好说话?”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欢迎你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花小生有话说”,里面还有很多说话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