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我们仨》的读后感想

2020.3.2  阴  今天是坚持日更的第七天。

最近在看杨绛老师的《我们仨》,已经看完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

有一些感想,想要与大家分享。

杨绛老师说:“我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

在这个简单平凡且温馨的家庭里,有着这样温暖的一家三口。

慈祥有趣的爸爸,温柔淡然的妈妈,温暖贴心的女儿。就是普通的仨人,却构成了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家庭。

杨绛老师说:“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所以他们拥有着最简单的快乐。女儿钱媛是一位教授(父母叫她圆圆),是一个热情,尽职尽责,关爱学生的人。

在家里的他们可以互相诉说,互相安慰,可以互相打闹,可以各自安静地做自己的事,也会互相担心。互相独立又互相挂念。

其实人这一生追求的不过就是这样幸福的日子。爱的人在身边,关系和睦,没有争吵。

杨绛夫妇的爱情也是令人羡慕,虽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海誓山盟,但却是细水长流,白头偕老的。这何尝又不是最美好的呢?

有一次一个陌生的电话打进来,电话里的人说要鍾书先生到山上开会。要求鍾书先生啥也不带,第二天一早会有车来接。

杨绛老师想着鍾书先生年纪有些大了,并且刚病一场,想帮鍾书先生请假。可电话的那头不理睬,只是用命令似的口吻说话。

无奈,只好按照电话那头的意思。鍾书先生默默挑好衣服,准备好第二天一早的行程。

第二天一早,鍾书离开家后,妈妈就一直惦念着。她担心。她越想越奇怪,为什么不许带东西,为什么电话那头不解释清楚呢?

第二天圆圆接到了爸爸的电话,于是决定陪妈妈去爸爸。

原来那地方叫古驿道,弄得很是神秘。这规矩也让人捉摸不透:1.顺着驿道走,没有路的地方,别走。2.看不见的地方,别去。3.不知道的事,别问。

虽然让人疑惑不解,但也不能问为什么。

安顿好之后,她们开始寻找爸爸。最后竟然在湖边找到了爸爸的船。

她们上了船,看到爸爸躺在船上,于是叫醒了爸爸。爸爸醒来看到她们,先是激动,然后是心安。他说他被带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然后被丢下,没有人管了。

爸爸被捉弄了,他孤独地在一条船上,看到妈妈和女儿来到身边,才忍不住潸然泪下,才放心睡去。自此以后妈妈和女儿每天都会来船上看望他。

他们是彼此最坚强的依靠。他们放心地依靠着彼此。因为人这一生需要承受不少的苦难,有些是没有办法一个人去完成的,需要陪伴,需要家人和你一起努力,一起战胜困难。

后来,天有不测风云,圆圆的结核病复发了,这次在腰椎上。需要住院,化疗。爸爸也在因为船上环境不好,愈来愈瘦,甚至生病了。

可是圆圆很乐观,即使很累也依然热情招待远道而来看望她的朋友、同事和学生们。她与隔壁病房的同伴相处地也很好。

但是,最不想看到的一幕还是来了。女儿和爸爸都因病去世了。

看到这的一瞬间,我的心好像突然被石头堵住了,想说却说不了话,想哭却没有眼泪。让我觉得,为什么这么一个幸福温暖的三个人,就这样被拆散了。

杨绛老师用“梦魇”的方式描述了女儿住院,化疗的过程。到最后去世,也是用这种方式述说。我想,大概是她觉得,这一切就像一场梦吧。最亲爱的两个人同时离开了她,最坚强的依靠离开了她。

她现在只能把这些都写下来,让她们再重新聚聚,回忆过去的温暖时光与岁月。

杨绛老师在写丈夫和女儿去世时,并没有用太悲伤的语气,而是平淡温柔地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

这种朴实的写法,让我觉得,杨绛老师并没有把生离死别看得很重很重。也许她认为,生离死别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就必须学着接受这些世事无常。

虽然亲人已经离世,但过去的那些温暖还陪伴在她身边,还存在于她脑海的记忆里,她不会太过于悲伤。

看到这我想,其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没必要看地很重很重,因为人生本就没有那么多对错。人这一生要经历太多太多的事,我们没有办法把每一件事都做的很完美周到,只要无愧于心就好了。

想说什么就去说,想做什么就去做,想吃什么就去吃。珍惜当下,珍惜今天。因为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

有时我也会觉得我挺幸运地生在一个简单幸福的家庭。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对我很开明,会尊重我,教我与人相处,和我谈论历史时政。

爸爸妈妈爱我和弟弟,我和弟弟也爱爸爸妈妈。虽然有时候可能会有摩擦,但那都没什么,好好沟通,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把心结打开。

我准备看第二部分。我期待,那些温暖的岁月,会被杨绛老师用什么温暖的文字描述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关于《我们仨》的读后感想)