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远行访友前夜感怀

远行前的狂书


后天便要去拜访挚友。虽笔已生疏,久不行文,但仍止不住心情激荡,微醺而书。


若是工作时写作,文意既定而后洋洋洒洒,落笔成章,篇篇皆套路,几无新意。如肉注水,虽可充饿,而不知味,又如顺水之舟,去向既定,惯性而行,虽一日成万言而仍自哂。这样的文章只是用来赚钱的。


而今提笔,竟数次迟滞,删删改改中却又体会到笔与意合的境界,如武人初使剑,意难转剑难圆,而后渐有所悟,则意至剑通。



恋爱中人常言:此曲为君歌。而删改中行文,若婴儿学步,虽多跌撞,然而却可抒胸中之意,甚是快哉,因友而兴此情节,重新体会书童行文,妙哉。


逃离城市的快感


不日将行,虽无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慨,然则清迈路遥,亦需空中辗转,一度经停。心离城,而境愈开。(这一句要解释一下:人的内心桎梏其实有时候是被空间束缚的,脱离这个城市越远,可能你的心怀更容易打开)空间的距离可能成为一种心境破解之钥。


众人皆向往远方之荫,而厌倦近处之美,盖因如此。无交际之繁,无公事之扰,无谨言慎行之戒,无上下职场之慎。然则并非无所顾忌,放任自如,而是心有所往,更趋于内心世界的探求。真理为大,而俗礼因之可弃。

关于宗教与哲学的感悟

小乘悟己,大乘渡人,皆为人生追求,从社会角度大乘为先,从个人角度小乘居上。然则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若要渡人先渡己。所以妙悟这件事,应该是可以流行起来的。


而渡人尤为艰难,因世人万相,想渡人便要先“识相”,由相识心,而从内心渡之。如识万般心,辩万种相,实已渡万个“己”。


渡人就要将己之洁身重涉淤泥,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便是此般境界,渡人往往非处净地,而需深入市井。重入俗世而不染,进而渡人。难上加难。其境可仰。



看过一个排行榜,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其榜首多为宗教、哲学之师。如释迦牟尼、孔子、马克思。概因人生在世,不为钱财,而为真理。


理可探因,也可寻果。因果清,而处世明,原则乃见(现)。孩子是最不讲原则的,因为他们的原则在于私(自己),而自己尚且不可控制自己,这样的原则又如何用来拘束他人?


所以以心情为原则既无原则,原则缘于对因果的洞察。


2018年被骗后的感悟

(不耍古文了,因为功力不够,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聪明的人不一定有原则,因为他们以自己的意志为原则,而人性是最具有不定性的东西。而有原则的人一定是聪明的,因为预知了因果。


因果报应,事实上个人感觉还应该加入概率学,因为如果抛开转世这个说法,有的人行恶多端却无所报,那是因为这是运气,因为正好处于小概率之中。


积雨云汇集但是未必便有雨,感觉是恶无恶报,但是东边不雨西边雨。放至大处又是必报。


所以人行恶未必有恶报,甚至死亦有善终,然则这并非我们行恶的理由。做大概率的事,便是顺势而为,便是真理。


你是要用侥幸的心理行恶,而是要用更为广大的远见行善?


所以不必去说:“那些坑过我的人,肯定未来有恶报”,因为如果他们逃过了概率的惩戒你一定办法也没有,只会气坏了身体。更积极的是你应该重启人生,以之为动力将自己升华。


跳出圈子,就像离开城市一样,重启。


世界很大,千万别心太小。


——以上送给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7月远行访友前夜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