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游历之福泉:阳戏寻访,精神庄严

  无意间,得知“阳戏”,于是开启了文化游历之阳戏寻访。

  阳戏归于为傩戏,傩戏分为阴戏和阳戏,阴戏以逐鬼驱邪为主要题材,戴面具,阳戏以娱乐百姓为主,不戴面具。资料显示,阳性原产地为福泉龙昌镇黄土哨村,已经有600多年历史。于是,今日一早,我便开启了黄土哨村阳戏寻访之旅。

老人 上传中,请稍候... 家院子


  寻访非常顺利,在黄土哨村,只打听了一位古希老人,便寻访到阳戏传承人,老人热情带我到传承人家,车刚刚进入一砖混小楼院落,老人便大呼叫起来:仕学,仕学!

  老人所呼叫的仕学,便是此地阳戏传承人聂仕学。

  “我怕他听不到,要大声喊”

老人调皮说道,脸上洋溢着开心笑容,甚至带着些许骄傲,是的,在他这一代人眼里,会唱戏,唱好戏,那可不是一般人物,阳戏,寄托了老人沉淀的岁月情感。

  随着呼喊,屋里走出一两鬓斑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无疑,这便是阳戏传承人。

  老人招呼我坐下,于是,有关阳戏的话题便打开了。老人17岁始跟父亲学戏​,至今已经57个年头,当年,老人可是当地乃至龙昌镇响当当的人物,大户人家争先请戏,漂亮姑娘频频示好,政府还有大红花,讲着那段辉煌经历,老人眼神发光。

  ”现在不行了,年轻人不学,关键是挣不了钱,以前的徒弟都出外打工了”

  老人好是无奈。

  “几百年的东西,不传承下去可惜了”

  一旁儿媳感慨说道,道理如此,谁不明白呢?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必须要有物质力量的支撑,即便对阳戏心痛不已的老人,阳戏,也没有在他的家族里传承,有的不过是一家老小偶尔的娱乐形式。

与老人合影

  为让我更好地了解他和他的阳戏,老人拿出两本专门介绍阳性的书籍,一本为“且兰傩魂(上下卷)”,另一本为“福泉阳戏艺人口述史“,两本书里,老人都有着较多篇幅,其中“且兰傩魂”出版于2008年,书皮已经破损,可以想象,老人是常常翻阅的,翻阅着凝固文字,有着阳戏的激荡岁月,岁月里的他是有能量而耀眼的。

 

为了让我更直观了解阳戏,老人穿上了戏服,老人说,这套戏服是政府配置,质量很差,一般有些名头的阳戏艺人,都有自己购置的精美戏服,每套价值千元以上,全手工制作,服装本身就是文化。

  谈及政府补助,老人轻描淡写道,一年几百元,做不了事的,尤其是留不住徒弟,老人无意间又流出阳戏的传承忧虑。

  “对了,​我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都匀作家协会主席杨启刚介绍,本来他今天也准备来的,因为下乡,没有来”

  为了引起老人注意,我特意把作家协会主席声调说得高高的​。

  “启刚​哟,知道的,就是搞摄影的那个,我们去都匀唱戏,是他接待,还给我们照相的。”

  老人并不知道作家主席是个什么东西,但知道照相的,哈哈,我好自惭形秽,本来想以文化名人彰显自己,​谁知,就一个有温度的摄影接待,突然间,我感觉好好,什么是公仆,不就是这样吗?服务,帮扶,和蔼可亲,而不是官老爷的高高在上。或许,一切官员,在这600积淀的文化分量面前都是无足轻重的,何况流水的官。

  在我要求下,老人随性唱了一段,我没有听懂他唱什么,但老人的专注让我内心尊重,小角色,大舞台,戏大于天,这份专注也是一份担当,尊重舞台就是庄严自己。什么是舞台?舞台,不是炫目灯光,不是簇拥观众,而是每一次庄严的开唱,舞台在天地间,观众是胸中神圣,戏道如天道。

  为感恩老人,我特送老人一幅“舍得”的双钩书法作品。

舍得


  随着时代发展,新的文化形式雨后春笋,文化总容量不会一味扩张,总会有些,即便历史厚实的文化会消亡泯灭,很多时候,需要传承的不完全是文化本身,而是文化者的匠人精神和传承人的庄严神圣。

  2020年8月30日11:30写于龙昌镇黄土哨村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化游历之福泉:阳戏寻访,精神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