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是一套开源的类似Unix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 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Linux和Unix都是功能强大的操作系统,都是应用广泛的服务器操作系统,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有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Unix和Linux操作系统是一样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Unix和Linux有什么区别
开源性
Linux是一款开源操作系统,不需要付费,即可使用;Unix是一款对源码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商业软件,使用需要付费授权使用。
跨平台性
Linux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跨平台性能,可运行在多种硬件平台上;Unix操作系统跨平台性能较弱,大多需与硬件配套使用。
可视化界面
Linux除了进行命令行操作,还有窗体管理系统;Unix只是命令行下的系统。
硬件环境
Linux操作系统对硬件的要求较低,安装方法更易掌握;Unix对硬件要求比较苛刻,按照难度较大。
用户群体
Linux的用户群体很广泛,个人和企业均可使用;Unix的用户群体比较窄,多是安全性要求高的大型企业使用,如银行、 电信部门等,或者Unix硬件厂商使用,如Sun等。
相比于Unix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更受广大计算机爱好者的喜爱,主要原因是Linux操作系统具有Unix操作系统的全部功能,并且能够在普通PC计算机上实现全部的Unix特性,开源免费的特性,更容易普及使用!
Linux 系统的核心是内核。它借助进程间通信和系统调用,在硬件级别上充当应用程序和数据处理之间的桥梁。内核控制着计算机系统上的所有硬件和软件,在必要时分配硬件,并根据需要执行软件。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主要部分,它可实现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驱动和网络系统等功能,为核外的所有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在正确实施的情况下,内核对于用户是不可见的,它在自己的小世界(称为内核空间)中工作,并从中分配内存和跟踪所有内容的存储位置。用户所看到的内容(例如 Web 浏览器和文件)则被称为用户空间。这些应用通过系统调用接口(SCI)与内核进行交互。
举例来说,内核就像是一个为高管(硬件)服务的忙碌的个人助理。助理的工作就是将员工和公众(用户)的消息和请求(进程)转交给高管,记住存放的内容和位置(内存),并确定在任何特定的时间谁可以拜访高管、会面时间有多长。
就像任何其他典型的操作系统一样,Linux拥有所有这些组件:内核,shell和GUI,系统实用程序和应用程序。Linux比其他操作系统更具优势的是每个方面都附带其他功能,所有代码都可以免费下载。
从大的方面讲,Linux 体系结构可以分为两块:
用户空间(User Space) :用户空间又包括用户的应用程序(User Applications)、C 库(C Library) 。
内核空间(Kernel Space) :内核空间又包括系统调用接口(System Call Interface)、内核(Kernel)、平台架构相关的代码(Architecture-Dependent Kernel Code) 。
Linux体系结构_callOfSZR的博客-CSDN博客
【001】一文带你全面掌握Linux系统体系结构 - 知乎
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是程序执行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完成用户空间到内核空间的转移
第一步:加电
第二步:加载BIOS设置,选择启动盘。
这是因为因为BIOS中包含了CPU的相关信息、设备启动顺序信息、硬盘信息、内存信息、时钟信 息、PnP特性等等。在此之后,计算机心里就有谱了,知道应该去读取哪个硬件设备了。在BIOS将系统的控制权交给启动硬盘第一个扇区之后,就开始由Linux来控制系统了。
第三步:加载磁盘中MBR中的grub。
MBR(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导分区,是启动盘的前512字节,里面存放了预启动信息和分区信息。前446个字节,即是grub引导程序后66个字节是分区表的信息。
第四步:加载Linux内核系统到内存当中,运行超级进程/sbin/init进程。
在Linux系统中,init进程的进程号永远是1,也就是说,系统中的所有进程的父进程都是init进程。可以使用命令pstree进行查看。
第五步:加载配置文件。
init程序启动之后,会读取/etc/inittab文件,来决定系统的运行级别,Linux系统的运行级别有7中,从0-6
# 0 - 关机模式(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设置为0 ,要不然你永远开不了机)
# 1 - 单用户模式 (此模式相当于救援模式,内核损坏,root忘记密 等可以使用此模式进行恢复 。想当于windows下的安全模式)
# 2 - 多用户,但是没有NFS
# 3 - 完全多用户模式 (文本命令行界面,一般服务器都是此模式)
# 4 - 保留未使用
# 5 - 图形桌面(系统启动之后会进入到图形化桌面系统中)
# 6 - 重新启动(千万不要把initdefault设置为6 )
平时我们常用的也就是1,3,5。可以使用init 3 ,init 5进行切换。运行级别决定之后,加载相应的配置文件。第一个用户层文件就是/etc/rc.d/rc.sysinit脚本程序,它做的工作非常多,包括设定PATH、设定网络配置(/etc/sysconfig/network)、启动swap分区、设定/proc等等
第六步:加载内核模块,具体是依据/etc/modules.conf文件或/etc/modules.d目录下的文件来装载内核模块。
第七步:根据运行级别,系统会运行rc0.d到rc6.d中的相应的脚本程序,来完成相应的初始化工作和启动相应的服务。
第八步:启动init.d下的系统进程
第九步:出现登录系统的画面。
Linux运行级别从0~6,共7个。
0:关机。不能将系统缺省运行级别设置为0,否则无法启动。
1:单用户模式,只允许root用户对系统进行维护。
2:多用户模式,但不能使用NFS(相当于Windows下的网上邻居)
3:字符界面的多用户模式。
4:未定义。
5:图形界面的多用户模式。
6:重启。不能将系统缺省运行级别设置为0,否则会一直重启。
--查看运行级别命令
runlevel
先后显示系统上一次和当前运行级别。如果不存在上一次运行级别,则用N表示。
--改变提供运行级别命令
init [n]其中n是上面的数字0-6
了解即可,不需要太深入。
1、管道(pipe)、流管道(s_pipe)、有名管道(FIFO)。
2、信号(signal) 。
3、消息队列。
4、共享内存。
5、信号量。
6、套接字(socket) 。
日志文件 |
存放内容 |
/var/log/message |
内核消息及各种应用程序的公共日志信息,包括启动、I/O错误、 网络错误 |
/var/log/cron |
Crond周期性计划任务产生的时间信息 |
/var/log/dmesg |
引导过程中的各种时间信息 |
/var/log/ maillog |
进入或发出系统的电子邮件活动 |
/var/log/lastlog |
每个用户最近的登录事件 |
/var/log/secure |
用户认证相关的安全事件信息 |
/var/log/wtmp |
每个用户登录注销及系统启动和停机事件 |
/var/log/btmp |
失败的、错误的登录尝试及验证事件 |
比较重要的是 /var/log/messages 日志文件。.
深入了解:linux系统下各种日志文件的介绍,查看,及日志服务配置 - 知乎
交换空间是Linux使用的一定空间用于临时保存一些并发运行的程序。当RAM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容纳正在执行的所有程序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root帐户就像一个系统管理员帐户,允许你完全控制系统。你可以在此处创建和维护用户帐户,为每个帐户分配不同的权限。每次安装Linux时都是默认为root帐户。
LILO是Linux的引导加载程序。它主要用于将Linux操作系统加载到主内存中,以便它可以开始运行。
BASH是Bourne Again SHell的缩写。它由Steve Bourne编写,作为原始Bourne Shell(由/ bin / sh表示)的替代品。它结合了原始版本的Bourne Shell的所有功能,以及其他功能,使其更容易使用。从那以后,它已被改编为运行Linux的大多数系统的默认shell。
长话短说:Bash 也是一种跑在你电脑里的程序(program),但它的设计使你能轻松地与之“对话”(talk)。
在你电脑里的每个程序都能做很多不同的事:读取文档、启动其他程序、数学运算、控制设备。Bash 这个程序,与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并不执行某种特定的任务,而是听从你这个用户的命令。为此,一种“语言”被特意创造出来,使你可以与 Bash 对话,告诉它该做什么。这种语言就是 Bash shell 语言,你之后会与它熟悉亲近起来。
Shell这类程序,本质上是为你提供一个与其他程序交互的界面(interface)。这类程序数量也非常多,每一个都有它自己配套使用的语言,如其中比较流行的 C shell (csh)、Z shell (zsh)、Korn shell (ksh)、Bourne shell、Almquist shell (dash)等。目前最主流的就是 Bash (也作 Bourne Again shell) 。需留意,所有这些 shell 使用的语法看起来都很相似,当你实际写代码输入命令时,一定要清楚自己当前正在使用哪种 shell。之后,你可能会经常听到人们用“shell 代码”称呼他们所写的代码,而这种表达的笼统含糊就相当于用“源码”指代你具体的 Java 代码。这份指南要教你的是如何写 bash shell 代码,它也仅适用于 bash 这种 shell。
深入了解:Bash 指南四篇之 bash 是什么,它活在哪里? - 知乎
命令行界面(英语**:command-line interface**,缩写]:CLI)是在图形用户界面得到普及之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用户界面,它通常不支持鼠标,用户通过键盘输入指令,计算机接收到指令后,予以执行。也有人称之为字符用户界面(CUI)。
通常认为,命令行界面(CLI)没有图形用户界面(GUI)那么方便用户操作。因为,命令行界面的软件通常需要用户记忆操作的命令,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命令行界面要较图形用户界面节约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在熟记命令的前提下,使用命令行界面往往要较使用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速度要快。所以,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中,都保留着可选的 命令行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简称 GUI,又称图形用户接口)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计算机操作用户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是一种人与计算机通信的界面显示格式,允许用户使用鼠标等输入设备操纵屏幕上的图标或菜单选项,以选择命令、调用文件、启动程序或执行其它一些日常任务。与通过键盘输入文本或字符命令来完成例行任务的字符界面 相比,图形用户界面有许多优点。
开源允许你将软件(包括源代码)免费分发给任何感兴趣的人。然后,人们可以添加功能,甚至可以调试和更正源代码中的错误。它们甚至可以让它运行得更好,然后再次自由地重新分配这些增强的源代码。这最终使社区中的每个人受益。
这种所谓的自由软件运动具有多种优势,例如可以自由地运行程序以及根据你的需要自由学习和修改程序。它还允许你将软件副本重新分发给其他人,以及自由改进软件并将其发布给公众。
在 Linux 操作系统中,所有被操作系统管理的资源,例如网络接口卡、磁盘驱动器、打印机、输入输出设备、普通文件或是目录都被看作是一个文件。
也就是说在 Linux 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一切都是文件。其实这是 Unix 哲学的一个体现,而 Linux 是重写 Unix 而来,所以这个概念也就传承了下来。在 Unix 系统中,把一切资源都看作是文件,包括硬件设备。UNIX系统把每个硬件都看成是一个文件,通常称为设备文件,这样用户就可以用读写文件的方式实现对硬件的访问。
Linux 支持 5 种文件类型,如下图所示:
Linux 文件系统的结构层次鲜明,就像一棵倒立的树,最顶层是其根目录
常见目录说明
/bin: 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ls,cat,mkdir等),常用命令一般都在这里;
/etc: 存放系统管理和配置文件;
/home: 存放所有用户文件的根目录,是用户主目录的基点,比如用户user的主目录就是/home/user,可以用~user表示;
**/usr **: 用于存放系统应用程序;
/opt: 额外安装的可选应用程序包所放置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tomcat等都安装到这里;
/proc: 虚拟文件系统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可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root: 超级用户(系统管理员)的主目录(特权阶级o);
/sbin: 存放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只有root才能访问。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级别的管理命令和程序。如ifconfig等;
/dev: 用于存放设备文件;
/mnt: 系统管理员安装临时文件系统的安装点,系统提供这个目录是让用户临时挂载其他的文件系统;
/boot: 存放用于系统引导时使用的各种文件;
**/lib **: 存放着和系统运行相关的库文件 ;
/tmp: 用于存放各种临时文件,是公用的临时文件存储点;
/var: 用于存放运行时需要改变数据的文件,也是某些大文件的溢出区,比方说各种服务的日志文件(系统启动日志等。)等;
/lost+found: 这个目录平时是空的,系统非正常关机而留下“无家可归”的文件(windows下叫什么.chk)就在这里。
一般来说,面试不会问 inode 。但是 inode 是一个重要概念,是理解 Unix/Linux 文件系统和硬盘储存的基础。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 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储存文件的元信息的地方,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简述 Linux 文件系统通过 i 节点把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转换的工作过程?
Linux 通过 inode 节点表将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进行转换。
inode 节点是一个 64 字节长的表,表中包含了文件的相关信息,其中有文件的大小、文件所有者、文件的存取许可方式以及文件的类型等重要信息。在 inode 节点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磁盘地址表。在磁盘地址表中有 13 个块号,文件将以块号在磁盘地址表中出现的顺序依次读取相应的块。
Linux 文件系统通过把 inode 节点和文件名进行连接,当需要读取该文件时,文件系统在当前目录表中查找该文件名对应的项,由此得到该文件相对应的 inode 节点号,通过该 inode 节点的磁盘地址表把分散存放的文件物理块连接成文件的逻辑结构。
由于 Linux 下的文件是通过索引节点(inode)来识别文件,硬链接可以认为是一个指针,指向文件索引节点的指针,系统并不为它重新分配 inode 。每添加一个硬链接,文件的链接数就加 1 。
不足:
1)不可以在不同文件系统的文件间建立链接;
2)只有超级用户才可以为目录创建硬链接。
软链接克服了硬链接的不足,没有任何文件系统的限制,任何用户可以创建指向目录的符号链接。因而现在更为广泛使用,它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甚至可以跨越不同机器、不同网络对文件进行链接。
不足:因为链接文件包含有原文件的路径信息,所以当原文件从一个目录下移到其他目录中,再访问链接文件,系统就找不到了,而硬链接就没有这个缺陷,你想怎么移就怎么移;还有它要系统分配额外的空间用于建立新的索引节点和保存原文件的路径。
实际场景下,基本是使用软链接。
总结区别如下
RAID 全称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基本思想就是把多个相对便宜的硬盘组合起来,成为一个硬盘阵列组,使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一个价格昂贵、 容量巨大的硬盘。RAID 通常被用在服务器电脑上,使用完全相同的硬盘组成一个逻辑扇区,因此操作系统只会把它当做一个硬盘。
RAID 分为不同的等级,各个不同的等级均在数据可靠性及读写性能上做了不同的权衡。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 RAID 方案。
当然,因为很多公司都使用云服务,大家很难接触到 RAID 这个概念,更多的可能是普通云盘、SSD 云盘的概念。
1、添加普通用户登陆,禁止 root 用户登陆,更改 SSH 端口号。
2、服务器使用密钥登陆,禁止密码登陆。
3、开启防火墙,关闭 SElinux ,根据业务需求设置相应的防火墙规则。
4、装 fail2ban 这种防止 SSH 暴力破击的软件。
5、设置只允许公司办公网出口 IP 能登陆服务器(看公司实际需要),也可以安装 VPN 等软件,只允许连接 VPN 到服务器上。
6、修改历史命令记录的条数为 10 条。
7、只允许有需要的服务器可以访问外网,其它全部禁止。
8、做好软件层面的防护。
DDOS攻击,全称是 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翻译成中文就是分布式拒绝服务。一般来说是指攻击者对目标网站在较短的时间内发起大量合法请求,大规模消耗目标网站的主机资源,让它无法正常服务以达到瘫痪网络的目的。在线游戏、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是 DDOS 攻击的高发行业。
可能我举个例子会更加形象点。
我开了一家有五十个座位的重庆火锅店,由于用料上等,童叟无欺。平时门庭若市,生意特别红火,而对面二狗家的火锅店却无人问津。二狗为了对付我,想了一个办法,叫了五十个人来我的火锅店坐着却不点菜,让别的客人无法吃饭。
高防服务器
高防服务器主要是指能独立硬防御 50Gbps 以上的服务器,能够帮助网站拒绝服务攻击,定期扫描网络主节点等,这东西是不错,就是贵~
还是拿我开的重庆火锅店举例,高防服务器就是我给重庆火锅店增加了两名保安,这两名保安可以让保护店铺不受流氓骚扰,并且还会定期在店铺周围巡逻防止流氓骚扰。
黑名单
面对火锅店里面的流氓,我一怒之下将他们拍照入档,并禁止他们踏入店铺,但是有的时候遇到长得像的人也会禁止他进入店铺。这个就是设置黑名单,此方法秉承的就是“错杀一千,也不放一百”的原则,会封锁正常流量,影响到正常业务。
DDOS清洗
DDos 清洗,就是我发现客人进店几分钟以后,但是一直不点餐,我就把他踢出店里。
DDoS 清洗会对用户请求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DOS攻击等异常流量,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情况下清洗掉这些异常流量。
CDN 加速
CDN 加速,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为了减少流氓骚扰,我干脆将火锅店开到了线上,承接外卖服务,这样流氓找不到店在哪里,也耍不来流氓了。
在现实中,CDN 服务将网站访问流量分配到了各个节点中,这样一方面隐藏网站的真实 IP,另一方面即使遭遇 DDoS 攻击,也可以将流量分散到各个节点中,防止源站崩溃。
又拍云安全防护
又拍云安全防护是针对容易遭受大流量 DDoS 攻击的电商、金融、游戏等类型的客户专门推出的付费增值服务。DDoS 高防节点拥有强大的流量攻击防护能力,并且支持 TCP/UDP 等多种协议,可防护 SYN Flood,ACK Flood 等多种类型的攻击。用户接入服务后,防护平台会识别并将攻击流量引流至高防节点,确保用户业务的可持续使用。
CC攻击(Challenge Collapsar挑战黑洞 )是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的一种,也是一种常见的网站攻击方法,攻击者通过代理服务器向受害主机不停地发大量数据包,造成对方服务器资源耗尽,一直到宕机崩溃。CC攻击是一种针对Http业务的攻击手段,该攻击模式不需要太大的攻击流量,它是对服务端业务处理瓶颈的精确打击,攻击目标包括:大量数据运算、数据库访问、大内存文件等
CC攻击的种类有三种,直接攻击,代理攻击,僵尸网络攻击,直接攻击主要针对有重要缺陷的 WEB 应用程序,一般说来是程序写的有问题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僵尸网络攻击有点类似于 DDOS 攻击了,从 WEB 应用程序层面上已经无法防御,所以代理攻击是CC 攻击者一般会操作一批代理服务器,比方说 100 个代理,然后每个代理同时发出 10 个请求,这样 WEB 服务器同时收到 1000 个并发请求的,并且在发出请求后,立刻断掉与代理的连接,避免代理返回的数据将本身的带宽堵死,而不能发动再次请求,这时 WEB 服务器会将响应这些请求的进程进行队列,数据库服务器也同样如此,这样一来,正常请求将会被排在很后被处理,就象本来你去食堂吃饭时,一般只有不到十个人在排队,今天前面却插了一千个人,那么轮到你的机会就很小很小了,这时就出现页面打开极其缓慢或者白屏。
(1.)网站访问速度很慢。
明白了上方描述的CC攻击的原理就可以看出,CC攻击后会导致网站访问速度异常缓慢甚至会出现打不开或者连接不上的情况,哪怕真实的用户访问量很少,打开速度也非常慢。
(2.)被搜索引擎K站,排名消失。
网站长时间被CC攻击,会导致网站访问异常,搜索引擎无法抓取,导致辛辛苦苦做上来的关键词排名瞬间消失,网站访问量骤减,转化率大大降低,收益大大降低。
(3.)被云服务器提供商清退。
CC攻击会占用大量服务器资源,哪怕你的服务器再好,也经受不住长时间的CC轮番攻击,最终会都会宕机,严重的还会被云服务商清退,最终导致你更大的损失。(担心这块的可以优先考虑物理机)
(4.)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正常访问的网站加载速度超过2秒,都会消耗用户的耐心,大家都知道加载速度超过2秒代表着什么,直接带来利益上的巨大损失,最终导致用户跳出率极高、严重流失,损害网站品牌形象。
(1).取消域名绑定
一般cc攻击都是针对网站的域名进行攻击,比如我们的网站域名是“www.*****.com”,那么攻击者就在攻击工具中设定攻击对象为该域名然后实施攻击。 对于这样的攻击我们的措施是取消这个域名的绑定,让CC攻击失去目标。
(2).域名欺骗解析
如果发现针对域名的CC攻击,我们可以把被攻击的域名解析到127.0.0.1这个地址上。我们知道127.0.0.1是本地回环IP是用来进行网络测试的,如果把被攻击的域名解析到这个IP上,就可以实现攻击者自己攻击自己的目的,这样他再多的肉鸡或者代理也会宕机,让其自作自受。
(3).更改Web端口
一般情况下Web服务器通过80端口对外提供服务,因此攻击者实施攻击就以默认的80端口进行攻击,所以,我们可以修改Web端口达到防CC攻击的目的。运行IIS管理器,定位到相应站点,打开站点“属性”面板,在“网站标识”下有个TCP端口默认为80,我们修改为其他的端口就可以了。
(4).屏蔽IP
我们通过命令或在查看日志发现了CC攻击的源IP,就可以在防火墙中设置屏蔽该IP对Web站点的访问,从而达到防范攻击的目的。
上面的这些只是针对比较简单的CC攻击。像遇到非常大量难检测的一般都是防不住的
市场上也有很多物理机服务器,都是有自带的cc策略数据库,能给根据精准的CC策略数据库中的策略来进行CC策略进行抓包封包处理防护。也可以根据特征来手动上CC策略,从此不怕CC.
CC的攻击的防御必须要结合实际业务情况,对实际业务构建系统的防御模型,如:连接特征模型、业务访问特征模型、客户端行为模型等,接收请求端统计客户信息并依据模型特征进行处理,包括:用户黑名单限制、限制访问速率、随机丢弃请求等。对于流行的 DDoS/CC 流量型攻击,DDoS 高防服务可以通过云端清洗集群、数据库监控牵引系统等技术进行防护。
用户可以提交一段数据库查询代码,根据程序返回的结果,获得某些他想得知的数据,这就是所谓的SQL 注入。
SQL注入,是从正常的 WWW 端口访问,而且表面看起来跟一般的 Web 页面访问没什么区别,如果管理员没查看日志的习惯,可能被入侵很长时间都不会发觉。
1. 避免使用动态SQL
避免将用户的输入数据直接放入 SQL 语句中,最好使用准备好的语句和参数化查询,这样更安全。
2. 不要将敏感数据保留在纯文本中
加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私有/机密数据,这样可以提供了另一级保护,以防攻击者成功地排出敏感数据。
3. 限制数据库权限和特权
将数据库用户的功能设置为最低要求;这将限制攻击者在设法获取访问权限时可以执行的操作。
4. 避免直接向用户显示数据库错误
攻击者可以使用这些错误消息来获取有关数据库的信息。
一般来讲,桌面用户首选 Ubuntu ;服务器首选 CentOS 。
安全性要求较高,则选择 Debian 或者 FreeBSD 。
需要使用数据库高级服务和电子邮件网络应用的用户可以选择 SUSE 。
想要新技术新功能可以选择 Feddora (Feddora 是 RHEL 和 CentOS 的一个测试版和预发布版本。)
【重点】根据现有状况,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选择 CentOS 。现在比较常用的是 6 系列,现在市场占有大概一半左右。另外的原因是 CentOS 更侧重服务器领域,并且无版权约束
1、确定机器是做什么用的,比如是做 WEB 、DB、还是游戏服务器。不同的用途,机器的配置会有所不同。
2、确定好之后,就要定系统需要怎么安装,默认安装哪些系统、分区怎么做。
3、需要优化系统的哪些参数,需要创建哪些用户等等的。
1、服务器出口带宽不够用
本身服务器购买的出口带宽比较小。一旦并发量大的话,就会造成分给每个用户的出口带宽就小,访问速度自然就会慢。
跨运营商网络导致带宽缩减。例如,公司网站放在电信的网络上,那么客户这边对接是长城宽带或联通,这也可能导致带宽的缩减。
2、服务器负载过大,导致响应不过来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
分析系统负载,使用 w 命令或者 uptime 命令查看系统负载。如果负载很高,则使用top 命令查看 CPU ,MEM 等占用情况,要么是 CPU 繁忙,要么是内存不够。
如果这二者都正常,再去使用 sar 命令分析网卡流量,分析是不是遭到了攻击。一旦分析出问题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解决,如决定要不要杀死一些进程,或者禁止一些访问等。
3、数据库瓶颈
如果慢查询比较多。那么就要开发人员或 DBA 协助进行 SQL 语句的优化。
如果数据库响应慢,考虑可以加一个数据库缓存,如 Redis 等。然后,也可以搭建MySQL 主从,一台 MySQL 服务器负责写,其他几台从数据库负责读。
4、网站开发代码没有优化好
例如 SQL 语句没有优化,导致数据库读写相当耗时。
1、首先要确定是用户端还是服务端的问题。当接到用户反馈访问慢,那边自己立即访问网站看看,如果自己 这边访问快,基本断定是用户端问题,就需要耐心跟客户解释,协助客户解决问题。
不要上来就看服务端的问题。一定要从源头开始,逐步逐步往下。
2、如果访问也慢,那么可以利用浏览器的调试功能,看看加载那一项数据消耗时间过多,是图片加载慢,还 是某些数据加载慢。
3、针对服务器负载情况。查看服务器硬件(网络、CPU、内存)的消耗情况。如果是购买的云主机,比如阿里 云,可以登录阿里云平台提供各方面的监控,比如 CPU、内存、带宽的使用情况。
4、如果发现硬件资源消耗都不高,那么就需要通过查日志,比如看看 MySQL慢查询的日志,看看是不是某条SQL 语句查询慢,导致网站访问慢。
1、如果是出口带宽问题,那么久申请加大出口带宽。
2、如果慢查询比较多,那么就要开发人员或 DBA 协助进行 SQL 语句的优化。
3、如果数据库响应慢,考虑可以加一个数据库缓存,如 Redis 等等。然后也可以搭建MySQL 主从,一台 MySQL 服务器负责写,其他几台从数据库负责读。
4、申请购买 CDN 服务,加载用户的访问。
5、如果访问还比较慢,那就需要从整体架构上进行优化咯。做到专角色专用,多台服务器提供同一个服务。
1、Disabling daemons (关闭 daemons)。
2、Shutting down the GUI (关闭 GUI)。
3、Changing kernel parameters (改变内核参数)。
4、Kernel parameters (内核参数)。
5、Tuning the processor subsystem (处理器子系统调优)。
6、Tuning the memory subsystem (内存子系统调优)。
7、Tuning the file system (文件系统子系统调优)。
8、Tuning the network subsystem(网络子系统调优)。
Linux 命令大全:Linux 命令大全 | 菜鸟教程
Linux常用命令大全(非常全!!!)_木头大左的博客-CSDN博客
LINUX Shell常用命令_Sunshine~L&H的博客-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