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健康观念知识,请关注【99健康微站】微信公众号!
“心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最高。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死亡近300万人。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心脑血管疾病。
八个心脑血管的问答及误区
一、血脂为什么会升高?
高血脂按形原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吃”出来的高血脂,影响脾胃运化。第二类是“气”出来的高血脂,是指精神情志导致的血脂代谢紊乱。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第三类是“老”出来的血脂,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造成的,除3类外,还有遗传。
二、高血脂患者饮食就是少吃肉吗?
不同类型的高血脂患者饮食注意要点有所不同。如果是血脂里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这两个血脂是一类的)升高,这类人就要少吃肥肉、油腻的、蛋黄、蟹黄鱼籽、无鳞鱼等;
如果是甘油三酯升高,除了限止摄入油腻及肉类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限制主食和甜食,因为淀粉类食物到了体内会转化为甘油三酯。可以适当吃一些深海鱼,也有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
三、血脂正常后就可以停药吗?
有些刚发现不久的血脂轻度异常,也不伴有心脑血管疾病,这类人通过吃药和改善生活方式血脂降下来后,可以试着把药物停下来,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即可,还可以再加上中药代茶饮的方法,简便又实用,血脂常常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
但一些已经确诊心脑血管疾病、或血脂指标非常高的高危患者,降脂药常常需要长期坚持服用,不宜停用(停用后血脂一般会再次升高)。
四、怎么早期发现血管有无斑块?
血脂升高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在于血脂本身而在于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要想早期发现血管是不是健康,有没有斑块,最好的检测方法是颈动脉超声。
因为颈动脉是非常表浅的动脉,超声可以非常清楚的观察,可以作为反映血管健康与否的一个窗口。
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消掉吗?
早期血管内膜稍有增厚,斑块较小,通过坚持吃药和改善生活方式,斑块是可以控制甚至消除的。但当斑块已经较明显,造成血管狭窄堵塞,这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靠药物是很难把斑块消掉的,只能起到稳定斑块和延缓其发展的作用。
六、血管狭窄度轻,没事吗?
心脏血管狭窄<50%,一般不诊断为冠心病。对这种情况,病人和医生常常会放松警惕。但研究发现70%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心脏血管的狭窄小于50%。
之所以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多数是由于斑块不稳定,突然破裂,造成血管堵塞因心脏血管轻度狭窄的病人不能掉以轻心。
七、什么人吃阿司匹林?什么时间吃?多大剂量呢?
第一类确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必须吃,包括冠心病或者脑梗、血管有明显斑块、50岁以上的糖尿病。第二类虽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但有高血压,这种患者如果年龄大于50岁或者有靶器官损害,就需要吃阿司匹林了,当然前提是血压控制得相对平稳(控制到150/90mmHg以下)。
第三类下列五个指标只要具备三个或三个以上就应该吃。年龄大于50岁;抽烟 ;肥胖 ;血脂异常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父亲在55岁前、母亲在65岁前发病)。
晚上8、9点服药,胃里基本排空,对于减少清晨心血管事件高发也更有帮助。国际公认的标准是长期服用的剂量为75毫克-150毫克。
八、心脑血管患者运动量多大合适?
运动要强调长期、规律、坚持,而不是一次性大活动量。活动量的大小是否合适,可以用心率作为评判标准。计算方法是:(220-年龄)×85%,这是运动时心率的上限,(220-年龄)×70%,这是运动时心率的下限。
高于上限有一定风险,低于下限则运动量不够。例如一个60岁的老年人,用这个公式计算后,心率应该在112-136之间,也就是说合理的运动量是运动时心率在112和136之间比较合适。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必须要合理膳食,改善不良好的饮食结构和饮食规律,做到从源头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要寻找正确科学的方式进行治疗。
想了解更多健康观念知识,请关注【99健康微站】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